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前人论及唐太宗与佛教之关系,历来有二说:一谓太宗弘赞佛教,如欧阳修曾责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一谓太宗实不以信佛见称。对唐太宗和佛教之关系的看法,何以大相径庭?盖因有关史料往往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就见仁见智,各持一说了。其实,这些史料之间的矛盾,并不在于对同一事实记载上的出入,而是客观地反映了唐太宗对待佛教的态度本身存在的种种矛盾。概而言之,一为太宗对佛教的政策在他一生中前后有矛盾,二为太宗对佛教的信仰和政策有时又有矛盾。因此,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有唐一代奉行儒、佛、道三教并存的政策,唐太宗正是这一政策的奠基人。但三教并存不  相似文献   

2.
太宗皇帝吃了胡僧丹,却求得个速死。他的后代子孙们总该明白神仙与长生不死药的虚妄了吧,却不。他那些子孙确实很“肖“,追随祖宗不犹豫,眼睁睁看着火坑往里跳,一个个被烧得灰头土脸,伤痕累累,不是被仙丹毒死,就是被不明身份  相似文献   

3.
<正> 魏征(580~643年),大唐名相,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以敢于犯颜直谏而闻名。他学识渊博,深谋远虑,颇具治国之才,曾参与朝政,先后进谏二百余事,十万多言,提出了许多治国良策,为国家的安定,贞观盛世局面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唐太宗李世民把他当作一面明察得失的“镜子”,给予了极高的赞赏。贞观十二年,因生皇孙,太宗下诏宴请公卿,席间,太宗极为高兴,对侍臣说:“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相似文献   

4.
正北宋初年的宰相李昉,不仅是文学大家,还是个宽厚温和,喜好款待宾客的人。当时朝廷中不少官员是南唐旧臣,他们被宰相的才华折服,都喜欢去他家里做客求教。令人奇怪的是,对待同样来自南唐的张洎跟张佖,李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张洎言行洒脱,文采出众。太宗赵光义执政后,特别看重他起草诏令的能力,提拔他担任中央秘书长一职,所有的奏章都要  相似文献   

5.
爱教不忘爱国 荣神更要益人──记全国劳模、天主教徒刘长富太宗文刘长富是太原市北郊区政协常委,全国、省、市天主教爱国会常委、北固碾村教务管理小组副组长、蔬菜产销联合体负责人。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他坚持改革,大搞科学种田,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正"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人们对唐初名相房玄龄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房玄龄是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功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适时隐忍,赢得信任有次早朝,唐太宗刚刚坐稳,诤臣魏征就斥责他不该耗资为自己修建皇宫。唐太宗深知魏征的脾气,暗气暗憋,诺诺连声。等到身为宰相的房玄龄奏请提拔官员的人选时,太宗指着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责人与恕己     
正唐宣宗李忱聪察强记,是个非常睿智的人,司马光评价他"明察沈断,从谏如流",有"小太宗"之称。因为这种天赋,很少有人能够糊弄得了他。有一次,财政部门给唐宣宗的奏文中有"渍污帛"一句,"渍"字被误写为"清"字,枢密承旨孙隐中看到后,以为唐宣宗不一定看到了这个错字,即将其改正,然后转交到了中书门下。奏文经宰  相似文献   

8.
“你们是属基督的。”你之所以属他是由于赠与,因为父把你赐给了子;是因他用血买了你,他为救赎你的缘故付上了代价;也是由于奉献,因为你把自己分别为圣归他;因为你与他发  相似文献   

9.
卷首圣言     
信赖上主致力行善你该信赖上主,致力行善,你必安居乐土,享受康宁。你只管在上主内喜欢,他必满全你心的意愿。将你的行径委托于上主,寄望于他,他必使之成就。他必使你的义德如光出现,他必使你的仁义如日中天。  相似文献   

10.
他穿着内裤在你面前走来走去身体语言:他从浴室里出来,身上飘着沐浴露的芳香。你正忙着照顾孩子,没注意到他在你身边焦灼地走来走去。他围着一条浴巾,红色内裤很性感,不经意地做着小动作。比如你在厨房洗碗时,他偷偷地从身后抱住你,将头埋在你的秀发里。此时,你明白他在想什么吗?  相似文献   

