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语文基础知识》(第一册)(以下简称《语基》一册)中有两个自相矛盾的判断: ①汉字是表示语素的。(见《语基》一册第202页) ②琵、葫、嘀、匍等,也都是单音节,但不表示明确的意义,都不是语素。(见《语基》一册第239页)  相似文献   

2.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联绵词,它的范围有多大,至今说法不一。尤其突出的是中等师范学校教材《文选和写作》和《语文基础》的观点都不一致,前者包括叠音词(见1986年版《文选和写作》第二册第268页),而后者不包括叠音词(见1984年版《语文基础知识》第一册第243页),使师生无所适从。有必要加以讨论。关于这个问题当前主要有四种意见: 一、指双音节单纯词。如乔书振《双声迭韵不是联绵词的特点》(《逻辑与语言学习》1982年第2期第43页): 所谓联绵词,即双音节单纯词。蒋礼鸿、任铭善《古汉语通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吉林省逻辑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七次中国逻辑史讨论会于8月11—14日在长春市举行.这次讨论会是在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诸位同仁共同撰著的《中国逻辑史》(5卷)和《中国逻辑史资料选》(5卷6册)全部出齐之后召开的.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又有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在严格的意义上,任何把握现实的理论,其科学性都要在其现实对象及其本身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加以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册,第17页,以下简称《马恩全集》),所以,关于精神文明发生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对精神文明现象研究的科学深度。本文就精神文明发生学的意义、精神文明发生的机理、过程、规律和特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从早期准备稿开始,《资本论》构思经历了从"六本书计划"到"三卷四册结构"的发展,最后形成了《资本论》三大手稿。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1—4卷。详细考证《资本论》的历史发展和传播过程,深入揭示《资本论》的逻辑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资本论》,而且有助于重新定位马克思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汉语基督教珍稀文献丛刊》第一辑(十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7月出版,丛刊主编:陶飞亚,本辑执行主编:肖清和。第一册《治历疏稿初集》;第二册《治历疏稿初集》、《治历疏稿二集》、《治历疏稿三集》;第三册《函牍举隅》;第四册《函牍举隅》、《函牍举隅碎锦注释》;第五册《函牍举隅碎锦注释》;第六册《书契便蒙》、《契券彚式》、《圣教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出版的许多版本的逻辑教科书,在谈到什么是“定义”时,都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例如: “定义是通过一个概念明确另一个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形式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页)。“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页)。“定义就是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诸葛殷同等《形式逻辑原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相似文献   

8.
正在道教经典中,有一类以"血湖"命名或包含有"血湖"信仰的经典,涉及道经、忏悔、符咒、图篆等内容,诸如《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正统道藏》第2册)、《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道藏》第9册)、《上清灵宝大法》(《道藏》第31册)和《血湖六幕集》(《藏外道书》第14册)等等,这些血湖类经典共同构成了道教思想、信仰和仪式实践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写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高中语文第三册)是一篇杂文,从文章大类看,属于议论文。议论文的逻辑特征,是论证的揭示。时议论文进行逻辑分析,应该以这个逻辑特征为出发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论证线索,揭示文章时论题加以证明或反驳的过程和方法,理解文章论证的屡次和特点。本文试就这些方面时鲁迅的这篇杂文进行逻辑分析。这篇杂文的题目很特别。它是经过三次限定的概念,实际上标出了论题判断的谓项。如果给它补上主项(梁实秋)和联项(是),文章完整的论题  相似文献   

10.
张淼  李福 《中国道教》2018,(1):39-43
在道教经典中,有一类以“血湖”命名或包含有“血湖”信仰的经典,涉及道经、忏悔、符咒、图篆等内容,诸如《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正统道藏》第2册)、《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道藏》第9册)、(《上清灵宝大法》(《道藏》第31册)和(《血湖六幕集》(《藏外道书》第14册)等等,这些血湖类经典共同构成了道教思想、信仰和仪式实践的重要经典文献,对后世道教乃至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语法与逻辑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语法的专家有时考虑逻辑太少,有的语法著作存在不少逻辑缺陷。编在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汉语知识》就有这样的情况。下面着重就划分方面的问题试作商榷。一、“中心浯”能跟主语、谓语、宾语并列吗? 课本从开始讲实词就提到“中心语”,同定语并列(第二册第257页)。讲句子成分时,又说“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第三册第301页)。且不谈“中心语”属于不属于基本成分,单说“中心语”能同什么并列,不能同什么并列。一个属概念包含若干种概念,各个种概念的总和等于属概念;属种关系不同的概念不能相加,也  相似文献   

