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两千多年哲学史中有关自然观方面的批判继承,吸收了它们有价值的东西,而更重要的是对近代科学,特别是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成就进行总结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不是  相似文献   

2.
何建津 《哲学动态》2012,(11):71-75
在《生产之境》中,鲍德里亚站在反生产主义的立场用其具有后现代性质的"象征交换"理论从类本质、自然观、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展开了颇有深度的批判。本文主要针对其有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批判做出解读、分析和评论。一鲍德里亚反生产主义自然观分析  相似文献   

3.
葛力教授的专著《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一书最近问世了。这是我国学术界研究外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果。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特征及其自然观、认识论、无神论、社会政治观、伦理学说和历史作用。该书记载了法国唯物主义的光辉业绩。 下面谈谈对该书的读后感。  相似文献   

4.
1、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唯物、辩证、发展的种种理论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之间、自然观和历史观之间、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真理观和价值观之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间的统一的这些理论特点也都导源于实践的观点、导源于对实践的科学理解。传统的斯大林模式把实践仅仅理解为认识论范畴在根本上不符合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精神实质。马克思的这个提纲并不只是认识论的提纲,而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理论论域的提纲。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这…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成果之一。它的诞生,对近代自然观的变革发生了重大影响,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大自然科学基石。在进化思想发展史上,人们对生物进化的研究,主要是从进化历史和进化机理这两个方面进行的。在前一个问题上,进化论先驱布丰、拉马克等人早已阐明了生物是演变的而非静止的观点。达尔文作出  相似文献   

6.
一、康有为的自然观李泽厚、任继愈认为康有为的自然观有难物主义倾向。李泽厚指出,康有为继承了中国“气”一元论的传统和形式,加添了他们当时所能了解的近代科学的新内容。“气”被饱饱地填进了近代化学物理学的科学物质概念,如“以太”、“电”、“元素”的内容。康有为在自然观上也坚持着进化发展的观点,是受了十九世纪达尔文进化论的影  相似文献   

7.
赵玲 《哲学动态》2001,1(3):18-20
根据我国比较流行的观念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看法或观点体系。如果我们套用这种说法 ,那么“自然观”就应该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或观点体系。这种流行的观点把自然观仅仅理解为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 (对自然界总体的认识也仅仅是认识 ) ,这就不能把作为哲学的自然观同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区别开来。这种关于自然观的界定是狭隘的和片面的。哲学的自然观不同于自然科学认识。它不仅包含自然本体论的含义 ,同时还包含自然认识论、自然价值论、自然伦理观的含义。上述流行的观点从根本上看还没有超出机械唯物论的解释框架。为了正确了…  相似文献   

8.
现在不少同志提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挑战”,哲学应当回答科学的“挑战”。这种迫切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认为,更确切地应当说,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同时它也提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哲学正处于困境之中,如何把中国哲学引出困境,走向繁荣,是每一个哲学工作者都很关心的问题。一些哲学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把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 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一、一个有待澄清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何看待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方法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有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伟大贡献。持否定态度的观点则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在以“反形而上学”为特征的现代哲学中已被抛弃,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也因而失去了意义。还有观点认为,即使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也不应再用,因为这种做法不利于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论恩格斯的自然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曾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了系统、集中的阐发。恩格斯在自然观上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对于我们今天考察当代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各种全球问题、探寻当代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途径,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恩格斯曾经写道:“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9页)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将自觉的辩证法运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呢?或者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并由恩格斯系统阐…  相似文献   

12.
在早期自然哲学以及1809年的《自由论文》中,谢林对于自然的观点有深厚而隐秘的基督教神学背景,他早期对于自然科学的哲学思辨深受其故乡新教虔敬派的影响,尤其是虔敬派代表哈恩的神学对于谢林神性自然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谢林早期自然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影响。在早期自然哲学的相关著作中,谢林的自然观已经深刻体现出基督教虔敬派色彩,从而形成了一种神性自然观,体现了一种自然的神性之美。结合谢林早期相关著作及其书信与诗歌,可以探究其自然观对虔敬主义神学的内在整合,进一步阐释谢林对于自然的灵性思辨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方以智的自然观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观点:多数同志认为它是唯物主义的,持这一观点的同志,又稍有差异,或以为它是“火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或以为它是“气一元沦”的唯物主义,或以为它是“火——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第二种观点是认为它是客观唯心论,第三种观点是以为早期是唯物主义,后期转向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用以观察一切问题的主要观点。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文化实践是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动力系统。随着文化软实力在一国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对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表现形态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英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在《作为实践的文化》一书中把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近年来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继分析马克思主义之后又一个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舍曼(Howard sherman)是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开拓者之一。他的《重建马克思主义》一书是对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总结和系统化。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是在苏东解体后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和现实性,在批判前苏联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反对西方正统社会科学的理论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新批判的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理论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介绍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持批判的态度。近年来,不少同志开始就“西方马克思主义”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评价。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一股客观存在的思潮?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在我国可以说是形成了三派主要观点。 1、“客观思潮——非马克思主义”说。徐崇温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中,概括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五个具体特征:反对教条主义;存在两种相反的倾向,各自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的一面或科学实证的一面;强调利用资产阶级思想的伟大成就;脱离有组织的工人运动;彼此缺乏联系和交流。并且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思潮,这股思潮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在近年的争论中,徐进一步强调和发挥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7.
通常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自然观和科学认识理论开始,因而以物质概念为出发点。这是值得商榷的。其实,马克思所主张的是历史的唯物主义,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问题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解释,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本体论方面根本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哲学,一般唯物主义是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哲学,而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物质本体论或者实践本体论哲学。(参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俞吾金《马克思物质现新探》一文和《新视野》1995年第4期杨耕《论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一文)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在此陈述一点不同见解,仅供参考。自古以来,哲学上似乎有一个不变的规则,即哲学体系都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期亲密合作,共同创立了“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无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结构,还是考察它的创立和发展过程,都不能把这两位伟人的名字分开,甚至在评价其中一个人的时候也必然要涉及另一个人。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分割开来或者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它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实际。同时也应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同创立和发展新唯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0.
自成体系的佛教自然观魏晋时对中国传统自然观产生影响 ;四大五蕴说为部分人接受 ;般若学与玄学自然观交融产生了本无、即色、心无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