11.
我儿,你父亲年老了,你当扶助;在他有生之日,不要使他忧伤。若他的智力衰弱了,你要对他有耐心,不要因你年富力强就藐视他;因为,对父亲所施的怜悯,是不会被遗忘的,天主必要赦免你的罪过,复兴你的家  相似文献   

12.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经历了十代皇帝,统治了二百六十八年。十位皇帝,大多信佛,特别崇奉喇嘛。这是因为满清贵族早在长白山下之时,就与西藏地区的喇嘛建立了密切关系。太祖尊崇喇嘛,学其知识,把它当成了可资利用的工具;西藏喇嘛依靠满清贵族,弘扬佛法,把他当成了佛法的保护者。太宗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元裔  相似文献   

13.
重返科伦坡     
人类往往这样,当你拥有什么,或什么在你身边时,你并不会多么珍视他,不管他是给你带来欢乐或者痛苦或麻木。但当你离开他,或他离开你,多时不见,或者长久不相往来时,你却会常常想起他,怀念他。当年许多的知青,一夜之间,就从城里被放逐到那遥远的乡下,开始了陌生而劳苦的生活,梦里都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城  相似文献   

14.
你认识了一位男朋友,恭喜你,姑娘。但,他适合你吗?你爱他有多深?你的爱是理智而实际,还是幻想而浪漫的?你能与他长期厮守吗? 请你来一番自测,也许能帮你找到基本的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15.
李畴,北宋文学家,河北深州饶阳人,官至右拾遗、中书侍郎、平章事。他的宰相当得让太宗皇帝满意,在同僚中口碑也很好,并且才华横溢,著述甚丰,《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被后世合称为宋代四大书,而前三部书的主要编撰者都是他,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同时还活到72岁高龄,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其实这与他终身奉行的人生“淡、和、拙、专、护”五字诀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论武则天治政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武则天治政的文化意义许总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是为高宗。然而,与太宗相比,高宗才性平庸而懦弱,史称“藉文鸿业,仅保余位,封岱礼天,其德不类,伏戎于寝,构堂终坠。自蕴祸胎,邦家珍瘁”(《旧唐书·高宗纪》)。其前期仅承贞观余荫,...  相似文献   

17.
则天皇后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 (《旧唐书》卷六《本纪第六》) 光宅元年(六八四),……,九月甲寅,大赦,改元。旗帜尚白,易内外官服青者以碧,大易官名,改东郡为神都。追尊老子母为先天太后。  相似文献   

18.
锁住你的暖     
正那一年,他10岁,和班里的同学打架,同学被打急了,一撒手,说我不和你打,你是个野种,你不是你爸你妈亲生的。他一愣,一慌,拽着对方脖领子的手顿时松了开来。然而,没等同学挣脱,他又重新拽住,一边拉扯,一边大声哭嚷,你才是野种呢,你才不是你爸你妈亲生的呢!他哭着跑回家,不吃饭,坐在炕上恶狠狠地盯着母亲。母亲不明端由,把碗筷往他跟前一推,说,吃饭吧,这是怎么啦?他  相似文献   

19.
多疑是病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猜疑心特别重的人。你对他说一句平常话,他再三品味“言外之意”;你面带笑容地问候他,他认为你不怀好意,笑里藏刀;同事间开个小玩笑,他怀  相似文献   

20.
经文:诗41:1-3 主的仆人大卫,被圣灵感动说出一段非常感人而欢欣鼓舞的话:"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你不要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这段经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眷顾贫穷的人,他的福气是何等的大,也是何等的多;他的人生是何等的有价值、有意义.因为你对贫穷人的眷顾,神在天上必然留心察看,并且给你特别的记念和意外的报答.神要搭救你,保全你,使你在地上享福,又作你在病患中的贴心医生和亲切的护士.我们的行事为人要蒙神喜悦,就应当成为一个善于眷顾贫穷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