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实验室:一种崭新的科研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实验室:一种崭新的科研模式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口腔系(200072)王华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情报研究室(200070)李伟计算机显然已经显著影响了科学的发展,但现在仍然存在进一步推动整个科学事业的特殊机会。在美国国家顾问委员会(NRC)的一份题为“国...  相似文献   

2.
自主的时代业已来到?──当代中国临床医学伦理原则批判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200070)崔建民一医学伦理学研究和实践中,理论界在如何规范临床医疗行为问题上,通常引用《生物医学伦理学原则》中的原则来确证。比彻姆和奇尔德雷斯(Beauchamp&chil-...  相似文献   

3.
如何从Internet网络上获取医学信息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从Internet网络上获取医学信息资源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200070)李伟,黄新芳,刘迪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密切结合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近年来的突出贡献之一是发展了信息高速公路的骨干网络Intemet。Inter-net是一种计算机网...  相似文献   

4.
对基因治疗的若干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因治疗的若干哲学思考大连大学检验系生化教研室(116622)华宗祥一、对逆转录病毒作用的逆向思维和研究基因转移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哺乳动物和人类基因治疗操作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应用的基因转移技术多种,但其中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5.
试论人类体细胞基因治疗的生命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人类体细胞基因治疗的生命伦理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宋克群李玉珍王琦一、基因治疗是指对导致疾病之异常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修改,以达到控制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有4种类型:体细胞基因治疗、生殖系基因治疗、增强基因工程和优生基因工程。现一般...  相似文献   

6.
体细胞基因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细胞基因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100083)张大庆基因治疗一般分为四类:体细胞基因治疗、生殖系基因治疗、增强基因工程和优生基因工程。目前医学界对基因治疗持审慎态度,且主要限于体细胞基因治疗方法。自基因治疗诞生之际,就引起广泛...  相似文献   

7.
人类基因工程和对未来时代的责任(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邱仁宗基因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基因工程(或基因治疗)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行动影响未来世代的一个例证。在我们讨论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以前,应该首先讨论我们为什么和怎样利用遗传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从无缘到有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无缘到有缘上海铁道医学院(200070)李彦君,张炜象征着当今生物科学和医学界最高水准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以下简称诺医奖)自1901年颁奖以来,始终与中国人无缘。我们同其他海内、外炎黄子孙一样,深表遗憾。纵观诺医奖获奖史,我们从159位获奖者的...  相似文献   

9.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有希望的抗肿瘤治疗方法。本文首先简述基因治疗发展史,然后介绍目前尝试性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反义核酸疗法、抑癌基因疗法、自杀基因疗法以及过继性免疫疗法等基因治疗方法,进一步阐述基因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中应用存在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有希望的抗肿瘤治疗方法.本文首先简述基因治疗发展史,然后介绍目前尝试性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反义核酸疗法、抑癌基因疗法、自杀基因疗法以及过继性免疫疗法等基因治疗方法,进一步阐述基因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中应用存在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人类基因治疗设计技能模型的误区第三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博士生(重庆630038)王燕导师朱锡华基因治疗就是将遗传物质转入机体细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技术不仅对遗传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对于一些获得性疾病也可能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2.
以逆转录病毒载体表达的反义RNA技术已活跃于肿瘤研究及基因治疗领域,它为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并从基因水平上根治肿瘤提出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反义RNA是利用碱基互补原理,通过载体的介导特异性封闭或阻断有害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它的发现和应用展示了人们的科学思维过程和哲学思想。但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的基因治疗具有两重性,只有充分认识并不断地改进,才能使基因治疗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与争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治疗可以分为体细胞基因治疗、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和增强细胞基因治疗.体细胞基因治疗(somatic cell gene therapy)是应用体细胞基因工程技术将某个基因植入人体,从医学上校正该病人的遗传缺陷.生殖细胞基因治疗(germ-line gene therapy)是将外源正常基因转入精子、卵子或受精卵,矫正有缺陷的基因而达到治疗遗传病的目的.理论上讲,生殖细胞基因治疗既可治疗遗传病患者,又可使其后代不再患这种遗传病,是一种使遗传病得到根治的方法.与生殖细胞基因治疗相关的是增强细胞基因治疗(enhancement gene therapy)或增强基因工程.增强基因工程可改变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也可以改变卵子、精子或早期胚胎细胞的遗传物质,从纠正疾病基因变为改变人的正常特性.目前,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伦理争议,一些体细胞基因治疗已应用于临床或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及与其相关的增强细胞基因治疗则尚未开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人类体细胞基因治疗的生命伦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论人类体细胞基因治疗的生命伦理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宋克群李玉珍海军总医院(北京100037)王琦人体基因治疗(下称基因治疗)起步于本世纪80年代,在短短的10余年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人预计,下一个世纪基因治疗将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辨析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中的两类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引言基因治疗 ( genetherapy)是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正常基因 (治疗基因 )导入到病变部位的特定细胞 (靶细胞 )并有效表达 ,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缺失或异常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新型疗法。它分为体细胞基因治疗和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从1990年第一例体细胞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到 1999年 ,有 32 78位受试者参与的 387个体细胞基因治疗方案在临床开展[1] 。当体细胞基因治疗在伦理上被多数人接受之后 ,有关生殖细胞基因治疗的伦理争论也进入了新一轮。笔者认为 ,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争论歧义颇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许多论者没…  相似文献   

16.
基因治疗虽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当前已发展到基因编辑阶段。但是无论从国际上还是我国的探索都显示基因编辑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特别是编辑CCR5基因预防艾滋病就目前研究表明还存在技术风险。基因编辑对于遗传病基因治疗是很有价值的,反思基因编辑预防艾滋病临床应用这一突破伦理与法律底线的事件,建议重大新技术的临床应用,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广泛听证,接受国家层面的严格监督,并进行大量的临床前试验和各方面安全性、有效性评估后方可实施。  相似文献   

17.
基因治疗无疑将是21世纪疾病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但由于目前一些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尚未解决,致使外源基因不能稳定地、持续地、高效地表达,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基因治疗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目前基因治疗过热现象,尤其是匆忙向临床过渡的现象,力图阐明基因治疗在基础领域的一些关键性、未解决的问题,呼吁人们重新回到基础研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基因治疗真正走向临床。  相似文献   

18.
基因检测与治疗中若干问题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临床医学中出现了基因检测与基因治疗的新方法,伴随着基因技术的临床应用出现了一些伦理、法律和社会新问题,迫使人们从理论和观念层次加以考察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对基因检测和基因治疗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规范,探索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也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的成才之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也谈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的成才之缘上海铁道大学装饰艺术设计系(200333)李彦君张炜原上海铁道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教授姜殿辅综观自然科学史,凡是在事业上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者,都是勤奋结出的硕果。在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重组DNA技术的出现和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发表 ,使人们对新基因知识通过基因治疗更加有可能治疗疾病满怀希望。媒体对此的兴趣使这个希望得到普遍的关注。在这个声明中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基因的添加和表达来治疗或预防疾病 ,这些基因片段能够重新构成或纠正那些缺失的或异常的基因功能 ,或者能够干预致病过程。在众多研究者中已经就用基因转移这个术语代替基因治疗达成共识 ,因为基因转移并不总是意在达到治疗结果。然而 ,基因治疗这个术语仍然在普遍使用 ,因此我们保留这个术语作为本声明的标题。基因增强是指意在修改人类非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