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太宗李世民以封建政治家少有的博大胸怀和气魄,卓越的识见和胆略,选拔并破格录用各类人才,为开创封建盛世的“贞观之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评论说:“唐多能臣,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则劝奖人才以详治理。”①高度评价了唐太宗“劝奖”人...  相似文献   

2.
有一古碑上面刻写着唐太宗李世民与许敬忠的一段对话。李世民曰:“满朝诸卿,惟卿最贤,然亦有言卿之过者,何也?”许答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乐而玩赏,盗贼厌其光辉。天且不如人意,何况臣乎?”  相似文献   

3.
有一古碑上面刻写着唐太宗李世民与许敬忠的一段对话。李世民曰:“满朝诸卿,惟卿最贤,然亦有言卿之过者,何也?”许答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乐而玩赏,盗贼厌其光辉。天且不如人意,何况臣乎?”  相似文献   

4.
<正>真德秀《大学衍义》一书,向被称为"帝王之学"。真德秀在《大学衍义序》中说:"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大学》。为人君而不知《大学》,无以清出治之源;为人臣而不知《大学》,无以尽正君之法。"其实,历史上被称为"帝王之学"的,不只是《大学衍义》,如唐太宗所撰的《帝范》、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范祖禹所撰的《帝学》等也属于"帝王之学"。《大学衍义》一书同其它讲"帝王之学"的书,究竟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5.
田野 《思维与智慧》2013,(12):59-59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是风度翩翩,魅力四射。别说朝野上下、诸国藩王,就连亚洲、欧洲等地的国君也成为唐太宗的“粉丝”,对其寿听计从。然而唐太宗之所以有风度,这是因为他具有一种非凡的气度。  相似文献   

6.
一前人论及唐太宗与佛教之关系,历来有二说:一谓太宗弘赞佛教,如欧阳修曾责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一谓太宗实不以信佛见称。对唐太宗和佛教之关系的看法,何以大相径庭?盖因有关史料往往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就见仁见智,各持一说了。其实,这些史料之间的矛盾,并不在于对同一事实记载上的出入,而是客观地反映了唐太宗对待佛教的态度本身存在的种种矛盾。概而言之,一为太宗对佛教的政策在他一生中前后有矛盾,二为太宗对佛教的信仰和政策有时又有矛盾。因此,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有唐一代奉行儒、佛、道三教并存的政策,唐太宗正是这一政策的奠基人。但三教并存不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形成了他的德治思想,并采取了一系列为政以德的施政举措,从而形成了为后世所推崇羡慕的贞观之治。唐太宗的德治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儒家的治世之道。唐太宗的这种德治思想及治世之道,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唐太宗不仅是一位贤德的明君,而且还是一个求贤若渴的皇帝。在位期间,麾下有秦琼、程咬金等英才战将,殿前更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名流贤士。即便如此,他依旧多方查找英雄侠士。贞观三年,唐太宗发布诏令,要文武百官都上书直言,分析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给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一时间,满朝文武百官纷纷送来了各自的奏章。唐太宗便打开这些奏  相似文献   

9.
《论语·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文化落后国家虽然有个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一为,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解决这种疑难从句法结构入手,是正确的办法。先秦与此相关的句子,有三种结构:前两种是,"NP+不如+NP"结构和它的变式"(VP+)不如+VP"结构,前者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后者如: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第三种是,"NP+不如+NP+之+VP"结构,如: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我们认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是特殊的"NP+不如+NP"结构,它与"NP+不如+NP+之+VP"结构似同而实异:"夷狄之有君"对应的是整个"诸夏之亡(君)",而"纣之不善"对应的是"是";即,前者对应的包括"之+VP"(之亡)而后者不包括它(之甚)。先秦两汉典籍中存在的诸如"星之昭昭,不如月之噎噎"一类句子也能证成此说。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言必有中,妙在投机。”大凡开口便说到点子上,能使对方接受,就得靠出色的口才。我国不少古人深谙此道,进言时由于讲究批评的艺术而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对今人来说,也不无益处。 一针见血 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正卿赵简子外出,要他的随臣脱衣推车上坡,唯有虎会一人不予理睬,独自荷戟高歌而行。赵简子认为这是臣下侮辱君主,要问罪于他。虎会毫无惧色,坦言道:“你只知臣不能侮其君,却不知君亦不能侮其臣。”赵简子问什么是君侮其臣。虎会说:“用人不用其长,使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此便是君侮其臣。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事不通,勇者不为斗则国土被侵,此三者不行则君位难保。”赵简子听了,遂令群臣停止推车。面对赵简子的不是,虎会直言不讳地指责其举,令之明白逆理而行必将铸成大错,  相似文献   

