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香书香     
吾别无嗜好,惟书茶之瘾来时,好往一屋。此屋甚小,仅有两间。一间卧室,可容一人居。门口垂一素花布帘,以挡偷窥之眼;一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六书(续九)达浦生著第二章中心第二──行──阿麦里第一书信行合一中心第二,是行。"行"者,力行也。阿语:阿麦里()是也。"行"之道理甚多,新旧学家对于"行"发挥许多哲理,而宗教学家对于"行"亦阐扬不少精义。惟吾伊斯兰教经典中对"行"之道,,尤为...  相似文献   

3.
<论语·子路>有一则对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相似文献   

4.
巧与拙     
《论衡》里记载这么一个故事: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涂者。人或问之:“何为泣者?”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 “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 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相似文献   

5.
穆斯林见面互相问好,有两句通用的阿拉伯语祝安词,其致者说的是“安塞俩目阿来库木”,意为“(求主)赐你们平安”,答者说的是“吾阿来库门塞俩目”,意为“(求主)也赐你们平安”。这就是我国穆斯  相似文献   

6.
灵修心得     
田素良 《天风》2001,(8):42
“馨香之祭”源于上帝的祭坛,基督生命之光,照亮吾心。我愿跟随,甘心奉献,事主爱人,灵里甘甜。由主引领,纯洁恩源,步步进深,与神相印。爱源丰盈、美满。 主赐义工祷告碎言,愿作小鱼,贡献主前,让主祝福掰开,神恩浩大,无边无量。 (一) 宇宙万物的创造之主,从亘古到永远你是上帝。人类  相似文献   

7.
阳明如何运用其心学理论诠释易学,其易学具有何种心学特色的问题,学界鲜有关注。本文通过以阳明"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的观点为入点,探析阳明以心学解易的内在理路,认为其体现为以"致良知"为准则,以解答易学基本问题为形式,以"良知"、"吾心"为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2018,(6):1-1
《老子道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云:道冲而用之,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又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德经》云: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  相似文献   

9.
天上母皇颂     
万福光耀海星, 照吾灵之明灯; 求尔自天垂顾, 护导芸芸众生。 尔乃圣神之宫, 至洁至贞大能; 满被神恩福宠, 安享巍巍殊荣。 尔曾服从听命, 参与救赎大功; 毕生极苦极痛, 偕主奉献牺牲。 四 谦逊诚朴纯净, 常燃爱火在胸; 净化圣化言行, 专务荣主救灵。 五 吾众异口同声, 赞颂母后圣名; 俯首谦躬诚敬, 呈现孝爱真情。 尔亦晓明之星, 能启昏馈愚蒙; 恳祈转达代祷, 使我远离幽冥。 七 尽力善用圣宠, 主训牢记心中; 效尔义德之镜, 追随慈母芳踪。 八 更愿持之以恒, 克己修德立功; 今世奋勉不停, 日后获享永生。天上母皇颂@张公显~~…  相似文献   

10.
“将听吾计”一语出自《孙子兵法》之《计》篇。原文为:“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相似文献   

11.
“吾丧我”之说源自《庄子·齐物论》,因其深刻的哲学意味,为历代治庄者所关注。“丧”是整体上的“减法”状态——从“我”之中剥离出去一部分,“吾”是高于“我”存在的某种理想的人格状态。“丧我”,即消解以“形体之我”为基础、以“精神之我”为核心、以“人物关系之我”为张力碰撞凝合而成的“我”,复归自然之“吾”。通过以“吾丧我”为线索的一系列“互文性图景”的建构,庄子不断深化消解一切“不齐”,表达“复归于道”的寓意。看似文字游戏的“吾丧我”,实则凝聚着庄子对个体生存境遇、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也是其为“我”摆脱束缚与局限,走向开放的生命提供的途径。在纷争加剧、矛盾凸显、人与他者关系更为紧张的今天,“吾丧我”之说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富强古语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正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箴言》曰:"丰富尊荣在我,恒久的财并公义也在我。"(箴8:18)牧者论:富裕华夏彰恩光,强国福民享美梦,祖国今朝新面貌,人人诚心愿承当。民主古语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清梁启超)  相似文献   

