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科学知识的发展有一个特征,这就是形成了某些学科和方向,它们体现出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倾向,以及知识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联系日益增强的倾向。控制论就是这类最明显的科学方向之一。控制论中提出的方法论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是一目了然的。在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于1963年10月18日通过的“关于探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的决议中,特别强调指出这一点。现在,《哲学问题》杂志的读者越来越频繁地要求编辑部发表一些概述控制论哲学问题的范围和说明这个领域内所进行的研究的现实方面的资料,这就毫不奇怪了。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学术委员会和控制论学术委员会所属的控制论哲学问题组,正在协调我国在控制论哲学问题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1962年夏季在莫斯科举行的控制论哲学问题会议,对这个组所制定的控制论方法论问题领域内的基本研究方向表示同意。后来,这个组在揭示和更加准确地规定这些问题的范围方面,又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参加这些工作的有这个组的成员Ш.Г.阿杰什维利、П.Б.巴任诺夫、Б.В.比留科夫、В.А.博卡烈夫、М.Г.加兹一腊波波尔特、Ю.А.加斯杰尔、В.С.卡扎科符茨夫、П.Г.库兹涅佐夫、А.В.纳帕尔科夫、И.Б.诺维克、И.Г.彼特罗夫、В.Н.斯汶莱茨基、А.Г.斯皮尔金、А.Л.苏博廷、С.А.扬诺夫斯卡娅等人。在莫斯科以及在明斯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梯比里斯(格鲁吉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控制论研究所)和维尔纽斯都讨论过这个问题范围。控制论学术委员会主席А.И.别尔格院士对控制论哲学问题范围的制定给与了巨大帮助。下面发表的是控制论哲学问题组组长А.Г.斯皮尔金和副组长БВ.比留科夫阐述控制论哲学问题的基本范围的文章。控制论学术委员会主席А.И.别尔格院士看过这篇文章,并提出许多意见,这些意见在作者准备将本文发表时都加以考虑了。  相似文献   

2.
控制论和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自从控制论创立以来,围绕着控制论的哲学斗争从未止息,特别是随着控制论的发展,引起有关认识论的一系列争论。控制论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学科,是数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与无线电通讯、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是这些学科的边缘科学,属于横断科学。人们给控制论下过十几种定义,其中被认为是经典性的,还是控制论奠基者N·维纳对控制论所下的定义:控制论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控制和通讯共同的特点,就是信息变换和反馈调节。实际上,信息和反馈不仅技术系统有,而且生物界、社会直至思维都有,因而从原则上说,控制论可以应用于所有这四个领域(技术系统、生物界、社会和思维),并且相应地形成了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和智能控制论,出现了现代科学的控制论化,使自然科学愈益向社会科学渗透,促进哲学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哲学变革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主德国科学院哲学部主任克劳斯最近发表了《控制论与社会》(柏林1964年)一书,把他过去在《从哲学观点来看控制论》一书中所发挥的“唯控制论”观点进一步推广到社会科学问题上。这里译出的是他这部近著的第一章第一节。作者讨论了用数学方法、系统理论、模型理论和方框开关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控制论可以“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和方法,说什么“系统地和自觉地应用控制论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服务,这将会加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并为列宁从根本上进一步发展了的方法,并有助于更进一步详细地发展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般问题控制论为谁服务(唯物主义者) 苏《哲学问题》1953年第5期什么是控制论(柯尔曼) 苏《哲学问题》1955年第4期控制论的若干基本特征(索波列夫等)苏《哲学问题》1955年第四期控制论和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5.
除了苏联的《控制论中的哲学问题》(A.伊林等编,莫斯科,1961年)、《机器和思维》(C.劳汶斯基等著,莫斯科,1960年)等书籍之外,这本书是提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系统地分析控制论中的哲学问题的任务的基本著作之一。这样的研究作品是迫切需要的,因为一方面控制论自始就提出许多方法论和世界观方面的难题,围绕着这些难题立刻引起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建设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哲学现代化问题,在我国哲学界讨论得很热闹。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但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主张进行哲学改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但有的同志不赞成哲学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提法,理由是:(1)如果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没有过时,就不应再针对它提“现代化”,免使人产生怀疑,误以为它过时了;(2)自然科学的发展历来都是补充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某些具体结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也只能起这个作用,谈不上什么哲学现代化。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顺利发展,还有必要解决几个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包括四部分。一,控制论、控制、信息。作者阐述了控制论产生的客观基础、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控制论、控制与信息的关系,信息的客观实在性。作者认为,“控制论扩展了我们的认识领域”,“在控制论的成就中,包含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思想的深刻确证和发展”。二,控制论的思维模拟。作者着重讨论“机器能否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就是不准确的,由此得出的两个极端答案都是站不住脚的。否定的回答是“教条主义的”“毫无根据的怀疑”;肯定的回答是“对控制论的耸人听闻的广告式的态度”。他们说,“过去曾经广为流传的教条主义地否定控制论的企图之完全破产,导致了部分哲学家陷入另一个极端”,即断言“一定能建造出‘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意识的’机器”,并“把相反的假设都无条件地宣布为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对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而“在这里可以帮助我们的,并不是大吹大擂的哲学口号,而是控制论专家、心理学家的有计划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三,人的目的和机器的程序。作者认为,机器没有需要和利益。无论机器的动作多么复杂,都是受人输入给它的信息支配的。如果说机器在其活动的某个具体领域可能比单个的人“更聪明”,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机器都不可能比整个人类“更聪明”。在人与机器的不断发展中,人将是主导的方面。四,控制论和知识的综合。作者认为,控制论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综合趋向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控制论的发展促进了各门科学的相互接近,加速了科学综合的趋势。作者还谈到了知识的形式化趋向以及对这种趋向进行哲学分析的意义。整篇文章强调控制论的“创造本性同所有的、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的僵化”的“深刻对立”,同时反对关于控制论发展前景的“毫无根据的”、“耸人听闻的”空想。  相似文献   

