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富熹   《心理科学进展》1984,2(4):21-28
众所周知,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心理学界中一直享有盛誉,故人们每当谈论起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认知发展时,不能不首先提到皮亚杰的名字。皮亚杰总结自己的实验研究成果,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儿童知觉—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儿童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之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特别重视知觉和运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感知—运动的协调活动所逐渐建构起来的最初的感知—运动水平的认知结构,是儿童日后认知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肯定了感知觉—运动协调活动在儿童最初的心理发展阶段即感知—运动阶  相似文献   

3.
动作发展障碍(Developmental motor disorders)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常见特征。通过系统回顾孤独症儿童动作发展障碍的神经科学研究, 发现γ-氨基丁酸和5-羟色胺浓度的改变及γ-氨基丁酸相关蛋白和Shank蛋白的表达异常不仅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而且还能导致突触兴奋性与抑制性失衡, 进而改变孤独症儿童小脑和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功能连接。孤独症儿童小脑、基底神经节和胼胝体结构的改变对全脑的连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神经生化机制和脑结构的异常共同导致了脑功能的异常, 最终造成孤独症儿童的动作发展障碍。此外, 动作发展障碍与孤独症核心症状共同的神经基础主要包括镜像神经元系统紊乱, 丘脑、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异常以及SLC7A5和PTEN 基因突变。未来研究需要关注与运动密切相关的其他神经递质, 如乙酰胆碱和多巴胺; 探索动作发展障碍神经网络的动态机制及其形成; 剖析该障碍的神经机制和自闭症核心症状神经机制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双  宁宁  潘益中  石卫霞 《心理学报》2010,42(8):845-852
听写困难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儿童学习障碍现象。实验考察笔画语音编码和动作编码对听写困难儿童字形记忆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 笔画语音编码对听写困难儿童的字形记忆成绩没有明显影响, 但却明显促进了正常儿童的字形记忆成绩; 与之相对, 动作编码对正常儿童的字形记忆成绩没有明显影响, 但却明显促进了听写困难儿童的字形记忆成绩。上述现象, 既可能源于编码加工阶段, 也可能源于字形表征的提取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难易程度不同的两个打洞操作作业 ,对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感知 动作技能进行了多种参数的测查。结果发现 :两类儿童在理解操作要点、操作速度、操作动作协调性以及操作正确性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同时通过比较 ,对弱智儿童感知 动作技能的特点 ,从外部肢体动作方式和内部智力动作方式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弱智儿童的感知 动作技能的教育与训练提出了建议 ,这对弱智学校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儿童健康咨询门诊中,学习失败(或称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s)相当多见。它是一个多原因的综合症,可由智能迟缓、感知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及各种功能的成熟迟缓、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社会教育不利因素等等所造成。[1]本研究目的是对上海初入学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一些预测性指标,以便儿童保健及儿童教育工作者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表)和注意、行为抑制及动作协调性行为任务对12名学龄早期的Asperger综合征儿童与29名在年龄及智力水平上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在行为问题、注意、行为抑制及动作协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年龄和智力因素后:1)Asperger综合征儿童的社会能力与正常儿童相比明显较差,同时常伴随有交往不良、社交退缩、焦虑、忧郁、强迫性、攻击性和多动等一系列行为问题;2)Asperger综合征儿童表现出一定的注意和行为抑制障碍,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何磊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15-320
早期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动作来完成。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动作得到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了认知发展。该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阐述了爬行和手部动作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发现儿童早期动作的发展是认知发展的外在表现,同时早期动作的发展也将促使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断高级化、复杂化。儿童通过爬行获得了运动经验,促进了感知觉的发展;而手部动作主要包括抓握动作和手势的发展,在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则主要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及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蓓蕾  林磊  董奇 《心理学报》2002,34(5):52-57
研究了不同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被试为151名4-8岁儿童以及30名本科生。精细动作能力的测查包括线条填画任务、图形临摹任务以及筷子技能测验。结果发现:(1)不同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线条填画能力、图形临摹能力和筷子使用技能;(2)筷子使用技能与线条填画、图形临摹能力都显著相关,线条填画能力和年龄对筷子使用技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3)不同学业成绩儿童在各类精细动作能力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说明,较基本的精细动作能力是复杂工具性技能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与其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多动症是学龄前儿童出现的比较突出的行为问题。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多动症儿童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延续到成年。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常常表现情绪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易转移,动作协调能力差,认知功能障碍等。而这些行为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成绩,更是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11.
运用《儿童动作评估检查表》和停止信号任务,通过教师评定和即时行为实验方法,对40名4~6岁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动作发展的内部结构、动作抑制的发展趋势和动作抑制与动作一般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发现,4~6岁幼儿的动作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自身与环境的静止或变动情况下,动作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当儿童自身静止并处于静止的环境中时,动作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儿童自身移动和环境变动状态下的动作水平;男孩与女孩在动作发展的特定条件下存在差异。同时还发现,幼儿的动作反应抑制能力存在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动作反应抑制能力增强;动作反应抑制能力与一般动作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儿童早期阶段是各项认知能力和脑发育的关键阶段。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凭借其非侵害性、便捷操作以及对头动容忍度高等特点,在早期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与脑发育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从早期高级认知发展与前额叶功能的单侧优势变化、对应前额叶脑区逐渐专门化、发展关键期与前额叶功能的可塑性,以及前额叶功能异常与早期发展障碍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基于fNIRS技术开展的早期认知发展与脑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未来研究应探究儿童早期认知能力发展和脑发育的轨迹及关键期,探讨有发展性障碍家族风险儿童的早期大脑发育特点,为早期教育和发展障碍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学习障碍儿童的基本能力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调查了184名学习障碍儿童的主要行为特征,运用因素分析方法获得了七个因素的简单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被命名为:视知觉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理解能力、行为问题、运动能力和感觉-动作能力,说明了这些基本学习能力的不足以及发生行为问题是导致儿童产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此外,除了行为问题之外,其它六种能力均无显着性的性别差异;所有七个方面的年龄差异均不显着,说明本样本中3到14岁儿童的学习障碍均有可能是由于这七种能力的不足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情绪感知是指听众对音乐表达情绪的认知和理解。本研究选取3岁、4岁、5岁和大学生四个年龄阶段的中国被试,探讨了他们分别在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条件下,对愤怒、悲伤、抒情和高兴四类情绪的感知能力及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儿童音乐情绪感知能力随年龄的上升而提高,其中,4岁是儿童获得基本感知能力的重要时期,5岁时已达到成人水平;(2)儿童对高兴情绪的感知能力优于其他情绪类型;(3)儿童对中国音乐情绪和西方音乐情绪的感知能力并无显著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托班幼儿虽处于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但语言的组织和连贯性较差.在学前阶段,故事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笔者本学期通过语言故事教学的策略课题研究和学习发现,在托班实施故事教学时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儿童思惟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对于这个问题,一般认为(如皮亚杰):儿童思惟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这样四个阶段。形式运算思惟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是儿童思惟发展的最高阶段。而我们认为,形式思惟作为一种抽象思惟,的确是儿童思惟发展的较高级阶段。但是,人的抽象逻辑思惟并不都是处在同一层次上的,又有形式逻辑思惟为辩证逻辑思惟之分。因此,儿童思惟并非象皮亚杰所认为的那样仅停留在形式运算阶段。在儿童思惟发展中,还存在着第五个阶段——辩证思惟阶段,这才是儿童思惟发展的最高阶段。关于把抽象思惟区分为不同阶段的提法,早已有之。远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就曾把认识的理性阶段划分为许多等级,探索了理性认识的层次和阶段性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曾主张把理性分为被动理性和能动理性两个阶段,企图在思惟中区分出某些具有质的不同的阶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和黑格尔都曾明确主张把理性认识分为悟性(或知性)和理性两个阶段,这里的悟性(或知性)和理性就是指形式思惟和辩证思惟。  相似文献   

