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看着单位的小仓库里,废旧报纸和信件堆成了小山。我顺手拨个电话,让老李今天务必来,尽快把它们收走,省得心烦。老李爽快地答应着,说10分钟就到。  相似文献   

2.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煮好汤圆,等待妻子和儿子一起吃新年早餐。 “嘀铃铃——”电话骤响。我拿起话筒,电话里一位老年妇女的声音:“孩子,新年好……”是妈妈打来的电话?我在想。但声音又不太像,我疑惑地想查看一下来电显示  相似文献   

3.
电话那端传来他焦虑的声音。 梁是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学生,每天沉浸在题海书山之中,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突然之间,他一反常态,不再看书、做习题,竞一心一意地捧着象棋书研究起棋术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您好,请问是王X先生吗?” “我是你大爷!”啪!挂断了电话。 近日,我打错了一个电话,受到了对方这样的“礼”遇.  相似文献   

5.
电话     
办公室里安有一个小小的电话。每当铃声响起,新来的小唐总飞快地跑过去,抢着接、一口生硬的普通话听起来尽管有点别扭,可大家都不觉得刺耳,反倒有点喜欢。  相似文献   

6.
生活小哲学     
正自律有一家跨国银行招聘理财专员,次子刚自美国负笈归来,致函应征。不久,接到来自伦敦总部的电话,定了日期和时间,要和他进行第一轮的电话会谈;这一关过了,才能获得飞往海外进行正式面试的机会。电话会谈定于某日10时进行。当天9时许,我看见他郑重其事地穿了衬衣、打了领带,在电话旁边正襟危坐,忍不住笑了起来,揶揄道:"嘿,电话会谈而已,打扮得那么神气干吗呀?对方又瞅不见你,犯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吗?"  相似文献   

7.
那天凌晨,熟睡中的你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那头传来了最好朋友哽咽的声音:我失恋了,可是我是整个世界最后一个知道的,我该怎么办——电话这头的你尽管可以清楚地感觉朋友心中的痛,但是却不知如何开口去安慰她,只能偷偷责怪自己拙笨的口才。  相似文献   

8.
正正与年逾八旬的老父亲在炕头闲聊,身边的手机响了。电话是一位好友打来的,声音有些沉闷,似乎在极力压抑着情绪,我顿时有了不祥的预感。果然,好友沉痛地对我说:"我爸走了,今天上午10点。"突然之间,我的思维掉了线,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经过短暂沉默,我终于艰难地开了口:"知道了,别太难过了,多保重。"好友说:"谢谢!"随后就挂了电话。放下电话,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老父亲身上。老父亲已经八十高龄了,除了耳朵有些  相似文献   

9.
分数下来时,她的世界塌了。她第二次高考,分数跟第一次一样,低得出奇。她在电话里用颤抖的声音说:“爸,分数知道了,考得还不错,上了二本线。”挂断电话,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那年,放暑假的一天,爸接到一个电话。爸拿着话筒只是“嗯嗯”地应着,最后说了一句“我就来。”便走到妈的床前,平静地说:“校长让我出趟差,三五天就回来。”我有些着急,妈患风湿性心脏病才出院,爸爸出远门谁来照料?爸和蔼地摸着我的脑袋说:“克服一下,陪妈住几天,等我回来,好不?”爸匆匆收拾了一下,拎着包朝妈笑了笑就出门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母亲领着刚上初一的儿子到门诊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原本听话的孩子,上了初中后接连不断地与同学发生冲突,为了报复同学,他连续好几天半夜给同学家打匿名恐吓电话,闹得人心惶惶,为此,老师多次教育他,但收效不大,老师怀疑他心理有问题,建议他看心理门诊,于是我就认识了这位孩子。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大家交流越来越便捷,即使有人在天涯海角,一个电话也可以找到。这样,当我们有困难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拨个电话,发个传真,以征求他人的意见,好让自己心中有个底:有人和他一样,可以行动了。  相似文献   

