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矛盾转化理论探讨病前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策略。常见的病前状态包括亚健康、血压升高及糖尿病前期等状态。亚健康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环节,采用非药物干预及中医辨证论治可以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血压升高是血压正常和高血压的过渡状态,对于血压正常人群、血压升高及高血压的病人分别实施平衡进盐、低盐及限盐干预措施,使血压升高及高血压的发展方向逆转。糖尿病前期是处于糖代谢正常和糖尿病的中间状态,根据糖调节受损不同状态分别采取自由平衡、保持平衡和控制平衡策略,促进血糖调节异常向血糖正常转化。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1 “亚健康”的五大表现1 1 身体“亚健康”。在现实生活中 ,“亚健康”往往首先表现在个体的躯体上 ,即身体“亚健康”。因为身体“亚健康”的体征表现较容易为个体自身所体验和理解 ,也容易为他人所识别。所以 ,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便是个体身体的“亚健康”。身体“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就是个体总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舒服。这种不舒服 ,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即乏力困倦、肌体酸痛、失眠憔悴、机能下降、功能紊乱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经常感到体力不支 ,容易疲乏和困倦 ,缺乏活力和朝气。1 2 心理“亚健康”。“亚…  相似文献   

3.
第三状态与心身医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人类的生存状态可分为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第三状态3种类型。第三状态是健康和疾病的中介状态,又称亚健康或次健康、灰色或游移状态,实际是心身疾病的潜临床或病前状态。  相似文献   

4.
亚健康的词源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然其范畴却未明了。对健康、疾病等相关概念从词源学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究,在明确了健康与疾病的范畴基础上,提出亚健康是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过渡状态,主要是由一类社会、心理等的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心身失调,从而明确亚健康概念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在亚健康状态研究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合理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亚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非病但非健康”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不适,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概念和测量诊断工具。由于亚健康状态研究数据中含有潜变量、测量误差以及变量间关系需要确定等因素,不能使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构方程模型能够同时处理观测变量、潜变量、测量误差及变量间的关系,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亚健康状况测量量表的结构效度和亚健康状态理论模型是非常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饥渴,通常指人体缺水时的感觉与状态。但鲜为人知的是,人体还会出现皮肤饥渴、肌肉饥渴、性情饥渴和精神饥渴等症状。严格地说,这些饥渴症并非是绝对的病态,但也不可忽视,因为它们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第三类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认识大学生亚健康的可逆转性,通过对大学生“亚健康”的成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对策,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的调控手段,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8.
张志祥 《天风》2003,(9):12-13
经文:约叁2 主耶稣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太9:12)那就是说,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就医用药,而健康的人,则没有这样的需要。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人是自以为健康,他们身体健康而灵魂却缺乏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说,健康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这个定义,不但包括身体的,还包括道德的。一个人若道德不健康,整天想入非非,思想低级趣味,就会萎靡不振,睡眠不佳,最终导致身体疾病的产生,一个人的道德很重要,我们国家现在提倡“以德治国”,教会也提出“以德治教”,这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同时我们从圣经看到,十条诫命的后六条就是讲伦理道德的,是对人的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灵性健康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宪章中指出,人,既是一个生物的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健康与疾病不但是一个生物学过程,而且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内容。○健康,是一个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相似文献   

10.
感冒,是人类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人的身体经常会感冒,同样,人的心理也经常会患感冒,不过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罢了。 心理感冒,常由于外界环境、气候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发病。心理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欲望和精神需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所产生的各种内心矛盾冲突、思想斗争等紧张情绪的反应状态。在心理上表现为情绪波动、激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焦玉珍 《管子学刊》2006,(3):108-110
“健康是人类的肉体、精神和社会康乐的完美状态,而不是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相对减少,而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使人遭受挫折所引起的心理疾病却日益增多。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儒家文化,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和增进心理健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健康,是每个人所希望和追求的,它是提高生活质量和保证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什么是健康?一般人们认为,身体没病,能吃能睡能干活,就是健康。这种看法从现代的观点看是不全面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身体结实健壮,但却心理不正常,整日情绪忧郁,悲观厌世,经常无故紧张,烦恼,猜疑,那他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健康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困为心理本身不仅可以成为一种病态,而且还可以影响身体健康而导致疾病。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在  相似文献   

13.
压力是我们对任何一种刺激(身体上、精神上或内在情绪及外部情绪上)的反应,它使人感到烦恼。当压力很大时,就会产生疾病,这些疾病大多与压力的环境有关,比较常见的疾病是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  相似文献   

14.
西医认为亚健康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种个体自觉不适,但临床检测尚未发现异常的状态。而对中医来说,个体自觉症状必然伴随阴阳气血的失调,所以认为亚健康属于疾病早期阶段。气血刚出现异常,如果能得到及时纠正,那么就不会进一步演变为疾病,所以管理亚健康、预防疾病,最理想的方法是提高个体对身心的觉察能力。但这一提高,需要长期系统地训练,对大众来说难以实行,相对可行的方法是依照一套系统而经典的生活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五事是智者大师所说,其内容涵盖了各种日常活动,论述极为精当且符合中医医理,依照调五事的原则来进行日常活动,有助于管理亚健康,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0多年前就给全人类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全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且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但是在生活中,人们不仅在身体生理上会生病,而且在心理上也同样会生病,我们称之为心理障碍。那么,什么是心理障碍呢?提起心理障碍,人们可能马上就联想到精神病或“疯子”。当然,精神病人的“疯疯癫癫”无疑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但绝大多数的心理障碍表现并不是这样。实际情况是,心理障碍可表现为行为偏常(即偏离正常人的常轨),例如儿童多动症、儿童恐怖症、怪癖行为、吸毒行为、酗酒行为、应激反应性失调行为、反社会行为和性心理变态行为等;也可表现为性格偏常,例如偏执型性格、暴发型性格、癔病型性格、强迫性性格等;还可表现为各种神经官能症,例如神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宪章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过去的健康概念已经不适应今天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了。只有身体、心理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的热点。但由于其系统研究的不足,亚健康状态产生与治疗机制尚未明确,在亚健康的治疗上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未知。总结了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机制,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原则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WHO)章程序言中给21世纪人类“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安全安宁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体质虚弱。”新的医学模式提示,只有重视社会预防和提高心理素质,才能保证人的身心健康,社会才会安全安宁。因此,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解决人类心理健康问题有许多办法,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连市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亚健康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市城镇职业人群进行包括受访者个人基本情况、亚健康评定量表、工作生活情况3个维度的基于亚健康状况测评问卷(SHSQ-25)的调查,将所得数据利用EpiData 3.1及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市职业人群亚健康检出率相对较低,亚健康总检出率为16.8%。性别、学历、自评健康状态、工作及生活环境是影响大连市职业人群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从个体、家庭、社会多方面对职业人群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认知失调理论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人们的健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单纯注重身体(生理)健康转变为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医学模式也相应地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医学模式转化。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1]。并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心理治疗的实践表明,许多心理疾病的起因常常是认知偏差。因此,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认知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