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在西非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功能与最新发展趋势.首先探讨卡迪里教团和提加尼教团在西非的发展过程,认为以这两个苏非教团为代表的苏非主义主导了近代以来西非的伊斯兰教;其次,苏非主义与西非的政治关系密切,西非现代政治背后也有明显的苏非主义因素;第三,20世纪中期以来,西非苏非主义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宗教政治环境,瓦哈比主义的到来与世俗民族主义思潮对其构成一定的挑战,但是新苏非主义的发展趋向继续成为破解困局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宗教行为和思想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所受苏非主义的影响,及其对中国西北苏非主义传统的接纳和继承,肯定了马启西在中国苏非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并进一步申论了马启西与苏非主义关系的澄清在中国伊斯兰教史、教派关系史以及西道堂研究中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苏非主义仍在非洲伊斯兰教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以宗教虔诚著称的非洲,苏非主义是多数非洲穆斯林的心灵依托,尤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苏非主义仍是伊斯兰教的主流。非洲的苏非主义由三大苏非教团系统主导:卡迪里教团、哈尔瓦提教团和沙兹里教团。20世纪中期以来,非洲苏非主义面临现代性、塞莱菲主义等伊斯兰教内外的诸多挑战,传统的神秘主义、本土化的路径都遭遇挫折,经济基础面临瓦解。也许,未来非洲苏非主义的脱困之路,应该在苏非主义之外寻找,走新苏非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441千字,320页,定价69元。本书除在导言部分对苏非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什么是苏非主义、苏非主义的发展及其思想分化、苏非主义在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做一概略性的介绍外,探讨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兴起后,苏非主义对它的影响,经堂教育的苏非读本和参考用书的基本内容,它引发的礼仪之争和教理之争,经  相似文献   

5.
帕林达 《中国穆斯林》2012,(2):18-21,32
明清以来,穆斯林学者卓有成效的汉文译著活动,成就了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和实践。在这一活动中,苏非主义也起了相当的作用,苏非来华传教、苏非作品传入中国并在经堂教育中作为课本使用,都对明清穆斯林学者的译著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使他们的译著作品带有苏非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苏非主义在西方的重新解读与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头传统与书面传统之间的苏非派1996年 ,一位土耳其社会学家在其研究西方人皈依伊斯兰教的著作中指出 ,有很大比例的皈依者是在伊斯兰神秘主义或曰苏非主义的影响下投身这个宗教的怀抱的。[1 ] 而处于伊斯兰教的书面传统与口头传统交叉点上的苏非主义 ,提倡对《古兰经》进行原创性的评注并从事以接近于瑜伽的身心练习为基础的精神功修。对于苏非主义的兴趣早在 19世纪末就在西方人士中表现出来 ,而从 2 0世纪 30年代开始 ,变得日趋强烈 ,从而导致在欧洲建立由很快成为“长老”(谢赫 )的皈依者领导的苏非派教团。继这些最初的教团之后 ,又陆…  相似文献   

7.
穆罕默德·法尤米教授谈苏非主义沙秋真穆罕默德·法尤米教授现任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宗教系主任,为伊斯兰最高理事会成员。他研究伊斯兰教哲学、伊斯兰信仰学近30年之久,对伊斯兰教苏非主义也有独到的见解,并在该学科有许多著述,在阿拉伯学术界甚有影响。法尤米教授对...  相似文献   

8.
凡特胡拉·古莱恩是土耳其当代著名的学者和宗教活动家,其苏非主义思想既继承了新苏非主义的部分主张,又进行了适度变革,使苏非主义在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中间主义是古莱恩苏非思想的核心之所在,为穆斯林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以及二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拒绝对一切非主之物与神圣形象的崇拜,但包括苏非派在内的穆斯林圣徒却以一种或隐或显的方式受到崇拜,个中原因较为复杂。从苏非主义视角看,圣徒传与圣徒身份、民间信仰形象与品级制的实际状况、苏非谢赫的宗教地位与精神权威之间有着互为表里的关系。印度的圣人崇拜与苏非圣徒崇拜有互通之处。圣徒传塑造圣徒形象,传记的书写与流传将隐性的圣徒身份"显化"出来。圣徒的灵迹、殉道、拜物崇拜、圣陵朝拜将圣徒神秘化、象征化与神圣化,圣徒品级论催生苏非内部等级关系,苏非组织化结构则进一步加剧这一崇拜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南亚地区古老的神秘主义精神传统和苏非主义不但有诸多契合之处,本身也是苏非神秘主义早期发展借鉴的一个重要资源。从11世纪初伊斯兰教正式传入南亚起始,这里苏非和苏非教团之多,影响之大,在伊斯兰世界独  相似文献   

