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佛教协会顾问、泉州开元寺住持妙莲法师于11月5日19时40分在泉州开元寺安详示寂,僧腊65,世寿87岁。妙莲法师俗名金增祥,1913年农历十月初九出生子上海。幼失怙恃,12岁当学徒,18岁起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学佛。1935年3月依日现法师披剃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旋受具足戒。先后亲近圆瑛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等近代佛门泰斗。1937年至1942年,他随侍弘一法师卓锡闽南各寺,备受器重与赞许。弘一法师临终遗嘱:身后事由妙莲法师负责。他不负重托,不仅如法圆满地处理弘一法师的后事,并且完整地…  相似文献   

2.
法界春秋     
《法音》1988,(4)
圆拙法师谈《弘一大师全集·佛学卷》最近,欣闻《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在泉州开元寺成立,编务工作已在积极进行中,《全集》总目录已初步拟定,重点卷“佛学卷”的编目已基本就绪。为此,我特地到开元寺走访了中国佛协副会长圆拙法师。1933年,弘一法师在泉州开元寺尊胜院主办南山律学苑,当时的学僧有10多位,圆拙法师就是其中的一位。1937年,弘一法师由闽南到青岛湛山寺讲学,圆拙法师全程陪同。这次《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成立,圆拙法师是主要负责人。弘一法师的品德非常高尚,凡事认真,做一件事像一件事。出家后,修持极严谨,潜心钻研  相似文献   

3.
宋代理学家朱熹的题词,由弘一法师书写,现在就立在开元寺的门口,传达着昔日泉州和开元寺佛事的盛况。 以今天的眼光看,泉州开元寺是闽南地区灿烂佛教文化和遗存的宝库,也是“泉南佛国’’当下佛教生活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4.
国内动态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视察泉州清净寺和开元寺9月5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分别视察泉州清净寺和开元寺。在视察清净寺时,吴副总理听取了关于清净寺的介绍,详细参观了清净寺中各处的历史遗迹、遗物,并对这座古阿拉伯建筑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视察开元寺时,吴副总理视察了大雄宝殿、桑莲古迹、甘露戒坛、泉州佛教博物馆、东西两塔等,并对设在佛教博物馆内的弘一法师纪念馆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吴副总理还不时询问僧人的学习、生活等日常情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亲切关怀。省委副书记、省长卢展工,省委副…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化》2012,(3):71-71
晚年客居泉州的弘一法师,曾与人谈及印光老法师:“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直至师年八十岁,每日仍自己扫地、拭几、擦油灯、洗衣服。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2,(7):66
本刊讯6月18日上午,第四届海峡论坛·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在泉州开元寺正式开幕。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厅长杨志英,泉州市副市长周真平出席开幕仪式。来自两岸的佛教高僧、社会学者、专家等200多人参加盛会。本次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以"弘一法师的佛教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为主题。  相似文献   

7.
花枝春满候,天心月圆时。于此证功德,人间念法师。(叶圣陶《访弘一法师纪念馆留题》正当跨入二十一世纪的门坎时,以“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和人格精神研究”为主题的“纪念弘一大师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会”于2000年12月11日至1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宾馆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大会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主办,泉州市佛教协会、泉州市弘一大师学术研究会承办,泉州大开元寺协办。  相似文献   

8.
墨海禅踪     
弘一,(1880-1942),现代著名僧人。俗姓李,幼名文涛,法名演音。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辞。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留日期间名岸,号叔同。归国后,先后在天津、浙江、南京任美术及音乐教师。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从了悟和尚出家,次年在灵隐寺受具足戒,弘扬南山戒律,并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1942年,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  相似文献   

