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场效应与建筑审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建筑场、建筑信息、建筑美因、审美机制等要素综合活动反映,是建筑学、建筑心理学与建筑美学有机结合的研究成果,通过其研究成果,有益于启发当代城市建筑环境优化的思路与举措,因而具有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与建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对建筑领域美和审美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新兴研究专业。而早在20世纪,英国的美学家罗杰斯·斯科拉顿就已经开始运用美学理论,从多个角度对建筑中的美进行论述,从而真正帮助人们找到建筑中美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因此,文章主要研讨建筑美学的综合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详细阐述日常生活中人们及艺术家在建筑创作中对于一些建筑美学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建筑学专业应秉承什么建筑教育理念,如何理解建筑本质以开拓建筑未来。依据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从人文、科学文化、能力和心身等素质教育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馆的考察,深刻感受到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引起的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居住生活理念上我们已经迈入了新阶段,城市空间扩展,人口膨胀,城市不断提升建筑高度,日益减少公共交往空间,眼前这么好的传统院落文化正慢慢被人们所遗忘,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民居是何物,更是一头雾水。文章详细地解析了关中民居特点、关中民居的空间构成形态,从建筑学角度看随着民居历史文化不断的发掘与传承,建筑空间的形态与特色也不断地被人们所传承和研究,中国人的庭院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寄托着中国人浓浓的情思。如何将这诗一般的居住空间真正融入到现代设计和生活中去,如何唤起当代人们头脑中残存的院落记忆,是当下建筑设计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作为新时代高校研究生不仅应做传统民居文化的继承者,更应该做一名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5.
旧民居、老宅院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历史,见证着一个时期的的历史,如果我们借口城镇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而拆掉老宅院盖上新楼房,那么我们的城镇也是没有灵魂的城市,没有历史韵味的城镇。所以我们应该发展城镇,也应该保留历史。将现代的与历史相结合,在两方面同样发展。在中国,任何类型的建筑都是由民居逐渐演变而成,所以古民居的再利用必然是现代城镇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辛塞波 《美与时代》2013,(5):126-128
建筑教育呼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当前,一批艺术院校的建筑学专业相继创立,突破了建筑教育的单一发展模式,为传统建筑学教育以工程技术为主导的教育体系充实了新的血液。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多元化显现,横向构建和拓展了建筑教育人文素养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塑造与个性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2,(12)
寺院是佛教住持三宝和弘法利生的场所。又是佛教文化的载体,联结国际友好的纽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建筑本身,则是祖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建筑学领域中一个独特体系——佛教建筑体系。佛教传入中国,一般公认是公元一世纪中汉明帝时期,但这只能说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正式得到当时政府的崇信和承认的开始。实际传入时期见于史籍的就有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国使者伊存口授佛经于当时博士弟子景卢的纪载。随后藏、傣等民族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我们的聚集地经历了由聚落到城邑、墟市、镇市最后发展到现代的都市。城市作为当代人类最重要的聚集地,其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形成的城市美学将城市慢慢分解成满足人类所需的方方面面,城市建筑是城市美学的重要承载介质也是城市精神的密集载体。《城市画报》中建筑影像所传递给我们的城市美学理念对当代城市发展有着一个良好的借鉴作用。城市主体才是城市特色的根源,不仅彰显城市文化的多姿多彩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南京和苏州作为历史名城都有其独特的古城建筑艺术风格,南京古城建筑主要分为民国建筑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而苏州古城建筑分为园林和临水而建的民居。同时,南京与苏州也必须面对古建筑传承和保护问题。这两座城市运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古城建筑保护规划,苏州是尽量保留古城建筑群,另外建立和发展现代化新城,南京则采用不整体保护建筑群,而是把古迹和现代化建筑融合,造成新旧融合的风貌。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只有对古建筑进行完美的保护,才能突显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李科 《美与时代》2007,(8):122-124
建筑,可以算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艺术了.这一单元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拓宽学生对建筑的认识,让建筑在他们心中活起来,流动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国家中,生活的城市里,生活的社区中,生活的校园中发现默默无声、诉说历史的建筑的美,这也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好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建筑学是一门涉及领域庞杂的学科,建筑艺术也是艺术门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课程是建筑基础学科的必修课,将造型和色彩作为诠释建筑的三维空间表现语言,将原本具有文、理思维的学生与艺术连接,将逻辑转化成对空间和形体的塑造,使学生具有更好的美学修养。建筑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美学色彩的基本知识和鉴赏能力,这表明美术色彩教学在建筑及相关学科中具有不可或缺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城市建设中,旧工业建筑遗存导致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凸显。一方面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由此,旧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深入调研以找到适合的改造方式,切不可复制其他城市模式。目前我国城市有大批旧工业建筑正在被恶意破坏,已经到了不挽救就消失的地步。有些建筑虽然已经被确定为保护性文物建筑,但是也难逃被强拆的命运。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人们是深感痛心的。旧工业建筑并不是城市发展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何找到旧工业建筑与现代城市共生的方法是当前我们所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近三十年来,一小群建筑学家力图对建筑史上赋予纪念性建筑的至上地位提出质疑。这股思潮想要摆脱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源头的简短的编年史框框,起而反对国际上占统治地位的功能主义,后者很少尊重各地的本土文化环境。正是在这些“乡土”论“’的影响之下,传统的小茅舍也成为了同名家设计的建筑一样的合法研究对象。这种大胆的革新尝试同近代建筑学的大部分论说的乌托邦观点毅然决裂,它引导这些建筑学家转向非欧洲国家,并首先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乡土居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中心偏移的氛围下,民族建筑学──我们将之理解为对于工业…  相似文献   

