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四册《词义》一文中有这样一幅图和一段说明文字: “前面的图可以表示这个道理。大圆圈是用来表示象‘船’‘纸张’‘房子’等这些所指范围大的词,套在里面的小圆圈是表示‘轮船’‘红纸’‘四合院’这些所指范围小的词;更小的圆圈表示所指范围更小的词。”  相似文献   

2.
我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点浅见》的短文发表之后(见《国内哲学动态》第五期),《动态》第八期发表了石仲泉同志题为《论目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文,(以下简称泉文)说是和我商榷的。文中提到要正确对待马列主义理论,要反对本本主义,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泉文未能真正解决好这一问题。在我看来,石仲泉同志不仅对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的了解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而且对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的认识也是不正确的。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向石仲泉同志请教。  相似文献   

3.
在“试论情感的阶級性与实践性”(《心理科学通讯》1965年第四期)一文中,朱本同志论述了情感的本质、情感和认识的关系,批判了王启康同志的所谓“情感的特殊起源”,说。对这篇文章我们反复学了几遍,收获不小。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一个问题还搞不太清楚,在这里提出来,就教于朱本同志。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谈到情感和认识的关系问题时,朱本同志说:情感和认识“是不同质的两个过程”。有时“认识跟不上情感”,有时“情感落后于认识”。这种矛盾现象“是  相似文献   

4.
我读了“哲学研究”第3期发表的金岳霖同志的“论真实性与正确性底统一”一文以后很高兴。它是一篇有战斗性的文章。它指出真实判断和客观事物是统一的,指出正确的推理形式和真实内容是统一的,并指出“否认思维规律或者(甲)这样的判断的客观基础是资产阶级的逻辑思想,根据这一看法来使正确性和真实性分家也是属于资产阶级逻辑思想的范围的”。这些论点,我都是同意的。  相似文献   

5.
本刊1981年第5期在“来稿摘登”栏里,刊载了俞吾金同志的《对“一切规定都是否定”命题的一点理解》。此后,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志的来稿,对如何理解斯宾诺莎的这一命题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现综述如下,供大家作进一步研究、讨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国一盘棋,簡单说来,就是全局观点。这是我們进行阶級斗爭和生产斗爭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的原則。早在一九三六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爭的战略問题”一文曾指出:“說‘一着不慎,滿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下棋如此,战爭也是如此。”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又指出:“我們作計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記这一点。”这就是說,全国一盘棋的方針,并不是新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以全局观点即一盘棋思想教育全党全軍。在中国革命战爭史上,到处都闪耀着这种偉大战略思想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这封信对《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理论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文中的一些提法提出不同意见。信中还指出该文关于《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写作时间上的错误,这一点由于我们工作上的疏漏没能及时发现;对于陈远同志的批评,我们表示诚恳的欢迎和感谢,并向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8.
一葛銘人同志在一九六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这是研究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和正确方向嗎?》一文,对《心理学报》一九六五年第三期发表的陈立、汪安圣两同志所写的《色、形爱好的差异》一文,提出了疑問。陈立同志在同年十二月三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对心理学中实驗法的估价問題》一文,对葛同志的批評意見作了答复。我們讀了陈立同志的答复,总的印象是:抽象地肯定和具体地否定葛同志的批評意見。抽象地肯定表現在:文章首段承认:“不仅問題提出很及时,許多批評也很中肯,确实該引起心理学界深刻反省。”文章末段又談到:“最根本的問題还是宇宙观的問題,还是为誰服务的問題。問題  相似文献   

9.
本刊本期发表了金增同志对本刊1965年第1期心众同志著《阶級教育方面幾個心理学实驗研究介紹》一文的批評信。金增同志在来信中肯定,心众同志摆脫理論脫离实际,特別是阶級斗爭实际的願望十分可貴,在这個新的領域內进行大胆的探索的精神可嘉,同时也指出了文中存在的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問題,如阶級认識的提高不能用倍数表示,不能只由被試談話来判断,等等。这些意見值得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們慎重考虑。此外金增同志在来信中还提到一個在阶級教育的心理学研究中需要明确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防止“政治現象心理学化”的問題。这是一個大問題,值得討論,希望全国心理学工作者,特別是从事阶级教育的心理学研究的同志們踊跃发表意見,以推动这方面研究的正确开展,使心理学更好地为对儿童进行阶級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6年第5期发表了何新同志的《盘古之谜的阐释》一文。半年多来,曾先后收到几位同志的来稿,对《盘》文中某些论点或论据提出不同看法;其中有的文章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史料充分。如黑龙江中医学院何爱华同志的来稿就对华佗姓名与故事由来问题发表了意见。何爱华同志认为:总的来说,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哲学研究》1979年第8期发表的薛真同志写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分歧》一文,其中有些问题,想和薛真同志探讨一下。 究竟怎样理解“合二而一”,怎样理解“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关系等问题,从今年以来,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这是哲学战线上多年来没有过的新气象,打破了禁区,解放了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关系等问题,是一  相似文献   

