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海彤 《美与时代》2023,(5):130-132
中国书法是一门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文化魅力的传统艺术,是一门与中国人身心修为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学问。中国书法散发着无尽魅力,“书法热”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时代风气,书法爱好者们积极投身于国内大小展览。在当代艺术的探索中,书法正经历着缺席国内外艺术类双年展、面对社会生活及文化艺术语境时逐渐失语的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共同探讨与反思,发掘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在当代转化的可能,不再受困于原有的边界,寻找创新发展的契机,在当代艺术文化中重申书法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审读中国5000年历史的文化长卷,诠释万里黄河具有的“文化主体”意义,深刻而具体地影响了包括汉字和书法艺术在内的诸多艺术门类发生与发展的全部过程。旨在重新认识“黄河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国书法的生成为个案,辨析了黄河文化与中国书法的三要素汉字、审美趣味与书写者之间复杂而密切的关系,揭示“书法文化史”与“黄河水利史”互为表里历史演绎的内涵本质。  相似文献   

3.
汉字在演变、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书法的美学的探讨,并逐步发展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如今,书法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世界文化宝库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书法所体现的独特美学进行阐述,以期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的独特之美,促进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渊 《思维与智慧》2023,(18):42-44
<正>在传统书法的临摹学习中,学习者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字体的笔法方面,研究笔画起笔的“藏锋露锋”“逆入平出”、线条的“粗细欹正”“干湿浓淡”都可以将书法实践推向深入,但似乎只有少数人关心书法笔法之外的其他要素,比如结构、章法问题,实际上启功先生发现的“黄金结字律”已经在讨论这一问题了,他本人所写的“启体”书法也完全符合这一规律。启功之所以能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是他在书法的结构、章法方面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书法作品包含了各种书写和锲刻工具所创作的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作品。它客观反映了历史文化艺术的本来面貌。作为书法教师,笔者认为,中小学师生学练书法意义重大,它能美化并升华人生,使人生更加精彩。一、能悦人:使人形象提升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可以反映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品位,是谓“字如其人”。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傅山说“作字先做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是一种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以笔墨的形式通过汉字书写来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流,将汉字符号和特有的韵律融合起来表现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实现物质和精神统一的艺术实践。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中国书法是一种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不管从历史的演变角度还是从其所处的传播角度,书法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甲骨文演变到今天的楷书、隶书、行书等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因其特有的时代背景而愈发璀璨夺目。中国书法从殷商至东汉三国的萌芽时期直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明朗时期,都在快速地发展着。尤其是到了唐代,中国书法的发展到达了鼎盛时期。唐代书法的盛况多与唐朝各方面的发展有关。从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来进行探究,旨在通过这些探究使得中国书法在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现代能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正>现如今,传统文化备受重视,书法教育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政策层面,不断出台重视传统文化的相关文件,同时,相应的“书法教育专委会”也相继设置。从方向上看,书法教育应能得到较好发展。然,就目前书法教育师资实际情况,书法学科要达到与美术或其他艺术学科的同等水平,还有较远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书法的传承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很多人在争议汉字书写的必要性,因为当时很多人觉得电脑键盘输入文字既轻松又方便,何苦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书法,甚至有人提出“无纸化课堂”这样科幻般的畅想,硬笔书写汉字的教学尚且面临挑战,更遑论毛笔书法了。有远见的专家提出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继承与发扬,但这只是告诫下一代要有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在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环境中,这只是一种理想罢了。我曾经找有代表性的学生群体做过问卷调查,是选择练一手好字,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在古典文化中 ,美学或艺术往往被视为少数有教养的阶层所拥有的特权。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才有闲情逸志和趣味去舞文弄墨 ,赏画观景 ;西方亦然 ,贵族订购艺术家的作品装点自己的豪宅和庭院。所谓文化 ,在传统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资格、标志和地位。拥有艺术趣味和审美品格的人并不是黎民百姓。当然 ,老百姓自有民间文化消遣。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民主化和传播技术的演进 ,艺术似乎逐渐走出了少数人的“樊笼”而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美化生活成为一个日益民主的文化的标志。其实 ,审美的生存方式早就被哲学家们理想化地讨论过 ,克尔凯…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今书法界,不乏名家大腕。寇学臣唯对书法教育情有独钟。30年来,他始终奔波在书法教育一线,凭满腔热血开拓书法教育原野,用青春汗水创造生命辉煌。他致力于书法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承担国家艺术基金等各类项目15项,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率先在省内高校创建书法辅修专业、书法学本科专业,开创全省高等书法教育之先河。他积极推进基础书法教育,从“宁晋名片”到“石家庄经验”,由“国培计划”到“烛光计划”,累计受益师生达百万人。