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绪明  陈学明 《学海》2007,(5):83-87
《启蒙辩证法》通过对启蒙理性"抽象同一性"原则的批判,指证了"神话变成了启蒙,启蒙倒退为神话"的启蒙逻辑.《启蒙辩证法》通过揭秘启蒙理性蜕变为工具理性,从而得出启蒙的逻辑作为现代性之秘密的基本判断.《启蒙辩证法》虽然将卢卡奇基于"物化"思想的现代性批判推进到了工具理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定向,然而这一批判仅止步于理性主义批判,尚未达到现代社会资本统治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的原则高度,对启蒙理性蜕化为工具理性的现代性批判,就其本质而言只是对现代性"副本"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人类对自身意识的一种深刻自觉、对个人自我选择和主体价值认识的新的飞跃,它在思想文化上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凸显,以及其对自身的批判和建构能力使得我们在观照“现代性”尤其是艺术“现代性”的视野更为广阔.“现代性”为各相近学科在理论上的融通提供了一定的可能,并使各相关学科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多学科的互通统合.把“现代性”论述引入当代文艺理论批评研究,将在极大地拓宽艺术研究边界的同时,也使文艺理论批评的研究视阈更为广阔、探讨角度更为新颖.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现代性后果的反思,一个十分重要的路径不可忽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契合,即对主体性哲学和主体性资本的双向追问。笔者以为,现代性后果不仅指向主体性哲学,更涉及到主体性资本。主体性哲学是现代性思辨逻辑的核心程式,而主体性资本则是现代性社会生存本体论的重要根基。透视资本社会的历史流转过程,我们只有从货币化生活世界的资本逻辑中才能找到理解现代性后果的深刻答案。一、主体性资本的概念诠释资本在原本意义上无主体、主体性可言。从技术层面上说,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亦称“可变的物质实体”。在新古典资本与生产理论中,克拉克较早…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求索与现代性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思想中,在将“现代性”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作为一种经验性“问题”之间,有过几度变奏。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从后现代、坚持并拓展现代性和(文化)保守主义等三种不同立场出发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反思。在现代化的求索和现代性的反思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诉求:解放。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中国叙事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兵 《学海》2001,(3):156-161
本文认为,现代性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当中国走向世界时,我们也就有了中国的现代性视野.但是,现代性话语有中国语境与西方语境之别,不能脱离各种语境谈论各自的问题.相较西方的现代性论战,中国的现代性有一种从屈就到积极接受现代性的过程;除了建设现代性,我们还得反省现代性、融合传统.因此,我们按照现代性中国叙事的逻辑,主要陈述了中国化的西方视野、中国的现代性视野中围绕现代性产生的争论,简要指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要求处理视野的融合与分化问题,现代性的中国仍在且仍需继续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虚无主义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价值虚空状态,是现代性的特征。列斐伏尔彰显现代性的虚无主义本质,从虚无主义切入现代性,从虚无中看到了希望,认为现代既是虚无主义的时代,也将是新生的时代。这对于我们认清自己的现代性建构道路及目标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核心价值理念能帮助人摆脱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本质上是哲学反对基督教以建立一个哲学世界,以此改变自己的政治宗教处境的尝试.哲学革命的结果却导致哲学与宗教的双重衰落.哲学只有作为个人的生活方式,退出公共生活,重新回归自己的沉思本性,现代性危机才能被克服.  相似文献   

8.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教师夏林的新著《穿越资本的历史时空——基于唯物史观的现代性批判》一书,已于2008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从商品拜物教这一特殊理论视角对现代性的成因、流变、类型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式做了独特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的“物自体”理论起面临的就是现代性问题,显性的自我意识哲学根源于现实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的本质就是政治,社会现代性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治现代性的支撑,如果不解决政治现代性问题,现代性从根本上是无法建立起来的。本文从中国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启蒙现代性、经典现代性、后现代、新现代、六个角度来论述现代性的本质是政治,政治现代性在整个现代性领域当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现代化的建设,如果没有政治现代性的支持,最终是不可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晏辉 《现代哲学》2020,(2):8-15
现代化、现代性和世界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其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现代化描述的是一个由资本的世界运行逻辑所完成的现代生产逻辑的生成过程。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运动,由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即欲望的神圣激发,它提供了动力;市场的发现和广泛运用,它提供了环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充分运用,它提供了手段。当动力、环境和手段被并置在一起的时候,一个持续的现代化运动就开始了。现代化运动造成一个整体性的现代社会,它有属于其自身的若干规定性,这就是现代性,它的根本表现就是复杂性。它如同一块银币的两面,在把财富、民主、平等贡献给人类的同时,也把不平等、物化、公共危机(公共卫生危机是危害最大的一种)、风险抛给人类。资本和消费在世界范围内流动,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潜伏、爆发、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用一种风险和代价意识纠正、矫正和完善在现代化运动中形成的独断思维和任性意志。任性被证明是自由的最大敌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不再是单一的价值诉求,而分明成了康德道德哲学视阈中实践哲学的绝对命令。  相似文献   

