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克隆羊”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隆羊”的冷思考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西安710038)郑强范清宇今年2月英国科学杂志《自然》报道了用无性繁殖技术产生一只取名为“多莉”的“克隆羊”,这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使研制出“克隆人”仅有一步之...  相似文献   

2.
克隆羊问世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羊问世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昆明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650031)杨照青导师左仰贤一、克隆羊“多莉”问世1997年2月22日,苏格兰胚胎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博士宣布其成功地用克隆技术培养出一名为“多莉”的绵羊。此绵羊发育正常,生长良好。[1]“多莉...  相似文献   

3.
克隆人技术的道德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国克隆羊“多莉”诞生后 ,有些科学家就预言 ,克隆人将会出现 ,近来科学界也常常发生克隆人的迹象。科隆人技术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科技道德议题。它对伦理道德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意义 ,也会带来一些难题。对于克隆人的问题 ,科学家必须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 ,在理性的基础上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4.
从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在韩国已有9次对生命伦理学和生物安全进行立法的尝试。有人建议修改现有的“生物技术支持法令”,有人提出新的立法草案,如“禁止克隆人法令草案”、“生命伦理学框架法令草案”等。这些草案有一半是国会提交的,主要集中于禁止克隆人,其余由各管理机构提出。2000年以后,立法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胚胎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克隆羊”的医学意义江西省九江医学专科学校(332000)胡长鑫40多年前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学说,成为20世纪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今天英国的克隆羊无性繁殖方法应当是21世纪生命科学史上的伟大发现,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物工程的科学意义。克隆...  相似文献   

6.
李隼  李宁 《哲学动态》2006,(11):73-74
2006年8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人类克隆中的伦理问题”专题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甘绍平研究员、王延光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龚群教授与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李隼博士做了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余涌研究员主持了本次研讨会。1996年7月5日,克隆羊多莉(Dolly)在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里诞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高级哺乳动物的无性繁殖,这在生命科学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在此期间,多莉羊由于有着诸多的先天…  相似文献   

7.
“克隆羊”的问世与科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克隆羊”的问世与科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叶松庆1997年2月24日,英国《泰晤士报》披露了一条重大科技新闻:英国爱丁堡卢斯林研究所胚胎学家伊恩·维尔穆特运用克隆技术(Clonal无性繁殖技术,遗传物质复制)于1996年7月5日成功地培育了一只名叫“多利...  相似文献   

8.
发展有益于人的克隆技术——“克隆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学术讨论会述要徐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00732)1997年2月,《自然》杂志报道英国爱丁堡罗林研究所以羊的已分化了的体细胞,经过去分化,成功地培养出“克隆羊”多利。这是生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年来,一个既感到令人欢欣鼓舞,又觉得令人毛骨悚然的新科技信息在迅速而广泛地传播着,那就是“克隆”技术。英国在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宣告该国已经成功运用“克隆”技术,培育了第一只克隆绵羊“多莉”(Doly)。最近...  相似文献   

10.
韩国在积极推进生命伦理学立法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法学院Un -JongPak从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 ,在韩国已有 9次对生命伦理学和生物安全进行立法的尝试。有人建议修改现有的“生物技术支持法令” ,有人提出新的立法草案 ,如“禁止克隆人法令草案”、“生命伦理学框架法令草案”等。这些草案有一半是国会提交的 ,主要集中于禁止克隆人 ,其余由各管理机构提出。 2 0 0 0年以后 ,立法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 ,从胚胎研究、胚胎干细胞研究到遗传信息保护和生物技术专利等等。然而 ,这些努力都失败了。立法失败的原因可归纳为 :(1)优先考虑技术进步的…  相似文献   

