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先秦时期所称的"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六家"、"九流十家",与先秦至汉代所称的"百家",不是同一范畴内的概念,它们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后人不了解"家"的这两种含义,更不了解"六家"、"九流"所产生的背景,对于先秦学术思想史有误解.  相似文献   

2.
"藏象本质"与"白马非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藏象本质研究的哲学误区,围绕"脏器非藏象"、"藏象纯功能"、"藏象指标"与"白马非马"进行藏象本质研究的哲学反思."脏器非藏象"、"藏象纯功能"类似"白马非马","藏象指标"类似"白色是马".探讨藏象本质研究的正确思维方法和技术方案,推动藏象本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心"、"意"、"识"三者在佛教的概念和范畴中十分重要。它们既是佛教法相的核心名词,又是深入佛教法相的重要关口,对之进行贯通古今、综合教内教外观点进行诠释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以《说文解字》为主探究文字本义,说明佛教传统中赋予三者的内含是在同其本义相符基础上的引申;其次以玄奘法师所译论典说明传统佛教对三者的理解;最后以"体"、"相"、"用"分析三者,通过建立第九识而对三者进行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1"藏"与"象"的关系反映了"器"与"道"的辨证关系 "器"与"道"这对概念,属于哲学的范畴."器"与"道"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根本问题.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安石、张载、王夫之等一再强调"器"是第一性的、本源的,而道只是第二性的、派生的.具体点说,"器"是体,"道"为用,"道"在"器"中,故学"器"应该学"道";"器"在先,"道"在后,"道""器"无相离,故变"器"必然变"道".  相似文献   

5.
保罗的"劝"     
史奇珪 《天风》2005,(1):61
这"劝"字,保罗是经常使用的,考查《经文汇编》第501页,从罗马书12章1节到提多书2章9节总共有20多处,若把"劝教"、"劝解"、"劝戒"、"劝醒"、"劝化"、"劝勉"、"劝导"、"劝慰"、"劝言"都加上还有许多。这证明保罗正是这样一位与众弟兄姊妹们打成一片融和其中的使徒。  相似文献   

6.
思孟五行与乐有密切的关系.<史记·乐书>不仅保留了思孟五行,而且以汉代五行图式,凸显"聖"德的地位."聖"居中,含容"仁义礼智",君位,宫音,土德,具有包容、为主、统合、生生的意蕴.<荀子>、<中庸>,特别是<孟子>与<孟子字义疏证>中有不少关于"聪明聖智"与"天德之知"的材料.戴震的发挥,深得思孟五行的个中三昧.与"聪明"相联的"聖智"是一种"神明"、"天德",是对"天道"的体悟或神契,是体验、接近超越层的"天德之知".切不可从知识论的视域,特别是主客对待的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思孟五行.思孟五行是具有终极信仰的、以天道观为背景的"天人聖智五行观",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形上学的思想,其枢纽是"聖智".  相似文献   

7.
"三纲"漫议     
"三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三纲"虽形成于汉,但在汉代,其权威地位尚不牢固.而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三纲"的地位、影响又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削弱.自宋代始,"三纲"不断神圣化,牢固树立了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君权、父权、夫权日益绝对化.在明清之际,"三纲"受到初步挑战.到近代,经由"道德革命"的冲击,"三纲"一步步走向消亡.概言之,"三纲"的产生、确立、强化、崩坏是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同步的.  相似文献   

8.
"韩卢逐块"是一个佛源成语,比喻不抓本质、要害,只关注表面的、非本质的方面.其定型经历了很长时期,早期多作"狂犬趁块"、"如狗逐块"等形式,"韩卢逐块"这个形式见于禅宗语录.亦可省作"逐块".  相似文献   

9.
就同一理论维度论,<易传>认为"生"、"性"同源于"命",即在"生"和"性"之间,"命"成为连接二者的契合点,"生"经由"命"转化为"性".<易传>讲"生"是基于阴阳"转易"的,由此出发则使"生生不已"成为"命"的基本内涵,而讲"性"则是基于"命"向万物之"顺承"的."命"的"生生不已"促成了"性"的积极有为,进而引领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0.
儒家的"意"范畴及宋明以后出现的"主意"学说,与道家所言之"意"干系甚微.对"主意"学说的形成、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是儒、佛两家对"意"之范畴的诠释与阐述.儒学的"意"范畴,既可从"毋意"说出发而作私意、意念之理解,又可从"诚意"说出发而作意向、志意之解读;既可基于工夫论而把"诚意"视为"欲诚之意",又可基于本体论而把"诚意"视为"已诚之意";既可使"意"与"志"相结合,又可使"意"与"念"相并列.明中叶后"主意"一词由工夫层面的"诚意"范畴提升为本体层面的"意根"范畴,这种转变,既有历史逻辑的承继关系,又有阳明心学之修正思潮的现实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