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医学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从其发生和发展来看,它肇端于秦汉,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在唐宋发展至鼎盛,是我国医学中的瑰宝。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道教医学,它显示出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人物同源论是道教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道教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其人生哲学和宇宙论为基础的。在道教学者看来,人与宇宙天地万物共同源于“”,“”者,“气”也,或称“无极”。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至理篇》中明确指出:“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陈传说:“两仪即太极也,太极即无极也。两仪未判,鸿濛…  相似文献   

2.
放弃治疗与生命质量--对生命质量和"放弃"的求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和“善待生命”传统的冲突将在卫生经济伦理学的建构中得到缓释 ,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伦理学 ,尤其是生命价值理论对“放弃治疗”予以理论支撑 ,而它源于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伦理背境和西方各种哲学和伦理学反传统的思潮 ,并指导“放弃治疗”的科学标准的建立和程序法则。  相似文献   

3.
放弃治疗与生命质量:对生命质量和“放弁”的求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和“善待生命”传统的冲突将在卫生经济伦理学的建构中得到缓解,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伦理学,尤其是生命价值理论对“放弃治疗”予以理论支撑,而它源于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伦理背境和西方各种哲学和伦理学反传统的思潮,并指导“放弃治疗”的科学标准的建立和程序法则。  相似文献   

4.
精诚合一:医学哲学事业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哲学事业的价值在于发现并弘扬医学的基本精神。“精诚合一”是医学亘古不变的基本精神。当代医学哲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医学的“精诚合一”特征及其深刻内涵,注重“精”与“诚”的有机结合,批判现实医疗活动和理论研究在“精”、“诚”问题上的片面,弘扬医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5.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具有民族特性的范畴之一,它对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气”不但是许多艺术风格概念的源头,而且还影响着不同时代中国人的艺术观念,并催化了众多与气关系密切的文艺理论形态的诞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奇观。  相似文献   

6.
重建医学哲学学科的“公共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为医学科学技术类硕士生的一门公共课,医学哲学学科有其独特的“公共性”。医学哲学学科当前面临的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整个知识系统“公共性”的丧失和它原有的“公共性”的失效。医学哲学学科必须在新语境下重建“公共性”,才能寻回自身的合理性。医学哲学学科的“公共性”需要从开放性、批判性、学术性、介入性、当下性和人文性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7.
长沙马王堆汉墓 3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和《十问》是严格的房中著作 ,帛书《养生方》、《杂疗方》和《胎产书》等与房中有关。马王堆房中帛书阐述了多种房中术 ,骨子里有中医药理论作依托。其理论系统是以气论为主干的 ,精气论在其气论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初步运用了阴阳学说。围绕着气论 ,又举起天人相参的旗帜 ,教授了服气术的原则和要领 ,描述了气在人体内递进变化的过程 ,即“气———精———神———神明”。这套理论是传统哲学和医学思想与房中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汉墓出土的1竹简《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和《十问》是严格的房中著作,帛书《养生方》、《杂疗方》和《胎产书》等与房中有关。马王堆房中帛书阐述了多种房中术,骨子里有中医药理论作依托。其理论系统是以气论为主干的,精气论在其气论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初步运用了阴阳学说。围绕着气论,又举起天人相参的旗帜,教授了服气术的原则和要领,描述了气在人体内递进变化的过程,即“气——精——神——神明”。这套理论是传统哲学和医学思想与房中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9.
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我们把哲学作为被定义项而界说为“世界观理论”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时候 ,作为定义项的“世界观理论”本身并不是没有歧义的 ;事实上 ,正是由于人们对“世界观理论”赋予了各不相同的理解和解释 ,因而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也被赋予了迥然有别的理解和解释。这里 ,我们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其一 ,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与它的“基本问题”是何关系 ?或者更为明确地说 ,能否离开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去解释哲学的“世界观理论” ?其二 ,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 ,这里的“世界观”是人站在“世界”之…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医学与哲学》走过了 2 0年的历程。作为理论医学研究的一块处女地 ,她从诞生那天起 ,不仅受到了医学界和哲学界的欢迎、关爱和培育 ,而且在推动医学与哲学的理论研究方面 ,在促进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 ,在帮助诸多新兴交叉学科的成长方面 ,在培养新一辈医学哲学理论研究人才方面 ,在提高广大医学工作者的理论思维方面 ,等等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 ,在我国众多的理论刊物中独树一帜 ,以其“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的办刊宗旨 ,享誉国内外思想…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内人文社会医学研究的权威专业期刊,《医学与哲学》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医学哲学与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增进学术交流与沟通,更好地推进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医学实践以及医疗保健事业,《医学与哲学》编辑部历经一年多筹备的医学哲学网站(http://www.yizhe.org)现已正式启用,网站主要分为五大板块:新闻动态、精彩文章、文献检索、在线期刊及论坛。在“新闻动态”中将及时报道国内国外医学哲学、医学人文学研究的学术新闻和研究动态,增进学术互动。“精彩文章”栏目将根据《医学与哲学》现有…  相似文献   