11.
自从核移植产生第一头克隆羊多莉以来,对其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尽管核移植技术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如伦理学方面的问题,技术方面的不成熟以及该技术对生物物种质量和生存能力的影响.但核移植技术正在不断被人们接受,并已用于治疗性克隆和动物实验研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核移植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自从核移植产生第一头克隆羊多莉以来,对其应用一直存在争议。尽管核移植技术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如伦理学方面的问题,技术方面的不成熟以及该技术对生物物种质量和生存能力的影响。但核移植技术正在不断被人们接受,并已用于治疗性克隆和动物实验研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核移植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郑国治 《天风》1997,(8):30-31
当1997年2月发布了英国科学家魏芒(I.Wilmut)博士,成功地催生了无性生殖的“复制绵羊”(又称“克隆羊”),引起人类“复制人”的争议。尽管将来科学家“复制人”成功,是否人类已“创造人”?是否人已可以推翻神所启示的圣经?是否人已可摇撼基督教信仰的根基?这牵涉到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特此加以分析,以可解疑。 1.何谓“复制人”? “复制人”其实就是“  相似文献   

14.
复制人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1997年2月发布了英国科学家魏芒(I.Wilmut)博士,成功地催生了无性生殖的“复制绵羊”(又称“克隆羊”),引起人类“复制人”的争议。尽管将来科学家“复制人”成功,是否人类已“创造人”?是否人已可以推翻神所启示的圣经?是否人已可摇撼基督教信仰的根基?这牵涉到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特此加以分析,以可解疑。 1.何谓“复制人”? “复制人”其实就是“无性生  相似文献   

15.
克隆哺乳动物惹争议的思考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研究生(广州510282)黄柒金导师陈长才最近,一只7个月大的小羊羔在世界各国的电视上频繁露面,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羊羔,它是英国苏格兰科学家于去年成功地克隆绵羊———多莉,即利用羊的单细胞而精心“培育...  相似文献   

16.
从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在韩国已有9次对生命伦理学和生物安全进行立法的尝试.有人建议修改现有的"生物技术支持法令",有人提出新的立法草案,如"禁止克隆人法令草案"、"生命伦理学框架法令草案"等.这些草案有一半是国会提交的,主要集中于禁止克隆人,其余由各管理机构提出.2000年以后,立法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胚胎研究、胚胎干细胞研究到遗传信息保护和生物技术专利等等.然而,这些努力都失败了.  相似文献   

17.
绵羊的克隆     
克隆羊的诞生,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它展示了这一无性繁殖技术最终被用于复制人类自身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人类发展科学是为人类的利益服务的,人类既能开创科学技术的新时代,也必能预防和制止科学技术的滥用。“克隆羊”,乃至“克隆人”,如同其他生物技术一样,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伦理、社会、法律形成的三道天然屏障。那么“克隆羊”会衍生出什么样的道德伦理、社会和法律的问题?“克隆”繁殖法一旦被用于人类,将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应如何看待、评价这一生物科技领域的重大进步?本刊近期将对诸如此类的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学和伦理之间的争论展开讨论,以期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出现的生命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细胞核移植技术与克隆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核移植技术与克隆羊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230032)王斌一、克隆羊的诞生是生物技术和理论的重大突破国际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潜在地包含着整个生物体的所有基因“密码”,但对于作为有性繁殖的最高等哺乳动物来说...  相似文献   

19.
西方教会人士谈克隆人●段琦自1997年2月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用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培育了克隆羊多利以来,在世界上便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西方国家,人们对这项技术的态度是忧大于喜,其中最担忧的是用这项技术去复制人。为此美国总统克林顿下令严禁用联邦...  相似文献   

20.
张铭  郭家宏 《学海》2023,(1):138-146
新工党政府时期是中英关系快速发展的时期,双方的深入认知与接触必然伴随着不同于以往的国家形象的产生。从英国对华的形象塑造来说,新工党政府时期的英国面临着近代以来的殖民历史包袱,但香港回归一定程度上吹散了历史阴霾,为新的英国形象提供了机会。而英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中英经济的互补性使得英国积极拥抱“中国机遇论”,为英国对华形象的塑造提供动力。“第三条道路的践行者”“道德外交的信奉者”“文化外交强国”是英国有意识对外塑造的形象,但标榜的理念和实际行动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英国的实际形象或许可以概括为“合作不断深入的伙伴”“广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美国的忠实追随者”“一些不和谐音符的弹奏者”等。就中英战略利益的相关度而言,英国对中国的考量与中国对英国的考量并不相互对应。英国自身的多重国际身份定位决定了英国对华形象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