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学生的我们,心中有无数个为什么需要老师去解答,然而有时却因为您的“据理力争”而“望而生畏”不敢再去问津。原因是老师并不了解我们的内心想法,面对我们的错误和问题,不知把我们“从何拉出”,只是执意要把“夹生饭”往我们的嘴里送。这样,即使老师一再地强调正确的解法和答案,我们也无法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觉醒,并且始终会是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2.
爱人与爱己     
冯向云 《天风》2005,(10):34-35
教会里有这样一位姐妹,她为了实践“爱邻舍”这一圣经教导,把家里的钱财物品几乎都施舍出去,家里的电话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去打。教会里的许多事工她几乎都要去做,而她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她却无暇过问。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她丈夫多次劝告她,但还是我行我素,最后与她离了婚。许多人不明白像她这样爱神爱人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幸,她自己也不明白还以为是在为主背十字架呢。像她这样大发“糊涂爱心”的人恐怕不只一个。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3.
天然 《天风》2002,(4):14-15
基督教从建立至今,已超过了近两千个年头,当然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仍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但从当前世界所存在的宗教来看,她即使不是最古老的,也已不是最年轻的了。于是,作为一个有一定岁月积淀的宗教,她就有了一定的“传统”,而这“传统”,既有其独具魅力一面,也有其令现代人厌烦“革新”的一面。我们既是现代人,同时也是基督徒,无法逃避,也不可能避免在面对教会的“传统”和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当然教会自古以来就  相似文献   

4.
舒鹏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33-134
蚩尤与黄帝涿鹿一战,千古留名,被后世奉为“兵主”“战神”。而儒家对蚩尤的评价是“及利无义”,“不顾厥亲,以丧厥身”,“欲而无厌者也”,他的形象也被妖魔化。然从后世史料中有关蚩尤记载来看,蚩尤并未因此战败而彻底沉沦为反面形象,反而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自己独特地位。本文着意从蚩尤事迹出发,还原蚩尤的真实面貌,及其后世影响。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位母亲,由于要上班,将3岁的女儿丢给离家不远的外婆照看,但她很不放心,每天都要去看两趟。这日早晨去看孩子时,女儿打了两三个喷嚏。上班时,她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宝宝会不会是感冒了?会不会发热?或者是患了其他什么病?”她越想越担心,于是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煞有介事地请了假,并急急忙忙地跑到外婆家。结果,她看见孩子正在那儿活蹦活跳地玩呢!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注定只会平庸,如果没有专长,梦想也只会永远停在那个梦里。沙拉·伊麦斯有一个梦想,开一家福利院。但她是一个女人,且已经41岁;她有一半西方血统,可风华正茂时候却生活在10年动乱的中国;她只有初中文化,而且有3个10岁上下的孩子。她拿着的是这样一手底牌。如果是你,女人,41岁,初中,让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生活,你去吗?那地方无依无靠,语言不通,还要拖上3个孩子,你去吗?而且战乱不断,随时都会发生爆炸,甚至会整个月呆在防空洞里,你去吗?她去了,因为她有这个梦想。沙拉·伊麦斯的父亲,犹太人,“二战”中受德国纳粹的迫…  相似文献   

7.
当今,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成为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何处?即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的实质、成因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将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视为“精神现象”,那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一最基本的命题,笔者认为,当今社会的利益失衡是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的主要成因。为什么?因为“义”和“利”是始终捆绑在一起的。谁都不会否定,作为道德范畴的“义”是一种“精神现象”;而“利”,则是一种“物质现象”,一种经济现象。所以我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有“义利之辨”。“辨”之实…  相似文献   

8.
徐达 《思维与智慧》2004,(11):22-22
生活中如果没有爱,人就会孤单寂寞;而心中没有爱,则心就会孤独冷酷,要想取得人际关系及事业上的成功,必须让心中充满爱的阳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温暖与力量;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热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中,管理者要使企业运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识人用人是关键的一步。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对于经营管理者而言,所借的力主要来自所选择的人才。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管理者王熙凤,正是正确运用了这一点,才使得她在对整个贾府的管理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本文拟从择人用人角度,对王熙凤的管理方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则幽默老师:打猎时为什么要闭上一只眼睛?学生:如果两只眼睛都闭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会让人觉得好笑呢?显然,学生的回答大大超出了老师的思维指向。按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学生应作“是为了更利于瞄准目标”之类的回答,但学生却未遵循这一思维习惯,透过这则幽默,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里面蕴含着两种思维技巧。第一,学生的回答不是正确的,而是用“如果”这一词从反面进行了假设性的回答,正是这一反面假投产生了幽默的艺术效果。学生的这种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从思维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技巧,我…  相似文献   

