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纪生  何达平 《学海》2003,3(3):92-97
本文以学者与企业家对话的形式 ,以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极为突出成就的淮钢集团为研究案例 ,探讨在转轨期中国 ,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对国企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哪些严峻的挑战 ,应该通过哪些方面的制度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持续发展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淮安的制度环境和氛围与我国广大中西部许多地区类似 ,因此本文所揭示的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领域"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国内的艺术设计氛围日趋自由,对公共空间环境和艺术的需求从观念和形式上有了全新的理解。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融入以造型和观念艺术定位的装置艺术形成的视觉和审美冲击,来探讨这种西方纯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这个实用设计领域产生的关系,及其给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9,(3):27-33
政策扩散与政策创新持续性是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焦点,但是学术界对二者间的关系缺乏系统阐释。事实上,由政策扩散诱发的政策创新合法性传导过程构成了政策创新持续性的微观调节机制,后者在客观上成为政策扩散效果的外在表现形式。依据政策扩散路径的府际运行向度和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可将中国地方政府政策创新的扩散路径划分为象征采纳、理性学习、上层吸纳和压力辐射四种路径。不同政策扩散路径深刻影响政策创新的再生产过程,在时间持续性和空间扩散性两个维度呈现显著差异。在象征采纳路径中,政策创新通常仅在短时间内具有微弱的空间扩散性;在理性学习路径中,政策创新表现出较强的时间持续性;在上层吸纳路径和压力辐射路径合力形成的"吸纳—辐射"模式中,政策创新的时间持续性和空间扩散性相互催化、螺旋增进,整体上呈现出强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7,(3):203-207
企业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对其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区域经济环境的各要素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各不相同。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高端装备产业概念的65家公司,利用面板模型分析了2011—2014年间区域经济环境与高端装备企业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开放水平、地方财政支持及基础设施的水平对其效益的提升具有明显作用,而区域经济规模、劳动力质量以及区域创新活力当前还不是提高其绩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重大倡议,目的是要联合周边的国家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广西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前沿阵地,在与东南亚的经济往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广西要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进行自我的优势发展,必须要抓住机遇。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要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人才是创新的主要力量,所以说创新的加强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力量的强化。就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来看,"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全面启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西高校强化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现实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6,(4):110-113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也达成了不少共识,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就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历史意义而言,我们要批判地借鉴国外思想家的理论成果,扬弃资本逻辑,落实和谐理念,关注民生,构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理论体系;就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指向而言,我们要立足于全球化背景,立足中国联系世界,立足现实、审视传统、面向未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不断接近空间正义的目标;就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与路径选择而言,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共生、空间共享、公平正义的目标,要结合中国国情,科学规划,形成合理的城市格局以及处理好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7.
以SOHO群体的生活居住模式对居住设计的影响入手,研究国内外SOHO群体空间的发展脉络,剖析我国SOHO群体的生活习惯及其家庭模式。从关联环境设计、空间布局设计、家具设计以及色彩设计等方面分析SOHO群体的需求特点,并将住宅空间的高效利用,办公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及复合空间的高效利用,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实验性设计创作,从设计视角出发,关注居住者及消费者的内在诉求,关注极小空间可适性空间的高效利用途径,探索更加多元的健康生活空间。针对SOHO群体的极小户型住宅展开分析与设计,试图从住宅空间设计的角度来探讨极小户型住宅与空间高效利用设计的关系,分析SOHO住宅设计与空间节约性设计的相关问题,从而探讨如何在满足人的舒适度基础上高效地利用、整合空间,并保持居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6,(4):163-166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进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金融供给结构、金融供给歧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以及制度环境等角度剖析金融供给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城市的良性发展,需要做综合的设计,这样,城市功能的发挥会更的完美。就目前的城市设计分析来看,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目前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么重视空间的可利用性,忽略了环境的具体需要,要么重视了环境状况,出现空间布局等问题。无论是哪种情况的设计,对于城市的综合布局来讲都十分的不利,因此需要做设计调整和优化。就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创新的途径和导向做具体的分析,旨在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综合设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程骅 《学海》2011,(6):44-48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如何运用规划引导和市场结合的力量,形成推动城乡产业互融发展的合力,则是关键所在。因此,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必须从区域发展、城乡协同发展价值最大化的高度,来整体地规划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链的构建、产业的梯度体系,来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优化、城乡产业体序的合理分工,从而形成城乡产业空间的互融机制,探索出一条城乡产业互动、均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当前城市人口密度高、社区公共空间紧缺的背景下,屋顶作为半开放的公共空间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与地面平行的社会网络化场所。以长沙市新民路社区为调研出发点,以"人"的社会活动需求为主体,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归纳一个记录屋顶空间的基本方案,总结构建社会网络化屋顶环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产权制度安排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阳 《学海》2005,(5):194-197
本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交易障碍分析,考察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关键问题,并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融合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产权制度安排及其耦合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俄罗斯骨科医生Ilizarov的生平、理论发现、器械发明、技术创新与该技术在世界的传播过程进行了介绍,期望能对临床医生的工作与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22,(1)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重要目标。"时空伸延"与"时空压缩",是"四化"在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呈现的不同逻辑与特征。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四化"同步发展,遵循统筹兼顾与集成创新的时代逻辑,主要改革进路为深化产业创新集成改革以优化区域经济格局,深化城乡融合集成改革以优化工农城乡格局,深化资源要素集成改革以优化市场配置格局,深化平台示范集成改革以优化战略支撑格局,形塑纵深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对俄罗斯骨科医生Ilizarov的生平、理论发现、器械发明、技术创新与该技术在世界的传播过程进行了介绍,期望能对临床医生的工作与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蒋泽云  敖想 《美与时代》2020,(2):117-118
基于空间的时间性与多元混生性特征,关注"后台"空间的城市美学研究将突破目前主要集中于感性的和观念的研究局限,在第三空间即实际的空间理论下推进到现实的城市美学研究中,即第三种城市美学,将研究视角从城市"前台"空间转向隐蔽的"后台"空间。对这一隐蔽空间的关注及类型分析,在现实意义上不仅有利于改善其物理环境,也将提高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在理论意义上也是对城市美学研究内容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作为两个独立的建筑体系,其室内空间设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离散"与"集中"的区别;在室内外空间关系上呈现出"流通"与"隔绝"的区别;在室内空间界面处理上呈现出"朴素"与华丽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李凡 《学海》2014,(2):119-125
以金砖国家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化框架下需要通过政策体系的制度安排来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实现经济赶超。根据国际化框架下技术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适应、模仿、跟随"、"国际合作"、"防御性政策竞争""集群政策"等四种逻辑,本文比较了金砖国家653条技术创新政策,分析了各种逻辑下金砖国家技术创新政策的异同,提出国际化框架下中国应当细化第一种逻辑下的技术创新政策,提高第二种逻辑下技术创新政策的效率,丰富第三种逻辑下技术创新政策措施,提高第四种逻辑下重点产业支持政策比例。  相似文献   

19.
视觉环境中不变的空间布局信息能够引导观察者将注意快速指向特定的位置并促进对该位置上目标物体的识别,这种现象称为空间情境提示效应.在系统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空间情境提示效应的经典研究和实验范式,空间情境学习的性质、内容与过程,以及空间情境提示效应的产生机制和神经基础进行分析梳理.文章在最后总结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5个争议性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操纵研究材料和任务难度等关键变量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新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基本要求,提出的高质量、协调、公平、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径。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用新的发展理念改革城市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使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加强社区改革治理,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结合我国社区治理的实际需求,在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分析新发展理念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出的要求,以及新发展理念对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自性"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