11.
埃及苏非主义的奠基人是大苏非祖农(?──860年)。他首先提出苏非神秘修道过程的一般概念和内在意义,即“玛嘎麻提”(maqam复数maqa_mat地位、等级、品位),道出苏非神秘主义修炼由低级到高级的各个品位;“哎哈瓦利”(hal复数ahwal状况、状态),明确了苏非神秘主义修炼时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有相当一部分人追随他,继承了他的学说。祖农的苏非思想贯穿埃及苏非派达几个世纪。 10世纪,苏非学说在埃及得到广泛发展,此时的代表人物有:艾布·阿里·鲁子巴里?──933年、艾布·哈桑·第努…  相似文献   

12.
李晓瞳 《世界宗教研究》2012,(1):143-151,194
已有的学术研究一致认为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传人马启西的思想受到了清代穆斯林学者刘智和哲赫忍耶道祖马明心的影响,进而指出马启西思想与苏非主义有某种关联,但并未探讨其具体受哪个苏非教团的影响.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合新发现的资料,认为马启西的苏非思想可以追溯至纳格什班迪苏非教团.他从多个方面间接地吸收了该教团的思想,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对其作了一定的继承和扬弃,付诸实践,使其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以后,埃及最后跃的苏非教回是巴克里耶教团。这个时期,塞易德·赫里利·艾勒巴克里主持教团事务,他承袭了塞易德·穆罕默德·舍目思丁·艾勒巴克拉所创“巴克里耶”教团(14世纪创建)的事业。他也是当时政府成员。这个教团对干近代埃及苏非主义的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埃及苏非教团的改革运动始于1892年的塞易德·穆罕默德·陶非格·艾勒巴克里。他主张若要振兴苏非教团,一定要走改革之路,行改革措施。为此,他著有《教导与指南》一书,强调要想成为苏非教团一员,必须熟读此书。1903年成立的“苏非最高委员…  相似文献   

14.
诞生于阿拉伯本土的伊斯兰苏非,原本不仅指思想,也指涉了行为实践层面。在传入西方现代世界以后,却出现了忽视实践而注重思想的趋势。"ism"是苏非传入西方后被西方人加上的后缀,它被赋予典型的西方内涵,变成了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与现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中苏非与正统伊斯兰教相融合的趋势相反,西方"语境化"的苏非主义则凸显了伊斯兰苏非思想中"非伊斯兰"的特质,以适应西方现代文化的需求。它代表了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对一种"可能的世界"的回归,这个世界区别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和理性,代表了前现代、非科学和非理性。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逐渐实现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其中,经堂教育的倡兴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个关键步骤。本文肯定了早年苏非派对经堂教育的影响以及后来排斥其影响的必然性,介绍了苏非著作列为经堂读本以及经师和经生的思想言行、生活方式受苏非主义影响的情况,讨论了中国伊斯兰教中一度出现的教争现象,探讨了苏非著作作者的道统(或教团归属),进而得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几个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蕾莉与马杰农》是波斯诗人内扎米《五部诗》中的爱情代表作,拥有丰富的插图手抄本。而这部作品借世俗爱情隐喻苏非神爱的思想不仅在文本中有所体现,在其插图抄本之中也得以呈现。本文以该作品15世纪的插图手抄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插图对于文本主题的选择,对构图、色彩及其他绘画元素的运用,来分析波斯细密画对文本故事及其苏非隐喻的呈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阿里·哈马达尼(‘AlīHamadānī,1314—1385)是波斯早期的苏非主义思想家,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发源于库布拉维道统(Kubrāviya)体系,不仅对印巴次大陆、中亚、土耳其等地穆斯林颇有影响,也对我国伊斯兰教产生一定影响。法国学者亨利·科宾(Henry Corbin)①和印度学者艾特哈尔(Athar Abbas Rizvi)②对其已有一定研究,但国内尚未对此展开研究。为此,笔者依据收集的资料,试图对哈马达尼的生平、思想及其社会影响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克什米尔之王--"瑞西" 如果你问当地人,瑞西(Rishi)是什么意思,他们会告诉你,瑞西是克什米尔语,意思就是苏非.询问当地的学者,一位教授告诉我说,苏非和瑞西的不同之处在于,苏非来自中亚各地,而瑞西则出生在克什米尔.因此,瑞西运动就是克什米尔本土的苏非运动.  相似文献   

19.
康德主义     
作为一种哲学名称的康德主义,或是指包括在划时代的十八世纪康德著作中的思想体系,或是指那些后来研究康德著作、吸取康德精神的哲学。本文仅论及后者。康德主义的性质和类型康德运动系指形形  相似文献   

20.
明朝与西域通贡往来的特点,对明朝而言,一是明对西域外交政策采取的是远交近抚,结以厚利;二是明以哈密领西域朝贡,以关西七卫作西陲屏蔽,退守甘肃,是维护贡路而不是震慑西域;三是明与西域往来受瓦剌扩张影响。对西域而言,主要为事大主义性质和西域贸易使臣的家族性。西域人来华,政治上是由于明朝皇帝和西域国王巩固统治的需要,经济上谋取高额利益应是其根本动力,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