11.
资本逻辑与理性逻辑作为两种界定现代性逻辑的方式,长期呈二元对立状态。之所以造成这种格局,是因为人们要么执着于理性的观念性,要么执着于资本的客体性。理性和资本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在资本逻辑的发展过程中被证明是可能的。这种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资本"涉及现实的实践批判,"理性"涉及理论的形而上学反思;同时,"资本"蕴含着"理性"的逻辑,"理性"蕴含着"资本"的内容。只有把资本与理性看作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才能精确把握"资本逻辑"的要义,进而准确批判现代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写下《克罗茨纳赫笔记》的过程中,通过对法国革命史的阅读寻找到了一种不同于德国法哲学的新的逻辑方法,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一种"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的政治现代性批判,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开始逐渐走向对社会历史本质的探寻。与此同时,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观察者"的诗人波德莱尔,则是在巴黎革命的余烬中构建起一个关于现代生活的精神世界,并提出了一个文化批判意义上的"现代性"概念。两者如何在理论与实践、革命与诗情之间作出抉择,这对于我们当今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而言依然是绕不开的经典话题。  相似文献   

13.
周计武 《学海》2004,(6):19-24
黑格尔的现代性、时间意识与精神辩证法是密切相连的。具体包含以下几点(1)现代性只有在线性的、不可逆的历史性时间意识中,才是可能的;(2)人的精神具有历史性,是在历史中自我中介、自我扬弃、自我提升的过程;(3)现代性属于精神的“自知”或“反思”阶段,表现出过渡、危机和意识分裂的特征。它具有三个原则,即理性主义、内在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反思性。自由精神的实现是现代性的终极目的,在这个意义上,精神与现实的“和解”是精神辩证法的必然。在后黑格尔时代,黑格尔思想是否定和批判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从伦理的角度看,道德焦虑体现了人类对“善”的渴望和追求,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的道德困境进行反思时做出的心理反应,在维持伦理秩序和人性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焦虑毕竟是一种精神困扰,它在当今时代的凸显,意味着我们陷入了现代性道德困境中.从道德焦虑的伦理本性及其产生的现代性根源来看,要有效化解道德焦虑引发的精神困扰,把道德焦虑转化为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的精神动力,我们必须做出一系列伦理上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与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行福 《现代哲学》2004,2(4):11-19
马克思作为生活在现代性盛期的思想家,对现代性做了深入的诊断和批判。作者认为,马克思不是一个狭隘的对资本主义进行功能主义批判的制度分析论者,而是一个现代性的辩证的批判者。首先,他继承了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现代性规范理想;其次,他通过对资产阶级法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批判,揭示把现代性理想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矛盾,并从这一批判中揭示现代性的新的出路,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一方案虽然在现实中面临着许多理论和实践难题,但仍然构成我们今天现代性话语不可超越的视域。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性语境中,对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医学现代性危机进行反思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而言,辅助生殖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深刻地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内在的冲突与矛盾.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的视角,寻求现代生命技术与传统儒家文化之间相互冲突、交汇、融合、嵌入的对接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战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绵延不断的相互作用,深入挖掘传统中蕴含的现代性因素,现代性中间的传统,以更为开放包容的心灵,重视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7,(2):174-180
法制现代化论题始终需要置于现代性语境中予以阐释。后现代社会的形成,现代性的反思性日益凸显,构架现代性制度之维的现代法律和司法,需要因应现代性的反思性要求。反思现代性既是对理性前提预设的追问和重释,又在向世界蔓延过程中遵循实践逻辑表现为多元现代性状态。中国的法治道路既是对西方法治理念的反思,也是对自身传统的重释。在司法层面,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反思性要求从方法论上入手,从具体的案件审理切入,将案件审理作为渐进式推进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起于西方,是全人类未竟的规划,也是当代中国无法回避的事业。随着"人类和地球的欧洲化"成为世界历史的主导逻辑,中国早期现代性之路无不以欧美为参照,西学东渐实质启发了中国的现代性事业。然而,实践不会迁就任何先验的逻辑,西方现代性话语不是"终极词汇",回到中国自身,才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唯一正确方向。中国道路的成功代表了一种新的现代性文明的出场。现代性的中国话语,超越了西方的现代性逻辑,注入了中国的原创性内涵,承载着复杂的现代性使命。中国新现代性在现代性文明谱系中独树一帜,人类从此不再将其身家性命"系泊于某种单一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在将自我推至无以复加程度的同时,也对自我作了片面化处理,自我成为了不依赖自然、社会和他者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进而丧失了外在的禁忌,成为自我占有、欲望至上的存在者。在无限的消费和无尽的欲望的满足过程中,自我所获得的只是一种暂时的、粗鄙的、狭隘的满足。被欲望驱使的现代人应该实现欲望的合理化,激发神圣感,提高自身的生存境界,以便在资本逻辑推动下的骚动不安的世界中寻求心灵上的宁静和思绪上的久远。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逻辑预设何以生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性逻辑预设是现代性的基础性叙述,它是现代性核心价值观念最具有典型特征的思想规定,也是哲学及各门综合知识所涉及的现代性特征之间的联结点。它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人们去认知现代性时,有着不同的意识层次,如直观、感觉或情感等,而惟有以思想、范畴反思现代性时,才表达了一种日益强烈的历史相对主义意识。因此,现代性逻辑预设又是意义同质化的哲学反思命题,它通过对历史时间与空间的还原,将杂多的人类实践行为特殊样式以抽象思辨的哲学范畴排序及逻辑编目,深刻地反映着现代性历史生成与发展的辩证同一体的本质,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