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廷相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唯物主义者,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登进士第,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在他的政治生活中,对于人民具有着崇高的正义感,曾先后两次遭受宦官的迫害。王廷相除反对宦官外,对贪贿的宰相严嵩、张瓒等人表示愤慨。嘉靖时,严嵩秉  相似文献   

2.
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生于公元1474年(明宪宗成化十年),卒于1544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河南仪封(今兰考)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代表了明代哲学的最高成就”;对于自然科学也有深刻研究。这些都是他唯物主义心理思想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论杨慎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四川新都人,生于明弘治元年(1488),卒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享年七十二。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是明代正德朝有名的内阁首辅。杨慎二十四岁时,中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因谏议大礼而被贬谪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县),流放近四十年,最后死在那里。《明史》说:杨慎“肆力古学。  相似文献   

4.
正他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他便考中进士,31岁出任广平府推官,可谓春风得意,他名叫张孟男。在官场,正常的情况是,攀附权贵才能把官做大做稳,相反,不仅没有官运,仕途还往往到处碰壁受阻。张孟男人虽然聪明,在官场却不懂人情世故,不懂为官之道,在别人看来,  相似文献   

5.
<正> 来知德字矣鲜,号瞿唐,四川梁山(今梁平)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在1552年中举以后,至1562年间,曾多次参加会试未能及第,于是便断绝了科举仕途之路。不久,“二亲相继殁,庐墓六年”,“服除,伤不及禄养,终身麻衣蔬食,誓不见有司”(《明史》卷二八三),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周易》的研究,为避干扰,又于1577年迁居万县求溪山中,画一太极图在墙上,“每日坐蒲团观玩,如有合《易》处,即起而歌咏”(《优哉阁稿·玩图》),前后历经29年而成《周易集注》一书。书成以后,才于1602年被荐,特授为翰林院待诏,以月给米三石致仕而终其身。  相似文献   

6.
解县关帝祖庙位于山西运城市西南约40华里的解州镇,是我国国内现存最好、最完整的关庙建筑群之一。总面积约1.8万余平方米。创建隋初(公元589年),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扩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地震。再建后又于清康熙四十  相似文献   

7.
论高拱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拱字肃卿,号中玄,谥文襄,河南新郑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卒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当明世宗嘉靖年间,曾传裕王(即后来的穆宗)讲读,多所调护。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等职,并进为内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及穆宗隆庆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显通寺西侧的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密檐式墓塔,塔旁古老的坟莹里,安葬着一位三百七十年前的高僧、明代中叶山西杰出的建筑家妙峰和尚。妙峰,姓徐(一说续),名福登,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生于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卒于明万历  相似文献   

9.
<正> 孔府档案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最重要的一批私家档案,它起始于明代中期(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4年).终止于1948年曲阜解放。其中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原始资料,不少为国家档案馆所无。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真实记载了孔府四百多年的各方面的活动,为研究孔府及明、清、民国社会史提供了丰富生动、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 韩邦奇(1479—1555)是明代的唯物论思想家,也是明代“关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人。他是福建副使韩绍宗之子。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授吏部考功主事,转员外郎。正德六年(1511年),会京师地震,上疏论时政阙失,忤旨,谪平阳通判。正德九年(1514年),迁浙江按察佥事,辖杭、严二州。后逮系诏狱,罢官为民。明世宗即位,起山东参议。乞休去。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同兵变,起山西左参政。兵变平定后,即致仕去。嘉靖七年(1528年)起四川提学副使。后改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修撰。复乞归。寻,起山东副使,迁大理丞,进左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力改革防边御敌之弊。入佐院事,进右副都御史。又出巡抚山西,厘革积弊,为政清廉。居四年,引疾归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于中外交  相似文献   

11.
王徵略传王徵,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4月19日出生于陕西泾阳鲁桥镇王家堡。字良甫,又字葵心,号了一道人,又号支离叟,天主教圣名斐理伯(Philipe),乡人私谥端节先生。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乡试中举,后困公车近三十年,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登文震孟榜进士。王徵饱读经典诸书,才富五车。名理渊涵,躬行砥砺。任直隶广平府推官,辨清白  相似文献   

