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旭 《思维与智慧》2002,(12):26-26
《你能当总统》一书的作者鲍勃·摩尔是在美国动机激励教育领域享有盛名的杰出人物。可是,他在上大学时第一学期的5门课程考试中竟有3门不及格。当时,他自卑地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并为此弃学离校。后来的一个念头改变了摩尔的行为,他扪心自问:“我为什么只看到自己失败的一面,而不去看自己成功的一面呢?”他认为自己既然已通过了两门考试,那就一定能通过更多的考试。于是就重新回校,而且以后的考试中再也没有不及格。摩尔的经历使我们感到,人要有所作为,重要的是必须改变不良的自我意象。不良的自我意象,是阻碍一个人进…  相似文献   

2.
<正>一、学生来信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已经放假在家了。这学期的期末考试又是线上考试,但我想下学期应该就都是线下上课和考试,可以真正开始我的大学生活了。可是我突然感觉,自己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什么进步。我是不是已经“摆烂”了啊!学习方面,大一刚开学我还特认真听网课、做笔记、和老师互动,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丑女,打从娘胎出来,就很自卑。上小学时,同学们就给我起了绰号“赛西施”,当时我还以为西施是个丑八怪呢!后来才知道这是故意起个相反的绰号。没有办法,我就自己努力学习,把自己关在学习的乐园里,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可是,我已是大四学生了,同宿舍的女生都出双入对的,自己就是没有人来搭理。虽说子女不能嫌弃父母,可是,他们为什么“创造”自己那么“缺斤少两”呢?主持人,你给说说看,我该如何是好呢?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她能有如此完美的身材?为什么她能随心所欲地穿任何一件衣服?为什么她一举手一投足都那么性感妩媚?还有,为什么你对面的同事总能提前准备好老板要的报告,而自己就非得开夜车才能不耽误工作?为什么当年大学的好友现在都比自己挣得多……你我身边的很多女人都是如此,穷其一生都是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别的女人身上,与她们进行着无休无止的比较,从身材到容貌,从工作到家庭,从老公到孩子……比较的过程中夹杂着妒忌,比较的结果是失落与自卑。  相似文献   

5.
来信回复     
1:亲爱的咨询师:不知为什么我常常会自我否定,而且会厌恶不努力的人,感觉自己有些刻薄。比如要考试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那么努力,看到临时抱佛脚的人就觉得好恶心,不由自主地自己的态度也会消极。我这样是有问题的吗?亲爱的同学:看到你的留言,感觉你内心挺矛盾的,看到别人不努力,却自我否定;看到临时抱佛脚的同学,不由自主消极。因为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却要给自己找不开心。不禁想到一个段子,人世间用"关你事"和"关我事"能解决80%的烦恼。所以,临时抱佛脚的让他去抱,我们只管自己努力就好了。  相似文献   

6.
我是和平区一所区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在我们学校,如果要想考入南开大学这样的大学至少要年级前十名,但是凭我的成绩,目前还有一段差距。 不知为什么,上了高二以后,我总是不自觉地上课走神,特别是数学课。我知道自己做题不够,就在课下买了很多参考书,可是总是感觉没有时间做,我每天晚上都1点多睡觉,可是收效并不大,由于晚上睡觉晚,也影响了第二天的听课,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一家咨询公司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对象是全美著名的企业老总,调查的内容很简单:如果你是一位失败者,结果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位成功者,结果是什么?许多受调查的企业老总对这个调查毫无兴趣,感觉对企业管理经营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但他们还是礼节性地填上了自己认为的答案。统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第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位失败者,  相似文献   

8.
小刘,男,大学二年级学生。自二年级下学期三门必修课考试不及格后,经常自责,学习感到困难,觉得学习负担过重与难以完成,担心再考还不及格以致拿不到毕业证书。因此,他情绪低落,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如其他同学。由于二年级上学期已有一门课补考不及格,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他得跟班试读,二年级未过70分的课程必须重考,这样一来,他得补考6门,加上试读的一学期又要学习6门课,共12门课程。他认为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觉得即使自己再勤奋,也完成不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于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来信:您好,我是一个大四刚进入职场的普通学生。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工作,但我现在感觉自己越来越痛苦,像陷在一摊沼泽里,越挣扎就陷得越深。我自觉自己是个还算努力听话的人,从小到大,无论是在老师面前还是在家里,我都没犯过什么错。可进入实习以来,我几乎每天都会被领导骂,说我这做得不对,那想得不到位。本来我自信满满地进入公司,  相似文献   

10.
康先生信箱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本应该好好学习准备考大学的,但我却对此毫无兴趣。我觉得生活也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人活着也只是为了更好地繁衍自已。我对那些人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之类的大道理也不感兴趣,我也做不到那一点。所以我也就找不到动力去学习,去积极地生活。我也不明白人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您能告诉我吗?  相似文献   

