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清 《孔子研究》2016,(5):131-139
戴震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对于宋明新儒学的理论批判,而这一批判的代表性著作就是他的《孟子字义疏证》。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个案,深入探索戴震关于"理""欲"关系的辩证思考和理论探讨,对于正确认识和合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其中的伦理思想的优秀传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对西方哲学尤其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的借鉴,深度发掘戴震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思想内蕴,则有助于揭示其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戴震哲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只是历史的,而且也是现实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不可规避的必由之路和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2.
戴震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对于宋明新儒学的理论批判,而这一批判的代表性著作就是他的《孟子字义疏证》。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个案,深入探索戴震关于"理""欲"关系的辩证思考和理论探讨,对于正确认识和合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其中的伦理思想的优秀传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对西方哲学尤其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的借鉴,深度发掘戴震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思想内蕴,则有助于揭示其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戴震哲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只是历史的,而且也是现实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不可规避的必由之路和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3.
对大师的思想,人们关注的是他们晚年的东西,而对其早、中期的思想则有所忽视.这样是无法把握大师们的思想发展历程的.目前学术界对戴震的研究,集中于他的晚年思想,而对戴震的早期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则重视不够.有鉴于此,周兆茂教授对戴震的早期与中期哲学思想作详细的考察.这是周兆茂教授《戴震哲学新探》的特点之一.《新探》将戴震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分为早、中、晚三期.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作者明白地指出:早期的戴震(32岁前),接受新安理学的影响,而视程朱理学为“理明义精之学”.这时的戴震,推崇程朱理学,提出“盈天地间,道(理)其体也”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主张.中年的戴震(32岁到44岁),过着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涯与勉以温饱的教书生活,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令他对程朱理学的信仰日益动摇.一方面仍具程朱的  相似文献   

4.
<正> 戴震是我国18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清王朝文化专制主义的高压下,他通过训诂考据探讨古书义理,指名道姓地批判作为钦定哲学的程朱理学,阐发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哲学理论。提出教育哲学思想的前提戴震提出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有两个前提,一是富有战斗性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一是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哲学上,戴震用来反对程朱理学的武器是朴素唯物主义理论。由于他对天文、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多有研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同自然科学成就有着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5.
戴震是我国十八世纪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家。其一生哲学思想有一个从唯心主义理木论到唯物主义气本论、由信奉程朱理学到激烈的批判程朱理学的转变与发展过程。而作为这一转变的标志是:《孟子私淑录》与《绪言》二书的问世。故弄清二书孰先孰后,对于我们把握戴震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20世纪著名学者对戴震哲学形上学追求的评价 作为清代皖派考据学之大师,戴震学术之精髓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乃在于文字、训诂、音 韵之学,而其哲学思想只有弟子洪榜、同时代的史学家章学诚等少数人有所认识。20世纪 以降,伴随着西方学术范式的输入,学者们开始对其哲学思想的价值进行发掘。最先发掘戴 震哲学思想的人物当推章太炎先生。太炎先生在《说林》、《释戴》、《清儒》等一系列文 章中,多次肯定了戴震的反理学思想,认为清代"叔世有大儒二人,一曰颜元,再曰戴 震……戴君道性善,为孟轲之徒;持术虽异,悉推本于晚周大师,近校宋儒为得真" (《说林》上)。之后,梁启超、胡适等人从不同侧面发掘戴震哲学思想的价值。如梁启超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的王夫之与戴震的哲学终结了宋明理学,开辟了中国哲学发展的新方向。王夫之、戴震哲学的巨大价值在中国近现代的学术发展中没有得到合理的绍述与发扬。吴根友等著《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一书第一次从哲学的角度对戴震和乾嘉学术做总结研究,其价值有四:一是系统总结分析了20世纪以来明清学术与思想研究的大体上的四种范式或曰四种路径;二是肯定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时代的哲学是以"道论"为其形上学;三是从古典人文知识增长的新视角重新认识、评价乾嘉时代历史考据学、语言哲学的思想史意义;四是阐明"实事求是"是乾嘉学术方法的"活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姚彬彬 《哲学研究》2023,(10):75-84
乾嘉学派的义理学脉络以戴震哲学为核心,戴震强调人类情欲的合理性,否定独断论式的“天理”观念,对被泛化的民间理学观念作出契合时代文化背景的哲学回应。但戴震哲学体系之建构方法,仍未完全脱离宋学理气心性之辨的传统范式。焦循承继戴震哲学的基本理念,对戴震主张万事万物存在秩然有序的“条理”这一问题“接着讲”,他利用数学的思维模式重铸象数易学,试图从中提炼出能够贯通六十四卦、儒家诸经乃至世间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建构出一套以“旁通”为核心观念的自然主义哲学体系。尽管焦循的体系尚欠完善,但他能够有意识地强调“实测”而追求“客观知识”,这也为中国哲学走向“会通中西”之路开启了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解释学循环"理论来考察和评论戴震的哲学方法论,学界已有之阐述还存在层次不明和理解偏失的问题。通过梳理和区分"解释学循环"的三重含义,以此对照考察戴震的哲学方法论论述,可知其一方面有与现代哲学解释学相通的地方,另一方面亦有自身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对比,戴震哲学方法论的合理价值、独有特色及其不足,亦得以明白彰显。  相似文献   

