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李天纲教授《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一书,田野勘察与文献征引相得益彰,由点及面,以江南桥乡小镇为舞台,展示了中国宗教的历史与现在,妙趣横生而又时时发人深省,不禁令人难以释卷。以笔者陋见,作者创作的一个问题意识,在于揭示华人宗教自商周秦汉以来一以贯之的宗教祭祀传统,进而说明中国宗教的特质。而作者运用的方法,却是反向的"探源",由今天历尽劫难尚得以一见的小镇上的各  相似文献   

2.
前言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它起源于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战国秦汉时代的方士求仙采药。道教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宗族祭祀和祖先崇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代中国普遍的宗教即是家族社会之宗教”,宋代作为宗族组织的奠基阶段 ,在宗族祭祀方面逐渐形成并确立了适应当时社会世态的新体系。主要表现是 ,祭祀对象重在始迁祖以下的历代祖先 ,祭祀方式则以祠祭和墓祭为主。宗族祭祀的核心是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决定了宗族祭祀 ,宗族祭祀又加强了祖先崇拜观念。因而 ,宗族祭祀具有收族的功能 ,起着强化族权的作用。同时 ,宗族祭祀还对宗族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而也是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基础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五岳祭祀是古代中国国家祭祀中一项重要的礼制。自秦汉起,河南嵩山被确立为五岳之一的中岳。唐宋至明清时期,嵩山中岳祭祀一直被纳入各王朝国家的岳镇海渎礼仪之中。中岳祭祀地址定于河南嵩山,一直保持不变,嵩山中岳庙亦成为官祀庙宇。本文将主要梳理北宋以后嵩山中岳庙与国家祭祀礼制的关系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泰山拥有浓厚的宗教文化传统。自远古起,泰山就被视为神人自天降临之地,①秦汉以降,加之汉民固有冥界和地府思想的流行,泰山又兼具了神山与鬼都的双重宗教品格。②因而,围绕着泰山,古代的统治者和普通民众举行了封禅、祭祀等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基于统治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活人扮演先祖或死者神灵并代其接受祭祀的尸祭本属于宗教范畴,但是,古代宗教往往是与巫术混合在一起并利用巫术增强信仰。本文运用人类学巫术理论对中国古代的立尸祭祀仪式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古代的立尸祭祀包含着形象模拟巫术与接触巫术,具有巫术思维和巫术要素及手段,甚至还直接影响了其后在民间依然流传的巫术活动。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也就是皇权与神权的关系。我国自远古夏商周三代起直至清末为止一直被专制君主统治着,以君权至上为核心,使政治、伦理与宗教三者构成了一体化的国家体制。作者从这个观点出发,系统地、历史地分析了中国古代传统宗教、外来宗教与皇权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中国传统宗教中的天帝崇拜、三统的说教和谶语符命等等无不是为了证明君权神授和国运昌盛或转移的神话;道教在魏晋以后开始与统治阶级相妥协,臣服于皇权,道教自身的内容也相应地有了变化;佛教传入中国后一直依附于统治阶级,所谓“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从南北朝开始,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扶持、奖掖和利用佛教,另一方面对佛教进行严密的防范和管制;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唐宋时期统治者一般采取怀柔、保护和扶持为主,限制为辅的政策,但这种政策到清朝时有了彻底的改变,这些改变也是为了巩固皇权的需要;对唐以后传入的景教、摩尼教、犹太教、天主教等一直采取宽容、保护、限制和同化的政策,但这都是为了加强皇权的需要,因之,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像西方那样的“权杖与皇冠”相斗争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元前221年以后,进入封建社会,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古代声乐艺术的不断完 善和成熟。秦汉以后,宋元以前这段时期,歌唱和舞蹈进入了空前的合作,大型歌舞成了这个时期艺术形式的主流。宋元以后,戏曲、曲艺艺术兴起,又逐渐成为了歌唱艺术的主流,尽管如此,宋元以后民歌和艺术歌曲同样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明清的民歌极为丰富。因此,我们把秦汉以后,明清以前这个时期划分为“古歌舞时代”和”戏曲时代”是有其历史依据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思想渊源“杂而多端”。流行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哲学思想、神仙方术、祭祀祭礼等,均为道教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道教在这些传统思想的滋养之下,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信仰体系。正因如此,才有“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墨子的“非命”论不是一般地否定命定论,而是以“天命靡常”的命不定论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的“不可损益”的命定论,墨孔的分歧是天命思想内部不同观点的争论。墨子“非命”而“尚力”,倡导“强力而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但不能认为这种观点就是唯物主义的。墨子的“非命”与“天志”、“明鬼”是一个完整地宗教世界观思想体系,并不存在矛盾。墨子的“非命”论上承夏商周三代的天命鬼神观念,下启战国后期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论和汉初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中国古代宗教世界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1.
Law  Andrew 《Philosophical Studies》2021,178(4):1301-1314

There is an old but powerful argument for the claim that exhaustive divine foreknowledg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freedom to do otherwise. A crucial ingredient in this argument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Fixity of the Past” (FP). A seemingly new response to this argument has emerged, the so-called “dependence response,” which involves, among other things, abandoning FP for an alternative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the “Fixity of the Independent” (FI).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arguments for the claim that FI ought to be preferred to FP.

  相似文献   

12.
13.
Two types of matching designs, static and dynamic, are differentiated. While all matching designs are logically the same in terms of the probability model which determines chance level of performance,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actics, strategies, and actual knowledge ofS and the type of design used which will, in turn, lead to different results even whenS's knowledge is held constant. It is suggested that analogous situations may exis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raditional psychometric model.The work reported in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articipation Grant (NSF-G15797) to the senior author. The authors are indebted to Joel E. Greene for his advice and criticism.  相似文献   

14.
If practical reasoning deserves its name, its form must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rdinary (theoretical) reasoning. A few have thought that the conclusion of practical reasoning is an action, rather than a mental state. I argue here that if the conclusion is an action, then so too is one of the premises. You might reason your way from doing one thing to doing another: from browsing journal abstracts to reading a particular journal article. I motivate this by sympathetically re-examining Hume's claim that a conclusion about what ought to be done follows only from an argument one of whose premises is likewise about what ought to be do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城市化与道德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9世纪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是和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密不可分的。它带来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和道德嬗变。它使业缘道德取代血缘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中心 ,并通过交换行为和交换价值促进道德发展和更新 ,还进一步确立了竭诚服务的社会理念。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是现代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