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这段箴言包含两个命题,一是父母在时要侍奉,不可远游;二是若远游也必有方,此处“方”字或解作明确的目的地,或解作按时计程往返。前一命题表述了孝道为重的礼制原则,后一命题说这原则的灵  相似文献   

2.
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孔子首先用蔑视的态度表达对死亡的超越,这其中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主体精神;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杀身成仁”和“慎终追远”的思想,前者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它用“崇高的死”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赋予生命一种永恒的价值;后者则更易于消解普通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他们在血脉延续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对国人心灵的塑造。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也表现于他对人口问题有所思考。孔子对于人口问题的思考,主要集中体现于他周游列国初到卫国之时,与替他驾车的学生冉有的一段精彩的对话。“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以下凡引自同书,只注篇名。)孔子所说的“庶矣哉”,意思非常明确,就是说:“卫国的人好多啊!”这是孔子对卫国的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并非是卫国的山山水水的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并非是卫国的都邑建设新气象的人文风貌,而是卫国的熙熙攘攘的广大人群本…  相似文献   

4.
祭祀源于先民在生产力低下情况下对自然不可抗力的神化和膜拜。所以,它的存在首先是对神灵的认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政治、观念的变动,对神灵的态度在春秋时期发生了重大转折——由对神的盲目敬仰到人的主体自觉。孔子的神灵观充满着理性的否定意味,但对祭祀却又极其重视和坚持。前者当然可以解释为时代的影响,但对二者之间的矛盾却只能用孔子重整家族和社会秩序的现实主义目的需求才能解释得通。  相似文献   

5.
孔子提出不知言无以知人的命题,揭橥了知言以知人的真谛。知言是指对言语真假善恶的体知,既包括知人之言,亦涵摄知己之言;是一种与知人智慧紧密相连的实践理性。知言是知人的首要条件,与观行、众察、察言观色等行为共同构成了知人的前提条件。知言以知人的实现途径既有直接性的知言观行,又有间接性的传闻与默会等。知言以知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功能,在教育、交友、举贤、外交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理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人生境界的成就,是孔子思想和实践的终极目标。孔子一生的历程,就是人生境界不断提升的历程。这是一个不断成熟而又历经艰难曲折的历程。从一定的程度上说,孔子的思想比他的行为更伟大。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思想是他行动的指导方针,而且还因为他要行道,他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国家观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从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过渡,但这一过渡并未彻底完成;第二,主张君主是治国之本和国家政治的轴心和枢纽;第三,主张等级君主制,下级君主服从上级君主,从而构成一种等级化的国家结构。总的看,孔子的国家观是为改良的等级君主制度服务的,是从等级君主制到集权君主制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8.
孔子积极赞同出仕,并以推行“道”、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作为出仕的目的。富贵、官位、生命、个人的荣辱,其重要性都无法与“道”相比,能否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才是决定孔子行为的最高准则。当其他处世原则与这种最高准则相冲突时,孔子即采取区分大小轻重,牺牲小节义遵从大准则的方式来进行抉择。《论语》中孔子在出仕问题上看似矛盾的言行,实际上都在推行政治理想这一层面上获得了统一。  相似文献   

9.
“忠”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对“忠”的论述非常全面和系统,其中既包括对“忠”的学理性探讨,也包括对忠德的培育、践行等的方法论指导,构成了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完整体系。孔子的“忠”具有泛伦理特征,在他看来,“忠”是一切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品格,不存在主体上的选择性;“忠”的美德不仅应当施于主体以外的所有人,而且应当施于主体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施于自己的祖国。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孔子易学观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都说“孔子晚而喜《易》”,班因《汉书·儒林传》所载亦同,只不过改“喜”为“好”而已。孔子为何要至晚年方才“喜《易》”?他晚年前后的易学现有没有变化?对此,司马迁、班固没有记载,人们也都没有注意到。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中,孔子的思想终其一生,是“一以贯之”的,不可能有转折变化,其易学观也当如此。因此,探讨孔子何以“晚而好《易》”这一问题,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孔子易学观演变的认识,对孔子整个思想的研究也具有方法论的启示。1973年底,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六篇…  相似文献   

