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5,(10)
<正>一、脚步与声音——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全球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全球化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政治全球化",时间起点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代,之后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的主角是现代主权国家,典型关系为"大使对大使"(A2A,Ambassador to Ambassador)。以联合国的成立为标志,最终形成了全球政治规  相似文献   

2.
我想我应该是这一拨农民的朋友,或者说我是他们的一分子,我和他们处在一个文化氛围里边,如果说这张画是中原文化的一个符号性的表达,那我就是其中的一个符号.  相似文献   

3.
程恭让 《法音》2023,(3):59-64
<正>2月13日,我们在大觉寺参加星云大师最后的祭典。心中非常清楚:我们不得不接受大师的离世。同时我们心中也十分清楚:星云大师的离世事实上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从佛教思想与历史的角度言,星云大师所推动的人间佛教,毫无疑问是从汉传佛教、中华佛教开创出来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及世界意义的现代佛教文化典范。后星云时代的佛教文化将会是怎样,它将是好是坏?一些朋友、读者、好友,这一星期不断向我提出这一问题。作为一个佛教思想的研究者,我时刻提醒自己谨守学者的本分,不要对未来的历史作出任何大而化之的情绪性判断。不过,作为一个佛学研究者,我觉得可以负责任地说出我的一点理解:星云大师的离世,对佛光山及其人间佛教的影响应该不大,但是对于这个世界的佛教的影响可能会非常之大!  相似文献   

4.
一、角色定位信仰无国界,信徒有祖国。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平信徒应该既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个守法的好公民;既要服侍好教会,又要服务好社会。只有这样,我们基督徒才能得到国家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参与福传事业也才有基础和底气。如今,我们正处在伟大变革的时代,生活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祖国,这是天主的恩赐,也是我们的幸运。  相似文献   

5.
我们教会的礼仪年进入将临期,将临期的四个星期代表着基督降生前四百年的时间。也就是旧约时代的人们盼望耶稣基督的降来,盼望了四百年的时间。四个星期一晃而过,就是圣诞节。但在这降临期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样迎接耶稣基督的降来?耶稣为什么要降生到世界上?是我们基督徒应该静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担任所长,平时跟同志们很少见面。这次胡伟希同志建议我来跟大家见见面,交换交换意见,我觉得很好。上星期北大有一个认识论讨论班,他们让我讲一个题目叫做“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问题”,今天我就大致讲讲这个题目。我想分四个小题目来谈一谈。 首先要谈一谈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基本目标或基本要求是什么。关于这一点我还是认为我们研究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主要是考察研究中国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规律。也就是说中国哲学思想有一个客观性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去研究它。  相似文献   

7.
在黑格尔的体系中,世界史是客观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作为世界精神经历了各种民族精神先后相继发展的辩证过程;体现这些民族精神的四个阶段是古代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与日耳曼世界,第一个世界好比世界史的幼年时代,第二个与第三个世界好比成年时代,第四个世界好比老年时代,只有这个世界的原则才是自为地存在的、自由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五四爱国运动八十周年,恰值全国人民爱国激情高涨,愤怒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侵犯我主权的暴行之时,这很发人深省。五四运动的时代坐标,处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交叉点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深重的民族危机蕴含着转机和生机,亟待国民之觉醒。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一次讲演中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局面,大意是说: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可是,到了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是顶弱、顶贫的国家。所以现在世界的列强就有瓜分中国的念头,也即由各国来共管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我们会…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之所以是这个时代标志性的话题,是因为这一主题正处在几个关键的节点上。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我国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如何从仿制成功走向制造和创造,这是事关国家与民族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而工匠精神正是这一节点上的关键。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仅仅是粗制滥造的产品损坏了我们的声誉,更主要的是很多人的心性也处在一种粗糙放荡的状态,而工匠精神正好是完成我们心智转变的一剂良药。三是我们的历史本不缺乏工匠精神,但如何延续和发展工匠精神,事关我们民族未来性格的打造。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两个世纪中,经验主义经历了向好的方面发展的五个转折点。第一个是从观念到词的转变。第二个是把语义重点从词项转到句子上来。第三个是把语义重点从句子转到句子体系上来。第四个用M.怀特的说法来讲就是方法论中的一元论,即放弃分析与综合两种命题互相对立的二元论。第五个是自然主义,即放弃追求先于自然科学的第一哲学的目标。我将对这五个转折点逐一做出详细说明。第一个变化是把注意力从观念转到字词上来。这就是在认识论上尽可能采取谈论语言表达式而不是观念的政策。这种政策当然是中世纪唯名论者曾经采用过的,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从1786年起才开始渗透进现代经验主义,当时语言学家J.H.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