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气助词“了”通常有两种用法。它的第一种用法是:表示某件事或某个情况肯定已经发生了.如: ①刮风了。 (“刮风”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 ②他去打乒乓球了. (“打乒乓球”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 语气助词“了”的第二种用法是: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如: ①现在是冬天了,天气  相似文献   

2.
谈“一样”——兼谈“似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样”、“似的”是什么词?在句子里出现时如何分析?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汉语教材,对此所作出的回答是不尽相同的。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一样”和“似的”都被作为“比况助词”①,但却没作具体分析;在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  相似文献   

3.
谈“立志”     
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一个人立下一定的志向,不仅使自己明确前进的目标,而且给自己增添前进的信心和力量,由此开拓前进,坚毅不拔,便可达到事业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可见一个青年人要振兴中华,为实现祖国四化多做贡献,首先要立志。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十分强调立志,尤其是那些在历史上对祖国对人民做出贡献的志士仁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注重立志。我国汉代有个史学家司马谈,是个大学问家,临终时嘱咐其子司马迁继续写史,留给后世。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书立说。为了做好《史记》的写作准备,他游历长江下  相似文献   

4.
谈“真”     
李栋 《天风》2013,2(2):45-45
去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领奖前在瑞典皇家文学院演讲,所讲的内容让我深有感触。 他的演讲中有不少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这些故事没有多少政治立意,但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些故事或简单或曲折,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真”。莫言演讲时语调平和,却丝毫没有降低其吸引力;他的言辞没有任何说教,但处处能打动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谈“怕”     
黄昏时分,我正在学校的操场悠然地漫步,一个同事跑到我的身边问道:“王老师,今年暑假里又去哪儿旅行了?”我说:“我去了西藏。”他吃惊地看了我一眼说:“你不是去过西藏吗?怎么今年又去了?”我说:“是啊,我前年去西藏,是为了一睹珠峰的风采。今年去西藏,是为徒步墨脱。我还会第三次去西藏的,因为还有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没有去,那就是西藏的阿里。”  相似文献   

6.
感情就像织毛衣,织的时候一针一线,格外仔细;而拆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拉,瞬间就会变成一堆毛绒。  相似文献   

7.
一百多年前,著名的抗美英雄林则徐曾亲手书写了一幅“制怒”二字的条屏,悬之于房中注目的地方,以抑制自己容易激动发怒的脾气,坚持冷静地待人处事。明朝朱衮在《观征子》中说:“一个有涵养的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这种“制怒”与“忍让”的涵养功夫,实在是一种操持稳重的美德。 然而,我们有些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缺乏涵养,常常为某件鸡毛蒜皮之事,就大发雷霆,得理不让人或无理争三分。轻则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闹得面红耳赤,彼此都不愉快。重则吹胡子瞪眼,恶语伤人或拳脚相加以至失去理智,行凶杀人。最终,落个不是触犯法律,就是触犯了纪律。悔恨醒悟,业已晚矣!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豆类和豆制品,是一类重要的食物。我们常吃的豆芽、豆浆、豆粥、豆腐,都富含营养,不可或缺。可是,你知道吗?在汉代以前,豆字通常指的是一种容器,而不是我们吃的各种豆类食品。豆字在汉代以前,字形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王从友 《天风》2009,(7):50-50
股票最近又开始让很多人为之倾心、为之痴狂--经历了去年近一年的爆跌,今年仅几个月的时间又翻了近一倍,很多"优质"股的更是翻番地涨,于是乎,人们对股票的热情又开始随着大盘升温.  相似文献   

10.
也谈“煞风景”郑祖泉“煞风景”一词,由来已久,典籍上释义是损伤美好的景致,败坏人的兴昧。唐代诗人李商隐所著《杂纂》卷上记载有不少“煞风景之事”,其中包括:“花间喝道”(车马在花丛间大声呛喝而过)、“苔上铺席”、“所伤垂杨”、“花下晒辉”(花树下晒裤衩...  相似文献   

