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磐 《佛教文化》1994,(1):35-35
我对峨嵋山,一向是似曾相识,心向往却不敢急于成行。原因只有一个:峨嵋是佛山。心中有佛,礼敬形式倒在其次,我更多注重的是一种心境;修炼未达到一定境界,贸然闯入这座佛教名山,是有点“自惭形秽”的。此番去峨嵋山、原不在计划中。  相似文献   

2.
我对峨嵋山,一向是似曾相识,心向往却不敢急于成行。原因只有一个:峨嵋是佛山。心中有佛,礼敬形式倒在其次,我更多注重的是一种心境;修炼未达到一定境界,贸然闯入这座佛教名山,是有点“自惭形秽”的。此番去峨嵋山、原不在计划中,只因在重庆买去长江三峡的船  相似文献   

3.
有“天下秀”美誉的四川峨嵋山,奇峰峭拔,壑邃云封,清泉飞瀑,古树蔽日,山花掩径,芳草如茵,梵刹棋布。峨嵋山不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有着上千年的佛教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的“西南佛国”,被广大佛教信众尊崇为普贤菩萨应化道场;同时也是道教的“第七洞天”,《五符经》、《抱朴子》等不少道  相似文献   

4.
桑吉扎西 《法音》2012,(4):56-61
3月21日至27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举办,江西省佛教协会、重庆市佛教协会、四川省佛教协会、云南省佛教协会承办的"2012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巡讲团"讲经法会,分别在江西南昌、重庆佛学院、四川峨嵋山大佛禅院、云南昆明宝华寺举行了四  相似文献   

5.
四川和重庆地区,佛教界人才辈出,释惟贤法师就是当代众多高僧中的一名使使者。他的传奇经历和丰富的学识,以及深厚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吸引了众多的僧俗两界大众。笔者自从事佛教文化事业以后,就听别人谈起惟贤法师,于是心存采访的念头,但是因缘不熟,虽有几次接触,却没有深谈的机会。例如1992年,我在峨嵋山参加“巴蜀佛教与峨嵋山文化学术讨论会”后到重庆,于罗汉寺初次见到惟贤法师,当时仅与法师交谈了几句,但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法师送给的《慈云文革》至今仍然保存,经常翻阅。1996年在“少林寺1500周年学…  相似文献   

6.
王静  魏文星  善学  静谦  温金玉 《法音》2007,(9):63-63
9月9日,山西省佛教协会暨五台山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五台山五峰宾馆隆重召开。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政文,省政府副省长宋北杉,省宗教局局长边根棠,忻州市委、市政府、五台山风景区领导莅会致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根通法师、永信法师、副秘书长如瑞法师,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和普陀山、峨嵋山、九华山佛教协会代表以及四众弟子800多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恒山与霍山是山西省的三座名山。五台山,又称清凉山,它与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同为佛教四大名山,而其寺院规模则堪称首位。北岳恒山乃道家圣地,《水经注》中亦称玄岳,其山重峦迭嶂,气势雄伟,山间不乏琼楼玉宇、飞瀑幽泉,号为一方胜地。霍山,又名太岳山,《禹贡》分天下为九州,霍山为冀州之镇,名刹广胜寺就在它的范  相似文献   

8.
画之悟     
非非 《佛教文化》1994,(1):34-34
那天晚上,夜已深,钟声滴嗒滴嗒地响着。我独坐客厅,宁静的小屋透进一线月光,我捧着《百步穿杨》(东初出版社煜果所著),边读,边写、边思、边画,神思渐渐恍惚,朦胧问自我问道:“我在那里?我在干什么?”一丝莫名的哀愁忽然涌上心来。 记得那年去峨嵋山,众多的人在山巅上看佛光,可是我什么也没看到。尽管人家怎么说,总联不到我的眼里,佛光到底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9.
画之悟     
那天晚上,夜已深,钟声滴嗒滴嗒地响着。我独坐客厅,宁静的小屋透进一线月光,我捧着《百步穿杨》(东初出版社煜果所著),边读,边写、边思、边画,神思渐渐恍惚,朦胧问自我问道:“我在那里?我在干什么?”一丝莫名的哀愁忽然涌上心来。 记得那年去峨嵋山,众多的人在山巅上看佛光,可是我什么也没看到。尽管人家怎么说,总联不到我的眼里,佛光到底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它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四大名山之首。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胜数,中外佛教信徒和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其奇秀的风光,正如《清凉山志》所描述的:“山之形势,难以尽言。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溪。叠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状焉。其间,鸣泉历历,万壑奔飞。嘉木森森,千峦密布。幽涵神物,滀泄  相似文献   