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中国艺术中的天骄,也是世界上罕有其匹的奇特文化现象之一,是中国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承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而且还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国家和民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典型的积淀了内容的艺术形式。书法具有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化功能,这与素质教育内容都是相辅相成的。仅仅从书法作为国学文化的根本这一点来说,实施书法教育便是进行素质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关于书法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并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学校书法教育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来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5月14日,科威特艺术家法立德·阿里先生的“尊贵词语文字造型艺术作品展”在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隆重开展。本次展览历时5天,有4千多人前往参观,陕西省、西安市有关领导及观展者4百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参观者普遍反映,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展览,给人们带来了文化艺术及精神上的享受。展览期间还举行了书法笔会,中、科两国书法家相互交流、挥毫献艺,博得阵阵掌声,场面非常热烈。阿拉伯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对世界东、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自伊斯兰教发轫以来,大量经书典籍、历史文献均以阿拉伯书法录写。由于《古兰经》中约一百余…  相似文献   

13.
在与现实对抗中坚守艺术教育的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与审美教育的本质是引导人们感受诗意生存和审美精神。衣食无忧的当代仍应培养人的审美生存精神,而不是将审美与艺术教育等同于谋生。诗性的审美生存精神与人们的现实利益相反,这要求审美与艺术教育与人们的利益化和欲望化现实相对抗,而这种对抗陷入了难以对抗又不能不对抗的困境。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化思维简洁而理性:“能吃”的和“不能吃”的文化,诗是“不能吃”的,因此拒绝诗性品质。艺术常常被人们不理解而由少数人坚持,艺术的个性和自由在于艺术的精神,人类的传统就是以一种没有实际功能的精神与有效的现实相对抗,艺术要经受现实的围困又要从现实中突围,施行艺术教育成为使人摆脱现实困境的矛盾性出路。与现实对抗的审美教育需要强行给予,即进行早期和长期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存在并完善后衍生的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于人本身的尊严、命运、价值等的追求、维护以及关切。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产物,更是饱含了"人文精神"。我国书法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人文精神"是其文化中的精华,故而书法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传承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薛斐 《美与时代》2023,(7):126-129
楼兰文书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史学界及书法学界所关注的重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楼兰文书中不同书体的角度入手,对其书法艺术进行讨论,尝试分析其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因素,同时对其艺术价值进行解读,认为楼兰出土文书无论在文字学界或是书法学界都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同时对阮元“南北书派论”这一观点进行了否定。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书法艺术在当今已被广泛应用。书法艺术传达的是沉稳内敛和艺术的内涵,被人们广泛接受。主要从书法素材挑选的角度和室内环境设计入手两个角度,对书法元素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中分别提及了书法,它是唯一一个横跨两大课程的学科。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语文课程当中所发挥的文化作用,还是在艺术课程当中所展现的美育功能,都得以体现出了书法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双重功用。一、书法在语文与艺术课程中所体现的跨学科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对书法学习的四阶段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艺术瑰宝,书法不仅是具有极高美感的欣赏性物质艺术,也是一种承载书法家个人思想和时代特色的精神艺术,它的发展和传承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拓宽我国文化艺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巨匠,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大师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理念,为我国艺术界的后来者和一颗颗新星提供了艺术基础和经验。曾熙是我国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学者,他的艺术造诣极高,其书画作品对我国书画界影响深远。在欣赏曾熙的书画作品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得到极大的视觉享受,更能够透过表面的美感欣赏到曾熙的个人书画思想,体会曾熙的艺术境界,一览书画艺术之奇妙,感受书法大家之风采。文章围绕书画家曾熙,探讨其书法思想和书法造诣,体会他的艺术风格,为当代的书法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书法其实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文章通过分析引出其潜在的艺术价值,从对书法元素与视觉艺术的理解入手,结合二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书法元素在视觉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探索视觉艺术中书法元素的应用方法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书法元素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与价值,既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够促进视觉艺术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的生活观念受到了巨大冲击,很多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的研究与挖掘中,然而这些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依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针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影响。从多个角度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支持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