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非心理学背景的笔迹分析中经验判断的心理学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童辉杰  杨鑫辉 《心理科学》2003,26(5):934-935
1 研究目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字如其人”的假说。笔迹测量作为一种投射技术 ,在心理学家手中 ,是有价值的 ,因为笔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出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然而 ,国内外社会上兴起的“笔迹热”中 ,有些非心理学背景的笔迹分析家将笔迹分析当作占星术之类的神秘预测术 ,仅凭其有限的经验 ,通过笔迹对人的个性心理作盲目的推断。互联网上有几十个笔迹网站 ,有的网站声称可以根据孕妇的笔迹 10 0 %地预测胎儿的性别。美国注册的笔迹学家有 2 0 ,0 0 0人 ,据称都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心理学训练。然而笔迹分析都要从笔迹揭示人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向认为“字如其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笔迹与个性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北宋抗金名将宗泽见到岳飞龙飞凤舞的手迹时说:“此非凡品也”,于是提拔岳飞于行伍之中。宋徽宗是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写的是自成一体的“瘦金体”,有位“望气者”(即研究玄学者)说:“圣上之字,有骨无肉,宋祚岂能久乎?”把北宋的灭亡与宋徽宗之手迹联系在一起,可算得上是玄之又玄的玄学了。 今天,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中,“笔迹学”已被公认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不少名牌大学已把  相似文献   

3.
字心画也     
“书,心画也。”由此,“君子小人见矣”。书,即书法,字迹,这是指从一个人的笔迹可以了解其品性。古人杨雄也许没有想到,他的这一见解到了今天已发展成为一门学问——笔迹心理学。正如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相貌、个性一模一样的人,也很难找到两个笔迹完全相同的人。“字如其  相似文献   

4.
快速书写条件下硬笔笔迹变量与认知及个性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圆珠笔为书写工具.北京市某中学高一学生为被试,有效数据169人.探讨了在快速抄写条件下,笔迹书写特征与认知及个性的关系:18个笔迹变量可抽取笔压、结构、特征、字体和空间五个反映字的书写特征的因素;书写特征与认知因素间,横、竖笔压与概念形成速度。整篇压与视力追踪、字位与眼手协调相关显著;横笔压与16PF测验中的畏缩退怯——冒险敢为有正相关;竖笔压与艾森克个性因素的N有高相关。  相似文献   

5.
笔迹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笔迹是人的潜意识的真实表征,这一点在国外早有定论,并有“笔迹学”、“字迹个性学”形诸于世,笔迹专家也很受社会重视。在我国,虽然到现在还没有独立的笔迹学或笔迹心理学出现,伹对笔迹心理的研究却是古已有之,并有“书如其人”之说。唐代书论家孙过庭在《书  相似文献   

6.
汉字笔迹与个性测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卿华 《心理科学》1998,21(4):301-305
本文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大、中、小学生共计2153人进行了团体测验,各项测量指标所得到的数据,经统计检验,其主要结论如下:1.笔迹特征表现为年龄越小,以直笔、重笔、慢速、光边占的比例越大,13岁以后,笔迹特征出现明显分化,这表明,个性在13、14岁年龄阶段开始加速形成与发展.2.笔迹书写形式、书写速度、书写压力及稳定性等心理特征指标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密切的关系.3.根据笔迹书写形式、速度、压力及稳定性等基本特征指标的不同组合,划分为8种气质类型,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们书写的字体是千差万别的,字体有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类型的笔迹映射出人们不同的心理。 1、粗大字——字写得又大又粗、经常出格,这种人,出现在人群中,立刻便以其爽朗奔放吸引别人的注意。妙言机语脱口而出,幽默谐趣随处洋溢,为人直率,谈笑自如。手脚快,处理问题大刀阔斧,游刃有余。心灵的想像力惊人的丰富、大胆,总在渴望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且机遇上常是一个幸运  相似文献   

8.
书写字体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莫雷  杨莲清 《心理学报》1995,28(4):407-412
从珠海市中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随机选出540名学生,要求他们每个人抄一段400字左右的短文,收回抄写卷540份。40名有经验的教师,对书写者的性别做出判断,并回答一份关于判断男女笔迹的依据的问卷。结果表明:1.小学低年级男女生的字体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到中高年级以后,性别差异才明显地表现出来。二、三年级之间,五、六年级之间是差异形成的两个加速期。2.判断者对小学低年级书写者的性别的判断不准确,主要是由于将女生的字体误判为男生的字体而造成的。3.男女生字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字体大小程度,字的力度、字体的刚劲度、字的工整度和字的棱角度。  相似文献   

9.
一、开展写字教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还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一至六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选择了幼儿园大班,小学一、三、五年级的5—12岁右利儿童133人,用八种书写方式书写自己的姓名、阿拉伯数字1—10和八个汉字,同时检查了儿童的定向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镜像书写出现的人次和数目减少;自左往右的习惯方向书写所出现的镜像人次和数目比自右往左的非习惯方向少;左手出现镜像书写比右手多;双手同时书写比单手出现的镜像书写多;有空间定向力的比仅有自身定向和无定向力的人出现的镜像书写少。本文验证了镜像书写形成的传统假说后,进一步提出了熟练理论:随着对汉字和数字的认知与视-书写运动图式的牢固掌握,镜像字体的出现就逐渐减少,并认为镜像书写存在着一个复杂的机制,是受多因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
睿智护尊严     
一日,一位姓史的先生和一位姓尤的郎中以联戏谑,史先生率先吟出上联发难。联曰:“尤郎中直脚便为犬。”“尤”字的弯钩变为捺就成了“犬”字。尤郎中也并不示弱,沉思一会儿,便朗声对曰:“史先生脱口不成人。”这一下联对得实在巧妙,“史”字离开了“口”就变得既和“人”字相像,又不是“人”字,尤郎中针锋相对地回敬了史先生的发难。  相似文献   

