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为 《天风》2022,(9):47-48
一次,女儿的班主任问:"如果爸爸妈妈给你们生个弟弟妹妹,你们愿意吗?"我问孩子怎么回答的,她的答案是,不想要弟弟妹妹,因为他们会打扰她看书、写字.虽然理由令我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做那不愿意被打扰的人. 实际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别人打扰.记得有一次,我正看着一本喜爱的书,看得入迷,妻子却让我帮忙做其他的事情,我不忍释卷,心里有些不情愿.后来,良心受到责备,深感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足.  相似文献   

2.
撒谎的爸爸     
正自打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别的孩子都有父母疼,而她,只有爸爸。每每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她都羡慕得不得了,她不明白,别人都有妈妈,为什么她没有?于是,她不止一次哭着向爸爸要妈妈,而爸爸总是告诉她,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要她在家乖乖地听话,不哭不闹,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她信了爸爸的话,为了能让妈妈回来,她真的变得很乖很乖,尽管爸爸口中每次的"很快"都是遥遥无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老师和家长会发现一些“问题孩子”屡教不改,而且形形色色的“问题孩子”似乎有增无减,他们在对待这些孩子时,往往只想到教育和感化,或者是责骂与惩处,绝少有人想到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疾病,更不会想到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药物的治疗。一、“笨小孩”实为孤独症在心理门诊中,一个年仅3岁的病人小明很特别。据小明的父母回忆,孩子在1岁之前一切都正常,到1岁后好像什么都停止了,到了3岁还不能叫“爸爸”、“妈妈”,只会发一些无意义的声音。进入幼儿园后,表现独来独往,常常独自一人做自己的动作。小明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  相似文献   

4.
一个伟人的子女为传媒和读者注意,也许莫过于毛泽东主席的子女们。 要想见到毛泽东同志的长女,似乎很不容易,理由也简单:多年来,李敏养成了习惯,不想因为她是一位伟人的女儿受公众的注意。尤其是1984年,贺子珍妈妈也离开人世后,李敏几乎与世隔绝,很少出门,很不愿意张张扬扬接受所谓的采访。 李敏告诉我,作为毛泽东同志的子女,确实体会到“父亲在世时,对我们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他把我们的姓名都改变了,他让我们姓李而不姓毛,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要让人知道我们是毛泽东的孩子,以  相似文献   

5.
上帝给了我们做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我们被呼召在孩子的生命中有份。每当我们与孩子一起谈话,讨论,研究,以及为这些事祷告时,就能与他们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并深入孩子的心灵去塑造他们的性格。 每个做父母的都曾有过金色的童年,孩提时的不同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和定型是很重要的,孩子天生好动,有新鲜好奇感,做父母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正确引导,要鼓励他们进行不断的尝试,当他们做得好时,要适当赞赏及肯定他们,孩子需要得到大人的赞赏,才会感觉家庭和社会爱他和接纳他。事实上  相似文献   

6.
世上的母亲都是爱孩子的,但各有各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她们分成以下几种“型号”:对手型:希望显示自己的能力,与子女一争高低;喜欢与孩子的朋友交往,甚至与花季女儿争相卖俏。这样的母亲有时让人感到有趣,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样是危险的:虽然女儿知道自己比妈妈年轻,但内心深处还是会对母亲的张狂行为感到嫉妒,并对母亲产生厌恶情绪。敏感型:对孩子总是很挑剔,要求很多。她们的口头禅是:别走远,待在这儿!对孩子做的事,永远不会感到满意。总是把子女当作不能自立的小孩,孩子很难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放任型:不唠叨,对孩子和社会都十分放心。对她来…  相似文献   

7.
慕道 《天风》2012,(6):11
1.每天至少对孩子说一次"我爱你",这看似很简单,但真诚而不是敷衍地表达你对他的爱对孩子很重要。2.要尊重孩子,使他切实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要信任孩子,放手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做好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做错了,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3.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做做开心小游戏,哪怕时间不多,但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讲故事比赛等,父母的出现会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  相似文献   

8.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产生的一群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除了学习成绩差,尤其是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一些父母自己不懂得约束孩子,送子女上中职学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校管理和教育孩子,让他们的孩子通过在学校的教育,能够成为适应社会的人。也就是说,与其他类型的学校和大学相比,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情况比较复杂,责任更为重大。因为这些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有着许多的心理问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儿童说谎的现象较为普遍,说谎的动机也较为复杂。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坦白诚实、不撒谎。奇怪的是,即使在很严格的教育条件下,儿童说谎仍然像吃家常便饭一样来得容易。儿童何以说谎呢?一、想象与现实相混淆儿童的说谎心理,一般是在三岁后才开始的。由于知觉经验贫乏,他们往往以自己的想象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事物。例如:儿童骑着一根小木棒,使一头着地。冲向爸爸,嘴里还喊着,“我的大马跑来了,快闪开,要咬爸爸了。”还有的儿童时常向人夸口爷爷给她买了一艘大飞船,还带她上天去看星星和月亮。儿童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想象和希望,常常会表现出歪曲现实,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现象,而把想象  相似文献   

