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个性结构则是个性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个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各家各派对个性结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是从各自的基本观点出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什么是个性结构?个性到底是哪几部分组成的?明确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弄清个性的实质等基本理论问题,而且还能为个性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研究个性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些国外有关个性结构的几种理论,并加以简要的评述,从而提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个性的心理结构问题是个性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弄清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正确理解个性的本质,而且对于全面认识人的积极能动性和特殊的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的个性心理学呈现了形形色色错误的观点,形成了混乱的和观点不够明确的状态。比如,在西方的个性心理学中,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到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把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或需要、潜能看成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内容,把这些生物性的驱力看作是个性积极性的  相似文献   

3.
3-6岁幼儿个性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雯  杨丽珠 《心理科学》1999,22(5):459-460
1问题提出近来西方提出的大五和大七因素理论在成人个性结构研究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Digman,John,Robin等人又试图将大五因素理论借鉴在儿童个性结构的研究上。但由于大多数研究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大五因素,而作为大工因素理论本身还存在一些疑问.所以要说明幼儿个性结构完全符合五因素模型还缺乏有力的支持.实际工作中,广大教师为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首先要了解幼儿个性结构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因此,研究我国幼儿个性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从自然语言途径,运用中文词汇描述我国幼儿个性特征和…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George·A·Kelly的《个性结构心理》一书,1955年2月在英国出版,创立了他的个性结构理论体系。他用不同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其它各理论流派的方式,对个性理论进行解释,并从另一角度,独创性地阐明个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奠定了个性结构心理学形成的基础。这种理论曾一度存国际上发生影响,但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结构与个性》这本集体著作是在1974年莫斯科召开的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伦理学家座谈会的基础上写成的。该书作者是著名的苏联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阿尼西莫夫、阿尔汉格尔斯基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R.米勒尔等人。阐明道德结构和个性的道德结构的相互制约关系,是创立道德教育的科学理论的必要前提。只有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创立把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结合起来去培养人的一种严密体系。我们这里所评论的这本1977年问世的书就是阐述这些问题的。该书是用结构方法,从道德意识与个人行为在功能方面的相互联系出发来研究道德意识和个人行为的。该书的任务决定了其对材料进行阐述的逻辑:各章的顺序反映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国外两个重要的类比推理理论:结构映射理论与实用理论。结构映射理论涉及透明度原理和系统性原理。实用理论涉及检索过程、映射过程和归纳过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3~6岁儿童个性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野  杨丽珠 《心理科学》2005,28(4):893-896
该文在以往中国儿童个性结构研究基础上,以问卷调查(n=927)方式,将层次聚类和迭代聚类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同时采用理论分析等方法最终确定我国3~6岁儿童的个性类型包括认可型、矛盾型、拒绝型及中间型四类。其中认可型属于积极个性类型,矛盾型和拒绝型属于消极个性类型。研究表明,中班到大班阶段是幼儿个性发展相对重要的时期。男女幼儿在多个个性维度及大部分具体特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西方儿童个性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野  杨丽珠 《心理学探新》2003,23(2):12-14,19
近年来,在儿童个性结构研究领域,基于成人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五因素受到一定的挑战,此外该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该文从新近西方儿童的个性结构理论研究、儿童个性结构研究采用的同伴提名法、以及个性结构问卷的跨文化应用等几方面来探讨西方儿童个性结构研究领域的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从佛洛伊德创立他的个性理论算起,有关个性的研究距今只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些年中,心理学对个性的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十年前,人们对个性的研究还几乎是个空白,仅从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个性理论界便一跃形成如此众多的理论,其发展速度之快,理论分支之多使人难以置信。自佛洛伊德1923年发表了《自我和本我》一书后,他的完整的个性理论基本确立。佛洛伊德第一个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人们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此后的个性理论可以说都是针对精神分析而来的,他们因不能接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闻伦理的系统性研究至今尚不完善,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存在争议。我们需要对新闻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再探讨的同时,对新闻伦理、新闻道德与媒介伦理等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厘清新闻的道德性和新闻伦理中的基本概念,既有利于为新闻伦理的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逻辑前提,也能够为解决新闻实践中的冲突和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创立有关人的学说的时候,曾提出并论证了描述作为个性的人的重要原理。但是可以说,在科学里直到现在,对于“个性”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尽管这种概念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哲学和社会学文献,运用于政论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去。如在“个性理论”的专题学术论著集中就有人谈到:在今天对于‘个性’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看法,应该对这种概念作出科学的回答。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七十多种个性定义和二十五种以上的个性结构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心理学对个性的研究却最不令人满意。这有多方面原因,而心理学往往不能从自己的学科视野去观察个性,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涉及到心理学中的个性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人本身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对人研究的历史已显示出许多丰硕的科学成果。例如,对人体解剖、生理的研究,使我们认识了人这个复杂的生命机体;  相似文献   

