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讨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三种认知技能对汉语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等言语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对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一年半的追踪测查,结果发现:(1) 学前儿童的各项认知技能和言语能力随时间均有显著提高;(2)在控制了因变量的自回归效应和其他两种认知技能后,语音意识对一年半后的口语词汇成绩仍有独特的解释作用,快速命名能预测一年半后的汉字识别成绩,而语素意识是解释一年半后儿童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词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形旁意识等不同层面语素意识对汉语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对75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一年半的追踪,结果发现:(1)学前儿童的语素意识和言语技能随时间均有显著增长。(2)在控制了因变量的自回归效应后,同形语素意识对一年半后的口语词汇成绩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词素意识能显著预测一年半后的汉字识别成绩;词素意识和形旁意识是儿童一年半后阅读理解成绩变异的重要解释变量。这表明语素意识对于学前儿童语言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177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三次追踪,通过多层线性模型探索了儿童汉字识别、口语词汇和限时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轨迹及复合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和快速命名能力对三者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三种语言能力均随时间呈现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汉字识别的个体差异逐渐缩小,口语词汇的个体差异相对稳定,而限时阅读理解成绩的差异逐渐扩大;(2)三种认知能力对汉字识别和限时阅读理解的初始成绩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复合语素意识不仅能预测口语词汇的初始成绩,还能正向预测限时阅读理解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4.
语素意识在儿童汉语阅读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考察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命名速度在儿童汉语阅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语素意识和命名速度对汉字命名组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语素意识和语音意识对同音字识别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语素意识是唯一显著预测两种不同阅读任务的认知变量。对阅读障碍儿童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6%的阅读障碍存在语素缺陷;相比之下,分别有43%和41%的阅读障碍存在语音缺陷和命名速度缺陷。结果表明汉语的语素意识在儿童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语素缺陷有可能成为儿童汉语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146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试, 考察小学生从一到三年级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之间发展关系的变化。在控制了语音意识、快速命名、正字法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后, 结果发现:(1)一年级时的汉字识别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 (2)一年级时的词汇知识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复合语素意识和汉字识别; (3)二年级时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三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4)二年级时的同形语素意识对三年级的词汇知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 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语素意识具有预测作用; 三种语素意识对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预测作用中, 只有同形语素意识能够显著预测词汇知识; 三种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存在变化且具有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书写是小学阶段书面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受到多种认知技能的影响。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7名小学五年级儿童的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对其五、六年级时的汉字听写和抄写的影响。控制了非言语智力、语音意识后,结果发现:(1)儿童汉字听写和抄写能力随时间发展均有显著增长;(2)五年级语素意识显著预测了五、六年级两个时间点的听写,五年级快速命名仅显著预测了五年级听写;(3)五年级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预测了五年级抄写。研究表明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对汉字听写和抄写存在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采用交叉滞后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在小学1~3年级间有显著增长;(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后,口语词汇知识在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与后期的阅读能力之间起跨时间点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水平能够提高词汇知识获得的效率,进而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汉字听写是小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多种认知技能影响。以858名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元语言意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和快速命名对汉字听写的影响,在控制了智力和口语词汇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在低年级儿童的汉字听写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中、高年级没有显著影响;(2)快速命名在中、高年级儿童的汉字听写中起着独特作用,而对低年级没有显著影响;(3)语素意识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汉字听写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认知技能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汉字听写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以123名小学四、五年级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在阅读能力不同方面(准确性、流畅性和理解)的作用。结果显示,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都是影响阅读能力的重要认知因素,但对不同方面阅读能力的作用存在差异:(1)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均直接影响阅读准确性,且语素意识的贡献相对较大;(2)命名速度除直接影响阅读流畅性外,还通过阅读准确性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阅读流畅性,而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则通过阅读准确性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阅读流畅性;(3)语音意识、命名速度和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均无直接影响,分别通过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间接影响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10.
以145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考察了儿童复合、同音和同形等不同层面语素意识与口语词汇的双向关系。结果发现:(1)控制了年龄、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及口语词汇的自回归效应后,同音和复合语素意识对口语词汇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控制了相关变量及自回归效应后,口语词汇能够显著预测复合、同音和同形语素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382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通过分层回归,探索了词语结构意识在儿童阅读理解中作用的发展性变化。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瑞文推理、汉字识别、口语词汇以及快速命名和语音意识之后,在三年级T2、五年级和五年级T2发现了词语结构意识对同期阅读理解有独特解释作用,而在一年级、一年级T2和三年级均未发现词语结构意识对同期阅读理解的独特贡献;(2)在控制了性别、瑞文推理、自回归效应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的作用后,三年级和五年级时的词语结构意识分别对一年后的阅读理解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词语结构意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还未显现,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词语结构意识对儿童阅读理解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前和小学低段不同识字量儿童的认知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3名学前儿童和291名一到三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不同年级、不同识字量儿童在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快速命名、视觉技能和正字法意识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 不同年级、不同识字量儿童分别在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的不同层面存在差异, 学前主要表现在音节删除和语素建构任务中, 小学阶段表现在韵母识别、音位删除以及语素判断和语素产生方面;快速命名能力是区分各阶段儿童汉字识别能力的有效指标, 学前儿童的视觉能力与识字量密切相关, 而小学儿童的正字法意识与识字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霞  陶沙 《心理学报》2007,39(1):118-128
以120名四、五年级小学儿童为被试,探讨汉语儿童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的关系,并检验了英语语音意识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和母语口语词汇的影响后,英语口语词汇对阅读学习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英语口语词汇产生对于英语单词认读的预测作用更重要,英语口语词汇理解则对英语单词理解的预测作用更重要。(2)英语口语词汇产生既可以直接作用于英语单词认读、理解和假词拼读,也部分通过英语语音意识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词汇理解对英语单词理解也具有直接作用,并部分地通过英语语音意识的中介发挥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longitudinal predi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rd reading skills and potential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word reading and oral language skills. We examine, in a 2‐year longitudinal study, a wide range of theoretically important predictors (phonological awareness, tone awareness,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visual skills, rapid automatized naming, Pinyin knowledge, and vocabulary knowledge) of reading in 143 primary‐school children living in mainland China. Initial levels of reading were predicted by vocabulary knowledge,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visual discrimination skills. Only initial reading levels predicted growth in reading. Initial reading also predicted growth in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morphological construction. This pattern demonstrates that the early stages of learning to read in Chinese places demands on semantic (vocabulary) and visual skills in addition to phonological skills. Furthermore, early levels of word reading predict the growth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suggest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oral language skills is facilitated by learning to re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