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崔红  王登峰 《心理学报》2006,38(3):414-421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西方外向性人格维度的内涵。1500多名被试完成了QZPS(中国人人格量表)和NEO PI-R的Extroversion量表(中文版),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西方的外向性(Extroversion)维度由6个因素构成,其中3个因素与中国人的外向性维度内容相似,其它的3个因素则与中国人的外向性无关,而分别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善良、才干、行事风格和处世态度等维度有关。文中还讨论了中西方外向性人格维度差异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在SPSS16.0中采用积差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大五人格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多数相关达到显著。②神经质和宜人性能有效预测积极情感,其它人格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明显。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的编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青少年的人格结构并编制适合青少年使用的人格量表.以词汇学研究建立的中国人人格七因素模型以及用于成年人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为基础,经过青少年被试按照其理解能力和表述习惯重新修订QZPS的项目后,2827名初一~高三的学生完成了包括215个项目的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初版,经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国青少年的人格由七个维度、19个二级因素及三个综合性维度构成,QZPS-Q最终由111个项目构成.研究结果支持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模型,同时也体现了青少年注重成就和才干及侧重外在表现的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4.
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探讨大五人格、乐观和掌控感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运用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修订版、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LSS)、学生多维生活领域满意度量表(MSLSS)、人格五因素问卷、生活取向测验修订版和掌控感量表对1018名流动儿童和319名城市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流动儿童的总体幸福感为7、0,正性情感多于负性情感,总体生活满意度为2、9;2)在正性人格特征(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乐观和掌控感)得分上:打工校流动儿童〈混合校流动儿童〈公立校城市儿童,在负性人格特征(情绪性)则相反;3)对主观幸福感的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掌控感和乐观对主观幸福感有着稳定且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人格五因素起着主要的预测作用。结论: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整体偏上,打工校流动儿童的人格健全状况最差,人格五因素对主观幸福感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SWB和PWB:两种幸福感取向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对1000名高校在读学生进行调查。对Ryff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量表的整体结构效度较好,仅有一个题目所属的维度需要调整。采用结构方程全模型技术对心理幸福感的环境掌控和自我接纳两个维度和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环境掌控对消极情感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自我接纳对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显著,另外,积极情感还是自我接纳与生活满意度的部分中介。  相似文献   

6.
嫉妒与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钧 《心理学报》2002,34(2):66-73
旨在考察嫉妒与人格维度及人格因素的关系 ,通过对 2 31名被试者施测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 ,Hup ka爱情嫉妒量表 ,White习惯及关系嫉妒量表 ,Buunk嫉妒量表和大 5人格量表 (NEO -PI-R) ,对施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发现在大 5人格量表中所包含的神经质 ,外向性 ,开放性 ,顺同性和严谨性 5种人格维度中 ,只有神经质维度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 ;外向性维度与嫉妒的一致性关系尚不明确 ;开放性维度、顺同性维度和严谨性维度与嫉妒关系并不密切。在 30种人格因素中 ,除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 4种人格因素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外 ,其他人格因素与嫉妒的关系不明显甚至无关。研究结果表明 :在 5种人格维度中 ,神经质人格维度在嫉妒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要影响作用 ;在 30种人格因素中 ,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 4种人格因素是影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建立中国人人格大七结构模型以及成熟的人格量表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了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人格量表。统计结果表明,由68个项目、7个维度构成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与中国人人格的7因素模型有着良好的拟合,而且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此外,在55098名被试上建立了CC-SPS的常模。研究结果表明CCSPS针对中国大学生群体可靠的人格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8.
以对道家人格的界定及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为基础,从道家经典著作中收集到486个描述人的词汇,经由意义分析和初测保留了45个项目,选取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作为对道家认知思维方式的测量。道家人格量表在四个不同年龄样本中的探索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了一阶十维、二阶"真"、"伪"的二维结构。道家人格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介于0.63~0.88之间和0.66~0.89之间。各题项与其所属维度间及各维度间的相关分别介于0.48~0.89之间和-0.11~0.53之间。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道家人格各维度的丰富内涵并编制具有针对性的道家认知思维方式量表。  相似文献   

