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9月戴维森(Donald Davidson)教授应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之邀,前来参加同月19、20日举办之“戴维森哲学研讨会”,并发表两场演讲。对我个人而言,这是自1987年睽违之后,再度见到他。他除了因膝盖病痛而步履较为缓慢之外,其矍铄的眼神,深刻细密的思考,以及持久的专注力等,皆一如往昔,让人觉得格外地高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的话 :由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美国哲学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赞助主办的国际研讨会“哲学交锋 -交融 :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 (PhilosophicalEngagement:Davidson’sPhilosophyandChinesePhilosophy)于 2 0 0 4年 6月 8日— 6月 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这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国际著名学者克劳兹 (MichaelKrausz)教授表示 ,在他所参加过的众多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中 ,这次会议的质量属一流水准。这是所有会议发言人和讨论主持人、会议东道主、学术组织方和共同赞助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的话:在当代美国哲学中,唐纳德·戴维森是继奎因之后与普特南齐名的著名哲学家;在我国哲学界,戴维森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不仅由于他关于真和意义的理论挑起了当代语言哲学中的重大讨论,而且因为他对多元文化中的理性活动的关注,使得他被看作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2003年8月30日,戴维森不幸仙逝,使得他与中国哲学家们之间的一个被推迟了的约会成为永远的遗憾。现任教于美国的牟博是这个约会的发起人,而北京的王路和台湾的方万全则是这个约会中众多参与者的成员,他们既是戴维森的学生和朋友,更是戴维森思想的见证人。这里编发的一组文章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戴维森的深厚思想,而且真实地记录了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交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世界哲学》2003,(3):111-111
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nternationnal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Stu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Philosophy(ISCWP)]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会议东道主)和美国哲学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APA)]合作,将于2003年7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主题为“哲学交锋-交融: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Philosophical Engagement:Davidson’s Philosophy andChinese Philosophy)”国际专题学术研讨会。本届  相似文献   

5.
戴维森论行动与意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动理论被认为是戴维森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部分,它来源于戴维森语言哲学中的彻底解释(radical interpretation)的立场(参见江怡,第838页)。这是因为,在理解语言的性质时,彻底解释的方案要求对能动作用(agency)的性质和理性化(rationality)的概念给出一个恰当的说明。戴维森的行动概念基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身体的运动,具体可记载的事件;对同一个行动可有不同的描述,这些描述体现出了它的意向性要素。对行动的讨论离不开意向,因此,意向问题是行动理论的一个关键所在。尽管行动都可用意向来描述,但这并不表明行动和意向性行动是一致的。本…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西方分析哲学传统与中国哲学传统之间的建设性交锋-交融、纪念美国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1917-2003)对世界哲学事业的重要贡献,预定2004年6月8日至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办主题为"哲学交锋-交融: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Philosophical Engagement:Davidson's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hilosophy)"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戴维森的解释主义及其心灵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重视对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研究是欧洲大陆哲学的一个特点。其实,在英美尽管没有出现像德法那样的“席卷各个角落”的解释学“风暴”,但也有对之重视的表现,并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解释理论或解释主义(interpretivism)。倡导这一理论的都是一些如雷贯耳的大家,如戴维森(D.Davidson)、丹尼特(D.Dennett)等。当然,英美流行的解释主义在解释的对象、旨趣和哲学的性质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拿戴维森的投射性解释主义来说,首先,尽管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解释、理解如何可能这类问题,但它关心的解释对象不是书籍、绘…  相似文献   

8.
由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美国哲学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赞助主办的国际研讨会“哲学交锋一交融: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Philosophical Engagement:Davidson’s Philosophv and Chinese Philosophv)于2004年6月8日—6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这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国际著名学者克劳兹(Michael Krausz)教授表示,在他所参加过的众多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中,这次会议的质量属一流水准。这是所有会议发言人和讨论主持人、会议东道主、学术组织方和共同赞助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真之理论在戴维森的哲学理论中扮演着核心地位,如果不理解他的真之理论也就无法理解他的整个哲学思想。虽然在他的哲学生涯中,戴维森对真的理解并非完全保持一致,甚至在某些地方曾出现过重大转变,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真之理论形成一个整体。因为戴维森在很多关键地方,对真的理解保持着不变。戴维森对真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否定方面看,戴维森认为真是不可被定义的,因为它是一个最简单的概念;其次,真之紧缩论对真的解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并不能把握真的实质。从积极方面看,戴维森肯定了真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并认为人是真的前提;同时,他又强调了真与信念、愿望以及意义之间的联系,认为对这些概念的解释必须以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江怡 《世界哲学》2003,(6):11-13
“非理性是在理性范围内的失败”,这是戴维森在《非理性的悖论》(1978)一文中提出的名言。初读此话,不求甚解:作为理性之异端的非理性何以进入理性的范围?细读戴维森的论证,方领悟其中真谛:一切被称作非理性的行为都包含着理性推理的内核,而它们之所以被称作非理性,只是由于在对这些行为的理由说明和因果说明之间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有关戴维森的宽容原则(principle of chrity)的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透过中西语言和哲学的比较,我们试图探究此一原则是否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美国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1917-2003)的最近去世对于国际哲学界是一个重大损失,对于已经作好较充分准备、预定在明年夏季举行、主题为“哲学交锋-交融: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国际研讨会计划也是一个损失。虽然不能再与戴维森本人直接就一系列哲学问题面对面地开展交锋-交融式建设性对话,但是,经过目前组织这次研讨  相似文献   

