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媒体学习中图文排列的邻近或远离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本研究操纵了多媒体呈现的图文排列位置,采用颜色作为线索引导注意,探讨了线索有无和图片-文字的空间位置对多媒体学习图文整合的影响。结果发现:图文邻近呈现时的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成绩好于图文远离呈现,图文邻近呈现时学习者对关键兴趣区的进出次数更多,体现出以文字为导向的阅读模式。线索并没有单独影响学习成绩和注意分配;但结合图文位置后,发现有线索时图文邻近学习材料的注视次数、进出关键兴趣区的次数显著多于图文远离。研究认为:图文的邻近效应不仅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同时也影响了学习者的注意分配过程,图文邻近呈现有助于图片和文本信息的注意联结和知识整合;线索能使邻近效应得到凸显,更好地促进图文信息的注视加工,但没有改进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学习中的空间邻近效应认为,当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的图像和文本邻近呈现时,要比图文远离呈现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本元分析针对Ginns(2006)的不足,增加了近10年最新的研究,以保持测验、迁移测验和主观认知负荷作为结果变量,考察多媒体学习中空间邻近效应的稳定性,以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和学习者教育水平等的调节作用。经文献搜索与筛选,有53项研究符合元分析要求,在保持测验、迁移测验、主观认知负荷上分别生成了45个(2000人)、43个(1935人)、11个(645人)独立效应量。主效应检验发现:空间邻近组在保持测验(d保持=0.48)和迁移测验(d迁移=0.39)成绩上均显著高于空间远离组,在主观认知负荷上显著低于空间远离组(d认知负荷=-0.24)。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高交互性材料(d高交互=0.42)、系统步调(d系统步调=0.52)、短时学习(d短时=0.55)等条件下,空间邻近效应对学习的深层理解(迁移测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学习者(d中小学=0.71),空间邻近效应促进学习识记(保持测验)的效果更好;相对于电子环境,纸质学习环境下(d保持=0.66,d迁移=0.52)的空间邻近效应对保持和迁移测验的促进都更加显著;在主观认知负荷上,学习材料特征、学习及测验环境以及学习者教育水平对空间邻近效应均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161名小学四年级(10岁)儿童为对象,探讨社会观点采择与故事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要求被试完成故事阅读理解测验,社会观点采择测验和字词认知测验。采用分层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被试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阅读理解总分、直接理解、直接推论、诠释整合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检视评价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字词认知调节社会观点采择对故事阅读理解成绩的预测作用。社会观点采择对故事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随着字词认知能力的减弱而增高。对于字词认知能力较低的儿童,社会观点采择在故事阅读理解中发挥更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1,24(4):429-431
运用听读理解测验的方法探讨言语表情标记对6~8岁儿童寓言故事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言语表情标记能促进各年龄组儿童对故事的理解,这种促进作用在6、7岁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显著。男、女儿童对有、无言语表情标记的故事的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探讨不同汉字解码技能在小学生阅读理解发展中的作用。208名二、四年级学生完成了认读准确性、流利性、声旁意识、形旁意识等汉字解码技能测验及阅读理解和言语理解测验。结果表明,汉字解码技能是阅读理解变异的重要来源。汉字认读准确性对二、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均有显著的独立贡献,汉字认读流利性仅对二年级学生有显著的独立贡献,声旁与形旁意识没有显著的独立贡献。结果对认识儿童阅读发展及有效促进阅读学习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阅读理解分测验考查何种能力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一首先通过文献法初步概括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的能力考查体系,进而使用出声思维的方法对该考查体系进行验证和补充,最后通过专家调查论证方法对其进行最终确定.结果表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考查了6种能力,分别是提取信息能力、理解意义能力、理解细节能力、分析结构能力、概括能力及推断能力,其中提取信息能力和理解意义能力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二使用该能力框架选取合适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阅读理解题目,组成一套阅读理解测验,并借助认知诊断方法,通过专家标定测验的Q矩阵,利用实测数据对研究一构建的能力考查体系的完备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阅读中自然学习生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儿童阅读时从语境中自然学习生词的过程及其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301名三、五年级小学生参加了实验。首先要求他们阅读文章,然后测验他们对文章中生词的知识。本研究在不同年级和能力的儿童中都发现了显著的自然学习效应。结果还表明,词的概念难度、词结构的语义透明度、语境线索强度和儿童课外阅读量对儿童的自然学习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璇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10,42(7):727-734
本文探索了工作记忆容量对语篇理解中重读效应的影响。采用阅读广度测验对工作记忆容量进行测量, 筛选出高、低广度两组被试。并采用听觉动窗实验范式, 比较两组被试在语篇理解中即时加工时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重读效应受到工作记忆广度的显著影响。对于低工作记忆广度被试, 一致性重读促进语篇理解, 不一致性重读阻碍语篇理解; 但对于高工作记忆广度被试, 一致性重读的促进效应和不一致性重读的阻碍效应都不显著。另外, 只有在不一致性重读条件下, 低广度者语篇理解的即时加工时间显著多于高广度者, 而在一致性重读和无重读条件下则没有显著差异。最后用工作记忆的控制性注意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两年的追踪研究,在控制了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以及所关注变量自回归效应的情况下,探讨默读流畅性在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语素意识、默读流畅性及阅读理解随时间均有显著发展;(2)一年级下学期儿童的默读流畅性在一年级上学期语素意识影响二年级上学期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而二年级上学期的默读流畅性在一年级下学期语素意识影响二年级下学期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默读流畅性在早期语素意识与之后的阅读理解中发挥跨时间点的中介作用,且该中介效应随儿童认知技能的发展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移动窗口阅读技术探讨记叙文理解中因果关系对于空间信息加工的作用。实验1和2的自变量是故事中空间信息与故事结果的因果关系,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对不同条件下探测词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因果关系不仅会影响文本明确提及的空间信息的加工而且能够促进隐含的空间关系建构情境模型。实验3的自变量是故事中物体与位置词的空间关系,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对不同条件下位置探测词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空间情境模型是读者为保持故事因果连贯回溯建构的而不是在阅读进程中的实时建构。实验4中空间关系的复杂程度增大,结果发现当故事中空间信息的文本距离较远时即使有保持因果连贯的需要,读者仍无法回溯建构空间模型。  相似文献   