11.
蜀国多仙山 ,在四川盆地西沿洪雅县境内的瓦屋山就是一座秀拔群峰的仙山。瓦屋山海拔 2 830米 ,山体方平厚重 ,形如瓦屋 ,高矗云汉 ,神秘幽深 ,与峨嵋山遥相拱揖。远在周代 ,瓦屋山即已开发 ,流传至今的地名“周公河”、“易俗乡”即是明证。但由于明清以来被冠以“妖”名 ,从正史中删除 ,致使这座名山几乎被世人忘却。在此 ,我想考察瓦屋山道教历史的渊源。一、孕育五斗米道的沃土“原始的五斗米道 ,大抵从民间流行的巫鬼道演变而来。”① 张陵吸收巴蜀少数民族信仰而于鹤鸣山创道的观点 ,在学界几成定论 ,而瓦屋山区正是其从少数民族宗教…  相似文献   

12.
春风可劲吹呀,百花齐开放,特别旅游团出城去,“旅行”走四方。不上峨嵋山,也不去苏杭,不走大道行小路,首选是庙堂。左手拿香纸,右手秉烛光,披荆斩棘上荒山,虔诚觅佛光。入得山门来,直奔佛爷堂,三叩九拜加许愿,难表真信仰。纸钱漫天飞,烧香几尺长,百元一支算什么,反正荷包胀。乌烟又瘴气,迷漫出神堂,环境污染达山外,山林也遭殃。拜神身匍地,叩头咚咚响,乞求菩萨来保佑,财源达三江。抽签又算命,占星加看相,高僧大师拜不尽,慷慨又解囊。风雨飘摇中,破旧小学堂,他说希望工程去捐款,不如神保障。游完国内景,又拜洋和尚,飘洋过海朝圣去,目标是教堂…  相似文献   

13.
一 医生发现您的病情时,我正在四川峨嵋山参学,我是趁您不在时出去的,您去了北京开政协会,我计算好了时间,在您开完会之前赶回佛学院。当得知您在北京住院时,无知的我止不住高兴,我对同去的法师说:“我们用不着急着往回赶。”当时,我不晓得您得了什么病,我只以为北京天凉,您不适应。 4月初我去了北京,在中日友好医院里见到了您。那天上午,我找到了您住的病房,却不见您身影,我问医生,医生说您刚做完手术,在危重病房,怕细菌感染,不能见人。我的心不由地惶惑,医生的谨慎是否表明了您的病况?我找到了圣富法师,他一直守在…  相似文献   

14.
达亮 《中国宗教》2022,(6):64-65
我国寺院历来有编纂寺志的传统, 通过寺志,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寺院的历史。寺志按照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一是专门记载某一地域寺院的兴废沿革,如《五台山志》《普陀山志》《峨嵋山志》;二是以山为名,专记一山梵宇兴衰,如广东省的《鼎湖山志》《丹山霞志》《云门山志》;三是某地寺院或某一寺院的专志,如广东省的《曹溪通志》《光孝寺志》,这类寺志数量最多,内容丰富,大致包括:图考、沿革、建置、景物、名胜、古迹、僧传、住持、法系、法语、田产、经籍、文物、碑刻规约、艺文等内容。纂修志者有寺僧、名儒居士,亦有官方所修。  相似文献   

15.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而寺院楹联则以其鲜明的宗教色彩独树一帜。寺院楹联虽为小品,但其短小精炼,小中见大,寓意深刻,蕴味无穷。一幅好的楹联,胜过一篇长文。不少佛教楹联涉及了宗教与人生这个题目。宗教离不开人生。人类的一切文化结晶,说到底,都是在探讨人生。佛门讲功德,谈果报,便是在探讨人生。人们活在世上,人人都有个“人生”问题。这个最普通而又最长久的题目,人类已经探讨了几千年,并将永远探讨下去。峨嵋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其崇高的佛教地位,“秀甲天下”的绰约风姿,富丽堂皇的梵宇琳宫,吸引了历代无数高僧大德、文人仕宦,并留有大量诗文书画,仅楹联即有千余幅,其中不乏精品佳作,虽时过境迁,但内中所含丰富内容与深刻哲理是永远有生命力的,对追求“人生真谛”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