9.
何绵山 《法音》2000,(1):10-20
弘一、太虚、圆瑛、虚云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僧,他们都与福建佛教关系极为密切:弘一法师在福建弘法先后达14年,并示寂于福建泉州,其振兴湮没700余年的“南山律宗”的实践,基本上是在福建实施的;太虚法师为当时佛教界著名领袖,在他担任闽南佛学院院长的6年中,一直将闽院作为他改革、创新中国僧教育的实验园地;圆瑛法师为福建古田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一直关心着家乡佛教事业,先后担任过福建五个大丛林的住持;虚云法师出生于福建泉州,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他任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6年,使鼓山门风重肃,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教》2013,(2):94-95
《护生画集》由丰子恺先生作画,弘一法师、叶恭绰、朱幼兰、虞愚撰文。弘一法师在世时,丰先生先把它视为送给弘一法师的寿礼;弘一法师圆寂之后,丰先生又把它看成是对弘一法师的怀念。前后相继,创作过程长达四十六年,在社会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它是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先贤、大《合作的们结晶,是一部师可多得的文化精品。不护生画集》是爱护生命与心灵的呼吁。画风雍容恬静、幽默风趣,洋溢着限生命的无对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5,(1)
为纪念弘一法师诞生一百周年,由中国佛教协会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弘一法师》大型豪华版纪念集一书,已于最近出版。弘一法师是我国近代高僧,为中外缁素所景仰。俗名李叔同,曾留学日本多年,为著名艺术教育家。对诗词、金石、书法、戏剧、音乐、油画等均有很深造诣。出家后,戒行精严,为世所尊。本书开首有著名画家徐悲鸿所作的弘一法师彩色油画像及题记。第一部分内容有赵朴初的《弁言》(发刊词)及叶圣陶、朱光潜、巨赞诸知名人士及曾亲近弘一法师的广洽、瑞今、高文显、林子青等介绍其生平事迹文章。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85,(6)
在纪念丰子恺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浙江省于九月十七日在杭州隆重举行了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广洽法师捐赠丰子恺所绘《护生画集》原稿仪式。浙江省博物馆负责人代表省博物馆接受捐赠,并向广洽法师赠送了感谢信和礼品。广洽法师和丰子恺先生早年同是弘一法师的弟子。自二十年代起,为祝贺弘一法师五十寿辰,丰子恺作了《护生画集》单页五十幅。此后弘一法师每十年整寿,丰子恺就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2,(10)
最近在青岛湛山寺佛经流通处购得《护生画集》。《画集》始作于一九二八年,是丰子恺为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五十寿时以漫画形式绘制的五十幅护生画。弘一法师六十岁时,依前例续绘护生画六十幅。二集合订一册,共画一百一十幅。每幅都配有弘一法师的墨书题画诗,图文并茂,堪称双绝。第二本画集问世后,弘一法师与子恺约,护生画当续绘,七十岁绘七十幅,刊第三集,……遗憾的是画未了,弘一法师竟在一九四二年(六十三岁)辞世!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6,(6)
本刊讯教弘一法师是当代律宗高僧,为国内外的佛教徒所敬仰,但他的后裔是否有信佛的种子呢?这是佛教徒所关心的。弘一法师生前曾劝他的俗侄李圣章居士(法国留学生,曾任北大教授及中法大学校长等职)从徐蔚如居士研究佛学,其后似无所闻。早年在闽亲近弘一法师学律多年的广洽法师(现任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探知弘一法师在俗幼子李端(现年84岁)今尚健在,一九八五年趁来华朝礼名山之便,特到天津探问。今年为参加弘一法师挚友夏丐尊先生诞生百周年纪念来华,六月十  相似文献   

15.
田青 《佛教文化》1995,(4):14-16
在中国近代的文坛上,恐怕找不出一个诗人,象弘一法师这样享有如此崇高的宗教地位和精神感召力;同时,在中国近代的宗教界,恐怕也找不出一位高僧,象李叔同这样曾有过如此辉煌的文名了。现在,许多人都知道李叔同——弘一法师是我国近代音乐、美术、  相似文献   

16.
在电影《一轮明月》的片场,饰演男主角弘一法师的演员濮存昕是整个剧组里工作最勤奋的一个人。每天天不亮,濮存昕就早早起床,一边洗漱一边背台词,正式开拍之前,往往只有一句话的台词,他也要不停地揣摩,尽最大的可能将人物的性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每天工作结束,大家各自休息的时候,濮存昕仍旧在灯光下反复翻阅着弘一法师的生平资料,尽力解读这位一代大师。  相似文献   

17.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的最后绝笔,有着极为丰富的涵义。本文以"悲欣交集"一语为切入点,探求藕溢智旭与弘一法师之间,以律学匡救宗门流弊、以净土体究终极大事的佛学思想渊源与路径。  相似文献   

18.
虎跑寺     
虎跑寺是弘一法师出家的地方,在大慈山中,我从六合塔回来,正好路过那儿。 弘一法师修持精严,以持律而著称于世,大凡律宗高僧是深居简出、不面世人的。我本不想去打扰他老人家,可车在虎跑停下,我不由自主地跟了游人涌进古人的梦里。 弘一法师纪念馆与济公殿相邻,跟济公那边的红火相比,法师这边显得太冷清。那阵儿只有我一人走进他的世界,整个纪念馆给人一种肃穆而宁静的  相似文献   

19.
<学术集林>卷八所刊<弘一法师未刊书目>十四通,系年粗略,释读讹误颇多.本文据<弘一法师书信>及<弘一大师年谱>考订各书札系年,并作校读札记.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圆寂四十五周年。泉州市《弘一法师全集》编辑出版委员会将分卷出版法师著作。据编委会副主任陈珍珍居士透露,法师的“佛学”与“书法”专集已集稿完毕,即将付印,这将是佛教界与书法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