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影响家庭教养与子女性格的母亲血型气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林科  王树秀 《心理科学》2001,24(2):224-225
个性中的气质是生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气质的生物遗传因素来看,以祖国医学“脏腑说”、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巴甫洛夫“神经说”、伯尔曼“激素说”、铃木方正“血型说”最为典型,这些理论已被生理心理实验证实或将进一步证实。其中“血型气质说”是个性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探索与检验的一大理论假说。也是在教育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经常遇到的一大现实问题。近代生物医  相似文献   

2.
研究SOD活性在正常成人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血浆和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的变化.用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正常人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浆、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溃疡患者血浆SOD活性为3.555U/μl,与正常人相比(P>0.05);组织中SOD活性为1.502U/μl,低于正常人(P<0.001);胃癌患者血浆中SOD活性为3.081U/μl,组织中SOD活性为0.55U/μl,均低于正常对照与溃疡病患者(P<0.001).溃疡、癌症时组织中SOD活性均降低,后者明显低于前者.SOD活性测定有可能成为胃癌诊断中一个敏感的有价值的临床生化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3.
胎母血型不合可引起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而胎儿新生儿溶血病可致胎儿或新生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早产,甚至是脑瘫、死胎和新生儿夭折。中国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并不高,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更低。新生儿溶血病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根据中国血型的分布情况,找到血型相合异性伴侣的概率较低,困难较大。鉴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性,人们应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科学地对待血型和新生儿溶血病问题,但由此引申到寻找异性伴侣考虑血型问题,是对血型和新生儿溶血病问题的过度关注,也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不良情绪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危害早被历代医学研究所证实。日常生活中,由于过分激动、暴怒、恐惧或生气等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病人猝死的事也屡见不鲜。美国著名医学专家哈费莱德教授经过十多年的临床研究,最近得出结论:人的不良情绪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溃疡病和精神病等病症的暴发和恶化。国际  相似文献   

5.
性格是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体现 ,性格与主要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气质”有所不同 ,性格既存在先天性遗传的因素 ,又存在后天性的影响 ,而且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因此性格又是可以转变的 ,这一观点表明性格与血型两者的含义不能混同 ,我国学者反对由血型决定性格的观点。目前已知的性格类型主要有A、B、C、D四种类型。1 A和B型性格1 1 A型性格195 9年由旧金山的Friedman及其助手正式提出了一种假设 ,认为具有快节奏、急脾气、好冲动 ,以及好胜心过强行为类型的人 ,容易发生冠心病 ,他称之为A型…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致病因素增强和/或防御因素减弱,并受饮食、环境、宿主遗传背景等多因素影响。在各种致病因素中,对主要致病因素的认识一直在发展。本文回顾了一百余年来对其认识的历史,以哲学思考维度考察主要致病因素认识的发展史,从"无酸无溃疡","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到"胃内微生态失衡",这是认识从个体到整体,受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坚持客观发现,实践检验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1胃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其致病性 1.1 120年前就有人发现胃黏膜里有一种螺旋状微生物,后来Wochenschor报道了在溃疡表面坏死物中发现螺旋体.1940年Freedberg也检出类似螺旋体,并发现它和胃溃疡、胃癌有关.但由于常规方法不能将其分离出来,当时多数研究认为这种螺旋状微生物可能是吞入的过路菌或污染所致.直到1982年,Warren无意中在慢性胃炎和溃疡病患者的胃粘液层下和胃粘膜上皮层内发现这种弯曲样细菌(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s),并与Marshall用微需氧方法分离培养成功.后来根据该菌的分类学特征,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国内习惯称为Hp.此后,国内外学者对Hp表现出极大研究热情.  相似文献   