17.
杨婉晴  肖容  梁丹丹 《心理学报》2020,52(6):730-741
以MMN、p-MMR作为汉语词汇声调感知的神经关联物,探究2~4岁汉语普通话儿童前注意阶段对声调刺激的失匹配响应,关注范畴信息和偏差大小两个因素对儿童感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范畴间大偏差条件下(T1/T3),诱发明显的MMN;在范畴内或小偏差条件下(T3a/T3、T3b/T3、T2/T3),都未诱发显著的MMR。表明:2~4岁普通话儿童正处于声调感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音位信息和声学信息共同影响其声调感知。  相似文献   

18.
张群华  丁芳  郭勇 《心理学探新》2011,31(5):440-444
为了说明儿童能否感知到父母在情感、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关爱,研究采用情境故事考察了幼儿园中班及小学二、四、六年级169名儿童对父母关爱的感知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父母关爱的感知能力在不断发展;女孩对父母情感关爱的感知显著高于男孩;独生子女对父母生理关爱的感知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同伴接纳水平儿童对父母生理关爱的感知显著高于低同伴接纳水平儿童。  相似文献   

19.
自闭症研究在认知发展领域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蓓瑛 《心理科学》1998,21(6):558-559
1关于自闭症的界定1.1什么是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可能会在许多发面出现不正常,形成多种儿童发展障碍,引起行为异常。自闭症是儿童全面发展障碍的一种,又称儿童孤独症。它是起病于儿童早期的一种严重的精神疾患。首先认识到这种障碍,并把它视作一个群体以单独命名的是美国儿童精神科教授Kanner。他于1943年描述并报道了11名行为异常、社会性退缩的儿童,认为他们是“从生命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人交流的障碍”。这些儿童在婴幼儿时期表现出明显的仪式性、刻板行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展障碍,这典型的三种症状…  相似文献   

20.
发展性协调障碍与书写困难个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该研究对一个14岁书写困难儿童zl的动作和认知技能进行了系统的考察。zl的书写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书写速度慢,字与字之间的空间距离非常近,字迹难以辨认,笔画顺序混乱。该研究首先测查了zl的基本智能和一系列精细动作技能、视觉、视空以及序列加工能力。结果发现他的基本智能、视觉加工能力正常,动作技能和视空加工能力皆显著落后于控制组儿童。语言能力测试发现,他的识字量、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均正常。他在汉字单字、双字词、数字和图片命名上的正确率与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但命名速度明显慢于控制组。神经生理检查发现,他的脑电波轻度异常,核磁共振扫描(MRI)显示双侧脑室体后部和枕角周围白质和小脑发育异常。这些结果表明该儿童的书写困难是更广泛的动作协调障碍的一种体现,并可能以他的脑神经发育状况为基础。文章讨论了zl书写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对书写障碍早期鉴别和训练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