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哲学分析示例:语言的与现象学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日的哲学语境里说到分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英美分析哲学。这里的“分析”几乎就是“语言分析”的简称。至于现象学,人们似乎只承认它的“描述”,并且由于它长期被许多人看作是与分析哲学截然不同的哲学流派,我们一说“现象学分析”,就似乎有点混淆视听之嫌。不过,我们也不至于忘记,像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这些现象学的代表人物,是时常宣称他们自己在做现象学分析的。我们都知道,据说语言分析是要“澄清  相似文献   

2.
秋虫拨心弦     
正虫鸣是秋天的天籁,无论是长吟还是短唱,无论是舒缓还是迅疾,无论是洪亮还是低沉。它们时而稀疏,时而密集,像夜空里的星光闪烁,像一缕缕清风漫过山野。山野愈加苍茫。山野是秋天的高处,也是秋天的低处,更是一个盛放虫鸣的巨大容器。现在,我和好友就在半山腰静静地坐着,这里是我们假日里闲谈、喝酒的"老地方"。身旁的树木层层叠叠,树叶已经开始泛黄,而原先被小草遮掩住的石头,也快露出全部真容来。秋天正在向深处挺进,寒霜正从远方奔袭而来。我们面前放着几瓶啤酒和一些熟食、花生米、西红柿之类的  相似文献   

3.
正瓦房是父亲当年结婚时盖的,为了盖这间房子,爷爷和父亲可没少费力。它盖在院子的西面,是厢房,我们这里叫厦子。瓦房只有东面,也就是安门窗的一面是砖,另外三面都是土坯,房顶是个斜坡,青色的瓦很整齐地铺在上面,一层一层的,像鱼鳞,像梯田,像波浪。我自然不知道当时盖房子时的情况,但我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还未把心理学的昨天和今天搞清的时候,我在这里斗胆谈起心理学的明天,这确实是有些不自量力。是啊!谁能预料,将来心理学家们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和他们居住的城市里会有些什么作为呢? 莱比锡,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就是在这里建立的。人们曾在这里纪念这一实验室创立一百周年。也许是我来到了这座城市所感到的自豪,使得我无所顾忌了。当然,我丝毫不奢望象冯特在他所处的时代里那样,能够在科学的发展中登峰造极。冯特在研究哲学的学府里创立起一所心理学院,又在这所学院里创建了一所实验心理学的实验室;十九世纪末德国和欧美最早的伟大心理学家正是由这里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创  相似文献   

5.
寓言四则     
蝴蝶与垃圾有一次,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一堆垃圾里寻找食物。垃圾向蝴蝶问道:“你是谁?你是否也想加入我们的圈子。”蝴蝶说道:“我是一只蝴蝶,我并不想加入你们的圈子。”垃圾问道:“你不想加入我们的圈子,那你到我们这里来干吗?”蝴蝶说道:“我到你们这里来寻找食物。”垃圾说道:“我们这里没有食物,只有废物与垃圾。你到我们这里,我觉得你不是废物就是垃圾。”蝴蝶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呢?我是一只美  相似文献   

6.
徐晓鸿 《天风》2017,(10):7-9
非常荣幸第一次来马来西亚,就有机会在古晋圣玛丽堂分享主的话语,你们的热情使我们来到教会就像回到家一样温暖,因为无论到哪里,我们都是弟兄姊妹,这体现了我们在基督里的合一。晚上我们还有分享,这里教会的牧者告诉我,晚上来的不仅有圣公会的同工同道,还有其他宗派和天主教的肢体,我的内心为此感恩。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健康、长寿 ,医学的成就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然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人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对医学产生疑惑和提出批评。毋庸置疑 ,在过去5 0年里医学突破性的进展 ,已挽救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多得多的生命。我们已开始厌倦医学的进步 ,以至于应当对今天认为是当然 ,而一二百年前是不可能的巨大变革进行观察。以下章节将要讨论这些进步。作为导言 ,在这里简要地概括一下在 2 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重大变化。二战爆发时 ,青霉素仍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尚未投入临床应用。在这种抗生素“魔弹”发…  相似文献   

8.
<正>放弃总是容易,坚持却很难。就像织毛衣,织的时候,一针一线,数日数月;拆的时候,一拉线头,瞬间散了。生活很现实,这个世界也很现实。没等我们改变世界一丝一毫,世界已经改变了我们。我们想着胜过不利的处境,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在生活的沼泽里。这个世界似乎扔下了我们,任凭我们独自在自己的生活里挣扎、纠结、迷茫。在迷茫中,越想越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一无所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某种可期的希望,一个生活下去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独处,是一朵清纯的夜花。它总在无人问津的境遇里优雅地抽芽绽蕾。它不像诸葛亮神秘诡异的羽毛扇;也不像姜太公沽名钓誉的直钩。独处,是梭罗建在郊外的小木屋;是陶渊明篱前盛开的菊花。它摒弃了功利和浮躁,唤回了单纯和质朴,如同“久在樊笼里,返复得自然”,挣脱了所有的束缚,才能在心灵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17岁的高中男孩。幸运的是教我们英语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一个刚从城市来这里的一个大女孩。看到她那美丽的面容,听到她悦耳的声音,总是给人的心里留下一种非常舒畅的感觉。在口语对话中,我知道了她是一个刚刚23岁的师范毕业生。渐渐地,她的容貌在我的脑海里定格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头长长的秀发犹如一条瀑布飞流之下,一身粉色的连衣裙犹如细柳随风飘逸,一双洋溢着神采的大眼睛,既像两汪明澈的清泉,又像深蓝的天空中镶嵌的一对明星……  相似文献   