11.
我没有亲历过任何一场死亡,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葬礼。一次,我梦见我的太姥姥,养育过我、临死前叫着我的名字的太姥姥。光头,短短的白发茬,目光平静如水地看着我。我开始后悔为什么我没有去参加她的葬礼、他的葬礼、他们的葬礼?为什么我那么软弱,那么怯懦?为什么我自动过滤了让我悲伤的场面,屏蔽了让我震动的时刻?  相似文献   

12.
有些学生在进入高三以后,学习比以前更加努力,但考试成绩却下降了,如何解决?专家为此开出心理处方:1.面对成绩下降不要着急,因为越着急越学不好。2.分析一下,看学习成绩下降是什么原因,然后对症下药。3.降低心理预期目标,不要去想能考上什么大学,重视自己每一天的具体行动。4.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计划里要有体育活动的时间。5.平时做题时要模拟考试状态,不要听音乐、看电视,要按时间完成,如果平时紧张惯了,考试时就不紧张了。6.多做题,少看书。最好在老师讲课时就同时把书看了,把重点画出并记下,下课后就不再看书了。7.重视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3.
康先生信箱     
尊敬的康先生: 我是一个复读生,很希望自己通过一年的努力考上大学,但现在看来希望是很渺茫的。复读的第一次月考,成绩还不错,但以后却一次比一次差。平时复习,我感觉也是有提高的,但考前,总担心自己生病、睡不好,考试时头痛。事实上也是如此,晚上和午休都难以  相似文献   

14.
正读完初三那年,贪图安逸的我放弃了三年高中,轻轻松松地上了师范。三年后,在我的同学参加高考时,我忽然就后悔了:一生一次的选择机会,我为什么偷懒不去试一试?看看成败,看看自己可以造就什么来?尤其是当我得知当年和我成绩相仿的同学都考进了名牌大学,即便几个成绩中游的同学,补习一年后也考进了重点大学,我更没法叫自己安心!我知道进了不同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一天,电话预约后一个女孩在男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女孩是一位医学研究生,高挑的身材,清秀的面庞。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却说,感到自己很难看,很丑,觉得人家都比自己强,怕和人接触,以致什么都不想干,不想学习,不想工作,没有信心,没有动力。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感觉自己嘴歪。可是,我却没看出女孩的嘴部有什么异常。这是怎么回事?随着会话的进行,女孩继续着自己的故事。我生长在一个经常爆发战争的  相似文献   

16.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科学概念都要注意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去把握它。教师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某科学概念(例如:概念A),可以问这样两类问题: 1、什么是A?或A的本质是什么? 2、哪些是A?或A分哪几类? 第一类问题是问概念A的内涵,第二类问题是问概念A的外延。学生正确回答了这两类问题,可以大致认定他们正确理解了概念A。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某概念,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一直在学习"接纳"与"放下",虽然愈学愈好,但有时候还是觉得不到位。因为,我还是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种事要发生?为什么事情会这样?为什么事情不能如我所愿?我发现,当我在问"为什么"的时候,其实是怀着一种受害者心态,想要讨回公道的。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先生不到四十岁。有一天,先生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时,倒在地上再没有起来,就这么走了,连一句"再见"都没来得及说。在谈话中,她隐约地问到"为什么"。我看着她充满泪  相似文献   

18.
某考点工作人员为了保证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场四周安静,在通往考场的道路旁贴了这样一幅标语:“研究生考试,禁止通行。”有的考生见了感到左右为难。考生为什么感到为难?问题出在这幅标语的概念不明确。照通常的理解,“研究生”这个概念是指“在大学研究院(部、班)或科学研究机构学习的学生。”那些参加招生考试的考生在应考的时候还没有成为研究生,怎么能说是“研究生考试”呢? 文章在“考试”这个概念前应加上“招生”二字加以限制,使之成为“研究生招生考试”。同样在“通行”前应加上“车辆和其他行人”加以限制,使之改为“禁止车辆和其他行人”。否则,禁止什么通行就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正>从教二十多年,记得以前,对于那些不爱学习、调皮捣乱、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他们只要一犯错误,我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们一番,犯错的学生当时在我面前表现得唯唯诺诺,表面上对我“畏之如虎”,就像温顺的小绵羊,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我的批评指责对他们却一点儿用都没有,根本没有什么教育效果。对待这群学生,我总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正提起大学与以往学习阶段的区别,我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老师管得少,自己学的多,没有固定的教室了,人际关系更复杂了等等,其中我们最早想到的应该就是学习不再是我们的校园生活的全部。上了大学以后就不能一味的学习,还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最好能成为一名学生干部,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为以后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是所有的学生干部都保持学生工作和学习两者间的平衡吗?笔者将由下面一个案例来为大家呈现一个个性积极上进,刻苦努力却不能高效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