13.
太阳的小路     
双芽子的叶儿还红,地米菜已叫山泉泡大。三月了。 十多年没进山了。前日接到羊子的电话,说是学生们想搞一次聚会。俗了,常有的事。羊子却执意要我去,说我是写文章的,山里美着呢,能上笔。说春来了,到十里沟踏青,好地方!云云。一大堆的理由,电话就是不放,像是拉着你的手,唠叨个没完。羊子是我过去的学生。 八十年代初,我师范毕业,分到十里沟学校教书。十里沟很偏僻,在苏皖交界处。我刚到十里沟,公社要抓入学率,学校动员每个老师都要进山,看有没有没念书的孩子。我和当地民办教师张老师一组。进山了,满山的跑,山很荒,地上…  相似文献   

14.
柳婉与另外九位姐妹,终于找到了一份推销人寿保险的工作。保险公司可不再是前些年的吃太平饭的大热门单位,推销寿险并不轻松,日子也并不好过。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还是像以往一样日子好过的话,又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小柳她们的。才上班一个星期,柳婉就在电话里向我诉苦:“四处吃闭门羹,有时推销保险的比买保险的人还多。眼看一个星期就白白地滑过去了,还一笔业务也没做成。公司是按效益发工资的,没有效益不仅没有工资,而且到三个月的试用期满时,如果其业绩还不行就要你走人。”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柳婉在电话里情绪低沉地说有事要见…  相似文献   

15.
就在我来上海的前两天,我那本已多灾多难的家庭又滋生了事故。我唯一的体弱多病的哥哥发生了工伤事故,而且伤得很重,左右手都有两节断指,左臂双骨骨折,左腿粉碎性骨折。当催我上路的电话打来时,我毫无理性地大喊大叫:“我不去上海了,我不能让我哥哥残废,不能在日...  相似文献   

16.
1972年,任小萍作为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做一个小小的接线员,是很多人觉得很没出息的工作,但任小萍却把这个平凡不过的工作做得不同凡响。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连他们的家属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有些电话进来,有事不知道该找谁,她就会多问问,尽量帮人家准确地找到人。慢慢地,使馆人员有事要外出,并不告诉他们的翻译,而是给她打电话,有很多公事、私事也委托她通知。一时间,任小萍成为全面负责的留言点、大秘书,成了使馆的“全权代办”。有一天…  相似文献   

17.
重视别人     
纽约电话公司曾就电话对话做过一项调查,看在现实生活中哪个字使用频率最高,在500个电话对话中,“我”这个字使用了大约3950次。这说明,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实际状况如何,在内心中都是非常重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李威 《思维与智慧》2008,(12):36-37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装上了电话,这在我们那一带是最早的。时至今日,我仍旧能清楚地记得那台固定在我家楼梯口处墙壁上的被擦得闪闪发亮的老式电话机,它的听筒挂在一侧,泛着明亮的光泽。因为当时我还太小,够不着电话。所以,只要妈妈对着电话说话的时候,我都会着迷似的静静地聆听。  相似文献   

19.
8月13日清晨,当我准备好一切,静待教友来堂祈祷时,一位教友急匆匆地来通知我:“神父,荆门十里铺李神父来电话,请你快过去,张神父去世了。”犹如晴天霹雳,一阵愣神后,我终于问道:“不会吧,前不久我还同他一起吃过饭呢!是不是听错了?”“没有,已去了两位教...  相似文献   

20.
造势生财术     
生活中,不经意间,身边偶尔有人打电话的声音就会被自己“偷”听到。时过境迁,那音、那景、那人,常常不可名状地从脑海里跳将出来,在内心里掀起层层波澜,心绪难以平复。这偶尔“偷”听来的电话,给我带来的是无尽地臆想和感动,周遭沐浴在一片水银般泻下来的圣洁和光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