12.
“哲学研究”1955年第4期第155頁上,讀者杨君瑞同志提出了一个問題,即罗森塔尔、尤金編的“简明哲学辞典”对“同一性”这一概念的解釋与毛主席在“矛盾論”中的解釋存在着分歧,应該怎样理解?編辑部認为正确地理解这一問題还有待于继續討論研究。在这里我想把我个人对这个問題的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來和同志們討論。我認为首先应該指出的是:“简明哲学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所理解的“同一性”与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所阐释的“同一性”在涵义上是不同的。“辞典”說“同一性”是“表示事物、现象同它自身相等、相同的范疇。这就是說,所謂“同一性”是指同一事物在一定时期內的相对的固定性,即事物在处于量变狀态时質的相对不  相似文献   

13.
我读了施忠连同志《先天图与二进制巧合的秘密》一文(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2期,以下简称“施文”)之后,有些不同的看法和想法,现在提出来与施同志商榷,不妥之处,渴望自然科学和哲学界同志指正。 一、是巧合还是符合 施文认为,“先天图与二进制是巧合”,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伏羲是中国原始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二是,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在前,而看到先天图在后。笔者认为这两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逻辑与语言学习》1984年第4期“逻辑病院”栏中,载杨树森同志的一篇短文。杨同志在文中批评拙著《趣味逻辑学》关予“头发与心肌梗塞”一题中运用共变法有错误。读后,深感读者对拙著的关心,十分感谢。感谢之余,觉得杨文的批评涉及到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共变法的问题,似有必要提出来就教于杨树森同志和其他同志。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怎样运用共变法才算是正确的?是否只有当前提中所考察的具有共变关系的两个情况确实具有因果关系时  相似文献   

15.
陈承德同志在《科学理性与政治理性》一文中,对科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说明了“政治需要科学——不能限制科学”的理由(陈承德:《科学理性与政治理性》,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以下凡引该文,不再注明),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但是,陈承德同志在他的文章中同时也提出了“政治不等于科学——不能苛求政治”这一多少有些令人失望的观点。关于政治和  相似文献   

16.
调子低一点     
金庸、王蒙在香港论“剑”谈道、漫话人生,作了“做个快乐的书君子”的专题报告。其中快乐第三招是:调子低一点。王蒙说,我常常提倡低调原则,就是你做什么事情不要把调子唱得太高,唱得太高了会吊起人家过高的期望值、过高的胃口,但你实际上不一定能做得到。你的调子过高还容易变成一个靶子,变成一个目标。有些写作的人非常希望自己的作品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是大的刊物,还是小的刊  相似文献   

17.
俞吾金同志的《马克思时空现新论》(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以下简称“俞文”),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时空理论的评价问题,对时空的起源问题,时空的关系问题,以及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的关系问题都提出了若干发人深思的见解,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关于时空的起源问题,是“俞文”的核心问题,也是要害问题。“俞文”引用古尔德的话说:“对于马克思来说,劳动是时间的起源—一既是人类时间意积的起源,又是对时间进行客观地测量的起源”。如果这句话真是马克思的原意,那么这句话正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要论点:即人类的时间意识和…  相似文献   

18.
读《哲学研究》今年第2期杜海燕同志的《论国家经济职能和体制改革》一文,颇受启发,但对其中的重要问题即国家经济职能发展趋势“弱化”问题,提出商榷。杜海燕同志认为,国家经济职能的强化表现在国家“以中央计划者、生产资料全权所有者和国民经济总经营者的身份直接干预和控制整个经济,决策和直接支配企业行  相似文献   

19.
心兀 《心理学报》1966,11(2):81-82
源良佐同志等“革命英雄故事对小学生道德意识形成的作用的初步研究”(下简称“源文”)一文所探讨的问题,是小学道德教育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德育心理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这样的试探研究,对于教育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是有意义的。但源文中也还存在以下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段话,科学地概括了哲学和实践、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并且包含着一个如何正确研究哲学的方法论原理。这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