13.
《乐记》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而生音,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人心感何物而乐以生音也?熊十力先生言:"乐本和,仁也;礼主序,义也。"人心感和而生乐,仁自在其中也,以和固具真实、健动、至善之仁德者故;人心感和而乐所生之音,即有序之礼者是也,义亦自在其中,以有序之礼一为和乐之仁权衡而宜以错之,故无有失义之患耳。是则惟人心感和乐所生之音,体仁载序,行而敷礼弘义,"以教人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据此本文从音乐起源之哲学思考、音乐之价值判断、音乐实践之秩序与音乐教育之宗旨四个维度,对音乐蕴昭人类文明所道之和乐礼序,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六书(续六)达浦生著第五章教旨第五──信源六德"信源"者,即伊玛尼本源也,亦即吾伊斯兰教信条也。"信仰大纲"云:"我信真主、信诸天使、信诸经典、信诸圣人、信后世及死后复活、信好与歹皆属真主前定"。此六则,凡吾教胞均应详加考究,确切认识,诚笃信仰...  相似文献   

15.
蒋海怒 《学海》2002,6(4):115-118
一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作为一种“观念原型”在宗教神学、政治理念、人生追求方面均有表现。为了达到或接近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代哲学非常重视人的能动性方面。这促使中国古代哲学提倡“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的实践人格。先秦儒家站在人文主义立场上往往对“圣人”发出赞叹 ,孔子说 :“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 ,惟天为大 ,惟尧则之。”(《论语·泰伯》)《中庸》用内在超越的方式将此归结为 :“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孟子用心性说将人道与天道联系起来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也。”(《孟子·尽…  相似文献   

16.
原文:天地之性,能更生火,不能使灭火复燃;能更生人,不能令死人复见。不能使灭灰更为燃火,吾乃颇疑死人能复为形。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人不能复为鬼明矣。夫为鬼者,人谓死人之精神:如审鬼者,死人之精神,则人见  相似文献   

17.
佛言祖语     
《法音》1996,(11)
佛言祖语今之知识,每于利者令参禅,钝者令念佛;是参禅惟被上机,念佛惟为中下也。夫禅不曲被中下,则谤禅;念佛不被上机,则谤教。禅教俱谤,扇以成风,遂令禅作虚名,念无实行,可悲也!讵知参禅、念佛及修教观,各有夙根;一一根性,各分三品:禅门第一品人,触著便...  相似文献   

18.
世俗以穷达进退皆本夫命,谓命之穷者,虽竭蹶求进而亦穷;命之达者,虽远逝深藏而亦不能退。此星翁术士之常谈,非君子所尚也。君子则以义处命,而不倚命以害义,可以进则进,可以退则退,吾不畏命也。乐则行之,忧则违之,吾岂谓命哉?彼沦胥富贵利达之境而不能出者,则往往托命以自诬,宜乎接武祸机而卒不能悟,悲夫!(《牧民忠告》)这是元代名士张养浩《牧民忠告》中的一段话,其中“星翁术士“,指以星象占验吉凶、巫祝尼媪占卜通鬼神之人;“穷达“,指困厄与显达;“进退“,指入仕与辞官。依“星翁术士“所说,人生的穷困与显赫、就仕与去官,本由命中  相似文献   

19.
道教以自证之“道”为本,《升玄内教经》中老君指出:“所谓内教者,真一妙术,发自内心,行善得道,非从外来。若道可假外而得者,吾悯一切,如母念子,便应以道授与三途五苦众生,令得度脱。  相似文献   

20.
汉高祖刘邦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皆因刘邦这句话被司马迁载人《史记》,故后人论刘邦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