14.
建筑学是以学习建筑设计为主,同时学习相关基础技术课程的学科。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环境的学科,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素描"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基础性地位毋庸置疑。A校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和技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设计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造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清真寺建筑的中国化特色,可以说是当时伊斯兰教思想中国化的外在体现。这些清真寺建筑遗存为后人研究这一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对于当前的伊斯兰教中国化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明清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运河流经区域在经济、文化上迅速发展。当时的大运河沿线城市成为穆斯林商人分布的重要区域,在运河沿岸修建了很多清真寺。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清真寺,与唐宋时期创建的广州怀圣寺和泉州清净寺等有所不同,基本上都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体现了中国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文科建筑学提出,在建筑理论、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返璞归真,重新反思艺术与建筑的关系,同时提出建筑师掌握各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的重要性,重新审视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科建筑学所要培养的文科建筑师不仅仅是会"画"、会"做",还更应该会"想"。文科建筑师们更应具备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能够综合工程师和艺术家的眼光去把握事物,突破那种彼此排斥或疏远的观察思考方法与角度。  相似文献   

17.
穆斯林与中华文化(续)魏德新建筑学早在唐宋时期,穆斯林就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地建成了一批古寺古塔,这些建筑至今仍不失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尤其是广州怀圣寺的光塔,既为寺塔,又是古代商舶引航用的航标灯塔。在建筑材料上,建筑师很善于就地取材,独创性地...  相似文献   

18.
穆斯林与中华文化(续)魏德新建筑学早在唐宋时期,穆斯林就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地建成了一批古寺古塔,这些建筑至今仍不失为中国古建筑的瑰宝。尤其是广州怀圣寺的光塔,既为寺塔,又是古代商舶引航用的航标灯塔。在建筑材料上,建筑师很善于就地取材,独创性地...  相似文献   

19.
傅欣  陈静 《美与时代》2013,(8):64-66
建筑的结构形式是建筑的骨架,是其艺术和内涵的表现,与建筑美观是互为表里的。建筑之美表现在建筑的外形、结构、功能、细节、色彩、材料等方方面面和谐统一,我们从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中获得了美的评判标准,近代以来,随着"西风东渐",在建筑领域人们也开始学习和吸收西式建筑文化形式,形成了一些特定时期独具风韵的历史建筑,这种独特之美,感染着同一个世界不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特殊文化载体,建筑记录着历史演变的轨迹,有力地证明着建筑所在地发展的连续性,因此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以发展为主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在历史的洗礼下已不再有当年的辉煌,有的残破不堪,无人问津,有的甚至已了无踪迹,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处理保护传统建筑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