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影像医学诊断思维模式的转变第四军医大学影像医学研究生(西安710032)张劲松导师魏经国影像医学诊断思维模式已从传统的病理解剖──形态(PM)模式句两极发生转变:其一是代表宏观的功能──形态(FM)模式,另一则是代表微观的超微病理──形态(MM)模...  相似文献   

2.
系统的影像诊断思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当前影像诊断思维存在的问题1.1影像诊断属于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综合性诊断,要对病人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各种临床资料(病理、生理、生化资料)甚至包括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因而影像诊断与临床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医生知识结构、临床经验有相当大的关系,容易陷入惯性思维。而当前的影像诊断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往往只注重单一的影像资料,忽视了对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分析,易导致漏诊、误诊。1.2影像诊断又属于技术诊断影像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现代医学、物理学与电子工程…  相似文献   

3.
肝癌和血瘤的MRI诊断思维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410008)彭仁罗湖南省儿童医院(410007)陈桦分析与综合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法则[1],也是影像诊断思维的基本方法。肝细胞癌(HCC)和肝海绵状血管瘤(HCH)都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前者为恶性,后...  相似文献   

4.
浅论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方法与原则第一军医大学93级研究生(广州510515)欧陕兴导师黄其鎏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研究人体大体病理形态学,依据影像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诊断疾病的专门学科。在影像诊断中特别强调合理正确运用方法学中的原则性,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医...  相似文献   

5.
胆道外科的发展和未来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300070)陈海龙导师吴咸中一、现代影像技术的进步是胆道外科发展的前提1924年Graham及Cole二人首次制成了三苯二甲内酯(Phthalin)的碘衍生物口服胆囊造影剂,使临床医生能够首次见到胆囊的影...  相似文献   

6.
浅谈影像诊断中的语言障碍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唐山063000)刘继生,毛云华“以铜为镜,可以正冠”。经常研讨自已和他人的语言障碍,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医生诸方面的素质与水平。在日常的会诊发言、问答论辩及对患者的解释、劝慰等交流中常见的语言障碍有:1...  相似文献   

7.
自伦琴发现X线,影像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系列的成像手段包括:传统X线、CT、彩色B超、核素扫描、MRI等,已组成了强大的医学影像诊断系统,为临床快捷的提供定位、定性信息,也出现令人堪忧的现象,包括:(1)本来是整体的医学影像学,又人为的解肢为独立的科室;(2)影像设备分配不均;(3)尚缺少实验放射学的研究;(4)介入放射学中的介入器械的研制和国产化不够;(5)无胶片放射系统还是空白;(6)  相似文献   

8.
浅谈医学影像的美学因素南京市鼓楼医院医务处(210008)胡晓翔一、医学影像美的本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影像作品.大多着力展示的是经艺术家的审美选择和艺术加工处理过的现实中的宁静和谐的优美。与此不同的是,医学影像作品侧重于在对病态的直接否定性展现中突出人...  相似文献   

