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5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没有把钱还给吴宓,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5元钱..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5元钱还好意思上¨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5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还有一回,是在20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2.
1958年,一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满怀豪情只身从上海来到香港,希望闯出一片天地。可现实却并不如想的那么如意,由于既不会说广东话,也不会说英语,哪个公司都不愿意要他。最后,他只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不仅又脏又累,薪水只有60元钱,而且有40元钱还要花在交通费上。  相似文献   

3.
1958年,一位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满怀豪情只身从上海来到香港,希望闯出一片天地。可现实却并不如想的那么如意,由于既不会说广东话,也不会说英语,哪个公司都不愿意要他。最后,他只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不仅又脏又累,薪水只有60元钱,而且有40元钱还要花在交通费上。  相似文献   

4.
时间与金钱     
一位先生到富兰克林的书店买书,“这本书多少钱?”他问店员。“1元钱。”店员答道。  相似文献   

5.
椰壳里淘金     
2003年6月,海南省定安县的莫云峰带着打工攒下来的5万元钱回到家乡,准备创业。他闷在屋子琢磨了半个月也没想出什么合适的项目,整天愁眉不展。  相似文献   

6.
徐蛟是一个80后姑娘。2011年,她来到四川宜宾打工,为了增加收入,徐蛟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去一些家政公司接活儿,扫地、清理垃圾、擦玻璃什么都做,一天能赚个六七十元钱。  相似文献   

7.
同样一斤米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己;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的眼中,包扎后它可煮成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酝酿勾兑成40元钱。可米还是那斤米。”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  相似文献   

8.
有这么一个年轻人,以前他走路的姿态总是昂首挺胸的,是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的走路姿态。只是有一次,他上街的时候,在地上捡到了10元钱。10元钱虽然是一个小数目,但这不劳而获的意外之财,却令他很有收  相似文献   

9.
艺术大师齐白石,其画名扬天下。然而,白石老人笔下斗智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当年,齐白石画的虾子栩栩如生,加上一二写意小品,煞是可爱,慕名前来求画者早晚不断,使他难以应付。于是,白石老人就在门前贴出一张启事:“白石画虾,10元一只。” 这天,有个想占便宜的人带着35元钱来求画。这人想:“给35元,同样可得4只虾,总不至于因为少5元钱而只画半只虾子吧?” 白石老人看出了这人的心意,灵机一动:“你来难我,想占点便宜,这倒提醒了我。全是整虾,岂不呆板?”于是蘸墨挥毫,给那人画了半只虾。这3只半虾是怎么画的?原来,3只虾子…  相似文献   

10.
腰缠万贯的富者,一盒一盒地往外拿奖票,心里想那一等大奖非他莫属。其结果连个未等奖也没得到。囊中羞涩的贫民,掏出荷包里仅有的几元钱,说碰碰运气吧!谁知却意外地抱了个“金娃娃”。  相似文献   

11.
石头的故事     
有位拾荒者在野地里捡到了一块石头,那石头怪怪的沉沉的,他不介意地把它扔进了袋子里,半路上以10元钱把石头卖给了一个收货郎。那个收货郎呢,一转手又以30元钱卖给了路边的废品回收站。结果回收站的老板以300元的高价又卖给了一个小老头。最后那个小老头是以一千万的价格卖给了珠宝商。  相似文献   

12.
他是位出租车司机。一个闷热的下午,像往常一样,他开着车在大街上转悠。两名乘客上了他的车,很快到了目的地,下车时双方却因为车费发生争执。那时市内许多出租车还没有安装计价器,人们打的通常都付5元车费,而他的车上已经开始打表收费,计价器上显示6.3元钱,乘客只愿意按老规矩付5元钱。双方各执一词,  相似文献   

13.
陋岩 《思维与智慧》2004,(10):14-14
小伙子挺帅,高挑的个儿,炯炯有神的眼睛,如果不是常年风吹日晒使皮肤略显粗糙的话,你肯定不认为这是一个以卖花盆为生的打工者。小伙子来自以牡丹之美而饮誉全国的古都洛阳的农村,刚来煤城的那年他才22岁。他花10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脚踏车后,就开始走街串巷卖各式各样的花盆。这年春节,他怀揣2000元钱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春节我准备成婚,乡下的母亲打来电话说:“晓英啊,你结婚我就不来了,家里离不开人。你爸的情况好些了,摊子也不错,别担心……”我心里一酸。 2月13日,恰好在我大喜之目的前一天,我收到了母亲的信和一张2000元钱的汇款单。信里夹着一张照片,苍老的母亲站在破烂的矮屋前面,正在努力微笑。  相似文献   

15.
一、在引入新课处设问 学习新知识时,老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好新、好奇等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设问要有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尽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十二册有关利息的计算时,为了使学生对怎样存款获得利息的多少有进一步的认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我借助这样的一道题:李佳有500元钱,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他揣着120元钱领着弟弟背着几件木工工具和村里许多青年一起去北京寻梦,到了北京他只剩下40元。接下来他们四处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记不清跑了多少单位,说了多少好话,遭了多少白眼。但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受这名无户口、无住所、无担保的“三无”人员。尽管他们把生活费控制在每天一元钱,但口袋里已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17.
我属于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工资最低时,每月仅开几百元钱,但这并不能阻止我的爱好:倘佯于山水之间,亲近大自然。  相似文献   

18.
正先说两个有关因果关系的常识:其一,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每年溺水儿童和雪糕销量成明显的正相关,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其二,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这句话出自美国思想家悉尼·胡克。举个例子:某甲借给某乙一百元钱→某乙拿这一百元钱去超市买了一把菜刀→某乙寻仇找到仇人丙→某乙将刀扎进仇人丙的心脏,造成仇人丙死亡。在这里,某甲与超市都不必为此凶案担负责任。  相似文献   

19.
听过一个笑话:有一个好心人,每天都给一个乞丐10元钱。后来,他要结婚了,需要钱装修房子筹备婚礼,就将给乞丐的钱减到3元。一天,乞丐忍不住问:"你为什么少给了我钱?"好心人说:"我要结婚养活我妻子啊!"乞丐生气地说:"你怎么能用我的钱去养活你老婆呢!"好心人被问得一愣,一步两回头地走了。从此,乞丐连3元钱都得不到了,心中充满了怨恨。  相似文献   

20.
上学年伊始,河北某师范学校93级女生王某的20元钱不翼而飞。开始只以为自己放错了地方,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后来确认是被人偷走了。她正在为此事烦恼,风衣又被偷走了。系校保卫人员把女生宿舍封锁起来,也未找到。王某气恨交加,萌生了以牙还牙的“报复”念头。但一转念,偷是中国人最大的耻辱,不能那样干,她控制住丁自己。不料,期中考试时,40元钱又被偷走了。王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