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我去一位朋友家。一进门,他便说:“我家的电灯昨晚全不亮了,我查了半夜,也没有找着毛病在哪里。今天起床就又继续查,还是找不出毛病。你来了正好,帮我找一下.”我说:“我又不是电工,怎能帮你的忙呢?”他说:“你不是学过逻辑吗!兴许在这里能用上,帮我出出主意就行”。我说:“那倒可以试试”。我首先看了一下他屋内电灯的安装情况。里外共九个灯头,五个插座,电路全部  相似文献   

2.
事奉     
单信 《天风》1994,(10)
在英文圣经修订标准本(RSV)中,“事奉”一词译作“崇拜”,有时又译作“服事”。这说明“事奉”就是敬拜服事神(“事”有时也写成“侍”)。 “事奉”既然是一种敬拜,那么他服事的对象应该是专一的,圣经从来没有说要“事奉人”。相反,耶稣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太4:10),又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你们不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身高不到1.2米的中年矮子上了车,售票员招呼他买票,但他说: “我从来不买票。”售票员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满1.2米,可以不买票。”售票员不同意,两个人就争吵起来了。于是,我上前说道:“车上不是有《乘客须知》吗!应以它为准!”这时,一位乘客读出了其中一条:“每人可带1.2米以下儿童一人,但1.2米以下儿童单独乘车须买票。”我说:“根据规则,并不是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证明别人是错的,喜欢纠正别人对我的不正确的认识和说法。”“我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一直是这样过来的,希望我还能继续这样做”。这是“万人迷”贝克汉姆2004年元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他说他的一次又一次成功,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而且也证明了那些否定他、攻击他、歪曲他的人的错误。到了2006年9月,被新帅麦克拉伦排除在英格兰队之外的贝克汉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又说:“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震动,如果说不失望的话那是在说谎,入选英格兰队10年之后告别它是一种糟糕的感受。他已经作出了决定,但我感受到的却不是苦难,而是失望…  相似文献   

5.
从碰了钉子谈起我在七班当班长时,班里有个武建中同志,入伍前是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在工作中,我只看到他的缺点,没有看到他的优点。比如在野外生产时他不和同志们在一个炕上睡,硬要支个铺单独睡。他说:“这是习惯。”班里同志对他很有意见,说他摆知识分子架子,他却说别人不了解他,不关心他。我对他也很不满意,半年多没表扬过他一次,批评他的次数却  相似文献   

6.
某家大工厂有一位对科技知识和安全常识一无所知的、混了多年的安全科长,为了在改革中不被刷下来,在管组织工作的厂党委副书记的直接帮助、批准下,填了一张“评定科技人员职称登记表”。他在“有何特长”一栏里填了“电子专业”,在“通晓何种外语”一栏里填了“日语”。(实际上他根本不懂电子学和日语。)于是摇身一变,成了“助理工程师”,跻入科技队伍,由外行变成“内行”了。有人去质问那位党委副书记:“他凭什么评上助理工程师?”副书记回答说:“他装过半导体收音机,不懂得电子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男孩,父亲要他学拉丁文,但他对拉丁文不感兴趣,便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让我做别的事情?”父亲说:“可以呀,你去挖水沟好啦,牧场正需要一条灌溉渠道。”  相似文献   

8.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确实,语言是一柄双刃利剑,善用者能横扫千军、杀敌致果,拙运者则磕磕绊绊,因辞害意。而在这个世界上,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美好祝愿的人。且不说我们常常会忘记给别人一个真挚的祝愿,就是有这种想法,表达出来的话语也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会愿望与效果南辕北辙。由此可知,不仅批评人要讲艺术,恭维人也有艺术性。 恭维人要看情景。著名语言学家孟君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四十多岁的副教授在除夕之夜对他说:“将来我写缅怀你的文章,我就……”在孟君先生明确表示不快后,他还是说“我说这话你又会不高兴了——以后我写回忆你的文章……”他每次这样说,孟君先生心里真的不高  相似文献   

9.
在车队工作时,有次我添乘到金华公寓。有个乘务员问我,“酗酒”一词怎么解释。我答道:是指没有节制的喝酒,酒后撒酒疯。他马上拿出一本段里制订的《职工奖惩条例》,指着上面一行字要我看,原来上面写道:“乘务员在公寓不准酗酒……有饮酒者扣奖50%。”他说:“我不酗酒,适量喝点酒为什么要扣奖?”当时我正面解释了一下乘务员在外不能喝酒的道理,如今回忆起来,是《条例》违反了逻辑要求。首先,从《条例》的本意来说,乘务员在公寓是不能饮酒的,但《条例》却将“饮酒”这个概念加以不恰当的限制,成了“酗酒”,犯了概念“限制不当”的逻辑错误。其次,从《条例》前后文的关系来说,先说“不准酗酒”,后来又说“饮酒扣奖”,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违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思维与智慧》2005,(10):61-61
我不是笨蛋“我加到工资啦,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不告诉妻子,那她一定会说,不加我工资是因为我是笨蛋。”“那你就告诉她说!”“不,我才不是那样的笨蛋呢!”道歉邻居:“我们刚才敲击墙壁,想挂一幅画,可能骚扰了你,特来道歉。”“没关系,我正想过去问问你,假如我们在那钉子尖上挂画,是否牢固?”戒酒之后某人在酒店叫来两杯酒,喝完一杯又一杯,服务员问:“你真好酒量。”那人说:“不!一杯代表我,另一杯代表我病重的朋友。”第二天,那人又到酒店去,这次只喝了一杯。服务员问:“你的朋友……死了?”他说:“不,我戒酒了。”世界记录冠军运动员因…  相似文献   