8.
关于心理学主义和社会学主义的争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被政治事件打断了: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终止了,关于社会学主义的论战则因希特勒上台而停止了。然而,至少对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以后的几代哲学家对谁是赢家几乎没有什么疑问。当然,赢家是弗雷格和胡塞尔。如果曾有过不确定的话,那也仅仅是关于谁应得到一等奖的问题;分析哲学家投了弗雷格的票,而现象学家则选择了胡塞尔。共识的力量尤其可以从这样一个事实中看出,即在关于心理学主义的论战中,那些关键的反心理学主义的专题论文,已经成了20世纪一般的西方哲学、尤其是分析哲学的经典文本。在英美世界中。  相似文献   

9.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哲学问题。下面仅就目前所见中文文献(包括部分国外译文资料)对认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编后记     
本刊应读者要求和编委建议,今后拟在可能条件下开辟专栏,就某一类问题发表几篇文章,以便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当前外国哲学界某一方面的问题和提供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某一流派的资料。本期第一栏就控制论的哲学问题译载了四篇文章。头一篇是苏联科学院别尔格院士写的关于控制论的综合介绍。其次译载了两篇就控制论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展开争论的文章:一篇是苏联科学院科尔莫戈洛夫院士写的,他主张人能够制造出能思维的机器来;另一篇  相似文献   

11.
在 2 0世纪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速发展 ,重大成果层出不穷 ,为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材料 ,给辩证法的生存与发展以深刻的影响。自 80年代下半期以来 ,我国哲学界积极探讨唯物辩证法的前沿问题 ,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 ;二是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论战 ;三是社会主义辩证法的深入研究。一 .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系统科学是 2 0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它是本世纪 4 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群 ,它主要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12.
这个专号(1962年第29期)中选登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控制论专家的十篇文章,题目如下: (1)A.别尔格:《机械·自动控制·控制论》。本文是苏联社会科学研究院与莫斯科自动化和遥控力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的讲稿,曾收集在苏联的《控制论哲学问题》一书中,原来俄文题目是《控制问题和控制论》,这篇文章对控制论作了全面阐述。作者是苏联科学院控制论问题学宋咨询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哲学的层次对社会控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社会控制论与社会哲学的关系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控制论的问题不仅是社会学,而且也是社会哲学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为什么要控制?应...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科学哲学的生态学本世纪科学哲学的主宰者是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这两位大人物。他们都是为了成为英国女王的臣民而从维也纳移居英国的。讨论由两大论战组成:从30年代起,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论战(或称证伪主义同证实主义或盖然论的论战,以及自60年代起,“科学新哲学”同批判理性主义的论战。在拉德尼茨基和安德森1978年出版的《科学中的进步与合理性》和1979年出版的《科学的结构与发展》这两个集子中,可以看到有关这两大论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控制论的兴起与广泛应用,目的论问题成为生物学哲学以及系统科学哲学的重要议题。运用控制论原理及其目的论思想对高血压病诊治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以期对高血压病做到更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控制论的兴起与广泛应用,目的论问题成为生物学哲学以及系统科学哲学的重要议题.运用控制论原理及其目的论思想对高血压病诊治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以期对高血压病做到更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论战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从自我所有原则到契约原则,国外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展开了全方位的论战,这一论战涉及到从哲学到经济学、从政治学到伦理学的诸多方面。自由、平等和正义,尽管对于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来说它们的涵义是如此地不同,却是双方所共同追求的价值导向。这些价值标准能否在自我所有原则和契约原则的具体实践中体现出来,正是双方争论的焦点所在。本文围绕着双方的争论,从一些基础理论入手,对双方的论争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试图为我们回答时代提出的新挑战,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东荪(1886-1973)是20世纪中国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本世纪20年代后,他积极介绍和研究西方哲学,参加过各种思想论战,著述宏富,为繁荣中国近代哲学作出了贡献。但在后半世纪,他和他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国内学术界虽然肯定了张东荪是“中国近代哲学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专列条目作了介绍,海内外不时也有评述其哲学思想的论文出现,但这些零星的研究与张东荪曾有过的影响和地位是不相称的。近年来随着学术界研究20世纪中国哲学工作的进展,不少学者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张东苏是2…  相似文献   

19.
G·克劳斯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两次国家奖金获得者。他写过一系列深刻的、富有内容的关于哲学、逻辑和社会学问题的著作,其中一部分已译成俄文,并为苏联读者所熟知。所评论的这本书是那些有趣的、极其广泛地论述控制论哲学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20.
《哲学研究》近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中国的自由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哲学研究》 1 999年第 1 1期 )与《也谈中国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 (《哲学研究》 2 0 0 0年第 6期 ) ,反映了持续 1 0年之久的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论战在逐渐向深处发展。 2 0世纪初 ,这场论战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而在我国展开 ,由于它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 ,每当社会处于动荡和转折关头 ,这场论战就趋于白热化。这两篇文章追述和分析了这段历史与现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体制的差异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与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