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认识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尽管人的天性中不情愿承认自己有罪,但圣经都已作了明确的宣告。怎样认识基督教所讲罪的涵义?罪的严重性在哪里?你有没有离罪得释放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我是罪人     
一个传道人正在街头布道的时候,忽然有个青年人站出来,很不以为然的问他:“牧师!你说人人都有罪,背罪如同背重担,为何我没有感觉呢?究竟罪有多重呢?是一公斤呢?五公斤呢?还是十公斤呢?”传道人温和地反问他说:“若把五百公斤重的东西,放一个尸体的上面,他能感觉重担吗?”青年爽直回答道:  相似文献   

3.
省察自己     
温萌 《天风》2006,(12):23
两个基督徒在街上巧遇,甲问:最近都忙些什么?乙说: 我在闭门思过。甲说:好!人是该时刻反省自己,可你为啥不去教会聚会呢?乙说:我在思别人之过没空昵,比如……圣经约翰福音第8章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个妇人行淫时被抓住了,按戒律应处死,大家一个个拿石头围着她,并请教耶稣怎么办?耶稣当时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书写,什么也没说.但是他们不住地问,耶稣就直起腰来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然后又弯着腰继续用指头在地上书写。他们听了这话,从老的到小的一个个地离去了,并没有人打这个妇人,最后只剩下耶稣和那女人。耶稣直起腰来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妇人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相似文献   

4.
罪可以从法律和爱两个角度去看。从法律的角度看就是守好天主的法律、诫命,不犯罪得罪天主,但这总是消及的、被动的,即不允许做——,不允许做——。而从爱的角度去看是光守好法律不够,还鼓励人应该努力地做什么,是积极的。当人们应该做的事而没去做或没做好,就是不公正或不公义。所以我们每个跟随基督的人应在爱的光照下去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和认识天主对人类的爱。当我们认识到了天主对我们的爱时,我们就更能认识到自己的罪,认识到罪的严重性。也就更能感到内心的惭愧和不安,带着一颗悔改的心重新转向天主的爱,带着希望去生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在爱的光照下认识罪进行解述。  相似文献   

5.
默想(6)大罪你应当知道,你应当看到,离弃你的天主是一种灾害事。(耶肋米亚2,19) 第一端什么是大罪?大罪是恶中之恶,坏事中最大的坏事。从大罪的本身来说,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坏事,因为除了罪恶,其它坏事不一定是坏事。例如:疾病、贫穷、灾祸等,用超性的眼光来看,按照天主上智的安排,可能为我灵魂有好处。天主是无限美好的。罪是最凶恶的,最应当受人痛恨的,唯有罪,不是天主所要的。我应当怎样恨罪呢?你若爱天主,就一定恨罪恶;你爱天主十分,就一定恨罪十分;你爱天主万分,就一定恨罪万分。如果你爱一人一物,同爱天主一样,你就没有真正爱天主;如  相似文献   

6.
<正>"你的心里还有罪吗?你的信仰很迷茫吗?心里因着罪很痛苦吗?你重生了吗?圣经里有着正确罪得赦免的道路,有着信仰生活正确的方向。朴玉洙牧师所著的《罪得赦免重生的秘密》通过圣经正确地指引了一条罪得赦免的道路,使信仰有了正确的方向……"这是"好消息宣教会"成员在网络贴吧上发布的一则宣传。面对这样的"广告",若是不假思索地相信了,便会被引入  相似文献   

7.
经文:撒上15:22,弥6:7—8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犯罪”的问题。没有信主的人会觉得那纯粹是个法律问题,是以行为结果来界定的。而信主的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个信仰问题。因为除了法律标准的罪,还有神所定的宇宙性的标准(灵性)。“罪”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射不中目标”,即达不到目的。简单说就是,神造人有他自己计划和目标,就是要人以神为中心地生活,与他同行、与他同工。人的生活如果脱离了神要求的  相似文献   

8.
正也不知学校是不是故意的,到本班上课的老师都带点大幽默、小幽默、冷幽默、热幽默……让你哭笑不得之余,几乎忘了还是在课堂上呢。别的不说,光是讽刺不会答题,老师们的幽默就很直接。物理老师说:"还不懂啊?那边有棵树,自己吊上去做单摆运动得了。"语文老师说:"就你们还算快班?快上天了。"地理老师则很认真地跟我们说:"这么简单都不懂?西江河没有盖子,跳去吧。"老实说,我活了这么久,还真没听说哪条河会有盖子的。  相似文献   

9.
智慧语丝     
正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一个人为尊严犯罪,世人都有罪。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如果一个人绝望,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所以,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我。——新浪微博人最好的状态是探寻的状态,你会发现许多人在不同的领域探寻同一真理,受同一"光源"的吸引,在黑暗中你也不孤独。——潘石屹  相似文献   