9.
坚韧人格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参考国外同类问卷,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编制了坚韧人格量表。经过两次施测,对数据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坚韧人格量表包含四个维度,共27个项目。数据分析表明,坚韧人格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人格坚韧性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和共同追求。幸福社会基础在民生,关键靠教育,重心在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本研究以中国特色世界视野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理论基础,在综合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5029名中小学生的测量,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量表。量表由道德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学业幸福感、健康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五大分量表构成,包括17个因子,共113个项目,力争科学、系统、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幸福感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评中国中小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work relate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job satisfaction. Participants were 207 (females?=?58.9%, blacks?=?20.3%, white?=?64.3%, Indian?=?7.7% and Coloured?=?6.8%) employees of various South African organisations.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Ryff's Scal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and the Basic Traits Inventory. The data were analysed by means of moderate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self-acceptance, environmental mastery, and purpose in life fully explain extravers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and partly explain conscientiousn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Self-acceptance, environmental mastery and purpose in life also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uroticism and job satisfaction. Findings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spects of work relate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re influenced by personality traits and job satisfacti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充满了道德色彩,研究以善良人格概念及结构为基础,编制了中国人善良人格量表。研究根据已有的善良人格词汇对应编写具体条目,经过分析整合后初步保留29个善良人格条目,在此基础上研究招募960名被试,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建构了善良人格的二阶四因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善良人格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国人善良人格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善良人格是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格心理学主题。为了探究善良人格的结构和内涵,研究基于人格词汇学假设,通过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经由意义分善良; 善良人格; 人格结构; 中国人析和初测保留了85个善良人格词汇; 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揭示了中国人的善良人格是一个包括诚信友善、利他奉献、宽容和善、重情重义的二阶四因子结构。信度和效度分析表明,编制的善良人格问卷的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瑞平  李庆安 《心理科学》2017,40(3):657-663
以308名大学生为被试,以《大五人格问卷》、《儒家心理资产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为工具,考察人格特质、儒家心理资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五种人格特质与儒家心理资产的八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2)儒家心理资产八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指标相关不同;(3)爱人、务民、崇德、学等儒家心理资产维度在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是对《论语》管理智慧实证化的创新性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的信度与效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登峰  崔红 《心理科学》2005,28(4):944-946
本研究的目的是依据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编制一份能够迅速测查人格七个维度的短式七因素量表(QZPS—SF)。根据6000余名被试对QZPS的215个项目的评定分数,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七个因素、与QZPS的七个因素对应构成了QZPS—SF。通过被试的自我评定以及他人评定和特殊群体被试(精神分裂症病人、吸毒者以及罪犯)的人格特点比较,显示了QZPS—SF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文中还对QZPS—SF的应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结合中国特殊教育行业特征,编制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量表,初步揭示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人格现状。以特殊教育教师为被试,采用调查、专家访谈方法,经项目分析与修改,最终确定包含7个维度36个项目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量表。进一步分析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量表具备较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的测量工具;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总体发展较好,在不同性别、年龄、教龄与职称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Past research has repeatedly identified relations between optimal experience—or flow—and well-being across the lifespan. In the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conditions favoring this experience, some studies took into account personality traits. While most of them operationalized flow in terms of intensity, we presently focused on perceived occurrence versus absence of flow. Specifically,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flow occurrence,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flow, and personality in adolescence. A group of 408 Italian teenagers (mean age = 17.31; SD = 1.13) were administered Flow Questionnair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s, and the Big Five Questionnaire. Participants reporting optimal experience in their liv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not reporting it. Results showed that adolescents experiencing flow reported higher satisfaction with life, hedonic balanc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Findings from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further showed that openness to experience was the sole personality factor predicting flow occurrence, and that no personality factors were predictive of type of activities adolescents associated with flow. Findings point to the promotion of optimal experience among adolescents through the support of curiosity and openness to new experiences in engaging opportunities for action. They further cal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model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individual predispositions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well-being promotion.  相似文献   

18.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17,40(6):1518-1523
人格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人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范畴,而是受社会文化和历史制约的。当今西方人格心理学不是普世的人格心理学,它虽然有多种定义,但其核心是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中华文化注重个人所肩负的社会义务、历史责任和道德价值,强调个人要正确处理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不是个人的独特性。人格研究中国化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人的人格,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心理学,更好地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并支持学生厘清概念,深入中国实际,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人格的中国化研究;鼓励师生学以致用,优化人格,成为幸福的进取者。  相似文献   

19.
陈曦  李明  叶浩生 《心理学探新》2012,32(3):267-271
以444名青年为研究对象,采用Schutte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为研究工具,调查青年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对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青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本科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和人格变量之后,情绪智力能独立预测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