12.
论长寿     
渴望长生、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但世界上没有那个民族比汉族更执著、更强烈。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中,寿为“五福”之首,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人生目标。渴望长生,幻想不死的古老期望犹如深埋的火神,历经岁月的磨励,风雨不灭。 我多年研习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对此深有感触。曾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林茂森先生汇集整理的《万寿图》时,被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的寿字惊呆了。一个“寿”字在不同时空里,在不同的书写者笔下,因对“寿”字的不同理解,不算真草隶魏碑行书,只篆书一种就有上万种写法。而且在一万个字中,每个字又非异体的简单组合…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习惯对我们何其重要,习惯可以影响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对学生而言,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培养做事耐心、有序的品性及审美的情趣。学生的数学作业中常常出现如下的现象:1.字迹潦草,数学数字写的不规范,有的还歪歪扭扭的,导致错误率严重:2.数学解题书写不规范,囚为解题书写不规范且混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  相似文献   

14.
笔迹、人格及能力测验在人员选拔中效度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童辉杰 《心理科学》2003,26(2):362-363
1 引言综合有关报导 ,德、法、意、以等国 5 0 %— 80 %的公司企业采用笔迹分析进行人员选拔 ;美、英也有 8%的公司企业在人员选拔中采用笔迹分析。在Nevo看来 ,笔迹心理分析是一个有效的预测职业成功的工具。Satow等人的研究证实了格式塔笔迹学家能用笔迹区分成功的企业家 ,他们获取成功的首席执行官及控制组 4 0对笔迹样本 ,3个笔迹学家进行判别 ,结果表明 ,这些笔迹学家能判别成功的企业家。Wellingham对 70个成功的和 4 2个不成功的妇女的研究中 ,认为可从成功的妇女的笔迹中推论其重要的个性特征。Keinan等…  相似文献   

15.
黄勇 《中国道教》2004,(6):37-39
世界各民族中,只有华夏民族把汉字由简单的书写符号提升为一种艺术。在文字从书写符号上升为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字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古代知识体系中,文字学知识向来享有崇高的地位,而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妙趣天成”等思想,却对文字书写向非功利的艺术化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道教文字观道教文字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字的起源道教认为,世俗社会使用的文字是“华季之世,生造乱真,共作巧末”的产物,是“流尸浊文,淫僻之字”,“真正的文字”在阴阳初分之际就已自然…  相似文献   

16.
咸与淡     
光盐 《天风》2001,(9):49
如果把“咸”字与“淡”字连在一起,按汉语的规则和习惯,人们都会把它们理解为是区分两种截然不同味觉的词语。因为它们的词义相反。 然而这里说的咸与淡却是“同义”词。 众所周知,盐是咸的。盐,无论是我们原先食用过的粗盐,还是现在经过加工的精盐,其颗粒方方正正,外观品质洁白纯净;其内在品质无毒味咸,兼具调味和防腐等功能;它还有一高贵品质是,一旦被人使用后,就适时隐退(溶化),而给人留下味在其中、功在其后的果效。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  相似文献   

17.
在古汉语写成的佛教典籍中去琢磨“禅”,是件极难的事。首先就难在古今之隔膜,对古汉语的理解是一大难关。但具体说到禅宗,又不完全是古今语言习惯不同的困难。例如禅宗中有名的公案之一是则对话:问“如何是佛祖西来意?”答曰“庭前柏树子。”细读起来,当今的中国人几乎对其中无一字不识,但又几乎没几个人能说自己读懂了。这才是真难,比文字语言关更难的一关。  相似文献   

18.
一百多年前,著名的抗美英雄林则徐曾亲手书写了一幅“制怒”二字的条屏,悬之于房中注目的地方,以抑制自己容易激动发怒的脾气,坚持冷静地待人处事。明朝朱衮在《观征子》中说:“一个有涵养的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这种“制怒”与“忍让”的涵养功夫,实在是一种操持稳重的美德。 然而,我们有些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缺乏涵养,常常为某件鸡毛蒜皮之事,就大发雷霆,得理不让人或无理争三分。轻则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闹得面红耳赤,彼此都不愉快。重则吹胡子瞪眼,恶语伤人或拳脚相加以至失去理智,行凶杀人。最终,落个不是触犯法律,就是触犯了纪律。悔恨醒悟,业已晚矣!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如果学生在这几方面养成了良好习惯,则会在学书、做人等方面受益终生,反之,也将深受其害。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启发诱导、严格要求,检查矫正,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形成一种自觉的、无意识的行为动力定式。一、纵观教材书写提示,学生书写逐步提升我们将小学阶段的教材和教参关于书写的教学目标通读之后,  相似文献   

20.
符箓     
“符”是道士书写的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箓”是记天曹官属佐吏之名,又有诸符错杂其间的秘文。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能治病、镇邪,驱鬼、召神;故使用符箓,遂成为道教方术之一。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建立时,即使用符箓术。史载,张陵“学道鹳鸣山中,造作符书。”道书称:太上老君下降鹤鸣,授张陵《正一盟威》之经930卷,符图70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