12.
“道”、“气”、“象”、“有”、“无”、“虚”、“实”、“美”、“妙”、“味”等范畴,作为绘画作品审美理想与评判标准的基础,追溯其渊源还要推老子哲学。它对中国画的哲学与美学内涵研究,对中国画的鉴赏、审视、学习、创新等活动的开展,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医学哲学是什么?它不同于医学与哲学和医学中的哲学吗?在哲学探究的领域中它的合适地位是什么?它考察什么类型的问题?它如何区别于科学哲学或其他有助于医学的学科?它对医学作出了哪些医学本身不能作出的贡献? 如果医学哲学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实体,它就得至少满足两个标准:首先,其论题医学本身应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不只是有助于它的那些学科的总和;第二,医学哲学应该从没有包含于其主题亦即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思与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发展史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然而,对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究竟“新”在何处,或者说“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究竟应如何把握与理解,人们的解读各有不同。在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蓝本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被冠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名称。根据它的逻辑阐释,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或宇宙观,所揭示与描绘的是世界的一般图景;它回答的问题是:世界是什么,世界是怎么样的。当它运用这种有关世界一般图景的理论去考察自然现象与社会历史现象时,便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  相似文献   

15.
回族医学承袭了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大师拉齐(al-Razi,865-925年)的“真一流溢说”和伊本·西那(Avicenna,980-1037年)的“任何自然物质皆是(现实)形式因和(潜在)质料因所构成”的形成与转化学说,且与伊斯兰宇宙学和哲学密切相关。认为医学的对象是人,而人是自然宇宙存在的象征,是个微观宇宙,把人看作是灵魂的外延,它与精神和灵魂紧密相关。人被视为“真一———元气”创造的宇宙万物中最完美的生灵。人,不只是血肉之躯的物质的人,也是有精神和灵魂的高尚的人,因而对人体的认识也包括对精神及…  相似文献   

16.
鉴于当代医学综合和整体化趋势愈来愈明显,要求医学和保健服务的各路大军相互配合与协调发展的呼声日渐增多,定于明年下半年召开的“医学发展高峰论坛”将“医学整合问题”作为会议的重要议题。为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定于2008年10月下旬于南京就此举行一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17.
西医——中医挥之不去的他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西医的论证是医学哲学与医学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后现代哲学可以为理解两种医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运用后现代哲学中的“他者”观念回顾了中西医之间张力的演变,指出在整个过程中“中医”未能摆脱“西医”作为“他者”的注视。并从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这种张力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一、“哲学”与“哲学教育”: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哲学教育 ,当然应当是按照哲学的特性进行教育 ,使受教育者掌握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基本方式——哲学方式 ;然而 ,哲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根本问题 ,却恰恰在于以非哲学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哲学”教育 ,以至受教育者往往没有思考和体验过哲学方式的独特性质和特殊价值。因此 ,哲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不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而必须是对“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反思”与“定位”。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它是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  相似文献   

19.
杜威价值哲学之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价值哲学是颠覆性的:它尝试颠覆逻辑实证主义的反价值理论,颠覆以追求“永恒价值”、“终极价值”为旨趣的超验主义价值理论,颠覆以兴趣界定价值的经验主义价值理论,颠覆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颠覆手段与目的的二元划分,颠覆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二元划分,颠覆绝对、超验的“价值等级”的合法性,颠覆绝对、超验的价值标准;同时,它又是建构性的:它将实验方法引入价值研究,建构了实验经验主义研究理念,建构了以评价判断为核心的实验经验主义价值哲学。它以“行动”为核心展开了一场价值哲学的革命。这场革命是从哲…  相似文献   

20.
如何探讨气论哲学的“一般性质”李存山本文对曾振宇同志的《董仲舒气哲学论纲———兼论中国古典气哲学的一般性质》一文提出商榷。一、董仲舒的气论思想不是中国气论的典型形态,由此不能揭示气论哲学的“一般性质”;二、曾文不明源流,不作分析,误把董仲舒气论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