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立新 《学海》2001,4(3):119-123
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他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他在新文化时期"猛将"、"斗士"的形象,却很少探讨他对传统学术经学的成就和贡献.本文以近代思想文化的内在理路为视角,分析钱玄同继康有为、章太炎之后形成的经学思想的特点,说明钱玄同当时使山穷水尽的经学走出传统并获得积极的现代意义,这既是对近代社会思潮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对传 统思想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以大学生思想教育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志勇 《学海》2001,(6):138-140
网络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之路是现代人发展的路,青年大学生更是借助这条路并得以发展的强势群体.而与此同时,网络化也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青年大学生在校园网络化条件下的思想特点,提出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意识,建立适应网络化要求的政工队伍,营造新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阵地,以互动思维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等加强大学生思想工作的设想,希望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罗隐《太平两同书》美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唐末浙江道教学者罗隐的代表作<太平两同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同书>在道教美学思想史上的价值在于其上承先秦道家美学思想及早期道教美学思想,下与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审美观结合,形成了罗隐式的儒、道"两同"的美学思想,反映出唐末五代"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一特定时代美学思想的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4.
向仲敏 《孔子研究》2021,(1):118-125
阳明后学管志道的《大学》改本,是研究晚明儒学思想的重要文献.管氏改本的产生,既有朱子学派与阳明学派思想交锋这一内在因素的影响,又有晚明社会风气求新求变这一外在因素的推动.管氏改本深受丰坊伪《石经大学》影响,但其自身又具有鲜明的结构特点.就义理层面而言,管氏理解的"大学之道"、"造士之法"与朱熹迥异;管氏改本第二章居于核...  相似文献   

5.
佛教与中医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已渐被中国古文明及人文习俗所接收,成为至今仍对中国民众思想、生活较有影响的一个宗教。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影响了传统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始创的墨家学派和儒家被并称为"当世之显学",可见当时其影响之深远.为了阐明自己的思想,他提出了一系列主张.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这些主张进行了分析,但对"天志"、"明鬼"、"非命"这三个观点从天人关系的角度分析墨子宗教思想的还很少,而且在他们的分析中还认为"非命"与"天志"的观点相对立,从而得出墨子的宗教思想具有矛盾性的结论.笔者以为这一结论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因此想就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严复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早年毛泽东对这一思想是有所认同的,但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即"阶级论",对严复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了批判与改造.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结合中国的实际创立了人民教育学说.  相似文献   

8.
明儒颜钧的七日闭关工夫及其三教合一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钧(1504~1596),号山农,江西永新人,明代后期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泰州学派是阳明后学中具有平民意识和宗教化倾向的学派,其宗教化倾向主要通过工夫实践中对儒释道三教的融摄而得以展现,这一特点在颜钧思想中表现尤为明显.他以原儒经典为依据,在承袭心学系统静中体验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佛道二教的一些修养方法,形成一套颇具神秘主义特色的修养工夫--"七日闭关法".本文即以"七日闭关"法为中心,对颜钧思想的三教合一倾向略做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群的体质病理学特征:气虚血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气虚血瘀倾向是现代人群一个突出的体质病理学特征.原因是稳定的遗传和已经变化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的矛盾.这一特征是顽固的,完全克服是困难的.明确这一特征,有利于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和促进对相关疾病和人群的"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道教内丹学相当兴盛,不仅传统丹道派别活跃,而且还出现了具有不同特点的丹道新派,内丹学成为这一时期道教理论的主流,林林总总的较为通俗化的内丹著述流传于社会.而且,其时的内丹著述融摄道儒释思想特别突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长久以来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陆西星、李西月的思想颇具代表性,他们分别提出了"仙佛圣凡同具同证","性命双修,此本成仙作佛为圣之大旨",竭力将三教思想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先秦诸子圣王观探析--兼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诸子在政治思想上各有自己的主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这就是"圣王".不过,他们对"圣王"涵义的解释又是相对的,各有自己的标准.其中,儒家圣王观对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作用与影响最为深远."哲学王"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它与先秦诸子圣王观、特别是儒家圣王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罗尔斯的哲学属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涉及伦理、政治、法律、经济诸社会领域.但是他的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在以<正义论>(1971)为代表作的早期思想中是浑然一体的,而在以<政治自由主义>(1993)、<万民法>(1999)和<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2001)等为代表作的晚期思想中则判然分明.理性主义是贯穿于罗尔斯前后期哲学思想中的基本立场.罗尔斯前后期理论体系的转变同样反映在理性主义基本特征的改变上.然而,学界在评述罗尔斯的理性主义时,大多没有注意这一变化,他们比较关切其后期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如"理性的"与"合理的"以及"重叠共识"、"权利的优先性与善"、"公共理性"等以"理性多元论的事实"为背景的政治自由主义的理性主义理念,而对于罗尔斯前期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则比较忽略.其实,罗尔斯思想的理性主义特色,在他的早年,跟在他的晚年一样,是非常鲜明的.何况,罗尔斯早期思想中的理性主义有跟其晚期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并不一致的特点,不可混为一谈.本文试图探讨表现于<正义论>中的从原则、方法到对待现实的态度上的罗尔斯理性主义立场及其基本特征,以补阙疑.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以降,西学东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在各类"西学"传入我国时有一个经日本"中转"的环节。英国哲学家T.H.格林的伦理学说传入我国的过程即属此类。本文梳理格林伦理学在19世纪末期先被引入日本、后在我国传播的过程,尝试厘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因"日本环节"的存在而产生出的两个思想谱系。  相似文献   

