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何德文 《天风》2004,(10):31-31
从古自今,人总想别人尊重自己,却很少自省自问,自己凭什么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又是否尊重了别人?多一点后者,少一点前者,这便于你用一种较为客观的目光来看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同时也将会帮助你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吴正银 《天风》2003,(7):34-3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和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就会减轻自己的痛苦;当我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狂喜就会变得静如止水?智者微微含首;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片刻说:把别人当成自己,就可以真正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对吗?智者以慈善的眼光应诺;继而说: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接着说:这就是说,要充  相似文献   

3.
在办公室里和同事相处,你是否知道,在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性格的人?是否给人留下好印象?以下测试能帮你看清楚自己,进一步了解本身性格,助你发挥所长,做个人前人后受欢迎的魅力白领族,才能在职场上占优势。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做你自己     
孟艳玲 《天风》1994,(12):42-42
刚进神学院学习时,常常羡慕别人的恩赐和才干,祷告时我常常问神:“既然呼召我,为什么不赐给我各方面的恩赐?”有一次与老牧师交通谈到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位老牧师对我说:“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恩赐,也不要想方设法去做别人,神要你做自己,在神要你做的事上尽忠就是了。”这话给了我亮光,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5.
你不能勉强别人,但可以勉强自己; 你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先从你自己做起。 若是你连自己也改变不了,何谈影响别人、改变别人、帮助别人呢?  相似文献   

6.
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为何要去掩盖,要去“随大流”呢?记住,你就是你,是别人的性格所修饰不了的你。  相似文献   

7.
一位胎生的盲人在他的朋友家里聊天直到夜色苍茫。临别时,他的朋友说:“让我给你点上一盏灯笼照在路上走。”盲人回答说:“我的眼前始终是一片黑暗,提一盏灯笼有什么用?”朋友说:“你提着灯笼在路上走,别人会老远就看见灯笼,不至于撞在你的身上。这样可以照亮别人,保护自己。”盲人欣慰地笑了:“很好很好!照亮别人,保护自己!”于是,盲人就提着燃着的灯笼上路了。虽然他依旧是艰  相似文献   

8.
当你高谈阔论、忘乎所以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遭遇尴尬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不理睬你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轻蔑你时,你该怎么办?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其实,把这四种基本关系搞清楚了,也就拥有了交际的基本法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平素,我们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过错总能找到借口,甚至预先就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过错。这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别人,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你就会意识到:目中无人、忘乎所以、抑郁寡欢、乱发脾气,都是一种交际错误,需要尽快加以改正。具有这…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什么地方,当你在一方或者一个单位显山露水之时,总会有长者谆谆告诫你,“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含蓄点的说法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有些时候,强者往往容易遭人嫉妒,遭人暗算。是不是所有的“秀于林”的“木”“风”都“必摧之”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强者,你怎样让自己少受伤?你又怎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10.
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快快乐乐地为自己活,潇潇洒洒地“自恋”,哪怕别人把自己当成“精神病患者”,你也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如果你追求的快乐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只能悲哀地活在他人的阴影里。事实上,人活在这个世上,并不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我的珍惜。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他比别人优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满足。  相似文献   

11.
遵他而行     
杨友文 《天风》2006,(5):2-4
我们基督徒的行事为人,不仅考虑自己是否有益,还必须考虑别人是否有益,更重要的是考虑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否有益?他的圣名是否得荣耀?这就是遵主而行了。“就当遵他而行”是什么意思?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译为:“你们的生活必须以他为中心”。我们接受了耶稣基督为我们的主,就必须以主耶稣为中心,而不再以自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把你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都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忍让     
世人的性格多有差异,母亲属于最能忍让的那种,在母亲的为人处事中,考虑更多的是别人的感受,别人的利益,而非自己。记得小时候,我们要是在外面受了委屈,跑回来哭诉时,母亲总会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想想你自己,或者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思考这件事,你觉得自己有没有错?”说实在的,这话听起来不中听,但事过一想又不得不承认母亲的话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4.
郭文文 《天风》2006,(16):24
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常常羡慕别人,羡慕别人出众的容貌,羡慕别人超凡的才情,亦或羡慕别人所拥有的那些成功的光环呢?  相似文献   

15.
先请你对以下各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 1.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吗? 2.经常花时间与钱财去整容美容吗? 3.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头衔吗? 4.喜欢向人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亲戚中较有地位的人物吗? 5.不愿意同家庭经济困难的同事来往吗? 6.稍有成绩便自吹自擂,唯恐他人不知道吗? 7.工作业绩不佳就常找借口吗? 8.有欺上瞒下、沽名钓誉的行为吗?  相似文献   

16.
忍耐与饶恕     
《天风》2006,(12):35
“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罗15:5) 成人: 你是否有时觉得孩子换衣服上学换得太久了? 交通那么拥塞让你觉得走路还快一点?你有这样的感觉,可能是因为那天你心情被搅乱了以至怏怏不乐、甚至有点生气,总言之你变得没有忍耐。你可有时觉得别人对你没有忍耐是因为你走得不够陕?讲话太慢?叉或者开车迷路了?相信你不会喜欢成为别人不耐烦的发泄对象。试想想有那么凡事顺利的一天, 你觉得宽容、安详、平静,你觉得好有忍耐。于是你一再地向儿子解释他的数学难题,很乐意地帮忙你的配偶去寻找遗失的钥匙,甚至有人在你前面插队也不以为忤。你有没有接受过别人耐性的对待?有没有人对你说过你要多点时间才能完成是可以理解的?试想想神一而再,再而三地饶恕你、支持你,他是何等的恒久忍耐。  相似文献   

17.
耶稣说:“为什么你只看到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玛7:3)耶稣这话说的意思是:有那么一种自以为是真理化身的人,对别人身上的一点毛病指手划脚,不依不饶,而对自己身上比别人大的缺点却毫无察觉。耶稣当初指的正是犹太民族中的“佼佼者”——法利赛人。 今天,这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缺点错误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仍步法利赛人后尘者,总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别人都不符合圣善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父母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掌心,孩子却渴望一片自己的天空。“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你把它们和“强迫症”连起来,好像关怀、关心别人倒成了问题了?家长爱孩子,才会去关心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这还有错吗?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有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幸福。你要爱孩子,就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你要让他将来生活得好,就要让他有生活的能力,有足够的经验。要让他有足够的经验,你现在就不能剥夺他获得经验的机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有个17岁男孩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傻,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必须得替他…  相似文献   

19.
对于女性的美丽而言,重新认识一下“自负”这个词非常有益,它可以使人坚信,美是自身固有的品质。有人说自负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根据这种解释,如果要避免自负,就必须对自己形象有个“准确”的描述。依靠什么作为描述的标准呢?难道根据世人的眼光来评价自己的外貌是否真的美吗?难道要凭借别人的口味  相似文献   

20.
严必林 《天风》2003,(1):25-25
嫉妒,往往产生于经常在一起,地位、身分差不多的人中间。 嫉妒是可恶的,因为“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3:16)。下面几点克嫉妒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存心谦卑法。有的人喜欢自我表现,处处要高人一等,别人取得了成绩,便误解为对自己的否定,所以一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不服气的心理就油然而生:“你算什么?你不过是机遇临到罢了,其实你任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