11.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把孝作为其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了出来,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向度来阐述孔子的孝道观,即,仁、生、礼。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人、教育家 ,他的思想涉及到许多领域 ,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孔子的致富观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丰富 ,文化意蕴独特 ,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孔子致富观的基本内容致富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愿望 ,孔子在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期 ,提出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独特文化意蕴的致富观念。1 肯定了致富的合理性。孔子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的基本欲望 ,是合理的。他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孔子到卫国去 ,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下引《论语》只注篇名),明确提出了人性的命题。而人的本性究竟如何,对此他的论述却是含糊的,正如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事实上,远在商周时代人们就已经有了关于人性的探讨,譬如“不虞天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考察了朋友概念的历史变化,然后比较了友爱和仁两个基本概念,这些是全文的铺垫。本文主要从“信”和“乐”两个方面比较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朋友观。“信”为友道之基,这是《论语》强调“信”的原因所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类型的朋友“信”的情况不同,有的无“信”可言,有的靠法律来保证,有的靠道德来保证,有的则是朋友本身应有之义。朋友为人类生活带来快乐,孔子认为这种快乐是“仁道之乐”;亚里士多德认为是“理性之乐”。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两位大师的伦理、政治以及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技术与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与不安,孔子"君子固穷"观值得当下借镜。孔子坚守"君子固穷"观念,信守"君子忧道不忧贫"信条,不屑"不义而富且贵",批评"贫而谄,富而骄"现象。孔子高扬轻物欲主义,肯定简约生活方式,提倡适度禁欲,其理想生活目标就是过上"感性"与"理性"均衡的礼乐生活,成为后儒向往的所谓"孔颜乐处"的生活乐土。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语言观来源于他的哲学观点 ,他在把自然看作是阴阳合一的统一体时 ,认为阴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阴柔必然能战胜刚强 ,因而他片面提倡阴柔而否定刚强 ,这就使得他的人生观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消极的因素 ,从而导致了语言观的消极。他尽量地弱化语言的功能 ,否定语言形式的作用 ,但他的“正言若反”的命题却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孔子的语言观主要来源于他的伦理学观点 ,他认为语言是心灵的外现 ,属于“仁”的道德范畴 ,因而他充分肯定了语言的功用并提出了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 ,对我国语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Before and during the time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the concept of friendship had very different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compares Confucius’ with Aristotle’s thoughts on friendship from two perspectives: xin 信 (fidelity, faithfulness) and le 乐 (joy). The Analects emphasizes the xin as the basis of friendship. Aristotle holds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friends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m are three types of friendship. In the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pleasure, there is no xin; in the legal form of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utility, xin is guaranteed by law; and in the moral form of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utility, xin is guaranteed by morality; in the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virtue, xi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Both thinkers believe friends can bring joy to human life. According to Confucius, it is the joy of rendao 仁道 (benevolence), whereas for Aristotle, it is the joy of Reason. There are many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he commonalities reveal some inner links between Confucian rendao and Aristotelian Reason. It seem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ndao and Reason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ral reason and logical reas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is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two masters’ ethics,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Translated from Lunlixue Yanjiu 伦理学研究 (Research in Ethics), 2006, (1): 47–52  相似文献   

18.
复仇,是人类几乎各民族都盛行过的历史文化现象,有自身独特的亚文化伦理。最早的复仇现象当溯至远古时代的血族复仇,在“死后有灵”的神秘观念支配下,认为核死者有要求本族成员为自身讨还血债的义务。“以血还血”的信念强固了氏族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建构了复仇伦理。农耕民族的种种习性使中国古代社会复仇之风持久盛行。发韧于孔子的先秦儒家学说有力地强固了古代文化中的复仇意识,使之充实了仁爱、正义的合理内核,从而奠定了复仇意识作为传统文化心态有机组成部分的根基。一、关于复仇的原则与宗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自然哲学观中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和"仁爱万物"的生态保护观。孔子自然哲学观中的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科学发展的落实,对于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青 《管子学刊》2013,(3):113-117
20世纪后半期,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摆脱人类生存的困境,走向具有生态持续性的文明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实践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试将孔子和泰德·本顿的生态观加以比较,求同存异,发掘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两者在对自然的解读上,强调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阐发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性和密不可分性,强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强调合理地支配和有限地利用自然,承认自然的极限。这些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