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张载的鬼神观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祭祀和世俗信仰三个不同层面考察了张载对鬼神的论述,对其鬼神观的哲学化做了详细的讨论。鬼神观是张载气论的一部分;他对祖先的鬼神的理解建立在自然主义的生死聚散说的基础之上,由此否认有世俗一般所谓的鬼神。哲学性的鬼神观念成为张载鬼神思想的主导。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鬼神迷信思想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鬼神迷信观念的存在也有着文化深层结构上的原因。通过对儒家的“鬼神观”和“天命观”的探讨.笔者认为儒学的这样一种“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下的二人互相制约”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儒家文化在根本上对鬼神迷信思想有着实际的支撑。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破除迷信思想的存在,宣传无神论的思想,就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转变,吸收科学和理性精神进行重新的解构与建构。  相似文献   

3.
征兆,即预先显示的迹象。征兆信仰,即在泛神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认为天地鬼神可给人世变化预示某些兆象的社会观念。它是在社会生产力依旧较为低下、人们虽有认识和把握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欲望但又不能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时产生的一种社会观念。征兆信仰分为前兆迷信和占卜。  相似文献   

4.
封建迷信是指带有封建社会印迹,以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信仰与崇拜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方式。封建迷信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迷信观念、迷信行为和迷信活动。迷信观念是个体对于鬼神、命运、因果报应等的经验性理解和盲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但也应看到,某些地方鬼神迷信的沉渣假借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名义重新泛起,在社会生活中严重泛滥。为什么鬼神迷信现象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表现得如此严重?本文就其根源与对策作以探讨。一、鬼神迷信现象是唯心主义有神论的必然反映鬼神观念是在人类长期的认知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开始仅是一种迷信而已,后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将人们已有的迷信思想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并进而产生出了有神论。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魂魄观念往往联结着“有神”与“无神”之争。王廷相别具一格的魂魄观,从气化宇宙论维度界定人的魂魄,认为人的魂魄是“气”所产生的灵妙作用。他认为,魂魄因气的集聚而生成,亦因气的散失而消逝,魂魄并不能在人殁后转化为鬼神。“魂”与“魄”作为气的作用的显现,本质上同根同源,故不能分而为二,因此他否定了“魂”“魄”二分观念。他对儒家经典中的“鬼神”与世俗宗教和民间信仰中的“鬼神”作出准确区分,并对人的魂魄回归作出新的解释,否定了世俗宗教和民间信仰所说的“鬼神”的存在。王廷相的魂魄观从“形气”切入,侧重陈述“气”的质性,较为彻底地贯彻了无神论,是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信仰问题上,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认识,即认为迷信鬼神是劝导人们向善的,是抑恶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不少人由此产生了迷惑,以为敬畏鬼神是一种有益的,至少是一种无害的。这种认识使得人们对封建迷信和迷信活动抱相当宽容的心态,甚至扩散到了包括共产党员在内这样本应是无神论者的  相似文献   