11.
邓灵勇 《天风》2014,(6):37-37
在闽南某镇有位老人,5个儿子都是成功的生意人。满堂儿孙住在各自的新房里,让耄耋老父独居古厝。老人的每餐饭都是孙子上学时顺带捎去的,没人管老人有没有吃饱,饭菜合不合口味:也没人顾得上老人冷暖,有没有生病。老人家中的日常卫生更没人帮忙打理,村民们经过老人家门口时,总能闻到一股异味。儿孙春风得意,老人孤苦寂寥,在当下社会,这样的家庭,绝不是极端的个例。  相似文献   

12.
也谈“罪”     
“罪”主要指的是人对神的背逆,这种背离可以溯源至人类的起初——亚当和夏娃,他们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吃了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  相似文献   

13.
谈“子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夫子避而不谈和坚决反对的是些什么事情?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他的这种态度与他的正面主张之间有些什么内在联系?从这些问题入手可以把握孔子思想的义蕴,而且唯其如此,也才能够真正理解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在农业的稳定性未获得以前,与这一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神权政治”的“专家政治”,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亦即如何克服由于人对自然的无知而造成的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的问题。在农业的稳定性逐步呈现后,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随之转变为本质上与剩余产品分配有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专家政治”于是转变为“道德政治”,周公是中国历史上道德政治的开启者,孔子则由于确立了道德政治的主要规范而成为后世中国农业文化的“至圣先师”,这就是中国文化在周秦之际发生的人文主义转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宗教之所以能够同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相适应,是由于它经过了50年代的改革之后,已经成为中国人民自办的宗教事业。但这种“相协调”、“相适应”,又是一个长过程,有待继续引导、调整、提高、深化。 宗教如果想要继续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协调,最最根本的一条,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制定的有关宗教的政策、法规、法律,而不是“无法无天”。而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公  相似文献   

15.
读了《逻辑与语言学习》一九八六年第四期上的《谈“一样”——兼谈“似的”》(以下简称《谈“一样”》)以后,我们有些不同的意见,现提出来,以就教于作者和读者。《谈“一样”》认为:“一样”作为词,不管是独立型的还是结合型的,都是形容词;“‘一样’和‘似的’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词”。我们认为这两个判断都不恰当。正如《谈“一样”》指出的,“一样”有独立型和结合型两种类型。独立型的“一样”能“象其他实词那样独立运用”,且有形容词  相似文献   

16.
闻道 《天风》2009,(4):25-25
基督教历来强调信心,在圣经里,在基督徒生活中,“信心”二字对每一个基督徒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圣经所提信心伟人有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约瑟、摩西等(参来11:),对基督徒而言,面对“信心”二字常常是信仰操练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何修金 《天风》1996,(5):35-36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千古名言,至今仍震撼人心。 基督徒在满心喜乐盼望天国福祉的同时,还应该提倡“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8.
计文 《天风》2011,(9):1-1
“安全感”这个词近来可并不陌生,不说别的,就连电视上一轰而起的相亲节目中的那些美丽女生,也“赤裸裸”地以对方能否给她“安全感”为是否与之牵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何修金 《天风》1994,(7):31-31
清朝郑板桥说:“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难得糊涂。”从此“难得糊涂”这句名言就广为流传。其实宋代的苏东坡也早有诗曰:“人家养子望聪明。  相似文献   

20.
前一段时间,跟一位牧师交通,他很难过地告诉我:现在教会情况不很妙,有好多异端出现,特别是近两年出现的“东方闪电”,已把我们的教会拉去一半……听到这些情况,我心里十分难受,心里不免又产生莫大的困惑和疑问:教会不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吗(参提前3:15)?异端不是违背圣经真理的邪魔歪道吗?为什么常常听到有异端泛滥的呐喊?为什么教会竟被“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