11.
对称在这个杂乱无章的世界里是一个标识。人们被生活在自己设计的城市中,被各种各样的很像的事物蒙蔽了双眼,遗弃了人性最初的朴质。再次利用对称这个常见的手法进行创新性使用,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同时也让我们在这样一个视觉充满对称的周遭生活中去反思我们的生活,反思我们的行为,我们已经乐此不疲地在种种看似相同又不同的规则里游走。  相似文献   

12.
滋味     
正生病不是滋味。可小时候,我不这么想。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没有电脑手机,也不关注颜值气质,当然,也没有宅男宅女。那时的我像是一棵小树,小伙伴们也是,我们长在院子里。白天,我们在阳光下疯跑,在风雨中追逐,就像一片摇曳的小树林。天黑了,小树才一个个被爸妈拾掇回家。院子里渐渐静了下来。这时,我才觉得有些落寞了,盼着我的爸  相似文献   

13.
王学富 《天风》2022,(1):51-52
<正>教牧辅导者会从故事里发现奇妙的力量,并且在辅导中充分地使用它。人类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好的故事塑造好的人生,甚至一个好的故事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耶稣是一个伟大的叙事者,他讲述故事,阐释故事,并且把他的生命活成了一个伟大的故事,而他的故事也一直在影响无数的人。我们在圣经里读到,耶稣在传道的时候,用寓言故事讲释天国的道理,用寓言故事医治心灵有疾苦的人,用寓言故事给人带来希望,提升他们的信心与自尊。像耶稣一样,丁光训主教也讲述寓言故事,其中的一个寓言,就像一颗种子播种在我内心里,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从中体会出无穷的深意。  相似文献   

14.
马婷婷 《天风》2005,(4):41-41
在一片贫瘠的心灵土地上,在一望无际的心灵荒漠中;在几乎不存 有任何希望的心灵世界里,主耶稣的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翩然而至,将 幸福与平安的花瓣涵向四方,芬芳了一颗颗濒临枯竭的心灵…… 在我们这样一座极小的城市里,也许不会有人知道在某一地方还有 我们这样一个团体,但上帝一定知道,并且无时无刻不在祝福着这个团 体--青年团契。 我们姐弟三人加入青年团契时,这支队伍已经很壮大了,和这些年 纪相仿的小弟兄小姊妹在一起真的很快乐,每到星期日的晚上,在一间 整洁而宽敬的教堂里,青年团契的聚会就开始了。 首先是唱诗,和大家一起歌唱主的奇妙,颂扬神的伟大,那声音、 那旋律一定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然后是祷告,带领我们祷告的是教会的一位长老,除了我们之外, 还有一些父母也同我们一起祷告。  相似文献   

15.
那一年,父亲调进县城工作,我也因此从镇上的高中转入县一中,插班念高二。新学校里,有一个标准化的球场,打篮球在这里蔚然成风。在环境熏陶下,我像一个一直吃不饱饭的人偶然吃上了山珍海味,以一种自我补偿的心态迷上了趣味十足的篮球运动。整整一年,我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篮球场上度过的,甚至还逃课去看NBA实况转播。  相似文献   

16.
高棒 《天风》2012,(10):26-27
坐落于河南栾川狮子庙镇的基督教堂,镶嵌在连绵的山川里,河流依伴,景色宜人,被誉为"开在大山深处的福音之花"。这里有一位辛勤忠诚的"园丁"——神仆"文叔",一个服侍青年团契的负责人。"园圃福音之花的绽放"离不开他,大家今天能在教会里热心服侍、彼此相爱、同心耕耘神的园子离不开他,他就像一粒种子,埋在这里,开花、结果。他仁智厚道,忠心耿耿。  相似文献   

17.
你们要完全     
阚保平 《天风》2002,(5):14-15
我们所读的经文里,耶稣是在谴责法利赛人,批评他们特别喜欢在人面前装模作样,好像自己多么敬虔、多么虔诚,但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是罪恶。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们一切的外表似乎都有了:祷告、圣经又熟、经常禁食,又不做这个又不做那个,但唯独内心没有;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批评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避免像法利赛人一样;他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8.
爱心何处去?     
慕明 《天风》1997,(9):31-31
我看到《天风》第4期刊登《认真做好教会的接待工作》一文后,使我心中联想起一件难忘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温州地区的个体企业较发达,随着形势发展,我们这里也受到温州的影响,农村里的人也都办起家庭小工厂。  相似文献   

19.
在植物园呆上几天,我便觉得完全与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融为一体了。那是五月,傍晚的阳光线条依然饱满,关照着居住在这里的生灵,包括像我这样的过客。  相似文献   

20.
自己看自己的教养,咋看咋高,就像有的女人照镜子,镜子里那个自己是用一生的时光也看不够的,那个"她"在自己的眼睛里不比西施美,但也不比西施丑。自己若看别人的教养,人家是一枝花,他也觉得是爬墙虎;人家是一棵树,他也能看到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