8.
一、定义 所谓"迷信",指非理性、反科学、对个人与社会有直接危害的极端信仰,它以迷狂为特征,是巫术、宗教中有害成分的强化[1].迷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迷信是指不查事情的真伪而受迷惑,盲目地信仰或崇拜,其对象不限于鬼神,还包括迷信书本、古人等.狭义上的迷信是指相信占星、卜筮、风水、命相、鬼怪等,即是通称的封建迷信.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墨子以"明鬼"这一主题用许多篇幅构建绝对的鬼神信仰来说,上博楚简第五册中<鬼神之明>对鬼神之"有所明"与"有所不明"的言说则篇幅很小.虽然如此,但它却提出了一个既不同于墨子也有别于孔子的颇有特色的"鬼神观".这一"鬼神观"在肯定"鬼神"存在的前提之下,揭示了"鬼神"在施行赏罚上的盲点和不一贯性,这是对孔子儒家和墨子信持鬼神能够普遍"福善祸淫"或者善恶因果报应观念的一个明显修正,称得上是存疑的"二重性"的鬼神观,从而为东周子学的"鬼神"观念增添了新的色彩,甚至可以说由于这种"鬼神观"的出现使东周的鬼神信仰呈现出了多样或多元性的局面.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从"三代"宗教到东周宗教所发生的具体转化.在此,我们关注的是<鬼神之明>"鬼神观"的独特性以及它在东周鬼神信仰世界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元神不灭论”是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深层“理论”基石。戳穿“元神不灭论”,李洪志就会原形毕露,他度人上天成神的臆说就会不攻自破,“法轮功”神坛也就轰然坍塌了。“元神不灭论”是形神关系问题的一个说法,与之对立的是神灭论。在中国历史上,思想家们围绕着形神谁决定谁,神灭与神不灭,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系的鬼神迷信与反鬼神迷信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历代无神论者前赴后继地坚持战斗,给神不灭说以沉重的打击。如汉代王充高扬“生无不死”和“死不为鬼”的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迷信观念。南朝范缜撰写《神灭论》,提出“形质神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封建迷信”是我国的习惯称呼,它主要指世俗的鬼神迷信,既不包括宗教迷信,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迷信古人”、“迷信书本”、“个人迷信”等等。对待封建迷信的政策与对待宗教的政策是有区别的。对待宗教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而对于封建迷信则是坚决取缔和说服教育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某些偏差,正是由于未能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12.
无神论可以分为积极的无神论和消极的无神论。通过回顾西方无神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古典时代的自然主义哲学传统是其"源头活水";无神论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其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应当在非信仰的大范围内进行广泛的考察和辨析,厘清无神论与自然神论、泛神论以及不可知论之间的关系,要将各种丰富的非信仰现象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中国的无神论思想主要以反天命、无鬼神、反对世俗迷信为主要内容,它与西方无神论思想在内涵以及外延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今天从事无神论的研究,既要考虑它本身的西方传统,又要兼顾中国文化中无神论思想的特色,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符合这个时代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蒋子文信仰是六朝时期盛行于今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巫觋鬼神信仰。其信仰兴起的时间当在公元211年或219年,其形成的关键原因在于孙权迎合江东民众普遍信仰的“江东化”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同民之好恶"为关键词,探讨日本古学派的伊藤仁斋的王道论。仁斋之王道论大致以孟子政治思想为准,即便他也承认"民之好恶"并非绝对正确,也坚持以"同民之好恶"为最重要的政治原则,对此,传统中国儒学思想认为,既然民之好恶未必符合儒家之道德标准,那么以"民之好恶"为政治之基础的想法就不足为据。其次,尧舜依从"民之好恶"而崇拜鬼神,而孔子意识到鬼神之危害,所以教导民众从于义理而远于鬼神,故仁斋盛赞孔子"贤于尧舜远矣",但孔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正之"俗"时,却经常表现出"从俗"之姿态,仁斋所描绘的孔子与世俗之关系,实际上与仁斋自身与世俗之关系存在着很大的重合。  相似文献   

15.
开展科学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是思想战线上一项长远的、不可间断的事业,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思想保障。然而宣传无神论不能只靠一件件地揭露鬼神迷信的事实,还要通过这些事实,说明鬼神迷信为什么错误、鬼神为什么是不存在的道理。只有明白了鬼神不存在的道理,才算树立了无神论的世界观,才能有效地抵制形形色色的鬼神迷信。  相似文献   

16.
一场声势浩大的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令社会猛醒。鬼神迷信假借着科学旗号,披着传统文化外衣,已经从涌动的暗流成为泛滥蔓延的祸水,直接威胁着社会稳定。为了把握当前鬼神迷信的现状,探讨遏制迷信流行的对策,3月24日,中国科协第  相似文献   

17.
陈永涛 《天风》2018,(2):33-33
为了避免文化疏离现象和基督教的迷信化或民间信仰化,作为中国基督徒,在中国神学的思考和构建中,我们需要跋涉于两个不同的传统之中。一个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另一个是基督教的传统。这两个传统同时供给我们信仰和神学的养料。  相似文献   

18.
二、道教是否具有传统的义理之学?本世纪初,在一次道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有一位知名的西方学者,发表了他对中国道教的看法,认为:道教的根本信仰是“道”,由于对“道”的诠释纷繁,作为另念,其适应性很强,因此它是一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教义的宗教,也可以说是没有“神学”的宗教。他的  相似文献   

19.
迷信大国     
在我们中国,迷信越来越盛行,有人称我们是迷信大国。 是否太夸张了?有人不服气,还有人发出质疑。其实,说中国是迷信大国,也是失之公允的,迷信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很多国家相信鬼神的人,其比例肯定不会低于中国,不过中国人口太多而已,相信鬼神的人数总量最多。  相似文献   

20.
瑶山生态独特,生产方式滞后,滋生了鬼神观念。鬼神要作祟人间,于是作为沟通人与鬼神灵媒的巫师出现了。师公是瑶族社会的高级巫师,他们在生产生活、疾病生育、婚丧嫁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往瑶族宗教研究,多集中于对瑶族信仰的特质、经典及仪式的研究,而对于师公群体的研究迄今仍付阙如。基于此研究现状,本’文以广西大瑶山一位庞姓瑶族师公作为研究对象,对他的信仰与生活进行民族志研究,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瑶族的宗教。 罗宗志,壮族,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广西瑶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刘志艳,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