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新会市政协常委、紫云观管委会主任、住持刘嗣传道长结束了在欧洲为期十天的传道讲学。应德国世界陈式太极拳总会和俄罗斯影壁俱乐部的邀请,刘嗣传道长专程赴欧洲中部的斯洛文尼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道教、太极拳爱好者进行为期十天的传道讲学。德国世界陈式太极拳总会是在欧洲比较有影响力的跨国群众性社团组织,是从事中国功夫,主要是太极拳的教育推广工作。俄罗斯影壁俱乐部是专门推广世界各种武术健身项目的运动俱乐部,俱乐部内大部分会员热衷中国功夫,爱好道教功法。近年来,两个团体每年都在欧洲举办中国道教及太极拳研讨和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6月7-9日,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主办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德国科隆会展中心展出。此次展览是应德国福音教会联合会邀请,在德国第31届“教会日”  相似文献   

3.
张俊 《宗教学研究》2007,(1):175-179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太极拳,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道教之道对于太极拳拳理的渗透、道法自然的方法论对太极拳的指导、“生道合一”的人生境界对太极拳的影响几方面来探讨道教对太极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研究院于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北京举办“全国武术科学研讨会。”国内武术界精英云集一堂,大家一致认为武术、气功都与《易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太极拳、八卦掌,皆直接源于《易  相似文献   

5.
《世界哲学》2010,(3):F0004-F0004
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倾情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华美乐章。值此全球文明汇聚交流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德国耶拿大学联合举办首届“中德哲学暑期研讨班”,邀清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内外德国哲学研究著名专家来上海讲授各自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李晓东  袁冬华 《心理科学》2004,27(6):1337-1340
采用实验和问卷法研究了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自我妨碍有不同的影响。内隐自尊对行动式自我妨碍和自陈式自我妨碍均有影响,外显自尊与性别在自陈式自我妨碍上有显着的交互作用,高外显自尊的男生更倾向于做自陈式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与道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也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完美的体现。它以“太极”名拳,本身也充满了浓厚的哲学味道,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哲理拳”。“太极”一词,最早见之于《周易》的“彖传”。“彖传”云:“易有太极”。但后世围绕着对于“太极”一词的不同理解,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产生了儒家易与道家易的分殊。毋庸讳言,这样的分殊对于以“太极”得名的太极拳来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道两家的哲理共同塑造了太极拳的丰富内涵。众所周知,道家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即是它在思维方式上以追求“全道”为归趋,在对待关系的互…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主办的“宗教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香山金源商旅中心酒店召开。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外,来自德国和印度、东南亚的学者也在会上发言。与会者还有人大、北外、中央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体育发展趋势,在大学三年级应开设终身体育项目:女生:舞蹈、健美操等;男生:长拳、太极拳、棍等。笔者在太极拳教学中充分利用美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对太极拳产生兴趣 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它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具有心静体松、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等特点。像这样运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范畴,但这一几乎贯穿了哲学所有学科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交叉学科的重要概念迄今为止却没有得到哲学应有的关注。2005年9月26日至30日开幕的以“创造性”为主题的第20届德国哲学大会,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集中探讨和聚焦这一主题”的尝试,本文作者就这次会议的主题、背景、它与传统哲学的关系,以及德国哲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采访了阿贝尔教授和胡比希教授。  相似文献   

11.
《天风》1998,(12)
1、8月12—15日,以我全国两会曹圣洁牧师为团长的中国宗教代表团(另有佛教、伊斯兰代表等)一行5人参加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宗教或信仰自由会议”。 2、应德国基督教教会与差传协会邀请,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邓福村牧师于9月7日—11日赴德出席该协会1998年大会,后顺访德国教会。此次邓牧师应邀出席其年度大会并以“中国教会生活——浙江基督徒生活的经历”为题作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2.
应德国本笃会(OSB)和世界圣经协会(SBO)等团体的邀请,由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组团,中国天主教神父代表团一行15人于2007年1月28日至2月22日对以色  相似文献   

13.
今年6-7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在德国科隆市和巴伐利亚州的诺因代特尔绍市举办“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科隆的展览是应德国福音教会联合会(EKD)邀请,在德国基督教信徒大型集会新教“教会日”活动期间和活动场地内举办,展期3天。随后,应德国巴伐利亚福音信义会的邀请,展览转赴诺因代特尔绍市举办,展期持续一个多月;之后还将到巴伐利亚福音信义会的八个教区继续巡展。  相似文献   

14.
叶秀山 《世界哲学》2013,(1):5-13,160
本文从对康德“知识论转向”的意义分析入手,讨论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在康德开辟的哲学方向上的努力,重新审视了德国古典哲学从“存在论”到“知识论”的发展脉络,指出德国古典哲学并未放弃传统的“存在”问题,而是深化和发展了这个问题.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存在”不再满足于成为空洞无内容的抽象概念,而是要成为具有“规定性”的哲学范畴.这条路线的梳理打通了德国哲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内在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7,(13)
来自全国各地教会12位青年教牧同工组成的中国基督教代表团,应德国基督教联盟中心(KED)的邀请,于2007年5月12日至6月11日访问了德国教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梅康钧牧师为团长的中国基督教代表团,足迹遍及汉堡、柏林、埃森、波恩、阿尔腾乞辛、吴波塔、伊所等城市,最后在科隆的“德国基督教大会”期间参加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东南大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交流中心和东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首次现象学哲学国际会议于1994年10月25日至30日在东南大学举行。会议研讨的主题是“从意识形象学到社会现象学”。来自德国、美国和瑞士的一些著名现象学家,以及来自大陆和港台地区的从事现象学哲学研究者约40多人与会。现将会议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华 《哲学动态》2007,(12):69-70
2007年9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南京大学、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主办,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的“跨学科伦理:经济伦理、科学伦理、技术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城南京召开。会上来自中国和德国的50余名专家学者就经济伦理、科学伦理  相似文献   

18.
本书除概论外,以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开创”、“改造”、“完成”、“终结”为题,较系统、全面地阐述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思想,并指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出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同时该书吸取了近年来学术界的新成果,改正了50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无神论》2006,(5):59-59
[美联社莱比锡1月20日电]题:“法轮功”可以被称为“心理邪教”根据德国莱比锡地方法院作出的一项裁定,中国的修炼运动“法轮功”——它在德国也有信徒——可以被称为“心理邪教”。这项裁决已于1月20日在沙克森的博览会城市莱比锡公布。莱比锡地方法院的判决驳回了对科堡报纸《新闻报》一名记者提出的停止侵害起诉。这家报纸在一篇关于巴伐利亚城市克洛纳赫建城1000年的游行庆祝活动的文章中对“法轮功”信徒参加游行活动发表了看法。作者在文章中称“法轮功”是“新的宗教性心理邪教,具有等级森严的信徒结构”。代表“法轮功”练习者利益…  相似文献   

20.
希特勒因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屠杀犹太人而被世人称之为“战争狂人”和“杀人魔鬼”。然而,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希特勒受到德国民众的“热烈拥护”与盲目崇拜。他们相信,希特勒有神奇的力量,能使德国从“凡尔赛和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