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重型颅脑外伤由于过氧化反应后自由基产生的原因、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自由基在重型颅脑外伤状态下诱发或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两种因素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进行综述。同时就目前学者们在手术抢救、监测血液粘度、持续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亚低温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与活性氧液治疗、恒定磁场治疗等方面治疗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进行了讨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应重视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就重型颅脑外伤由于过氧化反应后自由基产生的原因、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自由基在重型颅脑外伤状态下诱发或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两种因素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进行综述.同时就目前学者们在手术抢救、监测血液粘度、持续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亚低温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与活性氧液治疗、恒定磁场治疗等方面治疗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进行了讨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应重视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各种原因刺激机体产生失控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统称,严重者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所构成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可以有效抑制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本文将从胆碱能抗炎通路的作用特点分析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潜在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4.
肺损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肺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是全身炎性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肺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是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减轻或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探讨体外循环肺损伤的机制和保护进展。  相似文献   

5.
肺损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肺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是全身炎性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肺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是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减轻或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探讨体外循环肺损伤的机制和保护进展.  相似文献   

6.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生理发展过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和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三种学说:细胞因子风暴说、正反馈说、促炎/抗炎因子平衡说。本文选择以"平衡论"思想为指导、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观点假定系统免疫功能保持衡定、以免疫系统功能自身调节代偿为内在动力,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哲学探讨,提出了以适应性免疫功能被最大激活为前提,固有免疫功能"代偿/失代偿"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重症、危重症常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细胞因子风暴说、正反馈说、促炎/抗炎因子平衡说等.本文根据免疫系统由固有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两部分组成及固有性免疫→抗原提呈→适应性免疫构成一个完整的免疫网络的已知理论,结合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观点对手足口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固有免疫代偿/失代偿”新学说.  相似文献   

8.
探讨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前测定降钙素原和尿细菌学培养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组36例和非全身炎症反应组49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时间血清PCT水平高、术前尿培养阳性与尿源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时间血清PCT值阳性、术前尿培养阳性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相关(P均0.05)。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受诸多因素影响,术前测定降钙素原和尿细菌学培养对术前病情评估及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论视角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已经成为当前危重病医学所面临重大挑战。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治疗进展,浅谈系统论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已经成为当前危重病医学所面临重大挑战.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及治疗进展,浅谈系统论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除传统高危因素外还和动脉的炎性反应有关,如血管壁内炎性细胞的聚集,早期参与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晚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的形成。微生物的慢性感染已被发现有增加卒中发生的危险,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强弱程度也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的感染通过多个机制影响卒中的发生。概述了感染、炎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与治疗决策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除传统高危因素外还和动脉的炎性反应有关,如血管壁内炎性细胞的聚集,早期参与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晚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的形成.微生物的慢性感染已被发现有增加卒中发生的危险,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强弱程度也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的感染通过多个机制影响卒中的发生.概述了感染、炎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与治疗决策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同反应线索条件下调节匹配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中有两个反应线索:言语性反应线索(实验一)与非言语性反应线索(实验二), 两个实验均采用2(调节取向:促进/防御)×2(建议策略:渴望/警惕)的混合设计。实验一、二的被试分别是81和79名在校大学生, 年龄均在19~25岁之间。实验结果表明, 在言语反应线索条件下, 调节匹配时人们对建议的采纳程度更高; 在非言语性反应线索条件下, 防御取向时, 调节匹配时人们显著提高了建议的采纳程度, 但促进取向条件人们对建议的采纳程度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在促进取向下非言语性反应线索对调节匹配具有干扰作用, 这个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贾晓明  师思  周玥 《心理科学》2012,35(5):1261-1266
本研究旨在探索心理咨询师在首次咨询中言语反应类型。研究选择4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的咨询师作为研究对象,对首次咨询录像进行文本分析。结果:咨询师在首次咨询中的言语反应类型按反应功能和效果分为设置性反应、倾听性反应、跟进性反应和影响性反应;4种反应类型共由25种子类别组成;不同咨询师在首次咨询中均使用了4种反应类型。结论:持续使用倾听性反应有利于后续咨询的维持;影响性反应的过度使用导致首次咨询后来访者易脱落。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严重脓毒症是危重病医学所面临的主要课题及难题.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危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治疗比较困难,尽管有药物治疗、脏器支持等治疗方法,脓毒症致儿童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广泛应用于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血液净化被视为严重脓毒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促炎细胞、促炎因子以及抗炎细胞、抗炎因子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相互抑制,特定环境可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炎症网络系统。平衡打破则表现为促炎活性升高和抑炎活性降低,可促进斑块的进展和不稳定,导致心血管事件。近年来白细胞介素(IL)-1家族在AS过程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依据其在AS进程中的作用,将其分为促AS家族,抗AS家族以及未归类成员。  相似文献   

17.
潘逸沁  骆方 《心理科学进展》2017,(10):1664-1674
社会称许性反应是影响人格测验效度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偏差,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测量学家一直努力揭示社会称许性反应的性质和内部结构,并开发社会称许性量表对其直接测量。本文综述了社会称许性量表的发展脉络,指出了至今遗留的问题。并且,从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的角度,对当前主要的控制社会称许性反应的方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了社会称许性量表的效度对事后控制方法的重要影响,并给出了一些如何控制社会称许性反应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急性泪囊炎的一期处理过程中经泪小管引流脓液与经皮肤切开排脓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不同,将我院2007年以来接诊的急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后经泪小管引流脓液,成人行经鼻内镜泪囊开窗引流术,先天性泪囊炎患儿行泪道探通;对照组患者急性期经皮肤切开排脓、放置引流条和消炎处理后再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8.46%,外观满意率98.25%;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9.11%,外观满意率54.3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疗程缩短约7天~10天.急性泪囊炎经全身抗感染治疗后行泪小管引流脓液能更有效地控制炎症,不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代谢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病紧密联系的疾病状态。肥胖或超重、糖调节异常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是MS的重要组成元素。代谢综合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但截止目前确切机制仍不明确。主要围绕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展开研究,特别是在脂毒性和脂肪分泌因子的调控以及各种炎性因子的影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20.
多器官衰竭认识过程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危重病、创伤、手术以及严重感染等所致的高死亡率原因———多器官衰竭 (MOF) ,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 ,并从宏观的机体状况以及相对微观的器官功能进行评价 ,努力寻找防止MOF发生的有效途径。但从病理过程来看 ,MOF仅是严重创伤、感染等所致的结果 ,而其间的病理机制显然是阻碍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与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提出为我们对MOF的认识及临床思维起到积极的作用。1 对MOF的认识沿革1 1 最初认识阶段 :二次大战中 ,由于创伤、出血所引出的创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