8.
1 消化性溃疡病因的认识历程尽管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对其病因的认识经历了不少曲折的过程。最初的认识是基于人群调查的结果。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溃疡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职业、遗传有关;饮食习惯不规律,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职业的人,溃疡病的发...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诊断之思考大连远洋运输公司门诊部(116013)宋学良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人群中有10%-15%溃疡病属亚临床型。老年性溃疡病与青中年溃疡病不同,症状不典型者多。由于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肝、肺、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伴随病亦多,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Rh阴性稀有血型危重患者的临床救治相当棘手。本文通过回顾对一名Rh阴性血型危重孕妇的临床救治经过,探讨了应急情况下Rh阴性血型危重患者的临床救治策略和采供血应急措施,建议我国尽快建立稀有血型血库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应急情况下抢救Rh阴性血型患者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血型与性格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仁伟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2,25(6):742-743
1 性格血型学说的提出和发展最先提出性格血型学说的是日本学者古川竹二。他依据自己的日常观察和调查研究 ,于 192 7年提出了“人因血型不同 ,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气质 ;同一血型 ,具有共同的气质”的论断。古川根据血型将人的气质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 ,其中A型的人内向保守、多疑焦虑、富感情、缺乏果断性、容易灰心丧气等。B型的人外向积极、善交际、感觉灵敏、轻诺言、好管闲事等。O型的人胆大、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坚强、积极进取等。AB型的人兼有A型和B型的特征[2 ,5] 。古川学说刚一提出就在社会上引起…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以下现象可能不会感到陌生: 印有星座、血型、性格、命运等的“命理卡片”被许多学生津津有味地传阅、交流;含有类似内容的电子游戏更是让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很多学生小小年纪就成为“宿命论”的俘虏,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面对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胃部的细菌,人群感染率高达50%以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重要病因,但对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并不透彻,影响临床结局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其分泌的毒力因子外,宿主的基因易感性、细胞因子的多态性和环境饮食等也是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因果关系,可以在认识论的基础上把握疾病的本质规律,指导疾病诊疗。  相似文献   

14.
外资企业员工群体间应激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广东外资企业中的三类员工 (即内地员工、港澳员工和本地员工 )共 2 2 7名被试和内地国营企业员工共96名被试的应激及其相关因素。被试应激水平的组间比较表明 :外资企业员工的应激水平均显著高于国营企业员工 ;外资企业各类员工之间在应激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外资企业员工的进厂时间与被试的应激水平呈倒 U型曲线关系 ,而员工的学业与应激水平呈 U型曲线关系。回归分析表明 :外资企业中各类员工的应激有共同的相关因素 ,也有各自特殊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效应是典型的视听整合错觉现象, 是指当视觉闪光刺激与间隔100 ms内的听觉声音刺激不等数量呈现时, 被试知觉视觉闪光的数量与听觉声音的数量相等。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因素既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被试内差异因素, 也包括视听刺激依赖程度、视听整合的发展和视听刺激知觉敏感性等被试间差异因素。该效应的产生在时程上主要体现在早期加工阶段, 在脑区上主要涉及多处皮层及皮层下相关脑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注意、奖赏和视听整合方式等认知加工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 同时也应该关注声音诱发闪光错觉对记忆和学习的影响以及结合计算模型和神经科学的手段进一步探讨其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6.
工作倦怠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用所编制的工作倦怠问卷,先后对541名被试的调查,对工作倦怠的结构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工作倦怠由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三个因素构成。工作倦怠的三因素结构模型在三个职业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中都得到了支持。工作倦怠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指标也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疯癫如何被视为精神疾病,是福柯论述疯癫与理性关系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福柯有关身体与知识关系描述的起点。当作为身心统一的疯癫被视为一种单纯的精神疾病,疯癫的责任主体便得以确定,生理和心理的区别与主次也得以产生,心理学因此诞生,它忽视疯癫的身体因素并获得了统治性的话语权力。理性在实现对疯癫统治的同时,也完成了在知识层面对身体的排斥与忽视,完成了对社会秩序和身体整齐划一的道德约束。所以,疯癫被表述的历史,事实上也是身体被表述的历史,这不仅是一个反疯癫的历史,也是一个反身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李洪玉  阴国恩 《心理科学》1997,20(5):423-427
本研究对1250名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1186份,目的在于了解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就全体被试而言,我们问卷中所涉及的11种非智力因素及总量表分数与被试的学习成绩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非智力因素与被试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年龄、学校类型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临床上以肠道溃疡性病变为首发的疾病很常见,对于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给予高度重视。肠道溃疡性病变主要包括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相关性疾病,肠道解剖和血管异常相关性疾病,基因遗传性疾病,以及少见的药物性或放疗等因素引起的相关性疾病。本文根据当前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和病理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对肠道溃疡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给予详细阐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人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便于精准医学治疗。  相似文献   

20.
郭庆科  姜晶  王洪友 《心理科学》2012,35(6):1491-1496
以某民族大学的2006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MMCS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性能。结果表明MMCS的信度与国外基本相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在分解出正向和反向陈述效应后MMCS呈现出较好的模型拟合度。对MMCS的8个分量表总分所做的因素分析发现了清晰的因素结构,与理论假设非常符合。这些结果说明中国人也存在内外控的心理结构。但不同的是中国被试中内控和外控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关的,且表现出内控强于外控的倾向。通过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相关分析发现外控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过强的内控也不好,而既不过分外控也不过分内控的适度控制方式可能是中国文化背景下最理想的心理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