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生物学研究进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涉及到多个癌基因的活化及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近20年来,肿瘤生物学研究中,一些曾经独立的研究分支彼此交汇在一起。本文简要地回顾了这一领域中包括肿瘤免疫,细胞凋亡,端粒酶和肿瘤易患基因等相关的研究历程和进展。并从哲学角度加以分析,为进一步分从分子上诊断和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的发生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步骤的病理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正常细胞恶变的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在食管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从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肿瘤学等方面对HPV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胸腺外T细胞耐受涉及一个包括克隆排除、不应答、不识别和免疫抑制的多步机制。这种外因T细胞耐受的稳定性取决于上述那些机制在起作用。胸腺外T细胞耐受机制的研究在防止器官移植排斥,治疗自身免疫病以及进行T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离子通道病学 (Channelopathy)是近年来国际学术发展中新兴的一门前沿学科 ,涉及神经生理学、神经病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已成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进步 ,对于离子通道病的研究已经可以从早期的宏观整体深入到单个细胞甚至分子的微观世界 ,向前飞跃了一大步 ,随之而来的热衷于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而忽视整体研究一度成为一种趋势 ;然而经过实践的验证发现 ,单纯局限于细胞分子水平 ,往往与整体存在较大偏差和距离 ,在一定…  相似文献   

5.
1 分子分期的诞生及意义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已经影响到临床诊断认识程序并已经使我们的综合治疗原则发生了改变,经典的肿瘤临床分期已不能确切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分子医学的发展诞生分子分期概念.肿瘤学分子分期即运用分子生物学知识对肿瘤大小、功能、分期从分子水平重新认识,相对于经典的临床分期更彻底、更明确反映病情及预后,从而指导医务工作者对肿瘤患者从分子水平展开预防、治疗,使肿瘤的治疗更贴近肿瘤的生物学发展原理[1].分子分期给目前的肿瘤临床分期带来新的思维模式,使肿瘤的治疗更具方向性及原则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哲学思辨质疑肿瘤是异己的判断.列举肿瘤的特征,探索肿瘤的实质.通过对限铁机制和铁致癌机理的研究,对铁致癌以及铁是癌细胞营养素的假设提出质疑.经过辩证思考推断,肿瘤是对坏血酸遗传缺陷的代偿性补救措施,是限铁机制的体现,是进化适应的特征,它的功能是聚集游离铁,不让细菌获得铁,以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同时提供证据,证明肿瘤确有降低细菌感染风险的功效.继而提出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并据此解释肿瘤何以转移,何以避免免疫摧毁.最后提出对肿瘤发病机制的定义,并提出预防肿瘤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征之一。现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基础科学的发展,同样出是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良好体现。借助于电子显微镜、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现代化学、物理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向多领域的渗透,多学科、多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我们对角膜内皮细胞的认识由不知到可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并从组织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发展到当今的亚细胞水平仍至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局部组织由再生、化生和癌变呈现的各种宏观行为和性质,从生物自组织临界性的角度讨论了这类行为和性质的演化模式及机制,指出肿瘤实质是局部组织经历一系列临界状态下相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1 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成功诠释了中医基础理论11 从分子水平说明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分子细胞生物学深入到了机体的微观世界,打破了组织器官的局限,从分子水平辩证地研究整体的功能和联系。它应用还原方法对生命进行研究,从细胞超微结构及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的物质基础,再经综合分析过程利用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协调论等学说,把“孤立”的物质与组成整体的所有器官联系在一起,把局部的作用和整体的健康状况联系在一起,这种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辩证的整体观不仅与中医的整体观有相似之处,而且比中医对整体的认识更客观、清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局部组织由再生、化生和癌变呈现的各种宏观行为和性质,从生物自组织临界性的角度讨论了这类行为和性质的演化模式及机制,指出肿瘤实质是局部组织经历一系列临界状态下相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介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历程,说明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相辅相成,只有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肿瘤细胞增殖信息系统与抗肿瘤治疗的新探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研究生(630042)曹索奇导师李文维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基因工程的进展,发现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在细胞转化或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肿瘤细胞增...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介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历程,说明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相辅相成,只有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的细胞核基质可导致遗传机制不稳定[美]K.J.PIENTAandW.S.WARD解释肿瘤异质性的模型系统我们可以把癌症当作微型进化系统来看待,认识进化与癌变过程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点,对从根本上理解癌症这个疾病有着启发的意义。进化与癌变有着两个基本...  相似文献   

15.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的反义RNA技术已活跃于肿瘤研究及基因治疗领域,它为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并从基因水平上根治肿瘤提出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反义RNA是利用碱基互补原理,通过载体的介导特异性封闭或阻断有害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它的发现和应用展示了人们的科学思维过程和哲学思想。但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的基因治疗具有两重性,只有充分认识并不断地改进,才能使基因治疗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说明机体和细胞都具有耗散结构,从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细胞与机体的关系两个层次阐明了妇科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全新的思维方式为妇科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具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T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3(Tim‐3)是 T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Tims)家族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主要参与机体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与过敏、哮喘、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多类疾病相关。炎症性肠病(IBD )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近年研究...  相似文献   

18.
骨的原发性肿瘤在日常诊疗中并不是较常见的病种。一般统计认为每年恶性骨肿瘤在一百万人中约有 2 0人发病[1] ,但在骨科领域 ,对其研究却相当重要。原因在于此类肿瘤起病隐袭 ,进展迅速 ,病情严重。而且多见于年轻人 ,影响病人生活 ,危及生命 ,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和困扰。不仅如此 ,这种肿瘤分类复杂 ,表现不一 ,一般骨科医师缺乏足够的专科知识与处理经验 ,所以对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治疗成为现代骨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随着 2 0世纪人类对肿瘤认识的深化 ,人们对骨肿瘤从组织、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有了新的了解。现代骨肿瘤学就是…  相似文献   

19.
徐秉煊 《心理学报》1987,20(4):107-113
本文综述了Kandel及其同事们在海兔的研究,以示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无脊椎动物的研究进展。全文分四个部份:行为观察、细胞机制、分子水平研究和敏感化与经典条件化的比较。各部份又分若干段落综述。本文认为他们的工作在细胞机制方面可说是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28年共2453篇有关小儿肾小球疾病治疗的文献,发现其发展规律符合科学的发展观药物的选择趋向于疗效肯定而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药物疗效的评价日趋合理,药物作用机制从系统、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各学科间的合作与联系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