12.
《叔向贺贫》选自《国语》,近年来又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第六册选用此文)。《叔》文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围绕“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进行论述,列举栾、卻两家事例,并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告诉人们“富则失德受殃,贫则建德扬名”的道理。笔者认为《叔》文的逻辑论证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正L.T.F.哈姆特著,满海霞、张璐等译《逻辑、语言与意义》一书于2017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从自然语言的语义研究入手,探究了现代逻辑的新发展,共分为两卷:《第1卷:逻辑入门》《第2卷:内涵逻辑与逻辑语法》。两卷书可独立阅读,第1卷介绍了经典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是语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卷是对第1卷的现代逻辑拓  相似文献   

14.
逻辑联结词和量词都是逻辑的核心概念之一。2004年以来陆续出版的多卷本《逻辑史手册》,计划在第11卷专门以一卷的篇幅来研究后承关系、量词、否定、联结词、模态、自然推演、逻辑图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逻辑教学将走向何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1998年 ,第 1期《读书》杂志发表了王路的文章《金岳霖的孤独与无奈》;同年 ,第 3期《九江师专学报》登载张盛彬的《沉重的逻辑话题——答逻辑取代论》一文。 1999年 ,第 3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王路《论我国的逻辑教学》一文 ;后该刊第 5期刊载马佩的文章《也谈我国的逻辑教学——与王路先生商榷》;同一年 ,《哲学研究》第 10期发表王路的论文《论“必然地得出”》。在上述文章中 ,王路研究员和张盛彬、马佩教授分别就我国高校逻辑教学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以此为标志 ,本世纪我国逻辑学界第三次较大规模的讨论拉开帷幕。从目前情…  相似文献   

16.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以阴阳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的重要著作,包含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是我国创立象数推演逻辑的重要著作。西汉杨雄和宋代邵雍都曾对《周易》的象数推演法作了一定的研究和发挥。但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注重于《周易》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研究,对于《周易》及后来扬雄、邵雍的象数推演逻辑却很少作认真的探讨。1983年11月,中国逻辑史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上,温公颐先生和陈正英同志分别写出了《扬雄的数的演绎逻辑》和《试论邵雍的象数推演逻辑》,第一次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代的象数推演法,陈正英提出了“象数推知法是古老的中国式的数理逻辑”的重要论点。  相似文献   

17.
《普通逻辑》(《普通逻辑》编写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版)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份统计材料有错误,或者是计算有错误,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错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问;上述判断是什么选言判断?”(见该书第296页) 该书的教学参考书认为这个判断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但没加分析。对这个参考答案,有的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它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参看《逻辑与语言学习》1985年第4期,第16  相似文献   

18.
《殽之战》(高中语文第五册选用此文)记叙了秦晋殽山战役的前前后后。这次战争是秦国企图利用杞子为内应,并吞郑国而引起的。文章以“蹇叔劝师”始,以“秦伯哭师”终,顺理成章,逻辑严密,证明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主宰战争胜败的关键。全文6个自然节,可以分为三个逻辑段第一段(1、2、3自然节):秦穆公不听劝  相似文献   

19.
与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之前的形式相比,逻辑和数学哲学是最具逻辑经验主义特征的。逻辑经验主义不仅因此得名,而且也为科学经验主义的成功点燃了希望。然而,经验主义者的心理主义与实证主义者的逻辑主义对数学本质的探讨始终不能达成共识。基于这种背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发表对于维也纳小组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逻辑经验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的数学哲学都是植根于《逻辑哲学论》的。本文在第一部分阐释了它何以成为该学派在"哲学上的转折点"。而维也纳学派从一开始就试图对《逻辑哲学论》进行革新,使之服务于其本身的纲领。本文在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他们关于这些问题所展开的激烈讨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1年卡尔纳普提出了"句法"纲领,该纲领从根本上超越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原有框架。但由于当时欧洲逻辑经验主义者受到纳粹的迫害而四分五散,"句法"观点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第三、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逻辑经验主义如何由《逻辑哲学论》向"句法"思想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些比较通行的逻辑读物在讨论相容的选言判断时,举出毛泽东同志《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的下列语句为例: ①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地是收取地租,此外或兼放债,或兼雇工,或兼营工商业。(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形式逻辑》修订本第9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普通逻辑》一九八二年版第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