11.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跌进了衰颓的底谷,至唐又逐渐发展宏大起来,唐太宗对宏扬儒学起到了重大作用。他尊儒崇经,其政治思想主要是儒家的“仁政”学说,他推行的则是“王道”政治。然而,史学界不少论者却将唐太宗作为法家人物看待或者过分强调了他对于道、佛的推崇,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唐太宗的尊儒崇经及其儒家政治观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2.
张径真 《法音》2012,(2):42-44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沙门玄琬在临终前上遗表请求僧尼犯罪依僧律处罚,不与百姓同科,唐太宗"嘉纳焉",于贞观十年(636)命人"依附内律,参以金科",始创《条制》。《广弘明集》卷二十八的《度僧天下诏》详细记述了此事:……多有僧徒,溺于流俗。或假托神通,妄传妖怪;或谬称医茧,左道求财;或造诣官曹,嘱致赃贿;或钻肤焚指,骇俗惊愚;  相似文献   

13.
有一古碑上面刻写着唐太宗李世民与许敬忠的一段对话。李世民曰:"满朝诸卿,惟卿最贤,然亦有言卿之过者、何也?"许答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乐而玩赏,盗贼厌其光辉。天且不  相似文献   

14.
冯玉祥在当旅长的时候,有一次在火车上和秘书何维汉谈“如何才能自立于不败之地”。冯玉祥说:多少年来我对这个问题是寝食不忘!但是,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如人的地方:幼年失学,学识不如人;感情用事,涵养不如人;我还有个坏脾气,一是不愿对上级卑躬屈节,二是不愿对下级装模作样,这样,不但使我这个旅长多年得不到升迁,而且我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还找不到一个老婆。不怕你笑话,不久前就发生一件这样的怪事:有一位大人物,派人来下达他的命令,说是他有意招我为乘龙快婿,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改变我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节俭,人们往往就和吝啬、小气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节俭并不等于是吝啬,节俭也并不是小气。节俭乃是人的一种高尚品德,它时时地在衡量着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千百年来节俭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提倡"一箪食,一瓢饮"。诸葛亮曾经说过:"静以修身,俭以美德。"唐太宗《百字箴》中云:"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看来唐太宗很懂得"半丝  相似文献   

16.
财通心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日:“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现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诸多篇章受到《老子》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不仅体现为其对《老子》语句的直接引用或化用,也体现为《韩非子》诸篇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对《老子》的文本给予例证和诠释,从而使得《老子》所阐述的抽象原理下贯于现实政治层面。在道物结构方面,《韩非子》否定了万物先天和谐的“自然”状态,由此,它否认了统治者的普遍贤能,洞察到“臣”的政治角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韩非子》强调“臣道”应“顺上之所为”,从而将“下必有为为天下用”的“臣道有为”思想诠释为“臣道无为”。在《韩非子》中,作为“臣道无为”标准的“法”与“术”,一方面脱离了《老子》的“智”的范畴,成为了具有神圣意义的政治观念;另一方面又与“无为”关联,成为君主“无不为”的治理手段。《韩非子》对《老子》的诠释,不仅体现了法家哲学对“臣道”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臣道”观念在战国中晚期的凸显。  相似文献   

18.
正"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人们对唐初名相房玄龄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房玄龄是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功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适时隐忍,赢得信任有次早朝,唐太宗刚刚坐稳,诤臣魏征就斥责他不该耗资为自己修建皇宫。唐太宗深知魏征的脾气,暗气暗憋,诺诺连声。等到身为宰相的房玄龄奏请提拔官员的人选时,太宗指着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汉高祖刘邦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皆因刘邦这句话被司马迁载人《史记》,故后人论刘邦谋  相似文献   

20.
徐晓鸿 《天风》2016,(7):20-21
正原文:惟道非圣不弘,圣非道不大。道圣符契,天下文明~1。译文:真道若非依靠圣上就不能光大,圣上如果不藉着真道治国也不能算作伟大。真道与圣明治国相互印证,社会才会昌明。原文: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明圣临人~2。译文:唐太宗文皇帝,光辉照耀开启盛世,贤明的君主莅临世间。原文: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