10.
孙锡培 《天风》2006,(1):16-17
从《约伯记》看神允许苦难存在的原因,我想至少有四个方面。第一:确实是由于个人的罪譬如:一个人荒宴醉酒,吃喝嫖赌而导致生病,这是罪的工价,那么神要藉着难处来提醒你,管教你。我常想浪子出去,若一帆风顺的话,他不会回来的,于是神用饥荒招他回来,所以他醒悟了,所以有时人犯了罪,是神的管教。神的管教表显了神的爱。别人的孩子犯错误,你不会管教他,自己的孩子犯错误你才会去管教他,所以如果确实是因个人有罪,个人远离了神,个人贪爱世俗,做了很多基督徒不该做的事,那么他们是得到了罪的工价,罪的报应,这个情况下,神要提醒他们,圣灵在他们里面要他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16:8)。圣灵在他们里面提醒他们,提醒不行,圣灵为他们担忧,还要做,那么神的管教来了,对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应该从今以后把  相似文献   

11.
康先生信箱     
我是一名都市白领。正常工作之余,常感到活动效率低下,腰酸背疼,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近半年来,又常常失眠。到医院检查,没发现什么异常。请问康先生,我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活着的意义     
曾经有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找到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愁眉苦脸地向他求教:"大师,请问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安提丰说:"我至今也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所以我要活下去!"活下去,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几人能真正地"闻道"呢?也许,正因为人们没  相似文献   

13.
问:我信主多年,本来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可前不久听到传道人说:真正重生的人须经过痛哭。于是我怀疑自己的重生,因我重生时没痛哭过。我很困惑,难道没哭过的就一定没有重生吗?我又怎么知道自己已经重生了呢?请赐教。  相似文献   

14.
黄幸平 《天风》2011,(3):I0001-I000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上没有绝对无病的人,也没有绝对无罪的人。“虽说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一旦人的眼睛红了,心就黑了。”嫉妒恼恨,尔虞我诈,上瞒下骗,畏强欺弱,欲壑难填。圣经说,罪的工价就是死。人有罪,人有死,谁能救自己脱离那极大的死亡?人类终日思想,上下求索。天苍苍野茫茫,天地之间,寂静无声。寻找寻不见,祈求得不着。  相似文献   

15.
〔治愈胎生盲人〕耶稣从圣殿里出来,在路上看见一个生下来就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老师,这个人生来就瞎眼,是谁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呢,或是他父母的罪?”耶稣回答说:“他瞎眼,与他自己的或他父母的罪都没有关系;而是为了在他身上显扬天主工作的大能。趁着白天,我们应做派遣我来者的工作;黑夜一到,就没有人能工作。我在世上的时候,我就是世界的光。”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抹在盲人的眼睛上,对他说:“你到熙洛阿池(拉Siloe,英Shiloah,Pool of Siloam,史罗亚池,西洛厄池,西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正式通过了反邪教法律《阿布-比尔卡法》。该法律在法国国内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但是,在国际社会则备受争议。誉之者称其为世界上首部明确打击邪教的立法,毁之者则攻击其为“反宗教法”、“例外法”。与之形成对照,1999年12月,当日本国会针对邪教奥姆真理教通过两项法律:《团体限制法》和《被害人救济法》时,国际社会对之反应平静。导致这种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具体比较法国、日本两国反邪教法律的主要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问题的答案。一、法律是否设立邪教罪?法律是否设立邪教罪?这是法国、日本两国反邪教法律…  相似文献   

17.
黄幸平 《天风》2011,(9):54-56
近日,有一间教会请了一位传道人,该教会在讨论发给他多少月薪。可能是因为我发表过相关文章,有同工打电话向我咨询此事。坦白地说,这是很多教会都会遇到的事情。有人认为传道人是走十字架道路,是献上的人,不用给他太多薪水;有人认为传道人也是人,如果他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不能亏待他。也有人说,神的仆人所做的工作神圣,给他们的薪水应当要高,那怕是高一点点。那么到底该发多少薪水合适呢?有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便于执行呢?鉴于此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觉得有必要交通。  相似文献   

18.
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极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不折不扣的真理。生命与时间相依相存,没有时间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时间也就毫无意义。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时间之于生命的宝贵,道理似乎人人都懂,实际上却仿佛又不懂。试看,周围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有谁在一心一意地珍惜时间呢?我们固然对生命无比珍爱,但谁像算计金钱一样对时间锱铢必较呢?  相似文献   

19.
时间     
正时间,就是生命。极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不折不扣的真理。生命与时间相依相存,没有时间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时间也就毫无意义。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时间之于生命的宝贵,道理似乎人人都懂,实际上却仿佛又不懂。试看,周围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有谁在一心一意地珍惜时间呢?我们固然对生命无比珍爱,但谁像算计金钱一样对时间锱铢必较呢?  相似文献   

20.
曹起凤 《天风》1995,(12):38-40
前期提到了神的救赎计划和耶稣基督的救恩。神的救赎计划是针对人的犯罪而言的,耶稣基督的救恩是为了罪人。正如主耶稣所说的:“无病的人用下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1—32)那么谁是罪人呢?圣经上清楚地告诉我们:“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究竟罪的标准是什么呢?主耶稣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