11.
校园幽默     
剪裁得体老师表扬了小莉的作文,说她这篇作文剪裁得体,要同学们好好学习。小强不服气地说道:“有什么稀奇,要不是他爸爸帮她,她也写不了这样好。”老师问:“她爸爸是做什么的?”“裁缝!”小强回答。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且这个标准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修正。在现阶段,总的说来,在知识积累上,高校需要培养“山”型人才。记得最早人们提出了“T”型人才培养目标,即重视基础而学有专长;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提出了“H”型人才模式,即要求人才要有两个交叉的专长,以达到优势互补。但是这样似乎还是有失偏颇。于是有人提出了“山”型人才理论。大自然的山,并不是孤立的,它的根基是厚重的,蕴含着“厚德载物”的意蕴。那中间的一竖,是指专业特长,旁边的两竖则是相近的两门专长。如中文的,专长在中文,但他也要通史与哲;学数学的,也要兼通理、化。这样的人才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旦一个方向受挫,就可以转向另一个专业,社会适应力就会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然各家哲学所阐明的主要是“道”与“名”,所争论的主要是“道”与“名”,而首先提出“道”与“名”的是老子。 从“名”的方面来看,孔子正名,近人比为苏格拉底的定义。邓  相似文献   

14.
谭特立 《佛教文化》2011,(5):110-113
“永叔不喜佛,然其聪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成就,真佛也!”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为《欧阳修文集》作序时,是这样评价欧阳修的。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中顿时明朗起来。老人说:“孩子,你开错窗户了。”小女孩的悲伤和愉悦都是一种触景生情,在心理学上叫表象心理投射,在思维方式上属于一种正向思维。现实生活比上面的故事复杂得多,需要我们至深至彻地去领悟,否则我们也会开错心灵的窗口,把一些本该快乐的事变得不那么快乐,甚至忧愁悲伤起来。面对物欲横流、眼花缭乱的世界,我们也常常会开错心灵窗口。…  相似文献   

16.
贞德的判决贞德在宗教的陶冶下成长,习以为然地服从教会,把自己看作教会的儿女。她怎么能相信主教们会欺骗她呢?她自始至终相信教会人士都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所以她总不理解为什么审判她的法官是这样残酷无情,他们提出的问题又这般违情背理。幸亏她有天主和圣人们的帮助。然  相似文献   

17.
也许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也许在今天你不太相信还有这样的事,但这却是真的。“我的父母伤害了我,我不会伤心流泪;但是,如果同学或朋友伤害了我,我想我会很难过的”。在一次“实话实说我自己”口语交流课上,一位女同学这样说道。当她说完时,全班一片哗然,在这群稚气而又单纯的初一孩子当中,她的自我介绍显得伤感而又有点老成。多年的教育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问题”孩子。之后,我对她多了一份留心与关爱,心灵的关怀让我走近了她,一个伤痕累累的女孩:她出生在城市郊区的一个比较富裕的个体户家庭之中,父母为了要一个弟弟把她送给外婆抚养,并且…  相似文献   

18.
范玉吉 《学海》2012,(3):10-15
当代传媒的伦理现状并不乐观,因人文关怀缺位而导致的冷血新闻频现,因采访不够全面导致的公正报道失衡,因激情战胜理智而导致的煽情主义泛滥,因专业素养欠缺而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因一味迎合受众而导致的舆论引导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承担。肇始于西方传播理论界的社会责任理论强调新闻自由要附有社会责任义务,而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也强调媒体应承担舆论引导的职责,因此,媒体应当从培育"媒体人格"做起,塑造一个有社会责任的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今晚,阿洁又向我描述了她心中渴望已久的梦:“我想过一种温馨而安宁的生活。那时候我既有了你这样疼我、爱我的丈夫,也有了聪颖的孩子,我们一家人同甘共苦,在一种温柔的爱心和关怀中共同生活着……”望着阿洁眸子里闪耀着异常的兴奋的光芒,我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20.
寒气尚重的初春,远没到满目枯荷的季节,不知怎的,心中总搁着李义山的那句诗:留得枯荷听雨声。追根溯源,源于一位叫枫林的笔友,在我去她家串门时,指着墨迹未干的宣纸让我品那句诗,手指还特地点到了那个“枯”字上。她让我品,当然是因为这句诗好。而我也知道,她一定是品出了诗间真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