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真实性是文艺的基本属性。真实不仅是文艺学的重要范畴,而且也是美学的重要范畴。真实问题在我国也有着自己的不寻常的命运。五十年代,有的同志针对当时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提出了“写真实”问题,结果被“当成资产阶级思想”或“修正主义观点”进行大张旗鼓的批判。那时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林彪、“四人帮”又把它推到了反动的唯心主义的极端。“写真实”论被蔑诬为“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  相似文献   

2.
论“所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对旧著《逻辑》一书的自我批判”一文中我曾经提到形式逻辑有没有阶级性是应该具体地研究的问题;当时我认为“所以”有时是有阶级性的。整个的形式逻辑问题,本文不提出,这问题太大了。我现在认为“所以”基本上是有阶级性的。本文就是对于这个看法作一个说明。文中所用的名词有的要事先规定一下。命题指的是用陈述句子表达的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但是还没有断定的思想。这就是说,它可以只是思考着的思想,不过有一个限制,我们要求它是在具体的思维认识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逻辑工作者在强调形式正确性时所制造出来的。判断是一个断定了的命题。例如我们断定了下面这个命题:“如果一张桌子是四方的,那么,它的四边相等。”在断定了它的条件下,它不只是一个命题,而且是一个判断;但是这个判断里面的“如果”和“那么”之后的都只是命题。本文所论的是  相似文献   

3.
是“思想形式”还是“思维形式”? 我认为把“思维”和“思想”区别开来,指出逻辑学是研究“思想形式”而不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才是正确的。……我认为(判断)应该改为下述定义:判断是反映认识对象之间联系情况的思维形式(态)。《哲学研究》1982年第2期《注意逻辑理论的准确性》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先认为逻辑学是  相似文献   

4.
“哲学研究”编辑部于1959年3月17日邀请一部分逻辑工作者,讨论“哲学研究”1959年第3期发表的金岳霖“论真实性与正确性底统一”一文,出席座谈会的有朱波、马特、李世繁、王宪钧、汪奠基,胡世华、方华、赵明、王聘贤、金岳霖、潘梓年等同志。  相似文献   

5.
关于资产阶极社会学,是香花还是毒草,我在“必须彻底批判资产阶级社会学”一文中是这样说的:“一般说来,资产阶级社会学从来就不是香花,而特殊说来,资产阶级社会学在中国又始终是毒草。”关于这一方面的理由,我不准备再重复。我只准备谈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上述文章中所曾经提到过的费孝通在2月20日文汇报所发表的“关于社会学,说几句话”那篇文章,为什么它不仅是右派分子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纲领性的文件,而且还是章伯钧的“政治设计院”的理论基础。应该指出,那篇文章费孝通是  相似文献   

6.
主题诸方面及其发展 这篇论文意在介绍我的一种“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首先,我想指出这一主题的两个方面。第一,即使哲学思维本质上建立在逻辑形式的基础上,它有时也呈现出非逻辑性。但这种非逻辑性是有意义的。第二,这与西方思想和我的思想之间的区别有关:前者崇尚理性思维,严格依循形式逻辑,也就是说逻各斯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7.
在普通逻辑中,正确地把握联结项的逻辑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所谓的联结项,是专指复合判断中联结肢判断的逻辑常项,诸如“并”、“或”、“如果,则”、“只有,才”、“当且仅当”、“并非”等。这些联结项在普通逻辑中的性质和作用,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加以理解: 一、联结项都具有确定的逻辑涵义,它们的不同涵义规定了复合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逻辑特征。假定有两个简单判断,当我们用“并”作联结项去构成复合判断时,它的逻辑涵义便是只有两者都真时它才真;当我们用“或”作联结项去构成复合判断时,  相似文献   

8.
充足理由律(以下简称充律)是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问题,是逻辑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主张“是”,有的主张“不是”。国内五十——六十年代,逻辑学界在讨论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以及推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关系时都涉及到充律是不是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问题。当时没有深入展开讨论。去年第一次全国逻辑讨论会上,  相似文献   

9.
充足理由律是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早在六十年代的讨论中,在讨论形式逻辑的对象和作用时,有些同志就提出形式逻辑不能只研究思维形式,他们所持的一个论据就是“充足理由律要求前提内容必须正确”。在关于形式逻辑真实性和正确性的讨论中,同样有些同志提出思维形式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是统一的,所持的  相似文献   