10.
吴根友、孙邦金等所著《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一书,从道本论角度阐明乾嘉的哲学形上学,揭示乾嘉学术中考据与义理、求真与求善相统一的特质,提出"人文实证主义"的新概念来表述乾嘉学者的求道方法论,且详细考察了戴震哲学及其对乾嘉学术与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影响。由此,在继承梁启超—胡适、侯外庐—萧萐父等两系有关明清哲学中现代性内容论述的基础上,深化了对明清哲学中蕴含的现代性思想的论述。我们将围绕道论、人文实证主义、戴震、现代性等关键词来评述该书,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1.
论戴震复兴儒学的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震是清代中叶县具个性的儒学大师,他在学术上、思想上的卓越建树,对他生活的时代和后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梁启超说:“苟无戴震,则清学能否卓然自树立,盖未可知也。”又说:“其志愿确欲为中国文化转一新方向,其哲学之立足点,真可称二千年一大翻案。”梁氏甚至认为,戴学“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之本质绝相类”以清代学术概论》)。胡适也认为,“戴震的哲学,从历史上看来,可说是宋明理学的根本革命。”(《戴东原的哲学》)梁、胡二人都强调戴震在思想史上的创新,是很有见地的。侯外庐等学者则强调戴震哲学的启蒙意义。随着戴…  相似文献   

12.
戴震的哲学     
戴震哲学思想的來源戴震(东原)生活的年代,是1723年(雍正元年)到1777年(乾隆42年)。这时期社会对戴霞的生活与思想發生密切关系的,有三点: 第一点是当时社会中的資本主义生產要素的萌芽。本來,資本主义生產因素,在明代已經开始萌芽,但是,由于明末清初几十年的战爭,使整个國民經济,都遭受破坏,当然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考察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认定他的语言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转向,形成了不同于宋明理学,甚至也不同于清初哲学形态的人文实证主义哲学思考方式.其语言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区分了"指其实体实事之名"与"称夫纯美精好之名"的两类之名.第二,在讨论何者为"道"的哲学形上学问题时,首次引入语言学的句法分析,对古代汉语中谓语动词"之谓"与"谓之"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给出了明确的区分.第三,在批评宋明儒的思想同时,还引进了语词分析、句子意涵分析和文本中的言语脉络分析等具体的语言学技术性方法.第四,直接从文字训诂与语言分析入手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的哲学意义,以语言学的实证方式追求哲学的形上之道.使其哲学既与宋明理学者从哲学思考路径出发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的致思方式不同,也与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目标不同,从而形成了18世纪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4.
戴震《孟子》解释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震自评《孟子字义疏证》为其生平“第一书”,可是两百年来此书恰恰不断引起争论,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评价其解释目的、方法与效果。探究戴震《孟子》解释方法论,不仅有益于拓展中国古典解释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有助于推进对戴震哲学思想乃至清代学术思潮的深入讨论。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致力于从严格的材料出发研究戴震《孟子》解释方法论,揭示其挑战性的解释目的,分析其创造性的解释体例,总结其纠偏性的解释方法,从整体上显现出戴震解释方法论的理论模式、实践特征及其重要的学术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金岳霖哲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值得注意,这就是把金的哲学整体上同实证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很有商量的余地。此外,与金在哲学思想上有着相互影响的冯友兰,与金一样,其哲学也被统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实践哲学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内容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这种熟知是以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基本观念作为理解框架的。因此,如果说人们在“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的基本看法上已达成某种共识,那么就有必要以实践哲学的范式来重新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笔者认为,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更能贴近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性质,更能说明毛泽东对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贡献及其当代意义。一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基本性质上是与马克思哲学一致的,即都是实践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重要特质就在于力主“改变世界”,这使得马克思实践哲学在本质上不仅区别于包括旧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7.
国内对克尔凯郭尔的研究,大都关注他作为存在主义奠基人的地位,很少深入剖析克氏基督教哲学的精神源头。王齐的《生命与信仰——克尔凯郭尔假名写作时期基督教哲学思想研究》是一部系统阐述克氏基督教哲学思想的力著,不仅对研究克尔凯郭尔的哲学,而且对一般哲学问题研究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实用主义者,罗蒂力图把实用主义与欧洲大陆的后现代哲学思潮结合起来,批驳传统的"系统哲学""镜式哲学"以及后来的"分析哲学",提倡"后哲学文化",这对鲍曼的音乐哲学和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鲍曼是加拿大布兰顿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是活跃在当今国际音乐界及音乐教育领域的教育家和音乐哲学家。鲍曼的音乐哲学和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新实用主义倾向,并与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早期教父时期所面临的文化处境和思想处境是其得以建构起来的历史起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宗教哲学是早期教父运用和借鉴希腊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一个必然的或基本的结果。其基本的或必然的理论形态是神学思想或体系。哲学只是这场运动的一个副产品或可能的产物。但是,某种体系只要运用或借鉴哲学思想及其观念,那么哲学的思考方式及其问题意识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进入到这一体系中,从而会催生一种特有的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这种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只要以某种方式进入到历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会形成一种相对连贯的思想体系或运动。  相似文献   

20.
英国分析哲学的现状与走向——访英观感江怡(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英国是分析哲学的故乡,牛津则是分析哲学的大本营,1995年10月初,我有幸作为访问学者踏上这片哲学之乡,拜访仰慕已久的著名哲学家斯特劳森和达米特,聆听他们的哲学思想历程;与众多活跃在哲学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