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大宗师》篇借孔子的口说:“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同篇又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意思很清楚:人和鱼一样,要有一个合宜的生活环境,才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其乐融融,以致与环境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所谓与环境融为一体,也就是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与天地融为一体,但庄子这里没有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天地”,而这个说法不论按古代的语言或庄子的思想看,都是一种很顺当的说法,但庄子却未用此说,而特别要说“人相忘乎道术”,那末“道术”在这里又如何与鱼的“江湖”相对应,成为人的快乐生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海向明 《中国穆斯林》2015,(2):I0002-I0002
赞布乎清真寺,又称红光清真寺,位于青海省循化县查汗都斯乡赞布乎村(红光村),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座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3.
宫春虎先生乃当代画马名家,作品丰富多元,理论功底深厚。通过其著作《春虎谈马》可以看出,画马艺术要想取得极高的成就绝非易事,要有笔墨的历史传承与发扬,又要"画马要以真马为师",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意境之创构。其实,这是一个由技进乎美、进乎道的过程。宫春虎不仅从这些方面悟出了画马艺术创作的真谛,而且在画马教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历来对《论语·先进》"公西华侍坐"章"浴乎沂"句的训释存在众多分歧。结合此章语境的"尊礼"思想,以及"雩祭"礼仪的分析,可知包咸"沐浴说"、王充"涉沂说"、韩愈"沿乎沂"、朱熹"盥濯说"等传统训释多有曲解。"浴乎沂"无论从季节时令和地形上看,还是从礼法规范上说,都不能简单作"在沂水中洗澡"解。"浴"字亦不是"涉""盥濯""沿"等曲解,其当释为在特定的洗浴场所设施内"沐浴"。  相似文献   

5.
唐三彩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不仅体现了恢宏壮观、热烈昂扬的盛唐气象,也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所追求的一种尽物性与尽人性相得益彰、"造乎自然"的艺术观念。纵观唐三彩的整个流变过程,它是以日常生活为摹本,在色彩、造型上又加以人的主观创造,使其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注重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显现,使"人"与"自然"交融合一,成就了造物之美。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年都乎土族於菟是一种古老的的祭祀仪式。神秘色彩的图腾崇拜和巫术舞乐,使於菟具有悲怆的崇高这样鲜明的民族个性、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而这一独特的审美需要能够延续至今,主要取决于族群开放的背景和语境,也就是来自族群兼容并包的审美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语.为政》篇记有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学术史上此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孝乎惟孝"之句读问题;二是"施於有政"是否为引《书》之文字;三是"孝乎"之"乎"是否为"于"字的问题。第一方面,阎若璩的论证很有说服力;第二方面,刘宝楠认为"施于有政"不是《书》中文字的意见可从;第三方面,刘宝楠的判断虽有问题,但值得重视。孔子此处引用《书》,对其进行阐释,是符合《书》的精神的。  相似文献   

8.
孟冲 《管子学刊》2014,(1):120-122,128
诸家学者普遍认为《论语》所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章是孔子对异己之说的攻讦、抨击之语,但是这种带有浓厚文化专制色彩的释解,似乎与孔子一贯宣扬的兼蓄思想格格不入。论者在考诸《孔子家语》等古籍中子贡与孔子论议"政在异端"的记载、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攻"作"功"字以及《论语》的文本编撰特点之后,认为此章与《为政》篇篇旨相承,所论乃是为政之事,是孔子"各因其事"的一种为政理念。  相似文献   

9.
从"礼后乎"看儒家伦理的美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近来西方哲学中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这种讨论为我们理解儒家思想中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本文拟通过对<论语·八佾>中的"礼后乎"及其解释的集中解读,来阐释儒家思想中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根据本文的解读,在儒家思想中,诗教先于礼教,因此可以说美学处于伦理学的根源部位上.传统儒家的这种思想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伦理学的审美化"的构想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神气乎形器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在"神气"与"形器",即西医唯"形"在解剖组织中论功能,中医重"神"在阴阳神气中论形器.但我们长期把中西医区别定位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把中医局限在西医解剖结构框框里,在有形中"寻求中医的实质,从六经、命门、三焦到证本质,孜孜不倦,大有不在‘形器'中找到证明中医科学的证据誓不罢休之势."[1]但事与愿违,故不少人否定中医,提出用西医解剖结构之生理病理改造中医.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两个基督教教堂合办了一个称为安琪儿的礼仪公司,登广告标榜“首家推出西式教堂婚礼”,说新娘新郎“走向圣坛,接受牧师主持的婚礼”,“唱诗班为你献上赞美诗”,“在牧师的祝福声中相伴到水远”。  相似文献   