10.
1957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宣言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思想正在掌握着越来越多的成千成万的人们的意识,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竭力从思想上腐蚀群众,歪曲社会主义和诬蔑马克思列宁主义”。宣言继续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于群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同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揭穿帝国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造谣诬蔑”,就成为我们首要的任务。上述意见特别适用于法国。在我国,资产阶级思想的压力最近期内大有增长。我们的党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被以下这一班人竞相攻击:专为反共产主义理论服务的一群耶稣会士,法兰西学院哲学讲座的教外主讲人,“左派”思想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胡塞尔思想中还是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都构成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再现了胡塞尔前后期在此问题上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他的超越论逻辑学的要点在于对本质的前逻辑直观,也是最有可能为逻辑学提供哲学支撑的因素。其次,在海德格尔方面,根据律概念成为讨论现象学与逻辑学关系的切入点,由此导出他的“存在理解”、“无蔽”和“自由”的概念解释。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把形式逻辑看作陈述逻辑,并试图用前谓词判断的哲学逻辑学来为它奠基。  相似文献   

12.
对旧著“逻辑”一书的自我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在解放前曾经写过“逻辑”一书,被列为当时的大学丛书。这本书从头到尾,贯徹着资产阶级的逻辑思想,流传所及,发生过极为有害的影响,我感到有进行徹底自我批判的必要?赜谛问铰呒辛街指径粤⒌目捶āR恢质前阉醋髟诒缰のㄎ镏饕?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之下,因此也是在辩证逻辑指导之下,在具体的思维认识过程中帮助我们得到更正确的思维和认识的工具之一的科学。这是正确的看法。这是把它固有的地位,把它在各种关系与关联中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出来了的看法。这  相似文献   