11.
暑假期间,一位来上海进修中文的美国学生到我家来作客。谈话之间,他得知我是足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时,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他说:足球不就是十来个人踢一个球的体育运动吗,难道还需要硕士研究生去研究? 我搞了多年足球运动,这样的提问却是头一回碰到,一听也感到很突然。但转念一想,觉得也不奇怪。这位美国同学大概对足球运动不大熟悉,有关的基本概念还不明确。于是我就从明确概念着手回答他的问题。我说“足球”这个词可以表示两个概念:一是指一类球,一是指足球运动这种体育活动。在高等体育院  相似文献   

12.
汉语名词功能转换的可能性及语义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词本来只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一种静态的词,但是,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些名词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已经转化为一种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动态的词了。例如: ①他居然很女人地说了一句:“当初你离开外贸时,我就不同意。”②因为总跟日本大老板干,他也会很日本地管理公司了。  相似文献   

13.
高牧 《天风》1994,(12):7-8
柔和能免大过 (传10:4) 所罗门在传道书上说:“柔和能免大过。” 主耶稣也曾说过:“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柔和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些人没有一定的忍耐性,不愿意谦卑柔和,只想凶一些好,以为凶狠能使人敬畏他。 但从我们一生的经历中所看到的,在人与人的矛盾和冲突中,多半都是因为缺少柔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珍惜今天     
张艳 《天风》1996,(5):42-42
唐伯虎是明朝一位伟大的画家和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一首七十词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这首词表示人寿有限,岁月催人。摩西在诗篇90篇中提到“  相似文献   

15.
我在某佛学院任教时,有个很用功、很精进的学生,一心想学律,求我给他介绍个师傅。我立刻想到了圆拙法师。虽然那时还未见过他老人家,但却“闻名久矣”。好多人谈起他都崇敬得不得了,连说话的口吻都立时不那么随便了。有个法师曾对我说:“我见过那么多老法  相似文献   

16.
著名侦探福尔摩斯在华生医生家里做客。他怡然自得地坐在沙发里,瞧着华生用光闪闪的咖啡壶煮咖啡。屋外忽然响了一声喇叭。福尔摩斯头也不回地说:“警察局那帮笨蛋又来找我判案了。”华生果然看见警长先生走进来,福尔摩斯指着咖啡对华生说“这个壶就象一面镜子。”警长进来了,恭恭敬敬地把案件的卷宗放在福尔摩斯面前。案件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约翰     
《天风》2006,(20)
神的礼物God’s gift耶和华已施恩Jehovah has been gracious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他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给他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  相似文献   

18.
苏格拉底风烛残年之际,自知不久于人世,很想点化一下学问很不错却缺乏自信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不慌不忙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仅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得有充分的信心、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助手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栽培。”那位助手说到做到,他不辞劳苦地为寻找苏格拉底事业的继承人奔  相似文献   

19.
人生成功的秘诀,浓缩起来其实就是三伯的这句精辟之言:三伯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平日寡言少语。令我对他刮目相看的,是他教育孩子常会说一句朴素而又意蕴丰富的话。这句话就是:你要有一样拿得出手。三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初中毕业后,三伯让他从师学瓦匠。学了一年,大儿子嫌那砌砖抹灰的活儿既脏又累,不想干了,提出要改学理发。三伯将他臭骂了一顿,教训他说:“干什么不苦,干什么干好了不能干出大名堂?行行都出状元呢,你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到头来一样也拿不出手,艺多不养家哩。你给我沉住气,认认真真学好一样本事,这辈子就够了。”三伯逼着他又学…  相似文献   

20.
我在家乡纽约州卡南代瓜的街上买东西时,听到一旁传来小孩子的说话声,“妈妈,你看,这位太太还没有我高呢!”那位看来表情有点窘迫的妈妈忙叫了一声“米基”。那个叫米基的男孩看来最多有7岁。孩子的妈妈对我说:“啊,真对不起。”我笑了,对她说:“没关系。”然后转过身,看了看她的儿子,说:“哈,米基。我叫达丽尔·克雷默,你好吗?”他从头到脚地打量着我,而后问我:“你也是妈妈吗?”“是的,我也有个儿子。”我说。“你怎么这样矮小?”他问。“这是上帝的安排。”我说。“有人矮小,有人高大,我属于前者,而且是矮中之矮。”我和他大约说了5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