12.
<正> 《论语》由于年代久远,所用的语录体又很简要,加之历代一些注家的臆测附会,有些地方的阐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极须详辨。《论语·八佾》有这样一段文字: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后人从文艺理论的角度解释这段话时,一般把它看作集中体现儒家文艺思想的章节。因为“绘事后素”这条准则,已成为中华民族古典美学的特点之一。然而,我们今天在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这句话如何解读,历来学者颇多分歧。朱熹《四书集注》与杨伯峻《论语译注》(以下简称为《朱注》、《杨注》)甚至作出了完全相反的解释。《朱注》称:“攻,专治也,故木石金玉之工日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佛氏之言,比之杨、墨,犹为近理,所以其为害为尤甚。”《杨注》称:“攻──《论语》共用四次‘攻’字,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颜渊》篇的‘攻其恶,无攻人之…  相似文献   

14.
美乎?丑乎?     
行为艺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另类艺术形式,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是采用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身体行为来表达人对世界的看法。这些行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丑的,但都不是人在正常状态下的行为。行为艺术的鼻祖是一名叫科拉因的法兰西人。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被称为人体作笔。这种艺术在中国的出现,始自上世纪80年代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的85新潮美术运动时期。可见中国行为艺术的胚胎是源于西方的母体,那么,它在中国这片土壤里能够成长壮大吗?从本质上来讲,艺术是为了求得对自然的精神超越,是一…  相似文献   

15.
孟子论及人的"大体"和"小体"时,提出了一个"先立乎其大"的观点,认为首先确立了"大体"的主导地位,"小体"就不可能动摇或取代"大体"的地位。梁启超认为,这是孟子发明的道德修养方法。其实,这还应该涉及到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方法论问题,即: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应该立足于"高",着眼于"大",牢牢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求得矛盾的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16.
十一抟气如神,万物备存。能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己乎?能勿求诸人而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淫,虽远若近。  相似文献   

17.
技进乎道     
正家住久了,居室设施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得想办法修整修整。靠近阳台的木地板被雨水灌进过,裂了个不小的口,无法压回原样;铝合金门卡了壳,老开不顺;墙上的电器开关也不灵了;柜子的门板很多都脱落……找师傅来看过,都说小修不行,得整块地板撬开,整个铝合金门全换,开关周围的墙砖全刨开,柜子换新的。想象那工程颇大,头都大了,只好凑合着,在残缺不全的环境中度日。  相似文献   

18.
梁涛先生“《大学》早出新证”一文有几个疑点。其一,梁文说:“在《中庸》中也有多处文字与‘修、齐、治、平’的思想相近,如: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第二十章)①按《孟子》中有一段文字几乎完全与此相同: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  相似文献   

19.
《原道》2015,(1)
孔子云:"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以儒学为尊的中国古代官方,也无时不将此思想传递给小民。但是在清代基层档案中,民众动辄将纠纷诉至官府的现象比比皆是,于是在"无讼"统治思想下,渐成"健讼"四起的局面。为减轻讼累,官府将自身一部分的司法职能以承认乡里长老调解权威的方式下放至基层,这种制度即为乡里调解制度。本文以巴县档案为素材,通过对清代乡里调解制度的剖析,探寻官府在解决民众纠纷时的标准与态度,及其权衡与考量,进而试图总结清代乡里调解的理性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吕柟乃明代与王阳明中分其盛的关学集大成者,以"取法程朱、辨乎阳明"为宗旨对《孟子》展开创造性诠释。在理(性)气关系上,他反对张载、朱子的"理气为二",主张"性在气上求"的"理气非二"说;在"良知"上,他批判阳明的"良知"之教过于浑沦和笼统,并以朱子的"知先行后"纠正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浩然之气"上,他认为这恰恰是孟子不及孔子处;在心性工夫上,他提出"收心之学,以仁为主",以求凸显仁学的本旨和地位。吕柟的《孟子》学折射出秉承张载关学重视践履、批驳阳明心学、羽翼、修正朱子学的诠释特质,有力推动张载关学、朱子学的深化与发展,对于探究张载关学、朱子学在明代的流变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