11.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277名文科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在故事、连线和命名任务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多变量方差分析发现,对于三个测验的共同部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但交互作用不显著。分别对每个任务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对于连线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均显著;对于命名任务而言,外部动机的主效应显著,内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对于故事任务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在三个任务中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多重回归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的任务,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贡献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相似性对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促进被称为相似性效应。以相似项目间的距离和是否插入其他项目改变邻近性,并操纵记忆项空间构型有序性,探讨邻近性对相似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空间构型和邻近性条件下相似项目的记忆正确率高于非相似项目;在空间构型有序下,相似项目距离远时,插入其他项目时的相似性效应值低于不插入,而空间构型无序下未发现显著差异。这表明相似性促进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空间构型在邻近性对相似性效应的影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文阅读中长距离回视引导机制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隋雪  李雨桐 《心理学报》2020,52(8):921-932
从记忆的角度, 探讨中文阅读中长距离回视的引导机制。采用眼动实验, 操纵了回视条件(实验1)、回视可见性(实验2)、目标词位置及词频变量。结果发现:与不阅读组相比, 阅读组的最初回视误差更小, 定位效率更高; 与可见组相比, 不可见组累积回视距离更大, 且难以正确定位目标; 目标词位置主效应显著, 而词频主效应不显著。结果表明, 回视具有空间选择性, 最初的回视由空间记忆引导, 最初回视后的修正眼跳在文本可见情况下才能正常进行, 而词频这一言语属性对回视没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结果支持了空间编码假设。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认知活动。利用插图来帮助人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研究选取了40名大学生做被试,使用眼动仪考察了图文相关程度(高和低)对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图文阅读的影响。结果发现:(1)图文相关性对不同认知方式读者影响不同,图文相关程度对场独立型读者的阅读成绩无显著影响,但对场依存型读者影响显著。场依存型读者对高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成绩显著优于低相关材料。(2)场依存型读者在阅读不同相关图文时会主动调整加工对象。图文相关高时,场依存型读者更多注视插图;而图文相关低时,场依存型读者更多注视文字内容。此外,场依存型读者在图文之间的转换和对文字的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多于场独立型读者。本研究认为,高相关插图有助于提高场依存型读者的阅读成绩;场依存型读者在阅读不同相关程度图文时会主动调整加工对象。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学龄前的儿童接受到的最直观的艺术教育,在儿童成长的幼儿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存在局限性,在美术教育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通过儿童绘本的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美术艺术。在农村的幼儿美术教育中,由于位置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儿童绘本阅读这种教育方式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儿童绘本阅读对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随后指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对策,并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6.
以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采用交叉滞后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以及字词阅读流畅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字词阅读流畅性和阅读理解随时间均有显著增长;(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和阅读理解的自回归效应后,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有稳定的预测作用;(3)字词阅读流畅性在儿童汉语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并能通过字词阅读流畅性促进阅读理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牟炜民  杨姗  张侃 《心理学报》2000,32(1):45-48
在阅读故事而产生的想象场景中,观察者身体的物理转向(physicalrotation)模式或想象身体转向(imaginedrotation)模式对物体搜索方位效应和相对位置效应产生影响。结果发现:方位效应独立于身体转向模式,说明对空间关系的理解是以想象自我(representedself)为参照系的。相对位置效应独立于身体转向模式,说明物体间的拓扑结构导致了相对位置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年级在汉语儿童阅读模式影响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内部机制,对933名小学2~6年级儿童在不同阅读模式(朗读、喃喃自语、默读)下的阅读理解进行测查,并采用三分钟阅读测验考察儿童的阅读流畅性,探讨其在上述调节模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喃喃自语比默读更有利于小学汉语儿童的阅读理解;(2)年级在阅读模式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二年级儿童朗读和喃喃自语时的阅读理解成绩高于默读;喃喃自语比默读更有利于四年级儿童的阅读理解;五年级时,喃喃自语成为绝对优势,好于朗读和默读;(3)年级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阅读流畅性这一中介变量而实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和补充了维果茨基内化说在阅读发展中的应用,启示不应盲目纠正儿童自然的阅读模式(如阅读中的喃喃自语)。此外,重视儿童阅读流畅性的训练可能有助于促进儿童阅读的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田学红  艾薇薇 《心理科学》2005,28(2):371-373
以不同阅读水平的30名小学三年级儿童为被试,以比较型算术应用题为材料,对解决算术应用题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在总得分上,阅读能力优秀组的得分显著高于阅读能力不良组,其它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解决问题的总时间上,阅读理解主效应显著,各组之间差异均显著,阅读能力越好,解题时间越少。2)题目类型主效应显著,一致型题得分显著高于不一致型题。在解题时间上,题目类型主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王亚同  赵国祥  唐耿新 《心理科学》2005,28(5):1086-1088
本研究利用Gentner的理论,参考Robins的研究方法自己编制材料,以故事呈现的方式研究了5岁、6岁和7岁三个年龄组儿童的类比系统性效应。结果表明,5岁年龄组的儿童不容易进行结构映射,而6岁和7岁两个年龄组的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类比系统性效应。这表明在合适的年龄阶段,儿童可以理解故事中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