11.
制造回忆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11):44-45
我们每天要去上班,但我们仍能使许多晚上和周末过得充实而快乐,与家人在一起做一些有趣又简单的事情,不要忘记每天都和你的孩子相处,使你成为孩子需要的爸爸或妈妈。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听爸爸说,做人要像盐那样,溶化自己,腌咸别人,做腌人的盐。 上学后听老师讲,做人要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做照人的光。 我听不懂爸爸说的,不明白老师讲的,人为什么要把自己溶化、燃烧。 记得我开始信主的那天,爸爸带着我去礼  相似文献   

13.
祷告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做,有的教友一天要做几次。但祷告的效果不尽相同,有时刚祷告就得到了天主的应许,心中的疑虑和惊恐顿时就烟消云散了;有时祷告许多次,甚至几周的时间都在为一个难题而祷告,但一点回音也没有。有时我们就困惑了,为什么同样做功课,成绩却往往不同?甚至比别人多做了几十遍功课,而效果竟往往不如只做一次的?近期经历的一件小事启发了我:我居住的这个小区,在美化城区环境中栽植了花草,小区的形象马上亮丽许多,我很兴奋,就祷告,愿天主时时以甘霖养育这美丽的花坛,保护我们  相似文献   

14.
享受安静     
朋友忠告我,不被人注意是一种安静的享受。这真是肺腑之言,但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做到不被人注意也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主体的个人心静如水,不慕功名利禄,永远保持泰然处之的人格和风范,甘于寂寞和忍耐地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想起来,不被人注意的好处是在躲开了嫉妒和偏狭的眼睛以后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耕耘真善美的芳润心田,不致让它杂草丛生,逐渐荒废。当然,现实世界,也有人苦恼于不被人注意。这些人好胜心很强,虚荣心也很强,把被人注意看作升官的阶梯,得时的良机,他们有时也会被人注意,被人重用,但如果不是…  相似文献   

15.
金榜题名,皆大欢喜,固然令人神往。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还不高,能上大学的毕竟只是少数幸运者,如果自己的孩子榜上无名,该怎么办呢?首先父母要打破“升学成才”的迷信,教育孩子“一颗红心,多种打算”、“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使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承受压力,在落榜之后,能尽快地振作精神,投入到积极的学习、生活中去。孩子高中毕业后已经算是“大人”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很强,可是高考落榜,暂时又没有合适的工作,生活上还完全依赖父母,会使他们很苦闷,这时父母更应当做细致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乐观地等待分配或再次报考大学。在孩…  相似文献   

16.
人活着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为生存而工作,要给公寓分期付款,要为子女上学攒钱,要为工作与各种各样或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相处。琐碎而又具体,日复一日,心灵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对生活感到沮丧、精疲力竭,使生活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爸爸被查出身患肺癌那天,妈妈并没有表现得过度伤心,她只是怔了好久,然后悄悄抹掉了眼角的泪花。爸爸也很冷静。在详细咨询了医生,得知化疗的过程和结果后,他独自在房间里待了一天,出来吃晚饭的时候宣布,他拒绝治疗。在我和妻子小季的劝说和反对声中,妈妈始终沉默着,一声不响地往爸爸碗里夹了几筷子菜。爸爸有医保,治疗费用家里能承担,但爸爸坚持不治疗。他说接受治疗不过是延长数月至大半年的寿命,他不愿意把自己最  相似文献   

18.
以理服人     
在一次婚宴中,我们和一位牧师同被邀去赴婚宴。就餐时,我们照常做谢饭祷告,祷告后,同桌的人问我们:你们在做什么?我们说:我们在谢饭。他们又问道:谢饭是什么意思?牧师就用比喻对他们说:“当一个孩子从他父亲手里接过一只苹果时,第一句就是谢谢爸爸。我们谢饭是同样的道理。”同席的人有人说:这样,你们应该谢谢主人才  相似文献   

19.
思恩 《天风》2007,(12):23
我们常讲父爱恩重如山。是的,大多数父亲都愿意给子女们带来幸福,并给予子女们无私的爱,但许多父亲并没有注意到,他们自己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会潜移默化地给子女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作为父亲要身体力行地在生活中教导自己的孩子,并指引自己的孩子走正确的道路,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阿爸父     
顾云涛 《天风》2006,(2):44-46
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同来分享上帝的话,藉着刚才所读的圣经一同来分享一个主题“阿爸父”。我们相信耶稣的人,互称弟兄姐妹。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有一位共同的天上的父亲。在刚才所读的圣经中我们很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爸父”。弟兄姐妹,也许你正是一位父亲,一位母亲,也许你即将要成为父亲,成为母亲,每一个做父母的常盼望听见“爸爸”、“妈妈”的叫声,尤其是孩子的第一声“爸爸”、“妈妈”,那种甜美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那种内心的欣喜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心中的甘甜比蜜更甘甜,脸上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比获得许多的金银珠宝还要快乐百倍、千倍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