14.
龚颖 《中国哲学史》2017,(4):92-100
甲午战争以降,西学东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在各类"西学"传入我国时有一个经日本"中转"的环节。英国哲学家T.H.格林的伦理学说传入我国的过程即属此类。本文梳理格林伦理学在19世纪末期先被引入日本、后在我国传播的过程,尝试厘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因"日本环节"的存在而产生出的两个思想谱系。  相似文献   

15.
关桐 《管子学刊》2005,(2):110-120
孟子从民本主义的立场批评伯夷隘、柳下惠不恭,其锋芒是指向伯夷、柳下惠的"君臣之道"之等级观念的.司马光<疑孟·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指责孟子背叛师门,其实质是维护等级制度及其观念,维护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王安石在政治思想上部分地继承了孟子的民本主义(我把它称作准民本主义),不同意等级制度及其观念,对孟子论伯夷、柳下惠的态度与司马光也大相径庭.司马光与王安石对孟子论伯夷、柳下惠的不同观点是由北宋的社会发展及其阶级斗争所决定的.而孟子打起了儒家孔子的旗号,司马光打起了"为民"的旗号,王安石打起了孟子的旗号他们都不能尽情地、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我国政治思想史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曾国藩治<易>活动进行系统考察,属于曾国藩易学思想研究的奠基工作.首先扩大了文献材料的选择范围,将这些材料分类处理、概括,按曾国藩生平活动的时间顺序编制成"曾国藩治<易>活动年表".在此基础上,以曾国藩七次大规模或系统的读易活动为主线,系联曾氏相关学术活动或事件,将曾国藩治<易>活动归纳为五大阶段,并归纳概括出这五大阶段曾国藩治易的特点.通过对曾国藩治易活动的系统考察,认为易象问题是曾国藩易学思想的特质,它不同于一般易学的象数问题,而是曾国藩一生追求义理、文境、道义之间相融相生的栖息地.这是今后曾国藩易学思想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过卦依托卦象固有的等级框架,或取象比况,或直陈其事,揭示出当时社会的许多道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因素.<易>作者以为家事是小事,国事是大事,小事可以"过",大事不可以"过",这是尊君.这些思想见解是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大一统思想的体现."过"的概念,实际上是哲学上"度"与"量"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度"和"量".本卦就运用了这一哲学思想来言说事理.  相似文献   

18.
西晋时期,郭象的独化论可以说达到了玄学理论的高峰,如果将郭象的思想看作是向秀思想的发挥,那么<晋书·向秀传>所称誉的向秀<庄子注>之"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无疑可适用于对郭象玄学的评价.但是,在这"自足一时"之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术的发展,特别是佛教思想的开始流行,人们的欣赏口味逐渐变得多样化,对郭象玄学也就感到不满足了.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张湛<列子注>走上了玄学舞台,对玄学理论进行了新的修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真常之道、无为之德、修养之学等三方面分析了全真道龙门派第七代弟子宋常星所著<道德经讲义>的诠释思想.宋常星以"真常"解<老>,突出了真常之道"真"、"虚"、"和"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通贯于具体的修养实践.这一诠释理路,既体现了道教老学尤其是全真道学者解<老>的一贯传统,同时也反映出道教学者在诠释<老子>过程中所作的理论探索,而全真与老学的关联,于此亦可觅获.  相似文献   

20.
尸解是秦汉时期比较独特的一种神仙方术,与养生类方技不同,它有灵魂飞升与肉体不死两种方式。这一特点导致汉人对尸解思想缘起的认识发生混乱。事实上,尸解是在战国时期死后复生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与方仙道的"形解销化"方术也有一定关联。战国的死后复生思想糅合了灵魂飞升与肉体不死两种观念,这一特征成为尸解在汉代及其后出现多种发生形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