9.
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五年制197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在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过程中分别应用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ACS)教学法(98人)及传统读片教学法(99人),学期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对PACS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统计数据显示,PACS组学生读片测验及卷面考试中,病例分析题成绩显著高于传统读片组,问卷调查显示PACS组学生大多数认可该教学方法.因此,应用PACS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及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但对医学影像学基本知识的传授,应用PACS法较传统读片法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分析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方法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MasonⅢ型)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MasonⅢ型)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7例;桡骨小头置换7例,平均随访12个月(6个月~18个月)。根据Broberg Morrey评分系统以及术后影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比较两组住院天数以及费用。结果评价比较显示两者疗效均佳,术后两者活动度和功能评分相近,两组住院天数相近,内固定组费用更低。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须尽早进行解剖复住功能重建,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桡骨小头置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探讨3例被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而急诊实施介入诊治死亡病例的,搭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ACS的诊断意识。收集我院比较典型的3例误诊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死亡病例中1例为肺栓塞、1例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1例为流行性出血热,3例均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1例于前降支植入了1枚支架。ACS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原因多为首诊医师思路狭窄,应充分利用现代影像技术,仔细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减少误诊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评价双源 CT 低剂量 Flash 螺旋模式全身大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探讨其应用价值。收集我院行双源CT 低剂量 Flash 螺旋扫描全身大血管患者69例(全身大血管 CTA 组),行相同扫描范围的平扫患者69例(对照 A 组),行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冠状动脉患者69例(对照 B 组)。比较全身大血管 CTA 组与对照 B 组的图像噪声及全身大血管 CTA 组与对照 A 组、B 组的辐射剂量。结果发现,全身大血管 CTA 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肾动脉、腹主动脉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图像噪声与对照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P>0.05)。全身大血管 CTA 组有效剂量低于对照 A 组、B 组(Z=-10.14;Z=-8.76,P 均<0.001)。全身大血管 CTA 组平均扫描长度短于对照 A 组(Z=-8.86,P<0.001)。故本研究认为,双源 CT 低剂量 Flash 螺旋模式安全、无创、快捷,图像质量高,大范围 CTA 成像的辐射剂量低,是一种适合全身大血管检查的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影像诊断逻辑学原理,探讨影像诊断思路.影像诊断思路可分为两个层面的思维和四个相应阶段.两个层面的思维是对象思维和元思维.四个阶段是影像观察理解、异常影像解析、疾病假说构建、影像诊断验证.这一过程我们称为影像诊断的二层四阶段系统辩证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影像诊断逻辑学原理,探讨影像诊断思路。影像诊断思路可分为两个层面的思维和四个相应阶段。两个层面的思维是对象思维和元思维。四个阶段是影像观察理解、异常影像解析、疾病假说构建、影像诊断验证。这一过程我们称为影像诊断的二层四阶段系统辩证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而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的特点,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何丽野 《哲学研究》2012,(4):115-121
当代社会是"影像时代"。这里的"影像"是指包括影视剧、广告、网络视频、摄像头、手机拍照和监视器、电子游戏等在内的所有影视产品。影像无处不在,抬头触目皆是。影像全面渗透、参与和控制我们的生活,成为对人影响最大的影响源;影像扩展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改变了人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影像作为当代绘画艺术不可或缺的素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大众文化载体,在多元化的当代文化发展背景下,手机、电脑、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不断地生成影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纵观艺术史,影像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面对影像对绘画的冲击,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视角,利用影像、改造影像素材进行油画创作。黑龙江油画家顺应时代潮流,在吸纳国内外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寻求影像与当代绘画结合黑龙江本土语境进行艺术创作实践,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影像绘画”艺术家以影像元素融入绘画语言,是影像时代绘画表达出现的特殊方式。直观上直接选择影像为载体创作的画面视觉效果突出,这些画家们通过选择自己不同时期和阶段认可的现成影像图片,表达和确认自己当时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完全不受是否符合国内传统的绘画标准的束缚。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前,多体素模式分析(MVPA)日渐普遍地应用于脑影像研究。近些年,机器学习的模式分类等算法在MVPA方法中被广泛应用,因其具有能够抽取高维数据模式,提高数据利用率的优点。其中一种典型的应用是利用解码的思想来解决神经表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基于Python语言的工具库中有监督学习算法分析数据的过程。除介绍Nilearn结合Scikit-learn分析数据的步骤外,还比较不同算法的效率,为算法的选择及参数设备提供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摄影技术发明后,影像利用成为一种普遍的艺术手段,进而介入到当代版画的艺术创作中,传统的版画创作因此也受到极大冲击。同时,版画创作不断变革,开创出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带来了新的审美标准,然而也很容易迷失在影像介入后所出现的泛影像模式中。因此,我们应正确面对这一现象,找到一个平衡点处理影像与创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文章简要介绍影像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而论述其如何成为当代版画艺术创作的常规手段,同时着重分析影像介入当代版画创作的方式及形态,以及影像介入后带来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形态变化,并结合全文综合分析影像介入后的利弊,以及今后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