13.
应该深入地研究个性理论问题,以便适应共产主义建设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在于:除了探讨个性的外部条件,还应研究这一概念本身、个性的结构、个性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而不应该把个性完全溶解在社会关系中,用对社会关系的研究来代替对个性的专门研究。个性概念是个复杂的、结合的概念,它首先具有社会内容,同时又保留了自然的生物性质。个性结构中包括个人的实践行为及其需要。这里首先意味着劳动,此外还有其他的实践活动。个人需要的性质及满足需要的方式也在个性结构中占重要地位。个性结构的意识范围因素可以从它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考察:内容是外部址界在知识形式中的反映,形式是个人的心理因素。对于共产主义个性的理解既不能完全脱离目前的现实情况,又不能陷入狭窄的实用主义。不应该把个性全面发展了解为放弃社会分工和专业研究。多面性并不等于个人精通全部社会文化,也不意味着是一种静止状态。人的非个性化是资本主义的伴生物,社会主义的按劳取酬原则刺激着人去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是一个质的变化;但仍然把精力用在维持生存上,只有按需分配原则才使人摆脱这种状态。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充分地发挥个性的内部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一) 个性是心理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个性发展的动力是个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个性及其形成发展作怎样的理解、或者说对个性发展动力作怎样的理解,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拟从个性理论的两个相反命题试谈对个性发展动力的理解,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对于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在理解上如果不拘泥于名词,也不是曲解其原意,把内因、内部矛盾、内部东西(主体)、内部条件等,看作可以通用的名词,那末,关于个性发展动力的理论,可以说有两个相反的命题:一个是谢·列·鲁宾斯坦提出的。一个是阿·尼·列昂捷夫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蔡方鹿  高健 《现代哲学》2012,(2):108-113
王阳明经典诠释思想和伽达默尔诠释学在"《五经》亦只是史"与"效果历史"、以己意说经与"读者中心论"、明道求实与实践哲学等方面具有相似处,而在理论的系统性、思想理论是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本体涵义等方面则存在不同。认识和把握二者诠释思想的异同,可从一个侧面认识中西哲学诠释思想的共性与个性,更好地促进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激励的动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纯 《心理科学》2002,25(5):623-625
伴随着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的产生,管理学家们对如何实现“组织和个人利益的一致”的研究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他们在综合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激励问题进行了多方位、多层位、较全面的探讨。但是,这些研究各自独立、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许多学者显示出对建立以激励问题为中心的组织理论和建立激励性组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个性是最复杂的问题,也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它的复杂性,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许多问题都没有定论。本世纪西方关于个性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流派的产生,关于个性的观点也十分纷歧。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性理论。是西方一个新兴心理学派的个性理论,近年来国内渐有所介绍,为了开展我国个性心理的研究,本文试图作一粗浅的评介。  相似文献   

18.
张金桥  莫雷 《心理科学》1999,(6):551-552
1问题Gentner于1983年提出类比产生的结构映射理论(structuremapping theory).认为类比是知识从一个领域(源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目标领域)的映射。该理论提出两个重要原理:第一是系统性原理。它指明了类比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系统性原理,类比只映射关系不映射属性。第二个原理是透明度原理。它指明了影响类比实现的因素。根据透明度原理,结构对应的两事物如果结构清晰,或者其要素之间也存在有形的匹配.则透明度高.容易产生类比映射。关于类比迁移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迁移研究的重点。然而,…  相似文献   

19.
心理交往问题,在当代是作为一个多结构的综合性问题来看待的,柏·弗·罗莫夫认为,研究这一问题必须分析人们之间的现实联系。因为人们是通过这种联系来实现交际的。人们一方面在其社会关系中通过交际来形成个性,另一方面在这过程中使其个性得到显示并成为影响现实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施铁如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3):3-735
传统的品德结构理论混淆了作为心理过程方面的道德认识和作为个性方面的道德观念。前者属于品德的形成过程问题,后者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问题。道德观念结构可从三个维度考察:道德观念内容,道德观念形式,道德观念操作。道德观念的建构经过三个形式类似而内化程度不同的连续阶段:建立新观念与旧观念的意义联系;建立新观念与旧观念、旧行为的一致性联系;建立观念与经验事实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