12.
<正>武当山"治世玄岳"牌坊大量出现的仙鹤图案,是明世宗非常喜爱的道教吉祥图案,也是重修武当山管工官员为皇帝祝寿的标志性图案。受此影响,仙鹤图案在明嘉靖及以后的建筑和器物装饰中应用颇为广泛。武当山"治世玄岳"牌坊,俗称玄岳门,是明世宗敕建并赐额的道教门洞式石雕建筑。玄岳门上装饰有福、禄、寿、禧及八仙等圆雕神像,还有圆雕龙鱼雀替和透雕蟠龙、  相似文献   

13.
夏言(1482-1548),字公瑾,号桂洲,江西贵溪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嘉靖朝以议礼受帝赏识,嘉靖十年(1531)官升至礼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擢升武英殿大学士,不久居首辅,后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最终为严嵩所构,卒坐弃市.隆庆初,追复原官,谥文愍. 夏言一生著述颇丰,且包括诗、词、文等文体.明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二云:"夏言《桂洲集》五十卷,又《赐闲堂集》十卷,又《应制集》四卷,又《桂洲词》一卷."[1]卷三十二又记载:"夏言《桂洲词》一卷."[2]不仅如此,由于他曾任嘉靖朝首辅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的作品从刊刻之始就一直受到世人关注.明清时期,相较其它文体,人们对夏言词作的研究最多,也最深入.  相似文献   

14.
四川都江堰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1-1566),原为明蜀康王朱承爚的夏宫,后毁于兵燹,都江堰回民集资购得并于此修建了灌县清真南寺(都江堰清真寺前身)。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华民国初期增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内建筑再次修葺;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损之后历时三年,清真寺于原址原样修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2,(1):F0004-F0004
四川都江堰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1-1566),原为明蜀康王朱承爚的夏宫,后毁于兵燹,都江堰回民集资购得并于此修建了灌县清真南寺(都江堰清真寺前身)。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华民国初期增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内建筑再次修葺;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损之后历时三年,清真寺于原址原样修复。  相似文献   

16.
林士章,漳浦旧镇乌石人.生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嘉靖三十七年中举人,隔年进士及第,殿试赐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两京国子监祭酒、会典副总裁、南京礼部尚书.  相似文献   

17.
纳家户清真寺座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南郊20公里,永宁县城西200米的杨和乡纳家户行政村内。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建筑艺术。了解它,对研究伊斯兰教传入宁夏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纳家户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距今已有460余年历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全寺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礼  相似文献   

18.
<正>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明嘉靖十五年刊刻的《甘泉先生文集》,其文字多于通行的《甘泉文集》一至二倍。甘泉为湛若水(1466~1560)号,湛若水与王阳明齐名,《明儒学案》说“先生与阳明分主教事”,他是明代哲学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学派是明代心学运动的主要派别之一。湛若水字元明,广东增城人,曾从学于陈献章(白沙),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正德中奉母丧归,庐墓三年,遂入西樵山讲学,嘉靖初入朝,升侍读,后  相似文献   

19.
元妙古观位于风景秀丽的惠州西湖北岸,是惠州市历史悠久的道教全真龙门派道观,又是西湖风景区的主要旅游胜地之一。据明代御史周岐后所著《修玄妙观记》:元妙观始建于唐代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初名朝元观,后改名开元观,后渐毁坏。到宋代咸平初年复修,祥符9年(1016)勅赐名为天庆观。明嘉靖年间又赐名为元妙观,直至现在。元妙观自唐代兴建以来,屡历兴衰,在历史上,元代晚期是元妙观比较兴旺时期。据记载,至治二年(1322)道士吴嗣德、张景行募得巨款,历时十二年,扩建成有正殿,两廊、钟鼓楼、库房等多幢建筑,还置有田亩、鱼塘、  相似文献   

20.
《稷下赋》出自《温公文集·卷四十三》,作者司马光(1019年—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宝元进士,历任仁宗、真宗、神宗、哲宗四朝,为相一年。仁宗时,初任地方官,后为京官。王安石行新法,他与安石政见不一。他所著《资治通鉴》凡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外,尚有野史、文集等二百余种。全书年经事纬,史实系统而完备,确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取得鉴戒。诗文有《司马文正公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