13.
向往戴维森     
王路 《世界哲学》2003,(6):19-20
一直盼望着参加“戴维森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见一见这位令人景仰的学者,想不到却听说他去世的消息。心情复杂,难以言表。 戴维森著作不多,但是他的文章和思想影响极大。关于他的思想的学术研讨会,世界上开了将近20个,关于他的思想研究的著作出了20多部,他的成名论文《真与意  相似文献   

14.
<正>"基础融贯论"是苏珊·哈克在批判基础论和融贯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认知辩护理论。此前,戴维森在为真理和知识的温和的融贯论辩护时,实际上已在模糊地主张基础融贯论;而蒯因的整  相似文献   

15.
牟博 《世界哲学》2004,(5):40-40
通过对戴维森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论题的说法与道家哲学的求道传统的一个交锋-交融型的比较分析,我旨在讨论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的一个全面性论题之有效性,该全面性论题包括下述两个子论题:1.真理概念作为关于哲学探索目的之解释性规范而在哲学探索中发挥中心作用;2.真理概念作为哲学所探索的其它重要事物(例如意义和命题性思想)的解释性基础而在哲学探索中发挥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戴维森通过对用词错误现象和交流一般情况的分析,否定了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所认为的那种"约定"在其中扮演重要作用的语言。这种观点遭到了很多哲学家的批评。M.赖默尔认为戴维森对用词错误现象的分析并没能排除约定在其中的作用,而M.达米特则认为对交流一般情况的分析不能忽视知识和约定的效用。本文试图指出,赖默尔的批评意见并不是决定性的;而达米特对知识以及约定的强调忽视了用词错误现象的普遍性以及旧词新义等语言现象。相比较而言,戴维森的观点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隐喻研究是当代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戴维森的《隐喻意味着什么》是值得重视的关键著作。他的隐喻研究,质疑语义互动论的论点,提出了自己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有自身严格而普通的意义,不能进行全局性的彻底释义。本文对其隐喻论中所渗透的隐喻与世界、隐喻与认识、隐喻的语用观、隐喻的功能及其应用等哲学思想进行了逐层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性地得出,隐喻之所以成为语言研究中历久弥新的话题,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以有限的语词传递无限的意义"。该核心本质使隐喻成为诗学、认知心理学、计算语言学、智能科学等多学科共同探讨和攻坚的课题。在该背景下,学界理应赋予戴维森隐喻论应有的历史地位和新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是英美当代继奎因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着重研究语言哲学,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特别是在其代表作《真理与意义》一文中主张借助塔尔斯基的真理(指语句的真,下同)定义模型,把“真”概念作为意义理论的原初概念,完全依据语句的真值条件给出语句的意义。这种全新的意义理论的构想被称为“戴维森纲领”,在当代西方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誉为意义理论领域内的一次“革命”。本文试图对这一重大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论特色和重要影响做一初探,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一在意义理论上,自…  相似文献   

19.
郭鹏 《世界哲学》2009,(1):104-119
戴维森反对“概念相对论”的主要立论落脚于语言的可译性和互译性上,但是,在他的论述中,他所围绕的中心却是语言的可释性和互释性。在他看来,由于从原则上讲,没有不可释的语言,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概念构架”。本文旨在从翻译与解释的差别以及翻译的适应性的角度对戴维森的这种可释性策略进行质疑,并对戴维森所提出的主要论证逐一进行了考察。我的主要观点是:语言的可释性并不直接支持语言的可译性,而对于“概念相对论”构成威胁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相似文献   

20.
戴维森关于意义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变化、修改、发展的时期,其后期意义理论呈现出与早期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明显不同。他后期力争提出一种关于新的语言理解理论,这种新的理解理论与赖尔对"knowing how"的探究具有一种本质的联系。为此,本文试图论证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实质是一种关于语言意义理解的"knowing how"的理论。解释者在具体的交流行动中知道如何使用真理概念在交流过程中正确解释说话者的话语意义,并不需要预先假定关于语言意义的"knowing th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