13.
真实性指个体“做真实的自己”的程度。真实性是一个与自我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真实性的概念、结构、测量方法及研究焦点,指出今后应对真实性的心理结构、后果变量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外部的思想”与“横向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杰 《世界哲学》2009,(3):5-20
形而上学是一种以“再现”方式不断重复的同一性活动,它把瞬间的判断加以凝固,做出“必然性”的结论,并同时排斥精神的其他可能性。“外部的思想”是对形而上学精神传统的暴力,它认为“再现”最终会导致一种陌生事物之间关系的差异活动,这种关系遵循一种“横向的逻辑”。“横向的逻辑”放弃关于事物“起源”的假设,也就是不假定时间与空间中的“某一点”和“其他点”比照具有特权地位。事物不是按照某个中心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是无数个彼此毫无关系“点”的陌生合作关系促成的,而这样的合作关系具有任意性。在“横向的逻辑”中,用很多“出发点”或者“精神的拐点”代替独一无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伊壁鸠鲁派与斯多葛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流派。如果说斯多葛派在西逻史上是演绎推理中的“一朵带刺的玫瑰”,那么伊壁鸠鲁派则是归纳推理中的“一股小溪”。然而,至今国内关于伊壁鸠鲁派逻辑学说的专题文章似乎是“惨淡经营”。在此,我想介绍一下伊壁鸠鲁派的归纳逻辑思想,与读者共商。伊壁鸠鲁派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归纳逻辑的先驱,雅典的伊壁鸠鲁。他一生著述虽多,但传世甚少,《准则学》是他的一部逻辑著作,旨在探求真理的标准,着重研究真实命题的构成问题。伊壁鸠鲁在解释思维形式时持一种归纳观点。他认为一切思想都是由于进行对照、比附、类比和综合而从各种感觉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认识某一事物,实际上是指认识一个人所认识的事物。任何一种认识,除了认识客体之外,还有关于这一认识的认识。这种元认识意味着其中有一种对该认识的真实性的认识。这样,任何一种认识,不仅有认识性的要求,而且还有真实性的要求。比如说,“这是一支笔”,必然涉及(a)对一支笔现前存在的认识,而且还涉及(b)对该认识的认识,以及(c)对该认识的真实性认识。换句话说,我的认识(a)“这是一支笔,”必然暗示(b)“我知道我认识‘这是一支笔’”以及(c)“我知道我对‘这是一支笔’的认识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7.
朱刚 《现代哲学》2005,(1):96-102
本文主要讨论了德里达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作的关于“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之区分的解构。在德里达看来,无论是真实话语还是想象话语,首先都是一种“本源的重复结构”。这种本源的重复比真实话语与想象话语的区分更古老,它是一切话语乃至一切符号的“共根”。本文详细梳理了德里达的解构过程和解构策略,并指出这种解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所确立的本原与替补的差异体系,由此揭示了这种解构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章罗联盟中,以费孝通为首的一批右派知识分子,为了执行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公开叫嚣要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因此,费孝通约集了陈达、吴景超、李景汉等人,成立了“社会学工作委员会”,并且计划着要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高等学校成立“社会学系”。他们妄想以中央民族学院、人民大学和劳动干部学校作为他们活动的基地。他们还计划着搜罗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学界同人”,成立“中国社会学会”,扩大他们的队伍。费孝通等这一切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活动,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阴谋,其目的是企图用腐朽的反动的资产阶级社会学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步夺取学术思想界的领导权,第二步夺取全国的领导权,来实现章罗联盟的反动的政治纲领,使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费孝通等恢复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政治阴谋,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几次座谈会上,已由许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根据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尽情地予以揭露和批判,我这篇文章,主要地是检查费孝通的资产阶级社会学究竟是什么东西?它是不是科学?它为什么阶级服务?它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什么危害性? 在以前,我不曾看过费孝通所写的社会学著作,最近看到他把资产阶级社会学夸张比历史唯物主义还要高明,我这才搜集他在解放前后所写的几本主要著作,如“乡土中国”、“乡土重建”、“重访江村”和几篇论文以及报端所揭载的关于他的某些著作摘要等,拿来研究了一番。我所得的结论是:费孝通的社会学是另一种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流派,是中国的一种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费孝通的这种资产阶级社会学虽然带有中国味,但它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在根本上是相同的,并且还继承了它的先裴的衣钵。因此,在批判费孝通的社会学之前,有追溯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源流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一、从思想方法“反常”谈起 有一次我在武汉化工学院对学生作报告,一个学生递纸条给我:“我认为您的思想方法反常。”这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动因。老早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搞教育、搞教学工作,老师应该有创造性地教,学生应该有创造性地学。至于怎样才能做到创造性地教和创造性地学,我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另一原因。 思想方法就是指思维逻辑方法。思维逻辑就是指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二者分别是从“静”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和批判了美国现代社会学。在“前言”中说明美国社会学在现在社会学中有很大影响。作者指出美国社会学的反动性是,一面不断地改头换面,一面攻击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给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提供掠夺人民和掩盖阶级矛盾的伎俩。在第一节中批判了马顿等人的调查主义。作者指出他们所说的调查是资产阶级式的经验主义的调查,不是与实践相结合的调查。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代之以“理论”与“调查”的统一,主张“理论”不仅由“调查”来检验,而且“调查”还可以形成“理论”。虽然在美国社会学内部也有人对这种调查主义提出批评,但他们的批评主要是针对着调查主义所必然陷入的琐碎主义提出的,并不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立场提出的。所以他们仍然不能彻底地批判这种调查主义的反动性。在第二节中批判了帕森斯等人的“社会体系”论和“社会阶层”论。作者指出,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主张唯心主义的“社会体系”论,“把整体分解成各种比较简单的因素和变量”,否定观念过程依赖于物质过程这种唯物主义观点,而提出社会行为被观念和价值所规定这种唯心主义观点。他们还用“社会阶层”概念代替阶级概念,否定阶级的客观实在性。同样地,虽然在美国社会学内部有人批评了帕森斯等人的这种“理论”,但“批评者”是力图把现代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调和起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在第三节中批判了美国社会学自我吹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作者指出表现这种倾向的,一是“从人的关系方面来处理问题”,另一是地区研究、地区调查、地区开发等。前者是为了实行“合理化”政策而欺骗工人的反动伎俩,后者是支持新殖民主义的武器。所以美国社会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实际上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御用科学、政策科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第四节中批判了帕森斯等人的权力论。作者指出帕森斯等人认为权力问题不在于它“为哪一个集团的利益服务”,而在于它“为怎样的共同体的利益服务”,他们把资产阶级以暴力为基础的统治说成好像是以社会全体成员的同意为基础的统治,即代表全体成员的利益的统治,从而掩饰了资产阶级专政和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